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篇一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城乡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城乡社会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并撰写了本报告,以呈现我们的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教育领域,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更加优秀,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较差。这导致了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此外,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多,工资水平也更高,而农村地区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工资水平较低。这使得农村人口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和低收入问题。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较完善,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重大疾病或退休时的风险较高。此外,城市地区的医疗资源更加充足,医疗水平更高,而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医生数量不足。这使得农村居民在看病就医时存在困难。
在社会文化方面,城市地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设施更加完备,而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和文化娱乐方面的选择较为有限。此外,城市地区的社会交往更加频繁,人际关系更加紧密,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交往相对较少。这使得农村居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交活动中面临困难。
综上所述,城乡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相对较优越,而农村地区相对较落后。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性,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篇二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中国的城乡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差距,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并撰写了本报告,以呈现我们的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教育领域,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更加优秀,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条件较差。这导致了城乡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因此,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在就业方面,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多,工资水平也更高,而农村地区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工资水平较低。这使得农村人口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和低收入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就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促进农村就业的稳定和增长。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较完善,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重大疾病或退休时的风险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完善力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社会文化方面,城市地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设施更加完备,而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和文化娱乐方面的选择较为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城乡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差距,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平性,我们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篇三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02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04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1月24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篇四
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坚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本报告基于对湖州市八里店社区的调查,分析了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本报告提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完善农村各项建设规划,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发育农村各种自治组织,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
一、引言
对我们来说,不能到北京去现场观看奥运盛况是一种遗憾,但是奥运在中国举办,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感到自豪与骄傲。借用暑假,我进行了一次暑期实践社会调查,来感受在即的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新气象。
二、关于xxx新社区建设的调查
1.奥运风刮进新社区
据我前期调查了解到我家附近有个由旧农村改造而来的新社区——xxx社区。了解了这个我开始搜索他们的网站,这才知道该社区于2005年7月建立,它的总规划用地为82.8公顷,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安置共涉及10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2400多户农户。整个社区现共有住房267幢,设五个居住小区,即百合苑、玫瑰苑、桂花苑、玉兰苑和牡丹苑,可居住17000多人,是湖州目前最大的一个社区。这么大的规模到底用了多少时间才建完的呢?当地的群众现在居住得满意不满意呢?
生活在这里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钱党员告诉我目前八里店镇已经组建腰鼓队、秧歌队、柔力球队、双棒操队、鼓乐队等11个文艺团队,这些团队平时经常出来训练,当社区或者哪里有什么活动的时候他们都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愿意义务表演。因此这几个团队也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成为那里文艺表演的主力军。每逢双休日社区里休息在家的人就会增多。
2.新社区的新生活
在党光辉的照耀下,全国各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我调查的xxx新社区来说,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地提高了很多。新社区,新生活。这是我到访时候的最大感受。我在那随机找了20多位路人问了很多问题。
xxxxxx在我重点参观的玫瑰苑前方有着外商投资的综合市场——宏进市场。在一楼是宽敞的农贸市场,二楼设有网吧和一些小型书店。这里也为社区劳动转移开拓了新渠道。还有我最先看到的那个工地,原来是在为这里的居民建造一个设备更完善的医院,保障人民生活的有序进行。
3.党员作用不容小视
在我结束了一天的参观和采访之后,我深有感触。
三、结语
这么一个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展现给我们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效,同时也是在那里无私奉献的广大党员团结一致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那里有着我们勤劳可爱的农民百姓,是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莫大支持换来他们自己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报告 篇五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乡镇城镇化扩张,工业集中区推进,乡镇面貌一新的背后是大量耕地被蚕食,耕地面积锐减;现行货币政策安置方式无法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失地农民生存难以为继;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流转不畅,要地农民呼声与日俱增,引发深层次矛盾,诸多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总之,解决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农地问题是农村发展的基本问题,对探索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保护耕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合法利益大有裨益。
一、存在问题
(一)土地纠纷颇多
“七种八养九行当,种粮是个亏行当。”这是前几年农民种田难以挣钱甚至赔本的真实写照。在粮价低迷,土地效益低下,税费过高情形下,许多农民忍痛放弃土地。如今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国家惠农政策出台使农民种田积极性空前高涨。而与此同时,以土地上利益纠纷引发诸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上缺位。主要情形有
⑴昔日撂荒失地农民如今要地。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农民纷纷走南闯北,抛妻别子涌入都市“淘金”寻求致富路。举家外出打工农民或他因无力耕种,农田被撂荒未流入他人。这样撂荒农田被一些农民“拾田”耕种。如今种田划算。失地农民为要地三番五次向镇村反映,而占地农民也不愿意出田。同时,乡村干部认为,以前土地效益低下时农民选择打工不愿意种田,苦口婆心劝说耕种也无济于事,最终不得不找人耕种。现如今,眼见粮价上涨要地,哪有这样便宜的事呢?
