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篇一
标题: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及分析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和期望,以及影响他们就业观念形成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就业持有积极态度,但也存在一些就业观念上的偏差。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念。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于他们的就业选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可以了解他们对就业的态度和期望,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大学的大二和大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了关于就业观念的问题,例如对就业的态度、对就业单位的期望、对薪资和福利的要求等。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大学生对就业持有积极态度,认为就业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同时,他们对于就业单位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行业前景、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上。然而,也存在一些就业观念上的偏差,例如过分追求高薪、低估自身能力、忽视个人兴趣等。
讨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环境等。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同时,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影响,包括就业市场的形势、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评价等。
结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正确形成对于他们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王五.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现代教育科学》. 2019(5): 12-18.
2. 钱六,赵七. 《大学生就业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学研究》. 2020(3): 56-63.
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篇二
标题: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调查及分析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使用目的和使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使用持有积极态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网络使用行为。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和维护网络安全。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可以了解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使用目的和使用习惯,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某大学的大一和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了关于网络使用行为的问题,例如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使用目的、使用时间和不良网络使用行为等。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使用持有积极态度,认为网络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主要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和社交。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网络使用行为,例如沉迷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泄露个人信息等。
讨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需求、社交压力、网络环境等。个人需求和社交压力是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大学生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和目的。同时,网络环境也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产生影响,包括网络速度、网络安全等。
结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保护个人信息和维护网络安全。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王五.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现代教育科学》. 2019(5): 12-18.
2. 钱六,赵七. 《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学研究》. 2020(3): 56-63.
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篇三
为响应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体会xx“四个新一代”要求的精神实质,护理学院团委特成立了“天使之队”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XX年8月5日,走进了吉林省乡,进行了科技、卫生、文化宣传与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向全院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召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实践形式。
二.以人为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经过院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我院准备了200份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并成立了血压测量小组。
首先向村民发放有关糖尿病,高血压,和夏季保健知识的宣传材料,挨门挨户宣传医疗保健科普知识;其次集中开展为村民测量血压,并且运用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耐心的解答有关
了村民的一些健康问题,并且为村民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和保健知识。均得到了村民的充分认可。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乡居民的①家庭人口数;②1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及饮酒情况;③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粗脖子”病)以及精神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涉及居民87户,345人。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率为86%。
1.调查对象的家庭人口数
本次调查87户居民,345人,男性163人、女性182人。平均每户3.97人,其中每户2口人的有5户,占5.75%,每户3口人的有31户,占35.63%,每户4口人的有33户,37.93%每户5口人的有10户,11.49%,每户5口以上的有8户,占9.20%。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每户家庭人口的增多,也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人口数多的家庭的疾病发病率也较高。
2.乡农民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个人情况(如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态度等)确定。一直以来我国农民的基本任务就是农业生产,且绝大部分属于重体力劳动,对身心健康水平要求较高。然而,由于受传统的自给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问卷调查显示(具体见表
1),受试者中有饮酒习惯的农民有15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4.6%;抽烟习惯的农民有14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1.1%;既抽烟又饮酒的农民有11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4.2%;平时喜欢打麻将和扑克的有10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1.3%;兼有上述所有习惯的人多达65人,占总人数的18.8%。因为农民大多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所以大多数男性通过抽烟和饮酒来维持体力和精力,女性在农闲季节或者农忙之余喜欢打麻将或扑克来消磨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对于自己身体健康的忽视比较严重,某种程度上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表1 乡农民日常生活习惯统计
