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音乐教学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农村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音乐教学的调研,分析了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发展措施。
一、引言
农村音乐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与城市音乐教育相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其改进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访谈。
三、农村音乐教学的现状
1.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师数量不足,且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2.教学资源匮乏:农村学校缺乏音乐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限制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教学观念陈旧:农村音乐教学普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创新和活力。
四、农村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
1.教育资源不平衡:农村音乐教学与城市音乐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音乐教育资源。
2.教学内容单一:农村音乐教学偏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培养。
3.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影响了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
五、改进和发展措施
1.加强师资培养: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学资源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学设备和教材,改善教学条件。
3.推行创新教育理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
4.加强教育公平:通过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促进农村音乐教育与城市音乐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
六、结论
农村音乐教学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学内容单一和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挑战。为了改进和发展农村音乐教学,我们应加强师资培养、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推行创新教育理念和加强教育公平。
关于农村音乐教学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策略与路径探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音乐教学的调研和学习实践,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一、引言
农村音乐教学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学习实践和调研,总结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观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学习实践。
三、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
1.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学校缺乏音乐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限制了音乐教学的发展。
2.教学观念陈旧:农村音乐教学普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创新和活力。
3.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师数量不足,且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四、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策略
1.加强师资培养:通过开展培训和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学资源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学设备和教材,改善教学条件。
3.推行创新教育理念:引导农村音乐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提高音乐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
五、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路径
1.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构建农村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体系,包括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2.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开展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其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六、结论
农村音乐教学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观念陈旧和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农村音乐教学的发展,我们应加强师资培养、增加教学资源投入、推行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开展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等路径来推动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于农村音乐教学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三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
随着我县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民歌民舞“五进活动”的大力推进,音乐教师队伍的不断充实,课内外艺术教育内容的逐步到位,学校音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音乐学科正随着改革的步伐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一步步迈进。然而我发现,人们重视更多的是城市学校音乐教育,在地域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针,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所以,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关注音乐教师,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如何提高音乐教育在农村学校及社会的地位,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中,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音乐学科往往被认为是“副课”,一些老师认为音乐课不就是唱歌,不就是吼几嗓子,没有对音乐课有一个根本的认识。有些学校就把一些不大懂音乐、年龄偏大的教师“特殊照顾”安排教音乐,真正有音乐基础的教师往往所学非所用的去教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我校除外)
再一点就是大部分农村小学学校音乐教学设备落后,所有的农村小学学校没有一架钢琴,连电子琴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电子琴也是个摆设,没有
教师会弹。一些小学上课必备的打击乐器、配套教学光盘也只有几家学校有。音乐教材也都只能循环使用,想让学生圈圈点点都成问题。在音乐学科师资配置上,农村学校目前还是缺乏尤其是小学,农村小学几乎都是兼职教师。有的农村小学一位老师要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五门课。此外有些学校还常以课时紧张为理由,利用音乐课的时间上其他课,致使学生无法学习掌握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思考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应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要有敢于教的精神
这也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大胆,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敢于开拓创新,善于营造教育背景。本文强调的敢于教学和善于教学相比,后者表现的是一种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与文化内涵及良好的传授知识的方法;而前者表现的是精神魅力,需要教师具有卓识的远见、饱满的热情,在教育中充分显露教师的眼界、见识与胸襟,让理想与理想在这里相互交流,让心灵与心灵在这里相互接触。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热爱音乐艺术。农村学生由于所受音乐教育甚少,好奇心强,而对音乐艺术有更深更浓的热爱之情。
