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以他们的医术和专业知识为武器,坚守在一线,为湖北省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医疗队紧密协作,相互支持。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专长,共同努力,共同战斗。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团队合作不仅仅是各司其职,更是相互扶持,互相信任,共同进退。
此外,我也意识到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性。疫情爆发时,我们医疗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需要快速作出决策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紧张的环境下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通过这次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且也学到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清晰思考。
最后,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感。在援鄂的这段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病患们的痛苦和困惑,也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肩负着拯救生命的使命,我们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忘初心,无论面对多么困难和艰险的情况,都要坚守岗位,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援鄂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信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
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一直坚守在一线,为抗击新冠病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局面,但我们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们深刻认识到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在与病毒近距离接触的工作环境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通过这次援鄂工作,我们加深了对个人防护的重视,并且掌握了正确的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的方法。
其次,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医疗队紧密协作,相互支持。无论是在医疗工作还是心理疏导上,我们都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战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信任和倾听,学会了相互配合和合作,这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也深刻理解了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感。在援鄂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病患们的痛苦和困惑,也亲身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肩负着拯救生命的使命,我们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忘初心,无论面对多么困难和艰险的情况,都要坚守岗位,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在这次援鄂的工作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学到了一种精神和态度。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胜利的曙光。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 篇三
20__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的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揪心。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没有飞机,他就坐高铁;没有坐票,他就买站票。他在高铁的餐车里办公、小憩,让许多年轻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
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在这群人当中,还有无数志愿者默默地负重前行,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些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真正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 篇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冲锋在前、连续奋战,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用最美“逆行”,彰显“担当”,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卫生健康局研究决定,对5名援鄂医护人员和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予以表扬。5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服从大局,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彰显了景泰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恪尽职守、拼搏奋战,是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全县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要以此次通报表扬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个人为榜样,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一线。
许多的医务人员今年临时接到通知:“支援武汉”的消息,他们立刻放下了回家的包,再次穿上了那一身雪白的外衣来到工作岗位上。武汉一位出租车司机接到一位特殊的乘客,这名护士是主动请缨到金银潭医院救护前线的。他们原本可以团团圆圆和亲人在一起过一个幸福年。可现在,国难当头,他们放下了心中的思念,放下了身上的疲惫,放下了回家的行李,奔赴抗击病毒的大前线。几天几夜不合眼,只为多救治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最美的天使,最帅的英雄!
一位快递员闯进忙碌的急诊科,在分诊台放了三盒东西,说了一声“这是送给你们的”,便匆匆离去。护士打开盒子,里面是热心群众送给医务人员的干果,里面黄色的小纸条上写着:“平安,加油”。我们没有那么专业的医护知识,我们是平凡人,所以只能尽我的平凡之力,保护我们的医护天使!
有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了一个视频。上面讲的是一位老人来到警察局门口,放下了一个小纸袋后就匆匆离去。可这个画面让拍了下来,就这样找到了老人!那个小纸袋里放着一万多元钱,还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为武汉抗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我们知道了老人是村里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和他的老伴都是环卫工人,而捐的一万多块钱是他们攒了好几年的钱。尽管现在我们无法帮助祖国,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的就是长大后学业有成,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依旧有一群人在温暖着我们。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帮我们过关。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让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要挺过这个病毒肆虐的寒冬!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 篇五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身为一名中国青年所肩负的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通过收听收看每天的新闻报道学习到了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时的不惧艰辛,看到了公安民警在各道口的坚定值守,外卖小哥为城市运转的点点付出,以及每一个普通的人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的种.种努力。