生活习惯饮酒抽烟既抽烟又饮酒打麻将和扑克 兼有上述习惯
人数(人)154 142 118 108 65
比率(%) 44.6%41.1% 34.2% 31.3% 18.8%
3.乡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3.1常见疾病的调查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中患有高血压、低血糖、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其他常见病的人数分别占总样本的6.67%、5.80%、8.70%、2.90%、1.45%和4.93%,具体见表2。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一些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这些疾病由于发病隐蔽,患病时间长,人们容易对之疏忽和放松警惕,一旦发病,将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健康状况。
表2 乡农民慢性病种分布统计
疾病 血压 低血糖肥胖症 高血脂 糖尿病 其他疾病合计
人数(人)23 2030 10 5 17 102
比率(%)6.67 5.80 8.70 2.90 1.45 4.93 29.60
随着转型期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再加上农村体育发展滞后,加速了农民身心健康水平的下降。各种亚健康患者不断增加,缺钙、骨质疏松、疲劳无力等现象呈快速增长趋势,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群往往是慢性疾病的潜在患者。
3.2精神疾病的调查 精神健康对农民的社会适应性有着较强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当个体长期处于精神疲劳时,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有效地使身体保持较高的健康水平。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乡农民的精神状况大多很好,但是,我们发现了一名大有十岁的男孩存在精神问题,使我们受到了震惊。经过询问了解到与其家长外出打工,深深的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3.3地方病的调查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一直以来,在东北地区的偏远农村存在着缺碘的问题,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发病率很高。但可喜的是,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没有发现一例患者,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居民补碘的关注,以及居民自身通过食用碘盐和含碘食品,提高对碘的补充。
4.乡农民的医疗保健状况
市乡村级诊所医疗条件较差,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很少经过正式的培训,所用的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但绝大部分农民生病时只能依赖村级诊所就医。本次调查的农民中,生病时去乡以上医院就医的占总样本的20.19%;去村级诊所就医的占66.35%;还有13.46%的农民由于经济收入及其他原因,拖延治病,往往小病拖成大病,致使收入本来就不稳定的家庭更加贫困,详见表3。值得注意的是,广大农民并没有意识到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增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可见相当部分农民的就医条件和健身意识较差,有的已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水平,不利于吉林省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表3 乡农民医疗保健状况统计
去乡以上医院就医去村级诊所就医 拖延疾病合计
3322 28 345
20.19%66.35% 13.46% 100%
5.乡农民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5.1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农民的经济收入与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当前,农民疾病经济负担重,医疗保障水平低,医疗费用增涨过快、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低、经济收水平低是造成农村居民健康得不到有效改善的重要原因。经济上的窘境导致广大农民“生不起病”,“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怕病”心理,给诊治疾病带来很大困难,而农民诊治疾病的费用增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迫使一些有病该住院治疗的人放弃住院,使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5.2农民体育健康意识淡漠,认识存在误区
调查发现,许多农民的体育健康意识淡漠,错误地认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虽然体育锻炼和生产劳动在让人流汗、消耗体能、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非常相似,但是本质上有根本区别。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还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的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病后康复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农忙之余,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促进心理健康,缓解精神疲劳,联络乡邻感情。在受试的农民当中,52.5%的人认为从事农业生产就没必要进行体育锻炼,58.4%的人认为增加营养或改善饮食与保证睡眠才是促进健康的主要原因。可见,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上的重要作用。
5.3繁重的生产劳动和家务减少了广大妇女体育锻炼的时间广大妇女在农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维持日常家庭事务的灵魂。当前,许多农村,男人大都外出打工,家中内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由家庭妇女来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和家务使得广大妇女很少有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再加上农村卫生条件不理想,各种慢性病、妇科病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
6.调查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健康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对贫困农民长期的营养不良及生产生活的压力,使得身心健康状况较差;另一种是相对富裕农民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而导致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使得体育锻炼对身心的健康促进价值日显突出。
6.1.2农民健康状况堪忧,患各种慢性病的比率较高,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地方病的发病率下降。
6.2建议
6.2.1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生活和谐,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发挥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优势,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
6.2.2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增强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和创造健身条件上有所作为。农民工作环境特殊,生产生活压力大,体育健身意识薄弱,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从事体育健身的意义,并结合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实际,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民体育,在农村营造崇尚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增强农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从管理体制上为农民参加健身活动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实践中,我们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通过本次活动,不但让我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农村的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们的职业情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活动也在当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普及了卫生保健知识,使得我们这次三下乡的意义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