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报社实习报告总结 篇一
在这个暑假里,我有幸在一家报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工作的魅力和挑战。在这篇报告中,我将总结我在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感,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所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在实习期间,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机会和指导,让我能够深入了解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给予我宝贵的建议,使我能够不断进步。我也要感谢我的导师,他不仅在工作中指导我,还关心我的生活和成长,让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新闻采访和写作工作。通过与记者一起实地采访和撰写新闻稿件,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以及如何写出简洁明了的新闻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除了采访和写作,我还参与了一些新闻编辑和排版的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了解了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了如何进行新闻策划和选题,如何进行新闻标题和摘要的编写,以及如何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从事新闻工作将会非常有帮助。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新闻活动和会议。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了解了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也与一些业界人士建立了联系。这些经历让我对新闻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眼界。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是我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大学生暑期报社实习报告总结 篇二
在这个暑假里,我有幸在一家报社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闻工作的魅力和挑战。在这篇报告中,我将总结我在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感,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所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报社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在实习期间,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机会和指导,让我能够深入了解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们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给予我宝贵的建议,使我能够不断进步。我也要感谢我的导师,他不仅在工作中指导我,还关心我的生活和成长,让我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新闻采访和写作工作。通过与记者一起实地采访和撰写新闻稿件,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以及如何写出简洁明了的新闻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除了采访和写作,我还参与了一些新闻编辑和排版的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了解了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了如何进行新闻策划和选题,如何进行新闻标题和摘要的编写,以及如何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从事新闻工作将会非常有帮助。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新闻活动和会议。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了解了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也与一些业界人士建立了联系。这些经历让我对新闻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眼界。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是我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大学生暑期报社实习报告总结 篇三
大学生暑期报社实习报告总结
三峡之行结束后,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愿者,而是去中国教育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为此,我错过了8月1日陕西省境内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为此,我也没有能和家人、朋友过多地相聚。
但是因为提早来了三天,我有了两个发表文章的机会。祸福相依,孰能辨之。
历数在教育报实习的一个月,除周末外早上七点半起床,赶九点半到报社,下午四点半之后就可以离开。有两天请假,一周休假,一天采访,算来在报社的日子不过13天而已,真正实习的时间,就是15天。这十五天里,我发表了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曾四易其稿;排了两个版,有一个版由于粗心数错了行,连累了高老师和排版工作者周六回报社改版;采访两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园采访4位北京市民,一次在学校用英语采访一位外国奥运志愿者;撰写一份策划,关于高校学生媒体的情况。目前这篇大稿还在酝酿中。
一个月里,我认识了徐老师、高老师、两位张老师、石老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结识了几位实习生,他们现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个月里,我接触到正规的报社工作,看到了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关于报纸的收获,虽然不多,但也相当受用。
1,定位
教育报的定位是面向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内容都是针对知识精英提供他们的所需。如此一来,中国教育报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领跑者。专业化,是教育报做强做精的制胜法宝。也许中国教育报的发行量不如中国青年报大,知名度也没有中国青年报高,但是它的广告收入和记者待遇,确是远远好于前者。正是因为定位准,才容易出奇制胜。相反,如果和其他报纸一样都做大综合,竞争太过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实在不那么容易。
