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售商圈的调查报告范文(优质3篇)

时间:2018-03-03 07:47:2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零售商圈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城市零售商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一、引言

零售商圈是城市中繁华的商业地区,是各类商铺集中的区域,也是市民购物和休闲的主要场所。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城市零售商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同时,我们还对多个城市的零售商圈进行了实地观察,观察了商圈的规模、布局、人流量等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零售商圈的规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的零售商圈规模较大,商铺聚集,种类繁多。其中,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是主要的商业形态。

2. 商圈的布局

商圈的布局一般分为商业街、购物中心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街通常是传统商业区,店铺沿街而建,有较多小型商铺。购物中心相对于商业街来说,更注重购物体验和娱乐设施,拥有大型商铺和休闲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则是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项目。

3. 人流量与消费水平

零售商圈的人流量一般较大,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零售商圈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更注重购买品质和服务体验。

四、发展趋势与建议

1. 多元化经营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零售商圈应该加强多元化经营,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商铺,满足市民各类需求。

2. 创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零售商圈面临着冲击。因此,商圈应该积极创新,结合线上线下,提供更便捷的购物方式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3. 强化品牌与定位

零售商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定位,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4. 促进商圈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商圈应该积极与其他产业融合,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艺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圈,提升商圈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结论

通过对城市零售商圈的调查,我们了解到零售商圈在规模、布局、人流量和消费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面对电子商务的崛起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商圈仍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

关于零售商圈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三

零售商圈调研内容

1、店铺所在地区平面图。以店铺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公里、3公里、5公里范围内各居委会所辖区、各居民小区、村镇、各大机关团体单位、学校、各业态竞争店、农贸市场、餐饮业所在地,交通状况。

2、各商圈内居委会所辖区、居民小区、村镇家庭数、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外来人口数、大致收入水平。——常住人口数、户数、人口来源、收入水平、就业位置、主要职业、主要购物场所

3、新建小区规划情况、入住率、大致收入水平、未来发展趋势。

4、各商圈内机关团体、学校人数、集体就餐人数、收入水平、以往购物去向。——行业、占地面积、企业性质、职工人数、平均收入、食堂就餐人数、企业效益情况、距离

5、各商圈内竞争店、农贸市场、餐饮业营业面积、销售额、经营品类、基本特征。——业态、营业面积、结构、客流量、客单价、日均销售额、价格水平、企业性质、经营项目、距离、收银机、停车场规模、

6、店铺营业面积、现有经营品类、历史销售额、各大类所占比重、停车场面积。

7、店铺客流情况、门前客流、车流情况、各时段客流的构成、购买商品构成及大体客单价。

影响零售商圈的主要因素

1.构成。零售商圈是以商店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与辐射,形成一定商圈范围。零售商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商圈、次级商圈、边缘商圈、异地商圈。一般而言,核心商圈占总顾客的55%--70%的顾客,次级商圈占总顾客的55--25%,边缘商圈是最小的。商店的规模不同,对顾客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中心

商业区和大型商店对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顾客的吸引力是最大的。

2.限度。零售引力法则又称雷利法则指的是具有零售中心的两个城市,从位于它们中间的城市吸引的交易量与各自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例,而与从中间城市到市场的距离的自乘成反比例。该法则主要证实一个城市的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雷利法则有两项假定:一是两城市同样接近公路,距离的衡量限于主要大道,不包括交叉的小路。二是两城市的零售能力相同,顾客之所以到人口较多的城市,由于城市商业设施好,商品品种多等因素的影响。

3.饱和度。商圈的饱和度决定是否要开办新的商业网点,通过商圈饱和度可以确定某一地区的商店是不足还是饱和的。饱和指数计算公式为:IRS=C*RE/RF,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平均购买源,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店营业面积: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指数。

关于零售商圈的调查报告范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