(2)昔日外出打工农民返乡要地。外出务工农民将无力耕种的农田交给亲朋友邻代耕代种,也未办理任何手续,这为日后因土地的权、责、利而发生纠葛埋下“伏笔”。在种田效益低下,土地效益排徊不前情况下,农田多数是无偿流转,此前,农村土地流转往往不规范。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或因家庭缺乏劳动力致使农田弃耕,从而请人代耕,往往只是口头约定的“口头协议”、“君子协议”,未签订正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农民在农田收益低的情形下,将农田交给种粮大户及其它农户代耕,耕种双方权、责、利可分为两种情形:第
一种情形是无偿的,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是“两不找”,转让方农民无须向代耕户付费用,而代耕户也不付任何报酬给转让方,而农业税由代耕户交纳。另一种情形是转让方农民倒贴一点钱给代耕方。在粮价低迷情况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即使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也未经司法部门公证,合同往往失范。而如今,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国家对农业许多优惠政策,譬如减免农业税费、降低农业税率、发放粮补、早稻补贴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感受到现在种粮很划算,弃耕农民要求讨要农田复耕,取得农田意愿与日俱增,因而事后往往因土地流转合同失范发生纠葛。
(3)农村人多地少户口要地。前几年,由于种田效益不明显,甚至赔本。农民不愿意多种田。这样农村形成了“有田无人种”的窘境。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对农业反哺的政策出台,粮价上涨,让农民喜上眉梢,一些农民深感还是种田划算。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后,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变,村组人均耕地不均衡,加上前几年农村计划生育管理落后,超生人口在地改时未分到田。这样一些家庭就形成人多地少。人多地少少户要求调整农田和弃耕户要求复耕,取得农田意愿与日俱增,往往因土地利益与村委会及其它农户发生纠葛。
2、管理上越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管理、经营,可由村集体组织的承包经营。”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业收益低下及农民对土地关爱程度偏听偏低情况下,一些企业和农民利用自己的优势,如资金、技术,租赁外出务工农民土地进行集中成片开发,发展规模经济,而村委会往往越俎代疱,将外出务工农民弃耕承包田全部或部分收回调整重新对外发包,在农民不知情下越位代替农民谈判、签订合同。农民要地,而企业和种田大户则认为,自己在税改前签订合同,是“合法”的。在越位土地流转过程中,农田大量向企业集中,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占用农田进行种花植草,使基本农田保护面临严峻考验;同时加剧了要地农民与其之间矛盾。在农村,当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时,就产生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越俎代疱代替农民签订合同,履行发包方权利和义务时,必须尊重农民个人意愿。而在操作规程中,未经农民同意越位代签合同,很难保证农民自身利益。
3、管理上错位
市场经济下,一些农民外出务工无力耕种,有的农民过去长期拖欠税费。有的村委会以村民“你自己不尽纳税及挑圩筹资义务,还享受什么权益呢?”为由,强行收回农民手中的土地重新发包给其它农户耕种,收取一定费用。另外,有的村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低价收回外出务工农民土地,高价发包给一些企业或业主种植苗木、花卉,违背了现行国家政策。
(二)乱占、圈占,浪费土地问题始终未解决
人口,这是我国对世界作出的不朽贡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问题严之又严,高瞻远瞩,相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紧守这一条耕地保护“红线”。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需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但近年来,我国各地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之势,许多乡镇城镇化面貌日新月异,千百年来农民习惯于的“乡土社会”正转型为“城镇社会”,对于不少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来说,发展小城镇无疑是一个“大战略”,同样具体到每个小城镇的建设也有个“战略问题”。这就是在每个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耕地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小城镇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生态环境双重保障任务,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耕地,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把美好家园献给人民群众。土地是最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但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乱占耕地在农村还依然普遍存在。个私企业异军突起,无疑要占用农地,同时势必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农村“空心村”存在,农民建房弃旧建新,造成村庄渐渐向外扩张,侵占农田;更有些地方本着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观念,发展经济就打土地主意,依靠土地作交易,造成耕地锐减。
(三)失地农民问题成为日趋严峻的问题
土地承载着农民诸多希冀,承担着农民社会保障功能,如土地为农民提供了生活保障;土地作为一种商品,由于价格上涨具有增值的功能,农民子孙后代对土地拥有继承权。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农民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梦想被击碎,农民失去集养老、就业、生活保障于一体的土地后,却不能和城里人一样拥有社会保障。在现行征地货币安置方式中,失地农民极易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城市贫民,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一次性补偿,其补偿标准虽然相对于过去也“水涨船高”,但与土地非农升值相比,差之甚远。计划经济下的一次性补偿,其标准低,不全面,一旦补偿费用光,生活无保障,农民心理上不能接受。对补偿低,农民反映强烈,不愿田被征。另外农村土地在被征过程中存在着同地不同价现象,乡镇之间相比,有的每亩5000元,有的仅3000元。其补偿标准地区差异悬殊。千百年来农民信奉“不患寡就患不均”,因土地补偿标准差异,诱发农民攀比心理。
