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最新3篇)

时间:2011-01-05 07:11: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益活动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当代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责任。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对这些活动的看法和感受,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共计涵盖了100名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很高,有高达9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参与公益活动。他们认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增长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自身素质。

调查还显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多样化。有6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志愿者组织参与活动,有3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学生社团参与活动,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线上平台参与活动。这些方式的多样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他们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公益活动。

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们获得了很多收益。调查显示,有8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他们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这使他们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此外,还有7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公益活动结交了很多朋友,扩大了人际关系圈。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于公益活动的了解不够充分,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或者活动组织不够周密。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组织加强宣传和指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和平台。

总的来说,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意愿很高,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活动,并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组织加强宣传和指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益活动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参与对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原因和动机,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共计涵盖了100名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作为大学生,应该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回馈社会。此外,还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多样化。有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是为了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困境。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还有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人气和社交圈。虽然这一比例较小,但也凸显了一些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不纯动机。此外,还有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参与公益活动是为了满足学校的要求和要求。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需要引导和规范,不能仅仅出于表面的原因。

总的来说,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希望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来回馈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然而,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存在一些不纯动机的问题。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和组织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动机,使其更加积极和纯粹。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 篇三

我志愿,我快乐~!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让大学生置身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益于推动我国的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下面是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欢迎参考学习。

篇一:

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专家在某所学校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参加公益活动的同学有90%,表示不支持参加公益活动的则有2%,表示无所谓的占8﹪。而43%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会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53%左右的同学表示遇到有价值的公益活动会参加,4%左右的同学表示对公益活动不感兴趣。从这些资料中说明了大部分学生支持公益活动,但少部分的同学却对公益活动并不热衷.

在调查中还发现22.3%的同学表示学校里经常举办公益活动,75.4%的同学表示学校有时或很少举办,而有2.3%的同学则表示学校从没举办过公益活动。说明部分学校没有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慈善.另一份数据表明多达38%的同学参与公益活动的风气很一般,少部分同学占5%认为参与公益机构活动风气很好,而16%的同学觉得不太好,认为公益机构活动风气比较好的同学只有16%,觉得风气很差的占4%。这说明社会上部分公益机构没有健全的体系,让学生不能相信自己捐出的钱是真正用在公益上,这也是造成部分人不热衷于慈善的原因。

通过调查,认为学生对公益事业产生这种观念和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因素

(1)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们还是处于消费的阶段,所以没有太多的金钱作慈善。学生们认为资助金钱是最能直接帮助接收者的。但有些靠自己打工赚钱的学生并没有多余的资金捐助别人。

(2)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甚小,直接影响到其参与行为与观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不了解,关注的也较少。只有学校带来的慈善信息,学生们机械性的参与。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途径可以让学生接触慈善,了解慈善。

2.社会影响

(1)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管道单一。现在社会上参与慈善的方式较少,只有捐钱捐物和当志愿者。而且学生们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时间也少,只有学校偶然有组织参与公益,学校对慈善的宣传也不够。学生们没有简便的方式支持慈善,导致学生们对慈善渐渐失去热情甚至越来越来麻木冷淡。

(2)社会的诚信度缺失。目前社会上出现许多伪穷人和慈善机构负责人炫富之类的事件,导致学生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而许多慈善机构也无法明确的给出资料来证明所捐出的钱用到了慈善上。所以许多人对慈善机构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3)政府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是导致许多慈善机构弄虚作假,从中获利的原因之一,慈善基金得不到保障。没有健全的体制法律来约束管理各种慈善机构,使慈善活动没有走向正式,也得不到学生的重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支持慈善公益活动,帮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同一片天空的弱势群体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实现他们的梦想。希望政治名人和娱乐名流能以身作则,充分利用自己社会影响力,在 健全的法律保障下,带动大家投身于慈善公益。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得到社会的关注,幸福的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

篇二:

