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最新3篇)

时间:2019-03-07 07:16: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工厂的角色。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低成本和资源丰富的地区,这就是所谓的产业转移。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国家,成为了这些企业的首选目的地。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状况,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通过对多个地区和行业的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首先,我国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呈现出多样化的地域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广东、浙江和江苏为代表的地方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资企业。而在中部地区,以湖南、湖北和河南为主的省份,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政府的支持,也吸引了不少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此外,在西部地区,以重庆、成都和西安为代表的城市,也逐渐成为新的产业转移热点。

其次,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所涉及的行业也非常广泛。从传统的纺织、服装、鞋帽等轻工业到汽车、电子、机械等重工业,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产业转移现象。这些行业的转移不仅仅是单纯的生产线的搬迁,更是对技术、管理和市场的整体转移。

第三,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效应明显。通过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地方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力。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不惜提供过高的优惠政策,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一些企业在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壁垒的问题,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力度。最后,承接产业转移也需要更加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避免成为低附加值的加工基地。

综上所述,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培育力度,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篇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将生产基地迁移到中国来,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这种模式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又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状况,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通过对多个地区和行业的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首先,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渐增多和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规模逐年增加。据统计,2019年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额达到了1.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左右。这一规模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

其次,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也在不断调整。目前,高技术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成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减少。

第三,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我国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一些高技术制造业领域,我国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将技术和产品输出到国外市场。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不惜提供过高的优惠政策,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一些企业在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壁垒的问题,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力度。最后,承接产业转移也需要更加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避免成为低附加值的加工基地。

综上所述,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培育力度,以实现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篇三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

当前,全球范围内以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大趋势的形成和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政策措施的实施,给我省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成为事关我省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工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成功之路。

加工贸易是承接国际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新型生产合作方式。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发展加工贸易既能扩大利用外资,又能较快转化为扩大出口,并能迅速提升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二)加工贸易是我国经济开放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一是拉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xx年的9860亿美元,增长了近600倍 。20xx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相当于gdp的19%,顺差增量拉动gdp增长近1.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还带动了大规模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广东为例,20xx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4034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超过3500亿元,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涉外税收收入1650亿元。

二是推动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提供的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

三是促进了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资已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运营的外资企业30万家,其中有70%从事加工贸易业务。

四是优化了出口结构。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据统计,20xx年我国出口计算机的96.7%、笔记本电脑的99.9%、移动电话的94.6%、数码相机的95.3%、彩色电视机的94.3%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实现的。

五是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伴随加工贸易的发展,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我国转移,促进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加快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总体来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和环保水平均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

六是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目前,全国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万至4000万,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5000万至6000万。加工贸易产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培养了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管理人才。

二、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历史性机遇

(一)我省加工贸易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近几年在中部六省也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省加工贸易在徘徊中有所发展。20xx年加工贸易出口2.14亿美元,20xx年5.49亿美元。**出口加工区20xx年获批,20xx年7月实现封关运行。长沙金霞海关保税物流中心已基本建成,待国家批准后即可正式运行。去年以来,**、岳阳、益阳、永州市先后被商务部确定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一些地方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就业增长、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如蓝山县加工贸易企业安置就业3.5万人,年工缴费收入5亿多元,利税近亿元。邵东近年来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一次性塑料打火机,全县共有打火机出口企业13家,吸纳了2万人就业,缴纳国、地两税1624万元,20xx年出口34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

但与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加工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很大。与中部其它省相比,近几年发展也已滞后。一是总量小,速度慢。长期以来,我省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在10%以下。在中部六省中,我省加工贸易出口在发展速度、规模和占外贸比重等方面都排在最后。二是企业少,实力弱。20xx年,我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115家,其中在我省体现有出口实绩的105家,平均出口仅478万美元。三是重点城市发展差距明显。**市与江西赣州市同为全国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地理位置类似,**基础更好,近几年却被赣州迅速甩开,20xx年赣州加工贸易出口3.04亿美元,是**的8.7倍。

