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流动率的调查报告(优质3篇)

时间:2019-01-07 09:20: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从业人员流动率的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从业人员流动率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篇调查报告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从业人员流动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分析了从业人员流动率的原因之一是职业发展机会的不足。调查数据显示,许多从业人员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感到不满意,缺乏晋升和提升的机会。这导致了他们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从而增加了流动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培训,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以激励员工留在企业。

其次,我们发现工资福利待遇是影响从业人员流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从业人员认为当前的工资福利待遇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选择离开。为了留住员工,企业应该提高工资水平,改善福利待遇,并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福利,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此外,工作压力过大也是导致从业人员流动率上升的重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许多从业人员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选择辞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最后,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和领导力也是影响从业人员流动率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许多从业人员认为企业文化不良,领导力不强,缺乏团队合作和沟通。这导致了员工的流动率上升。为了改善企业文化和领导力,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沟通和培训,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从业人员流动率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并改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政府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流动率的监管和引导,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解决从业人员流动率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业人员流动率的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从业人员流动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篇调查报告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从业人员流动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分析了个人因素对从业人员流动率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个人因素如个人发展需求、个人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等对从业人员流动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其次,我们发现行业因素也是影响从业人员流动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前景不明朗等因素会导致从业人员流动率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行业的研究和预测,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工作,以应对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此外,我们认为组织因素也是导致从业人员流动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组织文化、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等因素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对组织文化和领导力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我们认为政策因素也是影响从业人员流动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政府的就业政策和人才引进政策会影响从业人员的流动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流动率的监管和引导,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帮助,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从业人员流动率问题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来解决。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关注,行业应该加强对行业变化和挑战的预测和应对,政府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解决从业人员流动率问题,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业人员流动率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培训需求,分析判断当前就业形势,切实解决单位用人需

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芙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年3月在全区重点企业开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

较好,从业人员流动率较低,用工需求总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显,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复杂,存在招工、求职“两头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重点调查单位为全区境内第二、第三产业的工商企业(不含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产业活动单位和规模个体户(年营业收入在200万以上的个体户)。共抽取重点调查单位7873家,进行入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870份。

被调查的**户企业,企业法人单位**家,占总数的78%;产业活动单位—企业法人单位分支机构1245家,占总数的16%;规模个体户**家,占总数的6%。企业类别比例所涉及的行业有

1、工业;

2、建筑业;

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批发和零售业;

5、住宿和餐饮业;

6、房地产业;

7、金融保险证券业;

8、现代服务业。其中工业有441家,占总数的6%;建筑业220家,占总数的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50家,占总数的4%;批发和零售业有**家,占总数的15%;住宿和餐饮业有393家,占总数的5%;房地产业有302家,占总数的4%;金融保险证券业有270家,占总数的3%;现代服务业有**家,占总数的60%。

行业比例图被调查的**户企业,从业人员共**万人,规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离职人数2.9万人,从业人员流动率9.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人数的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员为**人,占总数的62.9%。

被调查企业预计**年用工需求4万人,其中现代服务业占67%;批发和零售业占10%。万人,用工需求率为12%。从**年需招用人员职业(工种)要求来看,用工需求人数集中在一些重点职业(工种),主要为第二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企业,其中现代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需求尤为凸显,分别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区企业需求的77%。

二、调查分析

(一)岗位薪酬在不断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拟定**年新招用员工平均月薪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45.8%,2500-3000元占**%,2000-2500元占7.2%,1500-2000元占26.7%,1500元以下占14.9%。**年较**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现了很多高薪职位,有48.8%企业在2500元以下,有**%企业在2500元以上。可见,**年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提高薪酬,招揽各地英才。

(二)企业普遍出现“招工难”

目前急需招聘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业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较大,而高级技工更是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馍馍。而像管理人员、行政人员、项目经理、文员、IT人员、司机、医护人员等需求量相对较小,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

调查结果显示,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企业所需的服务员、普工、技术人员、高级技工、业务员、销售员等行业,求职人员越来越少,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有的企业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服务员、普工、技工等。

三、原因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总量在减少。对于服务员、普工、技工等求职人员,他们主要来自于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随着市、县、镇、乡各级政府的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招商引资,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办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劳动力的就业成本看,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大幅度提高,这主要出于农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求职者生活成本不断上升,这主要出于物价上涨速度过快,增加了求职者在城镇的生活支出。与农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且城市薪酬待遇不占优势,大量求职人员选择在家就业。

(二)新成长劳动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逐渐成为企业用工的主体。相比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和技能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与父辈相比,他们大多有着中专或高中文化,他们普遍对普工和动手类的岗位不感兴趣,求职方向多集中在管理类、文员等劳动强度相 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岗位,除工资薪酬外,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想谋求一份体面、稳定有保障、能长期规划的职业,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更高。

3、技术人才供求结构失衡。技工、高级技工等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随着我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几乎所有行业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成才观念和教育改革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从成才观念来看,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目前独生子女多,人们仍将读大学、当“干部”作为最主要的成才选择,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不多。而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还未能完全与市场需求相衔接,远远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劳动力择业观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现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毕业生一般不愿从事艰苦行业和车间一线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线技工、熟练技工的大量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关于充分开发我区人力资源的几点建议

随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能否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我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夯实基础,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总量。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要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总体布局上,在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人力资源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通过经济增长拉动就业;要素投入上,在增加各要素投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导向上,切实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芙蓉区作为“湖湘之心、中部标杆、全国一流”的省会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经济在全省率先发展的领头羊优势,进一步培育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做大支柱产业,创造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打造三湘第一就业热土,形成人才积聚效应。

二是落实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就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对象范围上,把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区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只要到区内就业,实行与本辖区户籍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要结合芙蓉区区情,在全面落实国家六补一贷(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见习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就业的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要打破“城镇劳动者”、“农村劳动力”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失业统计及失业监测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就业。

三是建立就业工作机制,强化就业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完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并实现区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平台与省、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网,与各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使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的任一窗口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对接服务。要建立全区人力资源和就业、失业情况数据库,及时准确反映城乡人力资源状况、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为政府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制定和调整工作对策服务。要建立就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制度,开展从用工需求调查、分析、培训、人力资源招聘、上岗状况追踪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要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职责明确、上下畅通、动作协调的就业工作体系,要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业人员流动率的调查报告(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