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状况调查报告

我们追求的是和谐社会,和谐的要义应当是让社会中更多的人体会到幸福,而公益事业正是以人类幸福为终极目标,是可以承担和凸显和谐这一含义的载体。我们看到凡是公益事业繁荣的国家,人民生活也相对幸福,社会更多体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具有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按理说应该有将进入回报社会的阶段,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重庆市区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情况,。以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为主题,以问卷形式对重庆市主城区的高校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作为国家栋梁之才对于公益事业的态度、看法及遇到的问题,以及对于我们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认可程度,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以后的公益事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范围、方式、内容

本次调查范围:针对在重庆市主城区沙坪坝区高校内的大学生为对象,主要为本科生,无专业年龄之限。

调查方式: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并与接受调查者进行一定内容的询问,对特别影响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调查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参与的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他们参与公益事业的动机以及参与过程中受到的障碍因素,对于我们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认可程度等内容。

(二)调查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

卷60份,返回有效问卷共54份,调查了54位重庆市主城区的大学本科生。

1.样本分布情况:在所被调查的对象中,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有6位,二年级的有21位,在大三的有22位,处在大四的有5位。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其中一年级学生占11.1%,二年级的学生数占38.9%,大三的学生占40.7%,大四的学生为9.3%。

2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所调查中,男生为30人,所占比例为55.6%;女生为24人,占总数的44.4%。

二、大学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度

针对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度问题,主要以他们对于公益事业的态度、大学期间是否参加类似活动以及在参与过程中遇到挫折会怎么办的三个题目进行分析。如果大学生支持参与公益活动,就会首先自己从心理上就有付出的准备,遇到挫折会有怎么办,处理得好就会继续参与。

对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态度调查结果,有30人持以肯定的态度,所占比例为55.6%,而近有30%的人不大支持大学生参与。在大学期间是否参与过公益组织的一些活动,占比例为 70.4%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公益活动,而有29.6%的大学生表示是由于时间限制、不了解相关信息 没有兴趣、其他原因等未曾参与过。依据相关分析,参加过公益组织活动的25人抱以支持的态度,而没有参加过的8人就不太支持,结果如下图:

从中可以看出,应该是大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公益事业,要支持公益事业的发展。态度上的转变就意味着更多的大学生会积极参与。大学生不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大学生本身对公益活动理念的认知不佳,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有很多,而逃避公益活动的理由也有很多,时间限制、没有不了解相关信息等原因为措辞。在缺乏正确理念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身边的不少同学不愿奉献,或者单纯追求奉献的直接回报,甚至不知道何为奉献。

而在参与过公益活动的38名学生遇到挫折后会怎么办结果见下表:

A.

当作锻炼自己

,

更加振奋

9

23.7%

B.

接受教训

,

继续工作

15

39.5%

C.

受到打击

,

退出活动

12

31.6%

D.

感到委屈,再不参加活动

2

5.3%

可看出63.1%的同学即使受挫折,也会继续参与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较大部分同学的热情度是挺高的。

二、大学参与公益事业的方式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主要针对参与过公益活动的38名学生调查,从而得知他们参与过爱心捐助类、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慰问福利院、 交通协管员、支教等哪些公益活动,靠何种方式来为公益事业做出自己的应尽的贡献。

获得信息的渠道越广泛,参与公益事业的途径就更加便捷,更有利于找到适合自我的活动从而改善参与的效果。以我市的公益组织了解状况以及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得公益活动的信息为主题,对参与过公益活动的进行调查。

由此图可以看出,在参与过公益活动的387名学生中,慰问类的活动有63.2%的人参与过,为参与最多的活动,出于大学生的同情心以及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利用自己的时间做出一定的爱心奉献。55.3%的学生表示自己做过各类大型赛会志愿者,大型赛会需要较多的志愿服务者,而大学生也能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学的一些东西用在实处。47.4%的学生参与过爱心捐助类的活动,当然学生时代自己并没有多少资金来捐,更多的应该是书籍、旧衣物、献血等。支教类的活动应该理解为不是长期支教,短期的利用寒暑假或周末等时间的志愿活动。

参与这些活动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通过什么方式,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公益机构,对于我市的公益机构了解程度如何,这些问题通过调查有一定的了解。

A.

