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精简6篇)

时间:2012-08-09 09:31: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奥秘-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良好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昆虫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卡片和模型等昆虫教具。

2. 昆虫相关的绘本和故事书。

3. 放大镜、放大瓶和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师生互动,询问幼儿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展示一些昆虫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与探索(20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和外观,通过图片和模型等教具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

2. 讲解昆虫的分类和特点,帮助幼儿认识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3. 分发放大镜和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让幼儿观察昆虫的细节,并引导他们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三、合作探究(20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张昆虫卡片和一本昆虫绘本。

2. 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昆虫,然后根据绘本中的信息,交流和讨论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3.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展示与总结(10分钟)

1.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在小组中的合作成果,分享他们对昆虫的认识和发现。

2. 对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进行适当引导和总结,让幼儿形成对昆虫的初步认识。

五、延伸活动(10分钟)

1. 引导幼儿在室外观察昆虫,鼓励他们主动寻找昆虫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2. 结合绘本,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昆虫的生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拓展,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延伸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昆虫的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对昆虫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 篇二

标题:动物世界的大冒险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动物模型、图片和卡片等教具。

2. 动物相关的绘本和故事书。

3. 化妆道具和服装等用于角色扮演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师生互动,询问幼儿对动物的喜好和了解程度。

2. 展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学习与探索(20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外观,通过图片和模型等教具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

2. 讲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帮助幼儿认识动物的生活方式和食性。

3. 分发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信息,描述自己所获得的动物特征。

三、角色扮演(20分钟)

1.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并提供相应的化妆和服装道具。

2. 引导幼儿扮演自己选择的动物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动物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四、环保意识培养(10分钟)

1. 结合绘本和故事书,讲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2.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

1. 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成果,分享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体验。

2. 对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进行适当引导和总结,让幼儿形成对动物的初步认识和保护意识。

六、延伸活动(10分钟)

1. 分发绘本,让幼儿自由阅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绘本进行欣赏。

2. 引导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拓展,培养了他们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绘本阅读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动物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动物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在延伸活动中,幼儿通过自由阅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进一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和经验。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活动反思:

夹子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非常喜欢玩夹子,而且百玩不厌。在《新纲要》的科学领域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教学活动,以夹子为教学具,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去探索学习。兴趣是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的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示范性的东西很少,只是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把游戏贯穿于活动中,通过游戏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我认为有几个比较成功的地方:1、提供的所有教学具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容易取到的。2、给幼儿提供了较大的操作平台。在活动中,孩子们没有被局限在自己桌子上进行操作,他们可以走下位子,到更大的平台和空间进行操作。3、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夹子,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每个家庭中都有,我班的娃娃家和操作区都有关于夹子的游戏,他们也很喜欢玩。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我让幼儿在不停的操作过程中,使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4、整个活动较有趣味性,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所以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指数字,幼儿夹夹子这一环节,我应该突出指到的那个数字,使每个幼儿都能看到。另外,整个活动的节奏感还要强些,内容紧凑些。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

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

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 篇五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感知儿歌的节奏和幽默感。

2、根据图片提示会念儿歌。

3、培养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小熊玩具一个、背景图一幅。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小熊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给小朋友们念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小熊过桥。

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熊,你们看看是不是小熊?那好现在老师就是小熊,我来给你们念这首儿歌。

2、教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谁在干什么?小熊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敢不敢过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最后他又怎么做的?

3、出示背景图,一边结合背景图一边念儿歌。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和刚才不一样了,可以看图念儿歌,请小朋友小声的跟老师念。

现在小朋友大声的念老师小声的念,·你们有那些地方不会或不懂的?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品质。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2、在活动的准备中,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恰倒好处的运用课件以外,还制作了实物的小木桥,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小木桥的特性,加上可插图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们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提问始终是开放式的,例如在问到怎样能够帮助小熊过桥时,幼儿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说拿绳子绑着过去,有的说爬过去,还有的说问小鸟借个翅膀飞过去等等。正是因为提问的开放,孩子们的思维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胆的想象。

4、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主体的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的意见和建议,听从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主的选择表演的角色,使孩子们活动的更加自由,更加开心。

5、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练。显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时对于幼儿的回答可以让孩子们充分的用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为了怕后面的学习时间不够,教师对此方面的内容有所忽略,如果在这部分能够放手大胆的让孩子们发挥的话,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2、了解腊梅的品质,知道梅花在冬天开放。

3、教幼儿学习吹画、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白纸、小盘、蜡笔(每人一份)腊梅(实物或图片)学习儿歌《腊梅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腊梅,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其枝、干、花的形状及颜色。

提问:腊梅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哪个季节开放?具有怎样样的品格?

一起背诵已学过的儿歌《腊梅花》。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讲解示范吹点梅花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吹树干时要向上方吹,用力要适度;点梅花时要用指尖轻轻点,成花瓣形状。

能力强的孩子可多吹几棵,能力差的只要掌握吹的方法就行了,尽量使每个幼儿独立完成,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适当添加背景,并注意及时擦手。

3、作品欣赏。

将幼儿作品放到一起,大家共同评价共同欣赏。

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组成一幅腊梅图,装饰教室。

活动结束:

儿歌:《腊梅花》

腊梅花,腊梅花,寒冬腊月才开花。

不怕冷,不怕霜,顶风冒雪战严寒。

虽像雪,却飘香,墙角数枝独自开。

辞旧岁,迎新春,冰雪消融希望来。

腊梅花,腊梅花,寒冬腊月才开花。

不怕冷,不怕霜,顶风冒雪战严寒。

虽像雪,却飘香,墙角数枝独自开。

辞旧岁,迎新春,冰雪消融希望来。

活动反思:

从本节活动完成来看,我觉得我预设的两个目标孩子们基本上达到了,此外,本节课还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

像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因为是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幼儿园中班说课教案(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