同为中国90后青年,虽然不能亲上前线,我想我们能做的也有许许多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社区进行志愿,为一方的防疫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者在家中认真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为将来国家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贡献力量时做好准备。而其实,我们每个人要做的都很简单,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身为一名大学生,在疫情面前,减少出门,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疫情无情,人间又爱!在这场疫情中有无数的平凡人让我们泪目,有人为吃不惯米饭的援鄂医疗队送去10万个大馒头、有人为酒店医护人员送去最新鲜的蔬菜、有人为医护人员送去爱心午餐、有人捐出自己费劲周折买来的口罩、有人专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无数平凡人用自己的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国难当头,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是每个中华儿女在国难面前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
春天已经来到,冰雪渐渐融化,我们一定很快便能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相信,疫情终会结束,经历过战“疫”的中华儿女一定会更加勇敢坚强!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 篇六
回顾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民抗疫,不断取得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抗疫成绩。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本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抗疫对于我们自身也是一次难忘的磨砺和经历,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和担当,更需要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所学去服务广大需要帮助的病患。
还记得,大年初二医疗队初到武汉时,因为封城,整个城市街道空无一人,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而当时面对这种未知的传染病,队员们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担心和焦虑。我们主要负责的是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新冠重症病房,当时隔离病房还在彻夜改建,施工完成后我们就需要立即进驻。时间紧迫,所以一到武汉,医疗队就马不停蹄地和当地医院对接、进行防护培训、并着手开始制定患者接诊的流程以及诊疗方案。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们也担心防护是否到位、是否能迅速适应并开展工作。但真正开始工作后,大家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而且毫不计较个人得失,都希望自己能承担更多的临床工作。其实医疗队的同事们在医院里可能以前都互不相识,但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救治病人、做好防护,大家都迅速地融入到了这个新的集体中,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从人民医院第一批医疗队与其他医疗队一起接管第一个隔离病区,到第三批100余名同事组成的医疗队开始独立接管病区,我们经历了三个隔离病区近两百名患者的诊治工作。就像大家在新闻里看到的那样,每次刚开放病区收治病人,其实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病人入院一般都是在夜间,大概每批10-20名患者。队员们需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上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等等,对体力、生理和意志都是巨大的考验,虽然我自己也参与过援藏工作,但防护服下的缺氧和西藏地区的缺氧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在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下,大家也都坚持下来了。
面对这种突发未知的传染病,科学和专业知识是我们应对疫情最有利的武器。虽然最初对这种疾病很陌生,但随着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医疗队积累的经验也越来越多,我们同时也在见缝插针地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文献、学习各地治疗经验,经过反复讨论,共同起草病历模板、商讨量化交班表格等,也是尽最大可能精细化接诊流程和治疗方案,通过对每一个病人都进行细致的个体化评估,进而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得到最妥善的救治。
很多病人入院时病情就很危重,往往第一时间就要大量吸氧甚至上呼吸机,这对队员们的快速反应能力、统筹施治水平,都是极大的考验和锻炼。我们至今仍对两位患者的救治过程印象深刻。其中一位是老年患者,刚入院就病情非常凶险,血氧极差、心率快、血压低,处于休克状态,已经意识不清,我们快速判断病情已危及生命,随即迅速把患者转移到病床,给予心电监护,这时的每一分每一秒其实都是在与生命赛跑。在医护的配合下,我们迅速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给予药物治疗,满负荷抢救了一个多小时,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另一位是年轻患者,他入院时氧合也很差,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脱离氧气,我们就每日根据症状、血氧饱和度和肺部病变的情况进行精细调整,一个多月后他终于能够撤下吸氧管。然后他告诉我们说,终于可以和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的妻子见面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备受鼓舞也特别为他高兴。两个多月的工作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很多危重病人治疗后陆续好转,从卧床不起,到能下地活动、能唱歌聊天,最后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生活,所以过程再辛苦大家也觉得值得,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最大的使命所在。
其实,除了临床上的诊疗,医疗队员们每天也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希望能最大程度地去除他们的恐惧、缓解孤独和无助情绪。在化验指标有所好转时,我们更会第一时间跟病人解释指标意义,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康复信心。在大家的努力下,医患之间的情谊也越来越深厚,经常在查房时病人会对我们说,北京大学的医疗队来了,他们很放心,也看到了希望。特别是我们每一次给患者家属打_,除了谈论患者的病情,他们叮嘱得更多的却是你们在武汉辛苦了,你们一定要防护好自己。每当面对这些可爱可敬的武汉英雄人民,我们都深受感动,另一方面也感觉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去帮助每一名患者,给他们带去战胜疾病的希望和信心。
虽然以前在临床上也会面临很多生离死别,但通过此次武汉抗疫,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正如总书记在回信中所嘱托的,我们广大医务人员要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在病魔面前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这既是任务、更是使命。作为北大医学人,我们也将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用心关爱病人、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去践行这一身白衣带给我们的无畏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