教师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可以说学生将来的形象气质,是他们目前的任课教师的形象气质的复制与扩散,即古人所谓的“上施下效”,这也更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发挥才干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学方式方法落后的教师就无法受到学生的欢迎。而敢于开拓创新、思维活跃、胸襟广博的教师就能以他那大胆灵活的教学方式及激情饱满的气质引导与感染学生,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从另一方面看,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更加简单,可供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课外活动与社会交往场合少。学生的各种能力,诸如社交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无法得到有效的学习和锻炼。另外,在农村,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很多经济困难的家庭,这种家庭对孩子学习与生活当中的很多要求无法给予满足,这就很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学生今后将面临的是处处充满竞争的复杂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完善的综合能力是他们必备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条件。学生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任务便落到教师的身上。音乐教育在这方面的功能虽不是万能的,但也有很多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用。在音乐训练与活动中,有许多看似与人的某种能力的培养无关,但他却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对于相关能力的培养而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例如:歌唱的音调对语言声调的影响,音乐集体训练对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舞台表演对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的培养等。但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有卓越远见的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的尝试与创设,在尝试与创设过程中寻找其内在的联系,并借各种音乐训练与活动,渐渐的使学生的心理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培养。
说到底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一股特殊的气韵与精神贯注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别开生面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体悟、用自己的歌声去表达、用自己的动作去体验,给他们单调的视野带来美景,给他们贫乏的心灵带来朝气,给他们干涸的语音带来活力,给他们生硬的举止带来生机。
二、要有善于教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应具备最基本的主观条件莫过于善于教学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有教学技术的体现,又有文化涵养的要求。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把知识准确地、完整地传给学生;只有善于教学的教师才能真正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灵和智慧。
据了解,像我县这种情况不只是存在少数地方,是全国多数农村小学共同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不完善的音乐教学开始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故学生上了低年级和初中阶段还只是掌握极少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不少学生还不具备简谱的能力,其他的诸如音乐的鉴赏、音乐表现及音乐创造能力,更无法得以有效的培养。音乐教师面对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其教学之难可想而知了。
我们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教师应如何借助音乐的特殊魅力培养他们的兴趣;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薄弱,教师要如何用方便、有趣的方法有效地使学生正确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学校要求举办兴趣小组与开展文艺活动,教师要如何因陋就简地开展,既要使活动生动有趣,又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为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如何把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科学文化知识及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民间文化等融入音乐教学。不难看出,这里蕴含着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技术、心理学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民俗文化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音乐教师,作为一名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它不仅要掌握这些知识且要善用这些知识,体现出育人的特点,也就是要能够用它所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文化知识教育学生,让他们从狭义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入,从蒙昧走向明晰。音乐教师只有既掌握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又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的“善于教”的能力。
三、有乐于教的热情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其教育教学态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乐于教学是教师必备的道德修养中最重要的品质。首先,他必须热爱音乐艺术,只有热爱音乐艺术的教师才能善于用音乐艺术;其次,他必须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更自觉地教育学生。
很多农村的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条改变困境现状的道路,因此考大学是他们最理想的出路。面对着大学新生录取仍以高考分数为准绳的状况,各学校很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更何况学校的评优工作更多的还是以各校的中考和高考成绩为杠杆。另外,受社会旧传统的歧视及音乐从事着的落后思想的影响,农村民众轻视音乐教育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校方领导与教师,只监督学生在考试科目上的学习,音乐科目自然就容易被忽视。相应的说,音乐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就无法提高,职称考评与福利待遇总是落后于“主科”教师。
音乐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音乐教学设备差,社会及教育部门不重视音乐教学等一系列客观现象,极易造成教师主观上对音乐教学的应付心理。
音乐教师的这种态度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我对此的不同的看法。前文已提过,音乐学科地位的提高有赖于教学质量的保证。不可否认的是,音乐教育若只以简单的唱歌与听音乐为教学内容,无法体现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教育功能,他也就不具备引起农村社会各界人士及教育部门重视的资本。这就有赖于一批热爱音乐教育、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孜孜不倦耕耘于音乐教坛。
音乐,这种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教育中对人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却有它特殊的功能,自古以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这种功能,并且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传统。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对音乐功能的阐述中,就很强调音乐中的善与美的统一,道德与音乐的统一,尤其是善与美。他强调了这些音乐特性,其实也是为了感染人、教育人。柏拉图也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将音乐铭刻在心,传于后人”。两千年前音乐教育在人类社会已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当然这与先贤们广博的知识学问的影响和孜孜不倦的教学的倡导是紧密相连的。
四、小结
教师素质的提高,不只是个人或某小团体的事,而是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我们期望各教育部门都来重视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学习;也真诚希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发扬古圣先贤的优良作风,勤学苦练,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独有的精神气韵、饱满的教育热情,投身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感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无穷生机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