20xx年全国及中部六省加工贸易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加工贸易出口额

同比上年%%%

占出口总额比重%

全国

6176.6

21%

50.7%

湖北

23

30%

28.2%

安徽

21.8

26%

24.8%

山西

18.4

162%

28.1%

河南

14.7

-14%

17.5%

江西

14.1

73%

25.9%

湖南

5.5

43%

8.4%

我省加工贸易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各市州(县)政府普遍对加工贸易缺乏认识,即使有所了解,也片面认为加工贸易不过是转手生意、保税生产,对地方财政不能带来实质性好处,对发展加工贸易重视不够,热情不高,动力不足。

2、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应对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沿海加工贸易转移,中部其他省市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而我省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省政府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文件还在修改完善当中,没有正式出台。

3、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20xx年以来我省进出口贸易增长了近3倍,但口岸、海关联检机构、人员仍然停留在原有规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赣州市有2个海关办事机构,而永州市目前还未设海关办事处,成为正在形成中的蓝山――宁远――道县加工贸易走廊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由于没有搭建好区域快速通关平台,**企业的一个 40尺标准的集装箱在深圳盐田港通关需1天以上、600元左右费用,而赣州企业只需2分钟、2元费用。

4、土地供应量不足,严重制约项目落地。土地是投资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国家下达我省用地指标6900公顷,而实际需要120xx公顷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以产业集群形式转移的企业迫切希望我省有足够的土地接纳。**市出口加工区引进台达电子后,带动许多配套企业纷纷来**考察,想投资**,但由于用地无法保障,只得落户江西赣州。

5、产业配套能力弱,物流成本高。我省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加工贸易企业难以从当地获得所需料件和配套产品,其下游产品也只能在外地生产。同时,我省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据了解,一个货柜从**运到广州黄埔港需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5000元。企业运输成本在珠三角只占总成本的3%左右,搬迁到湖南后占到10%。

6、投资环境不优,部门合力不够。据企业反映,在江西三天能办完的事情,在湖南至少要一周,导致许多企业“考察**、投资赣州”。一些地方还存在变相的“索拿卡要”,比如要求企业交纳“会员费”,借办理行政许可之机要求企业订阅有关刊物,等等。

(二)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和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政策的实施,给我省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调整,沿海加工贸易战略大转移已别无选择。

20xx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44号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核心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生产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而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无此限制。二是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的东部现有企业实行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银行保证金“实转”,而中西部企业则实行“空转”。

目前,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10省市,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4%,而中西部22个省市只占2.6%。加工贸易新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东部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准入门槛,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和营运成本,对开展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很大冲击,不堪保证金压力的企业只有选择向中西部转移或就地转型升级。根据香港工业总会的调查,在珠三角投资的5.75万家港资企业中,有37.3%的企业拟将生产基地从珠三角迁出。同时,沿海加工贸易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供应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承载不堪重负,内生增长力受到制约,劳动密集型、能源资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是最现实的选择。据测算,到20xx年,仅粤、沪、浙、闽4省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整个转移的过程大约在5年内完成,

2、国家鼓励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将大力助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了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商务部等国家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从20xx年开始,分两批确定了20个城市作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并将从中央外贸发展资金中给每个承接地20xx万元,用于加工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商务部、国家开发银行拟通过政策性贷款的支持,到20xx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用政策性银行贷款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税可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并可抵扣;海关总署重新启动物流保税区的审批工作,同时准备赋予中部重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铁道部门协调开通铁海联运,使出口货物直接运抵港口码头,并减免相关铁路建设基金。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兄弟省市竞相开放发展的态势,如不采取得力措施,我省可能丧失重大战略机遇。