志愿服务机构

7

18.4%

B.

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

18

47.4%

C.

网络

27

71.1%

D.

自发的志愿者团体

18

47.4%

E.

同辈群体(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

14

36.8%

F.

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

12

31.6%

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网络时代的发达,信息量较大,71.1%的人都是从网络上获取相关信息,就成为了他们联系公益事业的主要途径。近有一半人都是从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以及非正式的自发的志愿者团体也是获取信息,这些志愿者机构都会负责的招募一定志愿者为社会相关问题尽力,当然这些志愿机构是公益信息的集散地,所以要利用好这种资源,发展公益组织。

对于我市公益机构了解状况,仅有18.4%非常了解公益组织,而71.1%的人更多的只是知道一些,并不知道关于我市公益机构太多的情况。

由此可知,需要更好的宣扬公益组织的知名度,树立在大学生心目中应有的形象,也要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三、对于参与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动机的研究。

动机决定效果,而就为什么要参加公益组织的活动以及自己觉得做一个志愿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进而观察大学生在公益事业的参与过程中的动机。

A.

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

22

57.9%

B.

大学里要求参加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活动

11

28.9%

C.

帮助有需要的人

22

57.9%

D.

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

15

39.5%

E.

于今后找工作有益

18

47.4%

F.

其他

5

13.2%

上表为调查结果,从中看出希望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以及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主要目的,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主人翁,为社会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有47.4%的学生为了以后找工作具有竞争力而参加一定的公益活动。部分新生也是出于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为目的。

四、他们在参与公益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扰。

在参与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阻碍因素的出现,身边的人是抱着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都会对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参与有一定的影响。公益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程度也会导致参与激情的降低。

从参加公益活动会不会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身边的人对您参加公益活动的看法,参加公益活动遇到的阻碍因素有哪些,周围的人参加公益活动的风气如何这四个问题为主题进行调查,从而得知困扰因素以及谈谈解决的办法。

有一半人认为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大学的生活、学习,从认知上就觉得参加公益事业不应影响自己作为学生的意义。

由此图可以看出参加过公益事业的学生,其实周边的人都比较支持,但以不影响学业为前提,也都认为从中受益较大。身边的人支持就是参加公益事业的另一动力来源。不仅需要支持,还有自己身边的大环境下的参与公益组织的氛围如何都会影响到,而在调查中,38.9%的学生认为一般,14.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更有一些人认为很差。要努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大学生参与铺下基础。

环境固然重要,但在参与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因素也不少,时间因素、经济因素、家庭因素、朋友因素、社会因素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调查的统计结果如下:

A.

没有

2

5.3%

B.

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

28

73.7%

C.

经济因素,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14

36.8%

D.

家庭因素,家人不支持

13

34.2%

E.

朋友因素,朋友们不理解

13

34.2%

F.

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

9

23.7%

I.

其他

5

13.2%

从上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多阻碍因素是因为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身边的朋友及家庭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家里人不支持,朋友有些反对,大学生压力就比较大,不易工作的展开。

五、大学生对于就业NGO的看法

当代的大学生是NGO人才招募的理想群体,但是NGO的诱惑力又明显不如财大气粗的企业、政府。只有在这个就业形势困难的环境下,在大学生资源过剩的表象之余,人们才会开始真正认真考虑公益作为金钱以外的一种人生选择。而对于我们大学生实际情况调查显示,不想去NGO就业的比例为24.1%,多数人只是暂时没有考虑那么多,到时候再说,现在也拿不准。非常愿意去NGO工作的比例仅为16.7%。中国的NGO刚刚起步,民间力量还不是很大,社会的公益氛围还有待改善,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改变对公益组织的看法。

六、结论及建议

改善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境,消除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顾虑,提供更好的信息渠道,让大学生置身于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加大公益事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公益文化氛围营造上加大投入,及时与参与公益事业的市民及学生进行适度沟通,解决在参与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阻碍因素,从心理上解决后顾之忧。在就业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改善NGO公益组织的就业环境,解决就业压力,促使社会的和谐进步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调查报告(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