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必要性和挑战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营养不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政府机构开始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本文旨在调研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必要性
1.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助于提供均衡的膳食,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2.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营养可以改善学生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
3. 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营养不良相关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
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面临的挑战
1. 财政限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学校和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 食品安全问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如食品污染、过期食品等。
3. 环境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饮食偏好有很大影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克服这些影响,提供符合营养需求的食物。
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解决学生营养不良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面临着财政限制、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因素的挑战。为了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改善学生的饮食环境和教育环境。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
引言: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本文将重点讨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
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策略
1. 优化食堂餐饮:学校食堂是学生获得营养的重要场所,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合理控制食物的烹饪方法和食物摄入量,可以提高学生的营养摄入。
2. 加强营养教育: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均衡饮食,如何选择健康食物,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营养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营养素知识和意识。
3. 家校合作:学生的饮食习惯受到家庭的影响,学校应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饮食健康,提供家庭饮食指导和支持。
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效果评估
1. 营养摄入量:通过调查学生的膳食调查数据,评估学生的营养摄入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2. 学生健康状况:通过体检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体重指数、血压等指标。
3. 学习成绩: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业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结论: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策略包括优化食堂餐饮、加强营养教育和家校合作。为了评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效果,可以通过营养摄入量、学生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实施策略和评估效果,可以不断改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研报告 篇三
根据县政协常委会2015年工作安排,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5所,其中单设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小学36所(含教学点),在校学生15563名,其中初中生4619名,小学生8944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科学制定营养食谱,合理选择供餐模式,努力改善学生食堂设施,不断提高学校后勤保障水平,使这一民心工程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确保职责任务落实到位。成立了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的职责任务,加强了对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各学校也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县政府与各成员单位、县教育局与各学校、学校与相关责任人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了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制定印发了《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企业准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大力宣传,确保惠民政策深入人心。采取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政策的宣传,在全县初步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四是认真调研,科学制定供餐方式。针对我县目前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数量多、分布广和教学点学生人数少、大多数学校暂时无学生食堂、炊事员编制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食品卫生监管难度大等实际,在供餐方式上实行了两种方式,即县第三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特教班实行了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其他学校实行了企业配餐模式。五是公开招标,严格配送企业准入制度。将全县44所学校营养餐配送任务分为两个标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供货商,并以中心学校为甲方、供货商为乙方、县营改办为监督方,签订了《营养食品供货协议书》,县营改办与供货商签订了《营养食品质量安全保证协议书》,保证了供货质量和食品安全。六是专人负责,严把营养食品验收关。各学校均设立了配餐室,安排专人负责营养食品的验收、保管、加工和发放工作。同时,建立和实行了索证索票、食品留样、台账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制度,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七是统一核算,规范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将学生营养膳食补助专项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的办法,做到了不克扣、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专款专用,有效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八是跟踪监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各实施学校在对每名学生身高、体重等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学生身体健康档案,为营养改善计划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教育、工商、卫生、监察等部门加强了对各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缺编缺人的问题。各学校没有工勤人员编制,未配备专门负责营养餐的工勤人员,使营养餐的验收、保管、加工到分发等各项工作任务都由授课教师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是食堂(伙房)不规范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无学生食堂(伙房),营养餐只能临时凑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在操场或教室进行加餐,既不卫生,又不文明。
三是食品仓储设施简陋的问题。全县几乎所有的学校配餐室只有简单的几张课桌和书柜,设施简陋,没有必要的食品仓储保鲜设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营养餐品种比较单一的问题。目前,我县所提供的营养餐只限于牛奶、鸡蛋、苹果、花生和火腿肠等,品种比较单一,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厌食现象。
五是一些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虽然从资金管理、食品安全、企业准入、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作制度,但在有的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二)注重学校食堂(伙房)建设。把学校食堂(伙房)建设当做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重点来抓,加大力度,争取项目,在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建设学校教室、学生宿舍的同时,同步考虑、同步建设学校食堂(伙房)。落实好《平安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堂(伙房)建设规划,尽快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食堂的改扩建和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点)利用布局调整闲置校舍改造成食堂(伙房)或配餐室,并配备清洗、消毒、冷冻(藏)、蒸煮等设备,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
(三)科学制定营养食谱,适当变换营养餐品种。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营养配餐的指导,在保证学生各种营养成分摄入量的前提下,指导学校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营养食谱,达到营养均衡。为避免学生因身体差异而产生厌食现象,食谱要交叉营养配餐,根据学生口味进行适当的替换。学校应每周公布食谱,接受师生、家长的监督。
(四)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确保学生饮食安全。把食品安全摆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确保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制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严把生产、采购、贮存、加工、供应、食用等各环节关口,做到全程管理、全程监督,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供餐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学校食堂(伙房)、供餐企业必须在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为学生供餐,对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整改或停止供餐。四是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索证索票管理,健全食品采购台账。五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六是进一步加强对后勤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操作技能,并坚持持证上岗和定期检查制度。七是进一步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教育、财政、工商、卫生、监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为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献计出力,努力构建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继续加大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