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报告 篇一
近年来,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培训项目丰富多样
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不断调整和更新培训项目。目前,我们开设了多个热门的职业培训项目,包括电子商务、计算机编程、汽车维修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师资力量强大
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培训服务。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师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确保培训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实训设施齐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实训设施。学生可以在这些设施中进行真实的操作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我们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地实训和实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就业市场。
四、就业率高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目前,我们的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五、社会影响力大
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的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就业上,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资源,为社会各界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人才。
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报告 篇二
近年来,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在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致力于提高培训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我们重点关注市场需求,开设了多个热门的职业培训项目,如电子商务、计算机编程、汽车维修等。同时,我们也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方式多样灵活
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们也倡导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生实践机会丰富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地实训和实习活动。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如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实际项目开发等,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就业服务全面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我们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就业指导和信息。同时,我们还组织就业招聘会、企业实地考察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五、社会认可度高
我们的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认可度。我们培养了大量的技能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资源,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我们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表现出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人才。
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培训工作报告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授学院领导的委托,由我来做学校职业培训工作报告。请在座各位领导及代表们审议。在过去的五年里,我校全体师生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广大同学的支持与配合下,在我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有声有色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一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着院团委的工作中心,结合我院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我学校特色的培训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xx省xx职业技术学校,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校“雨露计划”工作的关怀、指导和支持,现将我校五年来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我校于XX年8月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五年来,学校遵循“省主管、市代管、区主办”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面向市场、订单办学、保障就业”的培训要求,在市、区扶贫办的直接指导下,采取转移培训与学历教育“一校两线、齐头并进”的方式,走“场地租赁制、
设备股份制、教师聘任制”的新路,建立建全了五种新机制,从而有效保障了转移培训的良性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分三制、定单培训、定向输出”的培训模式,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真正实现“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安置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五年来学校共培训学员7500多人,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学校安置7356人,自主择业144人,安置就业率达98%。就业学员90%免费安置到沿海等发达地区,月收入在1300元以上。其培训成果在XX年年6月全国“雨露计划”成果展览会上作为xx省仅有的两家培训机构参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机关领导的肯定,有多个省扶贫办带领本省参展基地学校前来观摩、学习。主要做法
一、优化就业维权服务,搭建输出平台
在转移输出上,学校努力搭建平台,以实现全方位就业安置。首先根据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要,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厂校联姻、校企协作”等方法,主渠道安置培训学员。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通过学校网站、电视广告发布学员信息,延请外地用工单位主动来校招工,多途径实现学员非农就业。
学校对每位结业安置学员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管理至一半年以上,通过学校就业安置维权中心、企业工会、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等组织多渠道维权,通过切实履行“七项承诺”,使学员得到最优化的服务保障。而今,学校已在安置就业相对集中的江苏、宁波、广州、深圳等地设立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输出学员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做到了订单培训—就业—维权—回引的全程服务。
