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培训心得 篇一
在绩效审计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绩效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通过培训,我了解到绩效审计是一种系统评估和监测组织绩效的方法,旨在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实现组织目标。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绩效审计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在进行绩效审计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期望,并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和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评估组织的绩效水平,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其次,绩效审计需要有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在进行绩效审计时,我们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和信息必须准确可靠,才能为绩效评估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我们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必须确保数据和信息的来源可靠,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另外,绩效审计需要有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绩效审计不仅仅是对绩效结果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对绩效过程和绩效管理的评估。我们需要从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绩效审计,以全面了解组织的绩效情况。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绩效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绩效审计需要有持续的改进和监控。绩效审计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绩效审计的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组织的绩效管理措施,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绩效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绩效问题,确保组织的绩效持续改进。
通过这次绩效审计培训,我对绩效审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为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绩效审计培训心得 篇二
绩效审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绩效审计对于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绩效审计的知识和技巧,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绩效审计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在进行绩效审计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审计的目的和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只有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其次,绩效审计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在进行绩效审计时,我们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测。这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绩效评估等环节。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我们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绩效评估结果。
另外,绩效审计需要有全面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绩效审计不仅仅是对绩效结果的评估,更重要的是对绩效过程和绩效管理的评估。我们需要从组织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审计,以全面了解组织的绩效状况。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绩效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最后,绩效审计需要有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在进行绩效审计时,我们需要与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意见。同时,我们还需要向组织的管理层提供及时的绩效审计报告,反馈审计的结果和建议。只有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我们才能促进组织的改进和发展。
通过这次绩效审计培训,我对绩效审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的绩效管理水平,为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绩效审计培训心得 篇三
根据工作安排,我于2018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成都参加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绩效审计培训班。在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先后听取了成都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苏斌讲授的《绩效管理审计》、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欣讲授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实务的研究》、北京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副总经理)武战伟讲授的《绩效评价实务与案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鲍国明讲授的《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践》等课程。针对这次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绩效管理审计初探
通过介绍西方国家审计署对绩效管理审计的不同理解,讲解了中国大多审计学者对绩效管理审计的定义:是由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项目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监督活动。
绩效管理审计的特征就是经济性(经济审计)、效率性(效率审计)、效果性(效果审计),简称“3E”审计。
绩效管理审计有2种模式:以结果为导向(直接测试结果的绩效管理审计);以程序为导向(测试管理程序与内部控制的绩效管理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启示
通过审计案例讲解,对行政
事业单位绩效审计中的方法、技巧等实务操作进行了分享,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经费审计(揭示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堵塞漏洞)、资产管理绩效审计(关注资产的完整性、闲置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值得国有企业开展绩效审计时借鉴。认识绩效评价
通过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评价企业综合绩效管理等案例,武战伟老师讲解了绩效评价是内部审计提供增值服务管理实践的组成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财政部等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下发了具体的法规政策、操作规程和指引文件,相关法规体系文件较为系统全面;绩效评价是以计划、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基础,从决策、管理、绩效三方面围绕相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可持续性而开展的鉴证评价工作。
绩效评价实务操作中,事前评估着重于让决策更科学、目标更合理,参与决策;跟踪监控着眼于决策、管理、效益过程管理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改善;事后评价重点在于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实现情况,重在评价。
内部审计中贯彻绩效审计的理念
第四天的课程,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鲍国明老师讲授,鲍老师的讲解生动,自身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整堂课程围绕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改革审计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3日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的讲话;审计长胡泽君9月11日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1号令)展开和延伸,中间穿插了许多鲜活的审计实战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剖析。
绩效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本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绩效审计的核心就是“3E”审计,首先是查找清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结合3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
绩效审计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原因是其财政体制的改变;公众民主意识的提高。
中国于2008年以前的审计署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强调的是效益审计。2008年起,审计署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要求,明确指出需要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我国内部审计在2018年1月生效的审计署11号令中有最新定义,内部审计不要表现为单纯查找问题,还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整改问题,对经济组织的有效治理、风险控制和管理等发挥作用,为经济组织增加价值,具有绩效审计的因子。
与一般内部审计比较,绩效审计的特点:
1.具有增值性,促进制度、流程完善,促进制度最后一公里的落实。
2.加强对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对存在的审计发现问题的检查,更是对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
3.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以“结合型”为主,例如:绩效审计与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结合;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的结合。
我们需要注意在一般内部审计中,加强与绩效审计的结合,关键是贯彻绩效审计的理念,注重体现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价值,同时也为经济组织增加价值。
此次培训让我收获良多,通过培训,使我的审计理念和审计知识进一步得到更新。今后,我将在工作实践中适时应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审计业务能力。
2018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