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942观后感范文【优质3篇】

时间:2019-05-02 04:33: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看1942观后感范文 篇一

《1942》是由冯小刚执导的一部中国电影,改编自许纪霖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以二战期间中国河南省饥荒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勇敢。观看完《1942》,我深受震撼和思考。

电影以一个小村庄为背景,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示了当时中国人民饱受战争和饥荒之苦的情景。整个电影中,饥荒是主导的主题之一,无数人们为了生存而挣扎。他们忍受着饥饿、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一种坚韧的精神。电影中的主人公杨五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他为了挽救村庄的人们,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与军阀进行抗争。他的坚韧和勇敢感染着我,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困难的环境下,一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

电影中的细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电影中有一场描绘村庄人们为了一口粥而争抢的场景,这一幕让我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在生存的压力下,人们变得自私和残忍,他们不再关心他人的感受,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夺。这让我深思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

此外,电影中的摄影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摄影师巧妙地运用黑白影像,让整个电影更加真实和悲伤。音乐的运用也很恰到好处,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总的来说,电影《1942》通过展示战争和饥荒的残酷现实,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呼唤人们关注他人困境、传递爱与希望的媒介。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思考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勇敢。

看1942观后感范文 篇二

《1942》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的中国电影,该片改编自许纪霖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以二战期间中国河南省的饥荒为背景,通过展现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敢,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性关怀。

电影《1942》以一个小村庄为背景,通过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战争和饥荒中的艰辛生活。故事中的主人公杨五郎是一个普通农民,他为了拯救村庄的人们,奋不顾身地与军阀进行抗争。他的坚韧和勇敢赢得了观众的赞赏,也唤起了观众对于人性的思考。这部电影通过展示人们在困境中的生存斗争,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人性的善良和勇敢。

电影中的细节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电影中描绘的饥荒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拼命争夺食物的残酷现实。这一幕让观众深思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片中还展现了人们的互助精神,无论是杨五郎和他的妻子还是村庄的其他人,他们都尽力帮助彼此渡过难关,这种互助精神让观众感到温暖和感动。

此外,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影体验。摄影师巧妙地运用黑白影像,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和悲伤情绪。音乐的运用也非常出色,为电影增添了一种悲壮和感人的氛围。

总的来说,电影《1942》通过展示战争和饥荒的残酷现实,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性关怀。这部电影让观众思考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在困境中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和勇敢。它向观众呼唤关注他人困境,传递爱与希望。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意识到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敢和善良的重要性。

看1942观后感范文 篇三

故事开始于1942年的一场旱灾,土地干裂,泼上一瓢水都会“呲”地一声,灾民纷纷离开家乡逃荒而去,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影片中类似的冯式幽默贯穿全片,然而这些幽默在这部悲情片中,就像油锅中的水滴一样,引起爆沸。

从古至今,山东的逃荒者逃往东北,河南的逃荒者逃往陕西,影片中的逃荒者有被洗劫了的地主,也有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从豫北出发,收拾细软,拖家带口,浩浩荡荡逃往陕西,沿途遭遇严寒、饥饿、日本人的飞机、溃散的国军,口粮从最初的小米逐渐变成了烧灶的柴火,杀驴、杀猫、杀人,饿晕了头的人,变卖细软,卖儿卖女卖妻子,换点口粮来活命。谁曾想过,5升小米能买一个十六七的大姑娘,一口饼干能陪睡。影片对灾荒、饥饿,刻画得入木三分。然而就算是这样,能挨过来的人,十之有一。河南商报记者在《河南省志·人口志》上,查看了一下前后人口的对比。1940年,河南人口是3067万,1942年2798万,1943年2595万,到1944年,2471万。这四年,人口减少了596万,减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1942年饿死300万人以上,是目前学界给的大致的数字。

造成这一历史惨剧的原因有三:

1.天灾。毋庸置疑,旱灾是直接导致灾荒的原因,颗粒无收。

2.战争因素。时值抗战,豫北、豫东为日军所控,豫西、豫南为国军正面战场。

河南“兵役第一、征实第二”,整个河南不仅承受着旱灾,还要为总数达50万到100万人的驻守军队提供粮食及物资供应。日本飞机狂轰滥炸,摧毁了我们的物资运输线。

然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三个因素:人祸。一、国人的自私与冷漠。逃荒者历经千辛万苦,逃到洛阳,洛阳政府不允许灾民进入。灾民扒火车逃往陕西,陕西政府把火车赶回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拒灾民于城门之外。城内歌舞升平,城外饿殍遍野,灾民卖女入青楼,卖妻为人奴。

二、政府救灾不力。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去重庆本事向蒋介石汇报灾情,蒋问他:"河南灾情怎样?" 李:能够克服。蒋:“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李:“1602人”。

李培基因自己性格懦弱,没能在第一时间向外界披露消息,失去了最佳救援时间。在灾情被曝光数月后,河南获得国民政府8000万斤救济粮后,蒋鼎文要求支付3000万斤军粮,后贿赂其300万斤军粮作罢。救济粮发放不及时,地方官员雁过拔毛,贪污腐败;奸商扰乱市场,哄抬物价,囤积粮食,趁火打劫。

秦人不下自爱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是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反观当下社会,民风不再淳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邻里反目兵戎相见,贪污腐败遍地而生,谁能够保证,将来如果再来一场天灾,再来一场战争,人民不会再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看1942观后感范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