二、成因
(一)农民要地的背后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滞后
农村土地流转无序、失范现象。一方面有农民自身草率了事,缺乏法律意识。村委会、乡镇越俎代疱替农民签约;另一方面则是缺乏为农民土地承包服务的中介机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相关条文也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或村委会管理、经营,可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村委会将弃耕田、农村死亡五保户承包田收回向人多地少户发包,或成片“反租倒包”给企业、种田大户时,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为增加集体收入等因素。但土地流转中须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事实上,倘若有个能站在农民立场,以同一个声音为农民服务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机构。这样势必公正、公平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土地产权不明晰
土地产权又称土地所有权。土地产权其含义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土地占有、处分、使用、收益的权利。土地产权是物权的一种,它的`主体是土地所有权,客体是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属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经营、管理,已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营组织经营、管理”。事实上,法律对农村土地阐述只是一个原则性问题,根据《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国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通过承包获取了土地使用权。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实际上不明晰,农民集体所有是一种所有权主体缺位的所有制,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向企业、种田大户、缺田户集中时,就产生村委会或乡镇代替农民谈判签订合同、协议现象。同时征用土地过程中,农民作为承包人和经营者,却不能参与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这实际上极易造成交易双方主体缺位,农民的合法利益受损。
(三)变味的政绩观,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的误区未走出
在一些人头脑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误区,种粮食农民永远富不了,要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就要多上项目,就要用地。而在现行干部考核中,“政绩就是硬道理”成了干部升迁的硬杠杠,要出政绩,得干几件显山露水的政绩工程,这样马路宽起来了,楼房高起来了,干部形象却在百姓心中矮起来了。经营城市,使城镇面貌一新,但极易形成占地——收益——再占地——再收益的恶性怪圈,致使保护耕地“红线”成了“弹簧线”。农村城镇化,地从哪里来?这已成为农村城镇发展面临一个具体而又现实不容回避的问题,寅吃卯粮经营城市即经营土地,用光子孙后代资源,其后患无穷。
(四)征地制度上的缺陷
对被征地农民安置的方法通常有三种:首先是土地换就业;其二是失地农民集体负责安置;其三是给予一次性货币补偿。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情况下,乡镇企业纷纷倒闭,采取前两种安置方式不可能实现的。通常情况下采取货币补偿方式。农民征地得到的补偿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土地补偿,标准为该耕地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二是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年产值的4-6倍;三是被征用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实际上对征地农民是按前三年农业的平均产值计算,未按照市场交换所实现。失地农民的补偿犹如企业买断工龄,工人们往往享有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实质为失业。农民拿来到手的一亩地三、四千元补偿,对农民生计来说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长久生活。其中还不乏乡村层层盘剥、扣压、占用。其实,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表明: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基本形态,即村集体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农民集体”三种形态的集体所有权主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其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因为行政隶属关系而有等级之别。因而,被征用土地的农民集体享有获取征地中衍生的土地效益。
三、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其目的就是促进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农业效益为目标。然而由于随意终止承包合同、越位收回农民土地,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已上升为农村主要矛盾。因而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利益,依法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
1、把好“三关”,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
(1)申请关。承包土地农户或单位、个人需要土地流入、流出,必须由个人或单位向承包方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时需要注明流入、流出的条件、地类、面积及流转形式,在双方协商一致基础上,经发包方同意后,签订书面意见,真正做到有据可查,避免日后因土地流转发生。
(2)合同关。对流转土地,经双方协商后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管理,切实保护依法形成的土地流转关系和农民土地承包权。
(3)登记关。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时,由承包方向发包方所在地乡镇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构登记。乡镇两级对土地流转情况做到准确记录和反映土地流转情况,并实行土地承包动态管理。
