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经典3篇】

时间:2018-04-01 01:23: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篇一:加强产业培育,推动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县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担任县长的职务后,决定进行一次精准扶贫的调研。本报告将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进程。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1. 调研背景

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一直是我县的重点工作,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我决定进行一次精准扶贫的调研,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提供依据。

2. 调研目的

通过此次调研,我旨在了解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扶贫模式和措施,为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座谈会等方法,充分了解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

2. 调研过程

我先后深入了解了我县的贫困地区,包括乡镇、村庄和农户。通过与贫困户的交谈,我了解到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发展困难、就业机会少和收入水平低等。在座谈会上,我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贫困地区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调研结果和建议

1. 调研结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发现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单一、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等。此外,由于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贫困户的产业创新能力较弱。

2. 建议

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产业培育。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促进农产品加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3)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物流等,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优化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四、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下一步,我将组织相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些建议,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篇二:优化教育资源,助力贫困地区发展

近年来,我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我担任县长的职务后,决定进行一次精准扶贫的调研。本报告将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优化教育资源,助力贫困地区的发展。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1. 调研背景

教育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更好地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的教育水平,我决定进行一次精准扶贫的调研,了解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调研目的

通过此次调研,我旨在了解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探索可行的扶贫模式和措施,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座谈会等方法,充分了解了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和群众的需求。

2. 调研过程

我先后深入了解了我县的贫困地区,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交谈,我了解到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在座谈会上,我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调研结果和建议

1. 调研结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发现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2. 建议

为了优化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2)加强对贫困地区教育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3)加大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4)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四、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下一步,我将组织相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些建议,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助力贫困地区的发展。

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篇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件),并根据这一文件相关要求,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保障。今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到云南与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以下小编整理了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板,仅供参考。

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大化瑶族自治县根据25号文件精神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实施方案》和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把精准扶贫工作提上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精准扶贫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精准,又要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任务艰巨。如何因地制宜,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大化县政协秉承为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脱贫致富出力的旨意,组建了精准扶贫考察调研组,带着上述这一问题,深入县内部分乡镇、县扶贫工作部门等开展调研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又到云南省富宁、师宗、会泽、富源等县进行考察,学习借鉴诸县扶贫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很受启发。

一、大化县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一)全县扶贫工作基本情况。大化县属老、少、边、山、库为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全县共有16个乡镇,158个村或社区,总户数94867户,总人口为46.15万人。建县以来,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科学决策,通过扶志、扶智、扶技,又从财力物力上大力帮扶,全县贫困人口从建县初的32人,减少到目前的9.87万余人(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全县的贫困人口指标是118702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32.44%;贫困村指标是74个,占全县46.8%)。

(二)目前全县扶贫工作动态

1.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建立稳固长效增收机制

该县坚持围绕十大扶贫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广西大水面养殖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2015年新增网箱养殖1002箱,投入资金230万元。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共投入资金1048万元,扩大种植核桃17000亩、两性花山葡萄2454亩(其中在六也乡种植1400亩)、高产高效桑园1250亩(其中在六也乡种植700亩);发展珍珠李种植840亩(其中在板升乡种植480亩)、油桃种植760亩(板升乡种植)、旱藕种植1450亩(其中在板升乡种植1005亩)。项目覆盖贫困村43个、面上村14个,受益贫困农户3194户14373人。

2.扎实推进连片开发扶贫,集中解决特困区域贫困问题

该县抓好六也乡开发扶贫整乡推进试点建设,开工建设项目136个,已竣工97个,累计完成投资7965万元。继续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已完成投资208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修建屯级道路26条;完成产业扶贫项目5个,覆盖贫困村39个,受益群众2686户12180人。

3.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继续实施2014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67万元,完成新建屯级砂石道路29条38公里,升级硬化屯级道路8条8.1公里,累计完成总工程量90%。二是做好2015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规划工作。2015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11.4万元,计划新建屯级砂石路14条16.3公里,升级硬化屯级路20条17.3公里,人饮工程1个,项目覆盖31个贫困村,受益群众1443户6912人。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和审批工作,升级硬化项目已报县人民政府进行招投标,民办公助的14条砂石道路建设项目已经全部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并已全面开工建设。

4.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让贫困群众告别穷乡僻壤

该县按照自治区扶贫办的要求,全力配合发改部门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任务,主要任务:一是认真审核搬迁对象是否属于政策扶持范围;二是加大扶贫移民搬迁政策的宣传力度;三是组织开展扶贫移民搬迁摸底调查工作,将符合搬迁的贫困户信息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四是调查研究搬迁后贫困户的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以及在原迁出地的产业发展项目;五是组织开展贫困户实用技术和短期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已完成2014年554户2715人的名单确定审核工作,其中42户709人已迁入大化镇达悟村移民搬迁安置点。

(三)开始着手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自今年7月份开展此项工作

作以来,大化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从工作经费、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等环节上精心安排和部署。目前,全县各个乡镇正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二是完成雨露计划扶贫培训补助资金发放工作。资助2014年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大学本科学历教育扶贫生231人、高职、中职学历教育扶贫生524人,共发放补助资金281.85万元。三是扎实做好5321结对帮扶工作,强化定责帮扶到户,建立健全贫困户精准帮扶机制,帮助贫困户重点发展核桃、山葡萄等增收产业。

二、致贫原因分析

精准把脉,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消除病患。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为,该县目前尚存的近10万贫困人口,其贫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限制致贫。全县各乡镇偏僻的山区村、屯群众,因土地少、自然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力低下,脱贫致富门路少,因而造成贫困,未能尽快脱贫。

(二)部分农民素质偏低致贫。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十一)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近年来,大化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乡下迁城里、山上搬山下、山里搬路旁等模式,取得了成功。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建设,全力推动达悟村等8个乡镇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建设,确保完成1.78万人的搬迁任务,使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同时,要继续加大力度,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十二)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首先,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提升师资力量;再次,要健全和完善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读关爱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子女升学就业65432制度,确保全县目前14574名在校贫困生都有干部结对帮扶。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读得起书、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通过教育扶贫,缩小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斩断穷根。

(十三)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扶贫。旅游扶贫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扶贫形式。由于旅游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兴起,为落后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带来了新的契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是指在欠发达地区,以当地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各种外部推动力量来扶持当地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对于贫困的我县来说,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这也是旅游扶贫中关于扶的特定内涵。由于大化县经济开发自我启动困难,扶贫就成为缓解贫困的外部推动力

量。我们要通过一定的组织规则,遵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参与原则,由政府主导,开发商、旅行社等扶持单位和以当地居民为核心的旅游合作社共同参与,采取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依靠地方自身的力量,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兴办经济实体,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合作社区旅游开发模式(将旅游资源开发和合作社区建设结合在一起,考虑旅游景观、旅游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的合作社区建设,将旅游开发融入到当地的合作社区建设中),以农家乐休闲垂钓等项目为平台,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把外部资源(包括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等稀缺资源)传给贫困乡镇、村、屯和贫困户,使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生活幸福的目标。

(十四)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精准扶贫任务。众人拾柴火焰高。在5年多的时间内,让近10万贫困人口脱离贫困,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国家已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目前,全国各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互为支撑,拓展着全新的扶贫格局。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这也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沿着精准扶贫的路子,借助社会合力的推动,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现实我们的美好愿景。

县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