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实用3篇)

时间:2011-02-03 09:15: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 篇一

东营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众多优质的小学和初中。为了保证学校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东营市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招生政策。本文将对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进行解读,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招生规则。

首先,东营市小学招生政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户籍在东营市,并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东营市有稳定的工作。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东营市稳定生活,同时也减少学生流动性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可以参加东营市小学的招生考试,但录取的机会相对较少。

其次,东营市小学招生政策规定学生的学籍档案必须齐全,包括出生证明、户口簿、健康证明等。这些文件的准备工作需要家长提前做好,确保能够顺利报名。同时,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被考虑在内,特困家庭的子女将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

再次,东营市小学招生政策中还规定了学生的年龄要求。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年满6周岁,且需在2015年9月1日之前出生。初中入学年龄要求在14岁至16岁之间,且需在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日期间出生。这些年龄要求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上具备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

最后,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还规定了学生的入学考试内容和分数要求。小学入学考试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初中入学考试则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的分数要求根据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才能被录取。

综上所述,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旨在保证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家长在报名前应仔细阅读和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己的孩子符合招生条件并做好准备。同时,也希望东营市教育局能够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 篇二

东营市的小学和初中在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享有盛誉,因此吸引了众多家长的关注和报名。为了保证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东营市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招生政策。本文将对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进行解读,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招生规则。

首先,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户籍在东营市,并且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东营市有稳定的工作。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东营市稳定生活,同时也减少学生流动性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可以参加东营市小学的招生考试,但录取的机会相对较少。

其次,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规定学生的学籍档案必须齐全,包括出生证明、户口簿、健康证明等。这些文件的准备工作需要家长提前做好,确保能够顺利报名。同时,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被考虑在内,特困家庭的子女将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

再次,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中还规定了学生的年龄要求。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年满6周岁,且需在2015年9月1日之前出生。初中入学年龄要求在14岁至16岁之间,且需在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日期间出生。这些年龄要求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上具备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

最后,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还规定了学生的入学考试内容和分数要求。小学入学考试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初中入学考试则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考试的分数要求根据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才能被录取。

综上所述,东营市小学初中招生政策旨在保证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家长在报名前应仔细阅读和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己的孩子符合招生条件并做好准备。同时,也希望东营市教育局能够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 篇三

2017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

  6月1日,市教育局同时公布了东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今年东城义务学校招生服务区有所调整,弹性学区试点范围扩大。另外,今年继续使用东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平台进行网上报名,但网上报名平台功能、程序和内容将简化。招生人数方面,东城各义务学校小学一年级共招生4048人,六年级共招生4060人。按照招生计划,今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中学招生160人。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欢迎阅读。

  东城义务学校8月1日-6日网上报名网报审核未通过或没有网报的可现场报名

  东城范围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均需登陆“平台”进行报名登记,可直接上网查询东营市教育局网站“东营教育信息网”(/d/file/img/54.jpg" />

验学校就读。

  开发区西界水系以东、府前街以南、南一路以北、东四路以西区域常住居民子女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就读小学的,可到东凯小学或者东凯第二小学就读。

  开发区西界水系以东、黄河路以南、府前街以北开发区辖区常住居民子女及该区域内符合入学条件的非常住居民子女就读中学的,可到东凯实验学校或者东凯中学就读。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原审批机关确定的'招生范围招生。

  相关招生政策

  中心城区8月13日至15日统一报名 东城8月1日至6日网上报名

  我市中心城区(包括市直、东营区、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场统一招生报名时间为8月13日-15日。东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上报名时间为8月1日-12日。其中,8月1日-6日为网上填报时间,8月7日-12日为材料审核时间。学校现场报名时间为8月13日-15日。其他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时间由主管教育部门确定。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按照审批的招生范围,招生工作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全市适龄盲聋(哑)儿童、少年统一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入学就读,招生报名时间为8月15日-17日。2017年,市特殊教育学校继续在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招收走读的适龄自闭症、智障学生,具体招生办法由市特殊教育学校制定报市教育局核准后向社会发布。

  今年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暂不调整

  今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不再对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作出统一要求,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及学龄人口变化、教育供给等实际情况统筹确定。针对这种情况,市教育局广泛征求了各县区、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统筹考虑城区学校规模和挖潜能力、学情分析、儿童身心发育等因素,决定2017年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保持不变,继续执行满六周岁的规定,即2011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可以申请入学。市教育局提醒家长,学生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小学新生入学时所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监护人信息等相关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否则,将无法取得全国正式学籍号码。新生报到后,学校在开学两周内为学生建立学籍,新生学籍信息要经过学生本人或监护人核对并签字确认。

  今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有变化

  今年,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学情分析和学校实际,今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较往年有变化。

  全市层面有四个变化:取消非常住居民子女所需部分材料县级教育部门可自定补充材料

  根据国家计划生育新政策,自今年起,取消了非常住居民适龄子女入学材料中“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已纳入计划生育管理的证明”。

  根据国家出台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两证合一为不动产权证的要求,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具有同等使用效力。

  授权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自主确定招生入学证明材料的种类。允许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市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区域生源情况和学校容量,细化登记入学办法或指定具体的补充材料,解决随迁子女特别集中、择校现象严重、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

  《致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家长的一封信》将发放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家长。家长在一封信回执上签名,幼儿园和小学以班级为单位留存备查。

  西城融合招生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教育融合发展,西城融合招生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进一步深化西城义务教育学校融合招生试点。在去年东城以市教育局为主统筹招生,西城以东营区为主统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的基础上,深化西城融合招生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具体试点学校、操作办法由东营区教育局与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共同商定,报市教育局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胜利教管中心所属学校招生政策中不再表述“胜利油田职工子女”字样,通称常住居民子女和非常住居民子女。

  入学报名需要提供证明材料:

  1.常住居民子女入小学需提供户口簿、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和发票及其他有效证明。升入初中学校的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供原就读学校学籍证明。

  2.非常住居民子女入小学,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子女需提供原籍户口簿、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及现居住地居住证、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法定监护人营业执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提供原籍户口簿、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及现居住地居住证、学校招生服务区内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或一年期以上的正式房屋租赁许可证、法定监护人与务工单位签订的由法人代表签字盖章的正式劳动合同。

  以上两类人员子女需升入初中学校的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供原就读学校学籍证明。

  3.县级教育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在上述材料框架基础上,确定本行政区域内(或所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提供的证明材料。其中,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城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

东营小学初中招生政策解读(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