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推荐5篇)

时间:2013-07-05 06:43: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

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 篇一

最近,我看到了一则关于彭士禄的最新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彭士禄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医生,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了故乡的乡村医院,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这个故事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同时也对彭士禄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彭士禄是一个典型的城市青年,他在大城市的一家知名医院担任主治医生,收入丰厚,生活富足。然而,他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意义产生了疑问。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了解到自己的家乡乡村医院急需医疗人才,而乡亲们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这让彭士禄深感内疚和愧疚,他决定回到故乡,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

回到乡村后,彭士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乡村医疗资源匮乏,设备陈旧,医疗水平相对较低。面对乡亲们的期望和信任,彭士禄倍感压力,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医术。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班,学习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彭士禄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负责任的乡村医疗工作者。他积极参与到乡村卫生事业的建设中,组织义诊活动,宣传健康知识,提高乡亲们的健康素养。他还带领团队走进山区,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他的奉献精神感染了身边的人,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赞扬和支持。

通过了解彭士禄的事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乡村医疗事业的重要性和困难。乡村医疗资源的不足、医生队伍的匮乏,都是制约乡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然而,彭士禄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人愿意付出,只要有人肯奉献,乡村医疗事业就有希望。每一个医生都应该像彭士禄一样,肩负起乡村医疗事业的责任和使命,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彭士禄的事迹让我深受鼓舞和感动。他的勇气和奉献精神给予了我无尽的力量和信心。乡村医疗事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更多像彭士禄这样的医生和爱心人士的加入和支持。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医疗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乡亲们带来更好的医疗保障。

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 篇三

1958年底,中国组建了核动力潜艇工程项目,开始核动力装置预研。这一年,彭士禄刚好从苏联学成回国,并被安排在北京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9年,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时任中国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彭士禄和他的同事们深受鼓舞,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早将核潜艇研制出来。

1961年,彭士禄任原子能所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并受郭沫若聘请兼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副教授。

1961年-1962年,由于当时中国核科学人才奇缺,核潜艇资料空白,又恰逢3年经济困难,中央决定集中力量搞原子弹、导弹,核潜艇项目暂时下马,只保留一个50多人的核动力研究室,彭士禄作为核动力研究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

1963年,彭士禄任七院十五所(核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1965年,彭士禄转并到核工业部二院二部任副总工程师。

1965年3月,搁置多时的核潜艇项目重新启动。“一声令下,打起背包就走。”彭士禄告别北京的妻子儿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1967年6月-1971年6月任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副总工程师。

1967年起,彭士禄组织建造了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并全程跟踪模式堆的安全运行、分析异常现象、事故苗头、排除故障。1970年7月18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开始,反应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核动力装置一次性成功运用于潜艇起到决定性的借鉴作用。1970年,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了。

1971年6月-1973年5月,彭士禄任719所(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1973年起,彭士禄任七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随后任六机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国防科委核潜艇第一位总设计师。

1983年2月,彭士禄被任命为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兼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还兼任国防科工委核潜艇技术顾问。

1986年4月,核电工作归核工业部管理之后,彭士禄调到核工业部任总工程师兼科技委第二主任、核电秦山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并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核工业部改为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后,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顾问。

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 篇四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彭士禄院士深藏功名、矢志报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传承红色家风,矢志科技报国”的高尚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娜说,作为一名科学史的研究者和彭士禄院士的校友,2011年我承担了中国科协牵头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并由此有了与彭士禄院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接触和十年的不断研究中,我逐渐懂得了彭士禄院士面对国家需求时那种奋不顾身的投入,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求实。彭士禄院士与老一辈核动力人一起顶住压力、互教互学,实现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他们那一代核潜艇人的垦荒牛精神,必将激励当代科技工作者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吕娜说。

中国核动力院原科技委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胡明刚说:“彭士禄院士任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理事长期间,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多,十分关心学术发展。他与人和善,谈吐幽默,没有一点架子,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

中国核动力院员工周茂和邱彦回忆说:“彭士禄院士等创办了一本填补我国核能动力领域空白的学术期刊——《核动力工程》。他在任主编期间不仅明确了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还不辞劳苦,严谨求实,为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他撰写了《核能在我国能源中的地位》等多篇论文,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科研生产和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张威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从彭院士的身上我们不仅仅应该学到他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品质,更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爱党爱国爱民的精神。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在科研方面发展迅速,但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局限,我们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依然如同彭院士说的那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

“我们学习彭老,首先学习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一生不计名利,无私奉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奋斗终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宋国杰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要以彭士禄前辈为榜样,做热爱党、热爱祖国、充满干劲儿的孺子牛,在教学和科研的本职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助理李际鹏说,彭士禄院士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潜艇、澎湃动力的核电站,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肩负的责任化作进步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讲好包括彭士禄校友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教育激励新一代哈工大人在新百年新征程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际鹏说。

清华大学核研院青年教师周湘文说:“彭士禄院士隐姓埋名30余年,开创了我国的核动力事业,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能够参与到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倍感自豪和骄傲,向彭士禄院士学习。”