2、立足“四化”,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1)农村土地承包长期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和其它经营单位,客体是土地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所以承包权的物权化并不排斥经营权的流动。党中央提出土地延包30年不变,其核心是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因而以立法的形式给农民吃“定心丸”,避免任意削弱、剥离农民土地承包权。国家用法律明确农民对土地的使用。同时也让农民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2)土地流转市场化。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乡镇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多渠道收集供需信息,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农经部门统一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并加强合同监管,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使之能代表农民利益,给农民“国民待遇”,并对农村土地承包中的合同纠纷,做到及时处理,规范调处。
(3)土地流转高效化、形式多样化。应该看到土地延包后,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在外务工经商农民不愿意种田或多种田。这部分农民在外向非农产业转移,出现部分农民务工经商无暇顾及承包地,同时这些农民也愿意将农田转让出去。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30年不变,但各地可因地制宜,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土地出让、转包等流转形式,对农民自己因需要调整土地也应支持,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优化资源配置。基本以自愿、互利、有偿为原则,实行农村土地流转高效化,打破所有制、行业的界线,建立多形式、全方位的开放的流转机制,达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目的。农村土地流转可采取的形式有: [1]①转包。指经承包方同意,原承包人将自己承包的部分或全部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转给其它农户、单位,转包后土地承包关系不变。②转让。指经发包方同意,承包人自愿将部分或全部土地及原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一并转让给其它农户、单位和个人,由新承包方代替原承包人履行承包合同,转让后原承包关系转让。③ 入股。指承包人以自己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折股加入股份制功股份合作制经营,风险共担,利共享。④租赁。指承包方将其土地经营权单独或随同地上附着物租赁给其它农户、单位或个人使用,并收取租金。租赁不改变原承包关系,租赁双方只有租金收取关系。
(4)土地流转法制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依法管理轨道,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及土地流炜关系。另外,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确保党的农村政策依法落到实处,使群众反映的土地中 “焦点”、“热点”问题得以及时处理。
(二)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
四、多途探索和开辟新的补偿方式,使用权失地农民与城里人一样拥有同等待遇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失地农民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权益保障及就业。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对象特征,实行差异性保障。18周岁以下,他们需求体现在教育权益上保障。18周岁-50岁左右失地农民,短期面临的是就业,长期则是怕生病。50岁以上-60岁,转移就业是难于上青天,他们缺乏青年身上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叶落归根思想,对生活保障具有强烈需求和渴望。60岁以上的,体力丧失,风烛残年,盼望过上安稳的幸福晚年。失地后面临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要求对生活、疾病、养老保障。一次性贷币补偿安置“一发了之”,并没考虑土地在生产生活中保障作用,政府责任所在就是开展失地农民岗前培训,建立失地保障举措,解决后顾之忧,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望。
(1)各地要学会用“加法”来为失地农民增加收入,就要求抓好失地农民素质培训,通过政策倾斜加长失地农民就业的“短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人力资源,是获取高收入的可靠保障。对此政府要根据失地农民素质状况,按不同行业、工种,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拓宽失地农民打工空间,对年龄大、文化低的进行短、平、快的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培训时与大中专学校“联合造舰”,进行电脑操作与维护、机械加工、服装加工等技能培训,使他们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即需要什么工种?用工单位和企业开出“订单”,政府随即开出“菜单”,选出符合要求的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向企业输送、推介,而培训失地农民的“阳光工程”和联系费用则由政府“埋单”,不增加失地农民任何负担。
(2)对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采取征购方式,提高补偿标准,充分考虑土地作为财产的市场价格及农民人去土地后的就业保障和社会保障等因素,确立合理的补偿标准。
(3)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险,使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子有所教,既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稳定思想情绪,又保证社会的安定。
(4)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扩大失地农民进进城务工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进城居往,经商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