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行 篇一:世外桃源的探索之旅
敦煌,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小城市,却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而闻名于世。我有幸能够亲身踏上敦煌这片神奇的土地,探索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一天,我来到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这个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我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进入了这个被称为“石窟艺术之都”的地方。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宗教、历史和文化。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海洋中,被这些千年的艺术作品所震撼。
第二天,我参观了敦煌研究院。这里是研究和保护敦煌文化的重要机构。我在这里见到了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他们致力于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我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了解了他们在修复和保存敦煌文物方面的工作。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深感敦煌文化的宝贵和脆弱。
第三天,我来到了鸣沙山和月牙泉。鸣沙山是敦煌的一大奇观,这里的沙子在风中发出奇特的响声,宛如在呼唤着人们的到来。而月牙泉则是一处湖泊,它位于沙山的腹地,形状像一弯新月。站在湖边,我被周围的美景所包围,仿佛身处仙境。
敦煌之行让我大开眼界,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敦煌的壁画艺术、文物保护和自然景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这次旅行中收获了很多,也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敦煌行 篇二:沉浸在古代故事中的敦煌之旅
敦煌,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小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我有幸能够亲身体验敦煌之旅,仿佛进入了一个古代故事的世界。
第一天,我来到了敦煌石窟,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壁画和雕塑。我沿着石阶,进入了这个艺术的殿堂。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代的宫殿中,被这些壁画所吸引和感染。
第二天,我参观了敦煌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古代藏书。我看到了许多古代的书籍和文献,了解了古代敦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承。这些文物和书籍,仿佛将我带回到了古代,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
第三天,我来到了敦煌古城。这座古城保存着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我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感受着古代的气息。我进入了一家古老的茶馆,品尝了正宗的敦煌茶,聆听了当地人讲述的古代故事。在这个古城中,我仿佛与古代人相遇,共同分享着他们的生活和故事。
敦煌之行让我沉浸在古代的氛围中,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世界。敦煌的壁画、文物和古城,都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旅行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我会将这次敦煌之行的回忆珍藏在心,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美好的经历。
敦煌行 篇三
生活摄影课是摄影学院的一门专业课,不同于一般课堂学习的是它要求我们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因此我们应该走出学院,走出北京,到我们不太熟悉的生活中,去发现,去了解,去感受。
从1999年摄影学院的“生活摄影课” 开设以来,结合国家开发西北的宏观战略,自己也制定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五年教学计划。关注西北,关注他们的开发,记录他们的发展足迹,培养学生自觉地找到理想和现实社会的着眼点,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争当时代的目击者和见证人。我们作为学摄影的人在这场大发展中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一个时代的发展。我们只有走入
西北以后,才能真正了解那里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今年是我院西北行的第3年。开学前夕,我们踏上了去往河西走廊的火车,生活摄影课由此开始了。进入甘肃以后,在火车上看到的尽是茫茫戈壁。这些城市与我们熟悉的北京等地有什么不同?这是我们想观察和拍摄的。这是我们这次生活摄影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第一站是甘肃敦煌。敦煌凝聚着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这座昔日的丝绸重镇,今朝已成为一座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从建设规模来说,敦煌城区很小,但是非常规范化。周围有着大量的农村,那里的道路不像城区那样笔直,它更具生活化。那里的居民是汉族和维族杂居。汉族人把墙刷成土黄色,而维族人则把墙刷成白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敦煌给我们留下最直观的感受。在随后几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敦煌。在这里,种植水果和棉花是最普遍的谋生手段。所以我们以这为主题,走入敦煌人的家里,和他们交流谈心,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到我们是学生,是来记录敦煌的发展和建设的。建立了这份友情之后,我们再拍摄他们日常生活的时候就更自如了。经过了解的拍摄往往能抓住平常不注意的细节。
