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推荐3篇)

时间:2016-07-04 01:16: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 篇一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本文将从选材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选材是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重要环节。在选材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主题和材料。幼儿对于色彩的感知较为敏感,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色彩丰富、形状简单的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来进行涂鸦和贴纸活动。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如动物、植物等,让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和感受。

评价是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在评价时,应注重发现幼儿的亮点和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注重指导和引导,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评价的过程应注重情感交流,与幼儿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思考过程,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创作和表达。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选材和积极的评价,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时,应注重选材和评价的指导,以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能力。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 篇二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是促进幼儿艺术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选材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在选材方面,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选择能够激发他们兴趣的主题和材料。幼儿对于视觉刺激和感知较为敏感,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色彩丰富、形状简单的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来进行涂鸦和贴纸活动。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如动物、植物等,让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和感受。通过游戏化的选材,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评价是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在评价时,应注重发现幼儿的亮点和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注重指导和引导,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评价的过程应注重情感交流,与幼儿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思考过程,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创作和表达。通过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选材和积极的评价,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时,应注重选材和评价的指导,以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促进幼儿艺术发展。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 篇三

游戏理论的鼻祖——福禄贝尔曾认为“游戏在儿童方面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游戏才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表现。它是儿童最纯洁且纯精神上的产物……”。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受此启发,在专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将艺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认为儿童在美术这样一种游戏活动中,内在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满足。学前美术活动与游戏行为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幼儿作为主体从活动中获得愉快与满足。只有将游戏和教育有效结合,游戏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载体,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中的美术活动与幼儿园中的游戏一样,都蕴涵了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潜在功效,它可作为一种教学的内容,实现幼儿自由发展的主体性价值;也可作为一种教学的形式,为达成特定美育目标服务,获得引导幼儿朝特定方向发展的价值。

《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试行)》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利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艺术活动。”开展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活动要注意什么呢?通过实践,我认为:

一. 选材要顾及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

“探索的好奇与欲望是游戏之心脏。”换句话说,幼儿美术活动之源是探索的好奇和“人的本质力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涂鸦经验的不断丰富,强烈的好奇心会驱动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活动,特别是绘画以外的其他造型、搭建等动手活动。“孩子们大量地接触各种类型的原材料,他们在使这些原材料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形成各种形状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好奇心和心理满足是兴趣的原动力,也是兴趣形成的基础。幼儿对各种类型工具材料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和保护,会使幼儿美术活动积极、愉悦地延续下去,发展为有益的直接兴趣。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媒介作基础。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是保持和提高幼儿美术兴趣的关键所在。

有这样一个例子:南方孩子并没有玩过堆雪人游戏,但教师集体出示范例后,要求幼儿都来画小朋友堆雪人的场面。活动结束,孩子们知道了有堆雪人这种活动,但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多少自我表达的快乐呢?对活动题材的选择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判断更离不开幼儿。幼儿园美术活动与游戏一样,不是单独孤立的活动,教师在组织活动之前不妨仔细推敲一下:本次活动的主题幼儿真正感兴趣吗?他们已具备了相关的生活经验了吗?或者,他们现在的兴趣何在?他们印象深刻的经验是什么?良好的动机刺激,将是一次真正游戏化的美术活动发生的前提。

二. 依据实际水平,及时传授所需技能。

台湾学者陈武镇曾无不担忧地提出:“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 幼儿美术活动的有效进行确需一定的技能,技能的提高和掌握会使活动更加有效。过度或超前的机能训练在美术活动中,本质上是教师对幼儿活动主体性的剥夺,是教师企图替代幼儿去构建他们的感知图式。一味的模仿毫无游戏性可言,不但不会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反而造成了更多的干扰。

对幼儿的美术技能教什么、何时教,是有规律可寻的,不能简单地依据成人愿望,人为、机械地训练技能。幼儿教师应如何处理好幼儿在美术中的游戏性体验与美术技巧传授间的矛盾呢?

一方面,幼儿在需要帮助时,教师的指导才最有效——即导在最佳时机;另一方面,幼儿须有可操作的对象和过程,并在操作过程中逐步获得技能。特别是操作过程中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学习也是技能习得的方式之一。如遇到幼儿的幼稚表征方式时,教师应控制住出于本能想要纠正的冲动,允许幼儿暂时的错误;当发现幼儿对某一绘画技巧表现出兴趣时,要给予幼儿探索和尝试的时间和精神上的鼓励;除了使用范画以外,环境的暗示、实地观察、实物考察、能激发幼儿思考的开放性问题等,都可用来有效地教授美术技能。

三.评价要有针对性,在保护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下促进技能提高。

对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有两种不同角度:一是从成人指导的角度,为特定发展目标服务,要求教师通过评价辨别幼儿的现有水平、发现提高美术技能的契机,找到进一步指导中的重点、难点等;另一个方面是给幼儿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为幼儿的自我调节、自我满足服务,要求以肯定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辅以建设性的要求等。前者即使发现幼儿表现中的错误也不能直截了当指出,以免打击幼儿积极性;后者则可被视作游戏的一部分,幼儿能直接感受到并增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包括自信心、审美感等。教师以各种方式表现的评价,一般常见的是言语上的表扬和鼓励。但如果教师不分对象、不分主题,只刻板运用“表扬为主”的原则,总是“嗯,画得不错”、“真漂亮”等等,时间一长,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传达给幼儿一种消极信息:“老师并没有仔细看我的画,她不过是在敷衍了事。”因此,教师的评价应有针对性,要结合幼儿个体能力特点和图画中表现出的独特经历作出。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画饼干的活动中,一位男孩只在画纸上画了许多方形,一块饼也没画。当老师走过来时,他连忙把画捂住,很明显知道自己“画得不好”。而坐在旁边的女孩立刻告诉老师:“他不会画饼干,他什么都不会。”如果此时老师只一味地鼓励“你画得很好嘛……”作用并不大,说不定会让他更难堪。所幸老师是位懂心理的老师,她随意地说:“不会画饼干可以画别的东西,饼干罐子、包装袋……都能画呀!”听老师这么一说,男孩捂着的手放开了,他看着自己的画,有所发现地说“这是罐子,用来装饼干。”老师及时夸奖了他与别人不一样的想象,引来其他孩子一阵赞叹。待活动结束时,教师发现这个孩子画上有许多“罐子”变成了“饼干”。正是教师有效的评价方式,帮助他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卑。

除教师评价外,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评价标准进行的孩子之间的互评,对评价双方都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此外,

将幼儿作品轮流展出,用于环境布置等,也能起到传达成人对幼儿活动成果重视和肯定的作用,而且更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积极性。

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选材和评价总结(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