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范文【最新3篇】

时间:2014-07-09 01:22: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考察报告范文 篇一

我校学生远足活动的考察报告

近日,我校组织了一次学生远足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对其进行了考察和总结。以下是我的考察报告。

首先,我对此次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活动前,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和说明。在活动中,学校安排了专业教练和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了学生的安全和秩序。活动期间,学校还提供了必要的饮食和医疗保障,为学生们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合作精神。他们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户外环境中,学生们更好地锻炼了身体素质,增强了体力和耐力。同时,他们也通过团队活动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我对此次活动的效果进行了总结。通过学生远足活动,学校成功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增强了自信心和勇气。同时,他们也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增长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学生们还在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对我校学生远足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身体素质,也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将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考察报告范文 篇二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对某县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

近日,我对某县的乡村旅游进行了考察,旨在了解该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下是我的考察报告。

首先,我对该县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该县地处山水之间,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山水相映,形成了独特的乡村风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该县还注重保护和开发乡村文化,挖掘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民俗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体验。

其次,我对该县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该县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此体验自然风光和乡村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宣传不足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挑战。

最后,我对该县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我认为,该县应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投入,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加强旅游宣传,扩大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还应注重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保护好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注重农民的培训和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我对某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该县的乡村旅游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考察报告范文 篇三

(三)

今年3月,先后到一些县市进行考察,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要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之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目前我国农村人数最多的“知识密集性”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当今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的未来前途。如果不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高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项带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工程。

近些年来,我省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学生,辍学率有所回升。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安心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足额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积极化解。

一、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省编制、财政、教育三家按XX年在校学生数核定了某市教职工编制,而XX年该市学生人数比XX年增加13.5万余人,教师编制却未增加。有些县,即使编制未满,招聘录用也受到限制,某县实有教职工比核定编制数少409人。据测算,该县“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需补充600人,小学教师需补充1500人。

二是教师的学科配置失衡。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勉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教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某市农村小学仅英语教师就缺300名。

三、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某市一些县、区农村教师50岁以上者占45%,某县一些乡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老的将退休,青壮的想进城,新的进不来,出现断档趋势。有不少教师体弱多病,某县一所中学初中仅有的四位化学教师,分别患有肺结核、乙肝、肝硬化,还得坚持工作。

四、是农村中小学高、中级职称的职数比例远低于城市学校。按现行规定,农村初中的高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8-13%;农村初中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3-8%。农村小学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小学少8%。实行评聘分开后,取得高、中级职称资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相应聘任的几率远低于县城同等条件的教师,有的农村教师获得高、中级职称资格后,要等6-8年才得到聘任。于是人心思走,拿到职称证书的中青年教师设法调到聘任几率高的城市或县城学校去;而在农村学校守老营者,年老病弱的比例大增。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XX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五、是代课教师不但没有清退,反而不断增多。有的市,农村小学代课教师达3082人,占全市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9.3%。有的县为减少财政开支,有编制也不让进人,以月薪200-300元雇请不具教师资格者代课,用一名在编教师的工资可以请2至3名代课教师,人事、财政部门觉得很合算,故乐而为之,而教学质量则得不到保证。有个只读过几年小学的代课教师教小学数学,知道三加四等于七,却说不清为什么四加三也等于七。有关部门应切实执行XX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的规定,“限期清退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不得使用编外人员顶编在岗人员”。

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迄未改变,仍沿袭建国初期优惠城市、克扣农村的编制标准。按照省里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城市初中师生比为1:16.7,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8。折算农村初中一个班(按54人一班计算,下同),比城市初中一个班少配0.23名教师,同样一所18个班的初中,农村初中比城市初中少配教师4.14名。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18.4,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3.5。折算农村小学一个班,比城市小学一个班少配0.61名教师,同样一所18个班的小学,农村小学比城市小学少配教师11名。这样大的反差,仅用农村学校每百个教师编制上浮3.5%的办法远不能弥补。农村中小学,成班率低,有些边远的小学教学点,两三个年级才十几二十名学生,至少也得配备一名教师。而且农村学校多有学生寄宿,早晚自习、食宿安排、安全管理等等要增加很大工作量。这种特殊情况,决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不但不能比城市学校少,反应比城市学校多,起码城乡教师编制应该一视同仁。省里编制、人事部门应改革编制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模式,在国家核定的全省中小学总编制数以内,对城、乡学校编制进行均衡配置。

考察报告范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