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纲要》心得体会【经典3篇】

时间:2018-04-09 08:30: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篇一

《纲要》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指导,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在我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纲要》是一本系统性的教材,它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了分类和归纳。通过学习《纲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我们学习其他学科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有帮助。例如,当我们学习数学时,我们可以借鉴《纲要》中的分类方法,将数学的各个分支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纲要》还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的内容,还要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而是要通过思考和思辨,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纲要》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最后,《纲要》还能够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这对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种锻炼。同时,《纲要》还要求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对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一种培养。通过学习《纲要》,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习《纲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运用《纲要》中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篇二

《纲要》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指导,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在我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纲要》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纲要》之前,我对一些学科的知识只是零散地掌握,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通过学习《纲要》,我逐渐了解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我发现,学科之间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撑。这让我意识到了知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纲要》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不仅要了解知识的内容,还要思考和评价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我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它们对我的未来有什么帮助,有什么应用价值等等。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我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和重复知识,而是能够对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通过学习《纲要》,我还学会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最后,《纲要》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这对我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种锻炼。同时,《纲要》还要求我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对我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培养。通过学习《纲要》,我不仅掌握了知识的内容,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习《纲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运用《纲要》中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纲要》心得体会 篇三

学校管理有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就是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实现。微观层面,就是学校自身的管理。学校自身管理的核心是校长管理,因为我国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20)》的精神,我向大家简要地汇报从宏观层面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纲要》中对学校管理的宏观层面提出的要求是,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

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政府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一句话,简政放权。

为什么要出这样一个改革措施呢?

从理论来看,简政放权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

xx总理一再强调,“让教育家办学,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教育行政化倾向需要改变。”

为什么温总理特别强调教育家办学呢?因为只有教育家办学才能丰厚学校办学内涵,彰显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营造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教育局面;才能回归教育本质,实现“育人为本”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功能。

那么,什么样的人都能称做教育家呢?我认为教育家(不包括纯粹的教育理论家)应当具备四个特征:一是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二是有自主的教育实践(像苏霍姆林斯基之于帕夫雷什小学,张伯龄之于南开中学,陶行知之于晓庄师范),三是形成自主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四是其成果能够在不同层次的地区、国家、甚至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

以上四点的核心是自主。也就是说,没有办学自主权,就不能产生教育家。要培养教育家,就要创造适宜教育家成长的环境,政府就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

从现实来看,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扼杀了教育的活力和创造性,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纲要》把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章来阐述,本身就说明了当前管得过细、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朱永新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小学可以称为“教育局办学”。“一些中小学校长对我说,他们根本不是校长,最多是一个排课表的教务人员,因为一切都被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了,上什么课,几点上课,几点放学,考什么内容,怎么考,所有的一切,校长说了都不算。”

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学校就不可能有活力,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变革。

造成这种后果是不是因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不愿放权呢?不是的,基层领导根本不想这么忙。放权,“非不想也,实不能也。”中国的许多问题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到底能不能放权呢?

我的回答是,如果自上而下地放权,可以。否则,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绝不能率先放权。

为什么呢?

因为制约的因素太多、太大。具体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受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集权式行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显著特点就是,自上而下、绝对服从、越俎代疱、无所不管。因此,只要中国集权式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改革,基层部门单枪匹马是无法冲出重围的。比如,教师的聘任应当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自主决定,但现实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本管不了,是人事部门在管。每年新教师招聘,教育局都是在为人事局打工。在这种情况下,说人事权下放,你怎么放?权力本来就不在你的手上,你放什么权?再比如,我们现在的各种创建,如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合格心理咨询室、人防示范校、科普示范校等等都是在为其他部门做嫁衣裳。虽然这些创建对学校发展不是没有一点好处,但由于过多过滥、缺乏统筹,事实上已经给学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基层学校对此苦不堪言。但教育部门还不能不做。

二是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制约。在中国,什么样的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最受老百姓景仰?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型的。典型代表,古有诸葛亮,今有周恩来。大家细数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大力宣传的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哪个不属于这一类?你不鞠躬尽瘁,上级领导不认可,群众不认可,给你会怎么做?

其实,不鞠躬尽瘁,连领导自己也不认可。许多领导不是这样向上级和群众诉苦的吗:我没能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吧?你看看他强调的是什么?是“劳”!中国传统文化使我们对官员的评价更多的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确实“劳”了,而结果不如意,自己往往感觉比较安慰;如果没有“劳”,即使结果比较满意,也往往心含愧疚,觉得如果自己当初再多“劳”一点的话,结果可能会更好。

三是受国民劣根性的制约。两千多年的集权政治,使中国国民普遍形成了顺从、依赖的奴性心理。为什么新课程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大家都说好,但就是落实不下去?一方面是因为教师不敢放,另一方面是因为放开后学生不会学。没有了教师的灌输与强制,学生不知该如何是好。实际上我们校长也是如此(我也是)。绩效工资就是放权给校长操作的一项激励机制,但有几个校长充分行使了这项权力?要么一再请示领导明示,要么就按兵不动。为什么会这样?缺乏担当的勇气。希望领导承担责任,又希望领导放权给自己,这是一种普遍心态。问题是,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你不敢担当,你就不能行使相应的权力。别看有的人天天抱怨没有权力,但真的给他权力,他还不一定敢要。当然也有的人来者不拒,肆意妄为,最后身败名裂。这就是国民的劣根性,爱走极端。

第四个方面的因素是,简政放权的实质是利益的再分配。而利益的分配从来就是最敏感、最困难的一件事。

综上所述,我认为简政放权只有自上而下进行才能实现,否则就是空头支票。因此,作为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绝不能闻风而动,否则就要吃亏。作为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绝不能放松要求,还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至于如何来做,还是请领导给我们作指示。

谢谢大家!

学习《纲要》心得体会【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