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环境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农村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某农村地区的环境调研,发现了该地区存在的农村环境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对当地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本报告还提出了改善农村环境的建议,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一、引言
农村环境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农村地区的农民进行了调查,并对当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对当地的农田、水源、空气质量等环境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三、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了以下农村环境问题:
1.农田污染:农田土壤受到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活动的污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水源污染:农村地区的水体受到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3.空气污染:农村地区存在燃煤取暖和农业废弃物焚烧等问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给农民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四、影响分析
上述农村环境问题对当地的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
1.农民健康问题:农田污染和空气污染对农民的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农民患病率上升,生活质量下降。
2.农产品质量问题:农田污染和水源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3.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经济状况。
五、建议与对策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发展水平,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
1.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水源和空气等环境的监管和治理,确保农村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2.推广绿色农业: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田的生态环境。
3.加强农民环境意识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六、结论
农村环境问题对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和农民环境意识教育,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环境调研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途径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某农村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本报告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农村环境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
通过对某农村地区的调研和分析,我们认为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2.技术和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技术和设施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环境治理手段和设备,导致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政府管理不到位: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加剧。
三、解决途径与措施
为了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途径和措施:
1.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管理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3.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技术和设施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4.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四、结论
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技术和设施不完善以及政府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需要加强政府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技术支持和加强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实现农村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环境调研报告范文 篇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乡近两年来,脚踏实地地开展文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也碰到了一些难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多数村庄的环境面貌的变化远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环境卫生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脏乱差现象仍较为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群众没发挥主人翁作用。
一是由于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陋习和信息的相对闭塞,造成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一部分人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能赚钱,卫生不卫生没有很大关系。有些地方还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很多地方到目前为止依旧是老式的厕所、畜禽放养、乱搭乱建现象。
二是无公共卫生观念。相当一部分群众存在牢固的各家自扫门前雪思想,自己家的卫生愿意搞,但是公共地带的卫生不乐意搞,不爱护公共卫生甚至有意破坏公共卫生,没有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三是存在两眼向上思想。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的主人,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热心,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即使在乡村一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时,只要对其个人利益有影响,就会不予配合或加以阻止。如乡村规划将垃圾池建在其场坪前或将其乱搭乱建进行拆除时就会遇到群众的阻挠。
2、农村基础卫生设施不健全。农村基础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垃圾池、垃圾桶等设施不足,垃圾填埋场更是少之又少,相当一部分村组连基本的卫生饮水都无法解决。其原因在于: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重视,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性引导,但是公共财政基本上仍停留在口号,无实质性的投入。国家大政策、大环境导致乡、村三级财政无力进行基础性设施投入。乡镇一级财政目前主要是保运转,而村级集体资产基本上已流失殆尽,每年仅有2.6万元的转移支付收入。
二是农民居住分散。由于乡村长期以来的居住习惯,导致农村农民居住相对分散,独立居住农户多,有的两户之间距离甚至达到1-2里路,这就导致垃圾的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安全饮水的供应因距离太远无法兼顾,加大了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难度。
3、农村卫生保洁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环境卫生往往是上面检查来了就大搞特搞,检查完了就回到原样,不能长期保持下去,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
一是经费不足。由于农村乡村财力有限,对公共卫生的打扫和垃圾的清运、处理没有安排专门经费,这就导致检查来了手忙脚乱,检查走了无人问津的局面。
二是乡村干部积极性不高。乡村干部对环境卫生的认识不到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促进增收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平常工作中对环境卫生整治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
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动功能不强。当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涉及到两个部门或多个部门,如农村房屋乱建涉及到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国土部门、规划部门;污染企业的取缔涉及到乡镇政府、村级组织、环保局、农村办,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部门联动功能不强,再加上权责不明确、相互推脱等原因,造成该调规的没调规,该取缔的没取缔,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部不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乡镇一级地方政府主导权力弱化,缺乏宏观调控手段,无执法权,在需要联动执法时无法调动国土、派出所等相关部门。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村、农民,生态环境建设靠农民来自觉维护,首先要让农民自己知道,自己在生产生活中哪些行为破坏了自己的家园,才能让农民自觉地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农村
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在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农村环保手册、问卷调查、播放宣传片的同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环境卫生宣传,如编排快板、戏剧节目下乡演出等等,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农村环保常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和发动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的行动中来,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合力,共同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2、加大整治力度,健全农村基层卫生设施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要继续重点倾斜农村政策,将公共财政的投入落到实处。设立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大环境整治纳入国家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村农村基层卫生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村镇绿化、农村改水改厕、村组亮化美化和道路整修等。同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多种投入为主体、城乡联合共建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了全面铺开、集中建设的态势。
3、加大规划力度,确保农村环境卫生规范整洁。规划部门要将农村的规划与其实际状况相结合,重点对农民建房,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如规划建立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制定阶段性治理目标。
4,加大治理力度,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对农村卫生保洁工作拨出专门经费到乡村两级,做到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的清扫、清运、集中填埋处理定时、定人,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环境意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卫生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工作指标定性化、定量化、标准化,将综合整治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市、乡、村三级,有关部门每年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之中。
5、下放权力,加强部门联动。要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变农村乱圈乱建、废水乱排、垃圾乱堆现象,必然要求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联合执法。要真正实现部门联动、联合执法,必然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权力,尤其是加强乡镇一级的权力,下放国土所、派出所、卫生院等职能站所到乡镇一级,加强地方的执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