清华大学核研院博士生高群翔说:“彭士禄院士是核工业领域的前辈,我还记得他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够永远守望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他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和落泪。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全心全意为推动行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这就是我目前最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心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生许卓颐说,彭士禄院士身为革命先烈之子,传承红色家风,在选择专业时毅然以国家之需求为己任。在他的眼里,共和国的国防事业重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于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正是前辈们无私付出的努力,才给了我们今日安稳无忧的生活,才有了我国今日重新崛起的基础。

学习了彭士禄院士的先进事迹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杨泽楷表示,面对争议与困难,彭士禄院士挺身而出,保持纯粹的科研态度,展示出老一辈科学家的担当与毅力。“作为一名北航核物理专业本科生,我将接过时代重任,努力学习,认真科研,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拓荒牛的精神,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添砖加瓦。”杨泽楷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级学生常宁说,彭士禄院士用一生践行着爱国奉献,让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从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个玩具模型开始,一步步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成功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最终实现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突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将彭士禄院士的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不畏艰难挑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传统,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吕传翰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是老一代科学家赤心报国的最真实写照,“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彭士禄院士对祖国立下的誓言,也是对我们年轻学子的鞭策。

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 篇五

一个准则:只要祖国需要

彭士禄的父亲是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

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14岁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抗日小战士;1940年被送抵延安,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刻苦学习。

如此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彭士禄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无比深厚。彭士禄说:“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

1956年,在苏联学习化工机械即将毕业时,彭士禄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专业。面对愿不愿意改行的问题,年轻的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

从此,他的人生就与祖国的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祖国需要”,成为他一生的行为准则。

从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无不倾注了他的汗水和心血。

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期间,他把被子搬进厂房,24小时连轴转,以便随时发现、分析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场解决问题。

核潜艇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时,他随艇出海,临行前,对妻子说:“放心,这次一定能成功,我有信心。万一喂了王八,你也别哭。”

49岁那年,他在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但他不到一个月就出了院,又开始超负荷工作起来。

不居功、不求名、不逐利,彭士禄将毕生智慧都倾注于科技报国上;奋斗不息、躬耕不止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澎湃着信仰的力量。

“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彭士禄这样说。

两件大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

“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彭士禄表示。

核潜艇被认为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苏联等先后拥有了核潜艇。

1958年,中国研制核潜艇工程启动。曾经,人们寄希望苏联给予核潜艇研制技术援助,但苏联没有答应。

彭士禄受命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只有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加上一个玩具模型——我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

没有核潜艇资料,就参考国外核电站搞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缺乏核专业人才,就边研究边打造人才队伍;为了验证一个参数,他们常常三班倒,夜以继日地连算好几天……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彭士禄被人们称为“彭拍板”“彭大胆”。他说,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余下三分通过实践去解决。

“科技人员最珍惜时间,时间是生命,是效益,是财富。有些问题只有赶快定下来,通过实践再看看,错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比无休止的争论要高效得多。”他说。

采用什么堆型?建不建陆上模式堆?面对一系列的尖锐争论,彭士禄力主建设陆上模式堆,进行核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试验。虽然这比直接建核潜艇要额外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但这样能进行科学验证,充分释放风险,确保核潜艇研制一次成功。这一思路最终被采纳,并成为确保我国核潜艇顺利研制的关键一环。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让核能服务于社会、实现和平运用核能,是彭士禄等核动力专家的心愿。

上世纪80年代,国家决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造内地大型商用核电站项目。彭士禄担任总指挥,又全身心地扑到核电站的筹备和建设中去。

他提出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筹建时,彭士禄提出光靠外国不是办法,向中央领导建议“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核电站”。

“后来就确定搞60万千瓦,自力更生、以我为主来设计建设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说,“一定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个心愿:永远心系祖国核事业发展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彭士禄这个名字,和他从事的工作一样,一度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直到几十年后,隐姓埋名30年的彭士禄,才作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走进人们的视野。

有人称彭士禄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坚决不同意。“对我来说这是贪天之功,我不接受!”彭士禄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

2017年,彭士禄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却毅然将全部奖金捐献出来,作为人才奖励基金,奖励在核动力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就的年轻人。

女儿彭洁跟父亲开玩笑:“你获奖得了这么多的奖金,给我点多好。”彭士禄跟孩子说,这个钱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一生都要尽全力回馈祖国。

晚年的彭士禄说,他有三个心愿——

一是盼望祖国早日拥有更加强大的核潜艇力量;

二是盼望祖国早日成为核电强国;

三是盼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圆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

这三个心愿中,“祖国”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

从自主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几十年来,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背后是以彭士禄为代表的一大批核工业人的无私奉献。

2020年1月15日,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已经95岁的彭士禄念念不忘的还是国家的核事业。“我们核工业必须做大做强,新一代的核工业人,要努力加油干,你们是最棒的。”

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

在老一辈核工业人耕耘、开荒的大路上,中国核事业正继续澎湃前行。

最新彭士禄事迹观后感400(推荐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