横向定位于教育行业,纵向还要定位于主流媒体。既然是主流媒体,那么重大事件、主流声音就绝不能缺少,否则就是将自己边缘化。所以汶川地震、奥运会这些所有媒体都在报道的事件,教育报也出了若干个专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经纬坐标精确定位之后,接下来便是细分工作。文化周刊一周四五六日出版,每个版面分别定位为“人文焦点”——关注教育周围时代文化现象,“人文博艺”——培养知美爱美文化情怀;“人文文史”——为教育提供人文常识;“人文笔记”——记录教育时代的心灵和生活。
我第一次对定位和口号的感觉如此清晰。人文焦点记录文化新闻和学术事件,人文博艺是阳春白雪的琴棋书画,人人文史介绍历史故事和文化常识,人文笔记则刊登教师们的感悟和点滴。这些文章的起点都非常高,因为精品的层次都是在大众文化之上的。
2,策划
每一次出报,都涉及到精心策划。这个选题不能陈旧,不能浅显,更不能离群索居。所以我若干次的策划都被否了。有过丰富媒体经验的人,总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个选题的时效性与实施难度。徐老师说,当记者最难过的坎,也就在与策划选题。因为能做记者,笔头功夫都一定不成问题,差异就在于能否找到好的选题。我在青年人大也有一年多的选题经验,现在看来还是差几个层次。
每一次选题策划好准备实施时,教育报都会做出一个书面策划。即便只是一个版,几篇文章,也会有详细的介绍:都有哪些文章,大概多少字,这些文章和整版主题是什么关系。纵然精短,但也能够帮助所有参与者明晰方向。
3,采访
我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新闻,只是有一些在青年人大的实践经验。所以采访,也都是凭着感觉来。以前在青人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采访,都是很简单的确定主题设计采访提纲,然后约学校的老师进行就可以了,甚至下课堵在老师门口随便问两个问题。而在教育报的两次采访,让我深刻明白了什么叫采访。
首先,给你一个选题,告诉你我们需要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给你限定时间和字数,剩下的事情全权交给你。
三千多字的大稿,我和两位实习生讨论,分工,然后各承担一方面的写作。
我需要写的是奥运对北京市民带来的影响。从文明程度、生活习惯以及我所没有想到的方面。我决定采访几位北京市民。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来,去紫竹院公园走访早晨锻炼身体的人。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我需要寻找看起来不那么忙,比较面善好说话的,并且有一定文化层次能说出个一二三的市民。选定采访目标之后,在距离他们五米时就要开始微笑,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也是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吧。果然她们看见我微笑着走近,也笑笑跟我打招呼。一开始我有点紧张,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说,我是教育报的记者,现在在做什么文章,想问她们几个问题,还煞有介事地拿出手机录音。结果我采访的第一位大妈一下就紧张了,只是不停的重复北京变得多好多好,心里有多高兴,但是说不出具体的细节。在我的提示下也只是对文明程度进行了评价而不是描述。五分钟,问不出什么东西的我只好无奈地离开。采访第二位市民时我吸取了教训,现在旁边观察了她一会,然后走上去随便聊了两句,再开始进入正题,也没有提录音的事,我们聊了20分钟,说到了很多我没有想到的问题,除了公众的素质,还有政府的作为。第三个人是刘阿姨,这次她在唱京剧,我坐在旁边听了一会,她唱完我立刻鼓掌,虽然基本上听不懂。阿姨挺高兴,我们就坐一块开聊,整整聊了一个小时。我压根没有提我是来干什么的,只是在聊天中不经意地将话题朝这个方向引,结果的得到的信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写新闻稿就是在讲故事,所以细节是最重要的。而采访就是在不断地挖掘细节。
采访外国志愿者就没这么顺利了。一方面我没有充足的准备,因为我对选题的意图没有理解清楚,因而没有设计出有价值的采访提纲。再加上语言的表现实在令人太不满意,很多问题问不出来或者表述不清,而且一些问题他回答了我也没能听懂。而且我在采访上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没有追问,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细节的东西就没有拿到太多。这个教训很深刻,我学英语的紧迫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4,写稿
新闻稿,就是给读者讲故事。所以唯有细节和故事性,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让读者在五秒钟之内决定去看这篇文章。我之前写的文章要么是散文,要么是评论、随笔,就是在自说自话,而现在学着描述细节,学着讲故事,学着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而不是堆砌一些自以为深刻的观点或者自以为优美的语言。在报社看了无数报纸和无数投稿,语言再美、观点再深,没有打动人的故事性,我的目光绝不会在其上停留超过五秒钟。那些或许很美的'东西我不会去欣赏。转而一想,我
写文章时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那就从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开始做起吧。5,态度
我以为自己对手头的事情非常认真,我以为我会不遗余力地将事情做好。实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责任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次自告奋勇去做版,连学带看,总算画好了一个版面,再到处找图片,很是辛苦。结果校版之后我发现,自己校对的版面上,被高老师密密麻麻画了很多圈圈点点,自己真是太不细心了。更离谱的是,自己为校对没有问题,报纸版面排好之后,高老师第二周告诉我:我画的版数错三行,结果周六不得不把排版室的人叫回报社重新排版,总编亲自签字重发。听到这个消息我那个懊恼呀……在教育报版面上有一个错别字就要扣五块钱,而且以两个十五,三个三十这样的方式惩罚。我不知道这次事故有没有给别人带来损失……高老师大概是希望我哪里跌倒哪里再爬起来,第二天又给了一个版让我排。这一次小心翼翼地画版、设计,排版之前就自己把图片找好。这一次没有再出错。我很感激高老师,能给新人犯错和改过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我的态度实在需要加强。……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得差不多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到极致,做到100%的完美。别人能想到的我要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我也要想到。精益求精,我对这个词有了深刻的体会。
当然,还有许多涉及办公室文化的经验我留在心底。社会媒体真的不同于学生组织,专业化的办公和管理让我对效率和管理方式有了初步的概念,并且对记者这个职业和媒体这个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个中收获,苦乐自知。
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这也意味着一个新起点。还是老周的那句话:趁着年轻,给自己多捞点资本。是的,我不会再因为别人的活色生香而心生落差感,因为我知道,在沉寂中酝酿,才能有惊艳亮相。我在要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