加工贸易具有明显的“飞地效应”和“候鸟经济”特征,哪里的政策环境好、产业配套能力强、营商成本低,加工贸易产业就会转移到哪里。面对机遇,中部省市纷纷采取强有力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加工贸易发展。湖北省原省委书记俞振声亲自主持召开市委书记、市长参加的加工贸易工作会议,由商务厅长作吸引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报告。湖北以汽车产业为依托,不到四年时间,加工贸易出口从1.2亿美元增长到近33亿美元,由中部倒数第一成为中部第一。安徽早在20xx年就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两年新增加工贸易企业180家。20xx年又召开了书记、市长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江西吴新雄省长亲自到商务部汇报推介赣州,使之纳入首批重点承接地,省直12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万商西进”桥头堡建设的若干措施》,保证重大转移项目入赣用地指标,开通了南昌至深圳、厦门铁海联运,运价下浮30%,并正在积极争取开通南昌至上海、宁波的联运班列。据商务部同志介绍,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拟组织1600家港资企业落户江西赣州,赣州将拿出5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承接这些企业的转移。河南设立了加工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对转移至河南的重点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并对加工贸易企业每出口1美元给予0.1元运输补贴。山西引进了10亿美元的手机主板加工贸易项目,20xx年加工贸易出口以176%的速度增长。我省再不奋起直追,目前与中部兄弟省市加工贸易代数级的差距,

三、五年后有可能变成开放型经济全局几何级的差距。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我省加工贸易的建议与措施

(一)把加工贸易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这篇大文章,思想要统一,领导要加强,工作力度要加大,要抢抓机遇,力争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首先是要统一思想认识。湖南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出路在开放。过去长期习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现在要在全省真正达成“无外不快”的共识。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对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富民强省的重要意义,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承接国际资本转移的主要载体、扩大国际贸易的重要渠道、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便捷途径来抓。建议上半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题会议,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各市州县(区)党政一把手、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主要开发园区负责人参加,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成立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协调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承接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重大问题。建议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

三是建立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绩效考核制度。从今年开始,由省商务厅提出具体意见,以省政府名义给市州下达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和促进加工贸易出口的考核目标,考核情况定期通报,年终进行综合考评。

四是进一步加大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力度。把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招商引资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举办系列招商活动,实现利用外资与加工贸易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

借鉴各兄弟省市的做法,出台过硬的政策措施,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目前,省商务厅已起草《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并根据各有关部门意见多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各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开绿灯,促成该意见的早日出台。为确保政策支撑体系的权威性,建议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下发该意见。同时,各有关职能部门都应根据此意见制定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具体措施。建立政策支撑体系,最重要的是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参照江西、广东、湖北、河南、广西等省做法,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建议省财政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5000万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举办招商活动、引进重点企业以及落户企业的用工培训和向担保机构融资等。同时,为了调动各市州的积极性,建议从今年起,对加工贸易出口超基数部分由市州财政承担的5%退税,改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

二是改善通关条件。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加快“大通关”建设步伐,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全力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全面落实“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将

我省纳入粤港澳快速通关系统,实现湘港澳无障碍通关。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实行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网上审批,实现关检联动作业,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在全省开放度较高,海关、检验检疫监管业务比较集中的地区,增设海关、检验检疫办事机构。

三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及物流节点间的有效衔接,降低物流成本。由省口岸办牵头,海关、检验检疫、商务、经委、铁路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开辟长沙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铁海联运”线路。加强与沿海地区物流枢纽的协作,增开“香港直通车”,降低通关费用和时效成本。

四是保障项目用地。今后

二、三年是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高峰期,要把加工贸易落户项目用地作为全省今后三到五年供地的保障重点。加强省、市用地指标统筹,在省级年度用地指标中预留30%,专项用于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建设。对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优先供地。利用**、岳阳、永州、益阳市纳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增加专项用地指标。

(三)尽快制定和落实我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今后三到五年,我省加工贸易应当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态势,奋力实现赶超,力争20xx年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3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的龙头。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制定和落实加工贸易专项发展规划。一是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结合,积极承接境外和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吸引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公司到湘兴办外向型企业。二是加工贸易与优势产业结合,积极承接加工贸易配套产业转移,引导我省现有机械装备、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力机车等优势产业,利用国际市场配置生产要素,增加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加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三是加工贸易与发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加快纺织、服装、塑料、玩具、家具、陶瓷等产业发展。四是各市州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各有侧重地发展。湘南三市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力军。长株潭地区侧重承接和发展科技含量较高、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积极吸引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其他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状况调研报告(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