在对城市有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又记录了一些西北特有的景物。民族的瑰宝——莫高窟。只有走入这里,才能有平时体会不到的感觉。莫高窟之所以可以傲视异邦古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文明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接着我们去阳关和玉门关,塞外古迹真是让人惊叹。“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当我们仰望古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份苍凉的感觉。敦煌的最后一站是雅丹。这里没有公路,交通不便,深藏于大漠腹地,不被世人所知。在拍摄雅丹地貌的过程中有一个意外收获。在老师的积极争取下,当地人带领我们进入以前被称为“死亡地域”的罗布泊。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有一批金矿工人在劳动、生活。我们抱着好奇的心情去了解他们。在这里,吃的、喝得都要从几百公里以外运过来,条件相当艰苦。同样,正是由于我们的进入,才让他们了解到,还有我们这批学摄影的人能够来这里。拍摄过程里,在与他们不断的交流中,我们得知他们每天开采金矿的劳动量相当大,但收获却很小。而他们对于工作环境的艰苦毫不在意,因此我们在拍摄时更关注的是他们工作时的动作、神情等。正是有了这种感觉,我们才逐渐认识到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过程是一个思考问题的过程。去金矿之前,老师根据以往国外摄影大师们拍金矿的状态与方法布置作业。因此,我们必须带着作业选题有目的的去拍摄,只有这样才不会一味地乱拍,才能够充分表现出主题。
离开敦煌,经过嘉峪关,来到了酒泉市。这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因为西北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酒钢在此,所以整个城市的建设基本都是为酒钢服务的。本来钢铁厂让我感觉是很落后的,可是参观过酒钢展览馆之后,却不能不让我们惊叹。由此可以知道酒钢现在科技和工业的发达。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可以这么说,酒钢的发展就是酒泉这座城市的发展。50年代,在国家的号召下,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胸怀着建设祖国的理想来到这里,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自己,战胜了戈壁。经过4代酒钢人,40多年的辛苦建设,使一片戈壁滩,变成一座现代的钢铁工业城市,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业体系,维持着酒钢稳定而高速的发展。当我们看见酒钢发展史的时候,我们理解了“与时俱进”的深刻涵义。酒钢人创建了“酒钢厂”,酒钢厂也成就了酒钢人。我们走进酒钢的时候,都被那宽广的厂房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惊呆了。细心观察酒钢工人,你就会感觉到他们才是酒钢真正的评价,他们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他们可以用滚烫的钢板给饭盒加热。如果不亲身经历,是不可能了解到酒钢的另一面的。西北虽然落后,但酒钢发达的科技,能够带动西北的发展。
我们最后一站是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中途路过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足足用了五个小时才开过这片辽阔的土地。这里到处建立卫星发射架,显示出忙碌的景象。基地肩负着国家的安全的重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证,更是国家强大的象征。
来到我们要拍摄的胡杨林,这里风景相当美。但最有趣的是我们来到西夏的黑山古城。司机告诉我们这片戈壁滩上有许多玛瑙,让我们去捡。开始我们都不相信,可是随着我们的寻找,果然发现了许多亮晶晶的玛瑙,真是难以置信,但这是我们亲身体验的。虽然西北的大多数地区还很贫穷,但是只要看看有这么多金矿,这么多随手可捡的玛瑙,就可以知道开发和建设西北的重要性和正确性。西北的前景将是非常美好的。
这次活动结束了,就我个人而言,收获还是非常大的。生活摄影课走出了一般的小课堂,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20天里,我们白天拍摄,晚上在宋靖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交流,把当天拍摄中遇到的问题马上解决。再把第二天要思考的问题与作业要求提出来,然后再到生活中去寻找,去选择。这样快速而有效的积累,使我们的进步非常明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让我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体能方面和对社会的认识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使我更加坚定地认清作为一名学摄影的学生,应该怎样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劳动,面对祖国的壮美山河。这是在平时课堂学不到的。就我们全班而言,这20天的吃,住,行都是由同学自己联系的,而且都完成得非常好。在此期间师生同甘共苦齐努力,交流比平时多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更融洽更信任了,班级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虽然我们班以后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相信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将能够齐心协力地渡过。
12月17日,我班正式举办了“西北行”之河西走廓摄影展。用我们摄影的语言去叙述那些我们难以表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