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在参加德育工作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还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德育工作需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德育不是独立于学科教育的,而是与学科教育相辅相成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强调了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将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到各学科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进行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教育的营养。这样一来,德育工作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德育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需求,因此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我们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关于个体差异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如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格类型理论等。这些理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了一些针对性的德育策略。例如,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自卑心理。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后,德育工作需要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但家庭也是德育的重要环节。在培训中,我们强调了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共同育人。学校要与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德育目标和计划,形成合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家访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和德育情况,共同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
通过这次德育工作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德育工作需要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我将会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育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参加德育工作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德育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对于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首先,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要关注他们的智力、体质、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德育与全人教育的紧密关系,以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理念。这使我深信,只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其次,德育工作要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德育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的一项工作。在培训中,我们强调了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及德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例如,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伦理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通过将德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实现德育的目标。
最后,德育工作要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社会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关于社会发展与德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我们了解到了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挑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这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通过这次德育工作培训,我对于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与社会发展相契合。我将会将这些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育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德育工作培训心
得体会这次有机会参加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研修,此次培训中共有赵志毅、朱仁宝、朱永春、高峰等几位老师从不同方面向我们讲述了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听了后感觉受益匪浅。
经过4天的培训,结合我校的德育工作理念,总结几点我的个人体会:
一、德育工作不仅要动员全员育人,更要让学生自管自育
自管自育,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简称。在全员育人方面,我校已经在上学期予以实践并初见成效。听了 朱老师的讲座,我意识到,全员育人是手段,自管自育才是我们教育所应呈现出的结果和状态。当然,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要放手学生不予管理,需要我们教师引导、管理为前提。
其实,这一观点也与魏书生先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在这方面,我们学校的三年级已经建立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机制,让每个学生承担一份职责。只有让学生自主地管理班级,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自我发展,教育才达到真正的实效。教师也会少一份负担,多一份快乐与轻松。
所以,如何具体地达到自管自育的状态,是我接下来应该静心思考的问题。
二、做一个坚持型的`教育工作者
前些天与校长谈话的时候谈到“坚持”这个话题,昨天的培训中再一次学习到关于“坚持”的理念。
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一项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个坚持型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滞后性也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过程坚持地好,若干年后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力方面体现得更为凸显。从一件小事坚持,不轻看一件小事,把小事坚持做,会有大的、意想不到的影响。
拿数学教学来讲,计算能力就是一项持之以恒需要锻炼的能力,急不得,躁不得,点滴积累,质在飞跃。
三、学着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教育教学
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生命,生命的活力来在于心灵的活力。如何让生命的活力绽放的更为精彩,“以人为本”是基础。
许多教师对自己的问题学生非常头疼。其实,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隐藏这一个心理冲突问题。一个想成功的教师不应该忽视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而抓住了这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教育他,我相信每个孩子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做一个好孩子的。
教育本身就应该体现出人性的关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成长,只求知识的灌输是违背教育的本质的。所以,学着站在学生的心理角度进行教育教学是必然的了。
德育,是教育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一个人类个体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失的方面。最后,借用朱老师的那句话,我们的德育应该“克服功利,走向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