二、营造良好氛围,培训开展“四到位”
领导到位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培训中心主任,副校长为培训中心副主任,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机构,由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培训中心下设办公室、招生部、培训部、就业安置部,具体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宣传到位 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多层面、多序列的招生宣传模式。一是成立以区(县)为中心,学校为主体,乡、村、社积极参与的宣传保障机构;二是政府每年将送培任务下达到乡镇,各乡镇落实专人负责组织、协调招生工作;三是以市区扶贫部门为主导,学校在新闻媒体开辟扶贫栏目,及时宣传报道招生培训信息。学校深入乡镇、村组,采取放录音、发资料、送传单等形式,真正做到宣传工作“四覆盖”。
学员组织到位 采取贫困学员自愿申请、村社公示、乡村审核、县(区)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收学员入学参培,严格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招生。机制到位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了以巴山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各网络学校参与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制,使整个培训工作驶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三、健全管理制度,规范资金运行
学校按照扶贫部门制定的《培训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实行“一人、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一查、一维、两证、两合同、两台帐、四制”管理模式,广泛接受社会、财政、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在资金投入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初步摸索出一条“补、让、集、贷”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四、注重培训过程,打造技能型农民工
在强化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五年来,学校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四个统一”、“八个结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规范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质量,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增长一智。从而打造出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以高技能提升了农民工转移就业的身价。
探索经验
一、彰显与时俱进,扶危济困分国忧
汶川特大地震后,学校决定为灾区免费培训驾驶员200名。2009年底青川灾区的100名学员已顺利结业,汶川灾区的100名100名学员正在培训中,此举得到了省委李崇喜副书记的高度评价。
2009年底,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许多农民工纷纷失业返乡。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宣传转移培训政策,让返乡农民工走进学校接受技能培训,为再就业积聚力量,截止2009年4月,已有300多名返乡农民工接受了学校技能培训,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二、创新就业模式,实现优质安置
为确保就业高质、稳定,学校还逐步探索出一条“回访制”、“招回制”与“提高制”相衔接的就业保障机制。从而使受训学员出得去、留得住、能挣钱。根据学校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就业学员少部分素质较高,大部分能胜任工作,个别需要招回,就业稳定率在95%以上。
首先,在就业安置的基础上,学校加大对参培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引导,将向市外安置与本地非农就业相结合,引导学员自办公司、工厂及企业。目前,已有数十名学员学成后在当地或周边市区自主创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已有成就的参培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办企业,这样即可对口安置参培学员,又可树立就业榜样,推动雨露计划持续,深入发展。
三、以政策为导向,创新培训对象
巴中是贫困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基数大,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农民受益于国家的劳动力转移政策,学校准确把握政策精神,尽可能让贫困家庭都能享受到免费培训机会。
为此,学校在严格准入制度的同时,准确把握对象。将贫困农村人口、城市周边失地农民、两后生均纳入培训范围。在此基础上,对初三分流生实施两步走,对少数完成转移培训计划、考试考核合格、推迟就业又愿意继续深造的学员,经本人申请纳入中职就读,享受国家中职生补助,进而实现从短期培训转移到长期培训的目标。
同时,为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潮流,学校因地制宜,尝试将农村农机操作手和农村实用技术人员纳入培训对象,严格准入关、对象选择关、就业转移本地关、政府督察关。
四、着眼学员实际,创新培训内涵
1、注重产教结合。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校严格实行三合一制度(教师与师傅合一,实习车间与教室合一,实习操作与生产加工合一),让培训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研发校本教材。参加劳动力转移的学员,大多知识水平低,市场上一般通行的教材并不适用,为此,学校根据情况自编适合农民工的教材。农民工教材,只讲怎么做,不讲为什么,让学员学到实际操作技能。
3、聘请高能高技教师。学校从厂企高薪聘请、引进重实作、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并与订单企业联手,实施校企联合,由订单企业派遣老师,实行定向定专业培训。学员技能学习针对性强,毕业后即安置到企业就业,从而实现了培训就业一体化。
4、教学重点体现技能。在培训课时安排上,学校侧重技能实作,将实作课与理论课学时按3:1安排。理论课主要讲解法律常识及就业常识,让学员学有所用。
五、逗硬考试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学校采取“学校+扶贫办+劳动安监”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检测培训学员。理论考试由学校出题,技能考试由扶贫办、劳动安监、学校联合进行,严格考试制度,检测合格后实名填券。保证了培训质量,确保参培学员学到过硬技术。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xx职业技术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正处在发展攻坚阶段,如办证费用偏高、学员脱产学习生活费用负担等问题还亟待解决。2009年学校将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和培训质量,为地震灾区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大力推进返乡农民工培训进程,着眼于优质发展,着力于内涵发展,努力开拓,不断探索创新,全面协调推进学校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的各种内外力量,办好国家示范基地,为地区经济快速和谐发展作出新贡献。
职业培训可以使更多的无业工作人员学习新的技能知识,在不断的前进中得到更多的进步,在学习到新的技术之后,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自己的将来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才是我们职业培训的最终目的,让更多的人才走上社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