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改造工作工作汇报(经典3篇)

时间:2011-07-03 06:1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旧村改造工作工作汇报 篇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工作,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次工作汇报将对我市旧村改造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展望,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指导和支持。

一、工作进展情况

自去年以来,我市共计启动了10个旧村改造项目,涉及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总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4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土地征收和拆迁工作。其他项目也已经进入了规划设计阶段,预计在年底前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二、工作成绩

通过旧村改造工作,我市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建的道路交通便利,给农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建的农村集市和商业街区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使农村的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旧村改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农民对征地拆迁不理解,导致工作进展缓慢。其次,由于资金有限,一些项目的改造进度不够理想。此外,一些农民对新建的农村集市和商业街区的经营方式不熟悉,导致经营效果不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首先,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解释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争取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其次,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快项目改造进度。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农民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

总之,旧村改造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努力推进工作。相信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我市的旧村改造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旧村改造工作工作汇报 篇二

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推进旧村改造工作,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措施,我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工作汇报将对我市旧村改造工作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工作重点。

一、工作成果回顾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市已完成了5个旧村改造项目,涉及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总投资额达到8000万元。通过道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集市和商业街区建设等一系列改造措施,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道路交通畅通,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农村环境整洁,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新建的农村集市和商业街区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工作重点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旧村改造工作的力度,着重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解释征地拆迁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争取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其次,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此外,我们还将注重培训农民,提高他们的经营水平,使农村集市和商业街区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工作目标设定

在未来一年内,我市计划完成10个旧村改造项目,涉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总投资额达到1亿元。通过旧村改造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解决他们在改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与展望

旧村改造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更大的成绩。相信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我市的旧村改造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将持续努力,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旧村改造工作工作汇报 篇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己任,以开展旧村改造为抓手,按照“一点一点地抓,一线一线地连,一片一片地推”的思路,从1997年开始,连续10年在全市全面开展了“空心村”整治工作,通过抓规划求特色,抓典型树样板、抓制度重长效,逐年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旧村改造。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完成旧村改造规划编制6247个(两图一书),开展改造村庄920个,拆除旧房18771栋,已建成14846栋,拆除搬迁复垦耕地300亩,节约新增建设用地2600余亩,旧村改造已见初步成效。

一、我市旧村改造的主要类型

按照“宜改则改、宜迁则迁、宜并则并”的思路,针对各县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市开展旧村改造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渐形成了五种改造类型:

1、整体搬迁型。对原村庄地势低洼,洪水内涝,地质灾害等原因,采取重新选址,整体搬迁。新建的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平整、统一配套、统一建设,迁移的原村庄宅基地进行统一复耕。这是节约用地、增加耕地,实施旧村改造的有效形式之一。高安市石脑镇赤岸东头村,由于没有锦河护堤,村庄连年遭受洪水侵袭。为彻底摆脱洪水困扰,采取整体搬迁方式,搬迁至地势较高的桥西村北面的荒坡上建新村,不但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还节约了耕地60余亩。

2、拆旧建新型。对农民经济基础不均衡,少数农民近几年无力新建房屋的村庄,先编好规划,对村庄住宅、文化娱乐场所、公厕、用水用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进行总体优化布局,然后实施分户、分次拆建。这种类型不但有效的控制了新增扩建占用耕地,而且更好地利用废弃荒地,充分盘活了老宅基地。樟树市吴家巷街道邹家山村,按规划拆除旧房98幢,在原宅基地新建住宅55套,户均一套,并建有农贸市场、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及健身休闲等设施。

3、改旧刷新型。对过去建房较多,基本定型的村庄,保留原有房屋格局,绿化等不变,然后把房子适当亮化、路面硬化,调整补充一些绿化,改水改厕,建沼气池,这种类型经济适用。丰城市小港镇地埂村自20xx年8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全村193栋、25000平方米的墙面粉刷美化工程已全部完工,既保持了村庄原有风格,改善了居住条件,又节约了资金。

4、拆迁安置型。对地处城郊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群众建房积极性高,建设规模大,需要重新选址新建的村庄,积极引导农民建设“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功能齐全,卫生舒畅”的新式农房,并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设施比较配套。袁州区张家山村的新村建设,成为了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5、生态结合型。这种类型就是将村庄改造与农业产业化和村庄生态建设相结合。丰城尚庄街办新塘村将旧村改造规划与土地整理、沼气工程、培植大棚蔬菜等农业产业化布局和村庄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编制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对村内现有的树林、竹林进行自然融合,形成竹林、树林绿地融入村庄建设之中,达到人、自然、村庄三者之间情景交融、和谐共处的目的。

二、我市旧村改造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

1、政府引导,宣传发动。搞好旧村改造首先要打破农村建设中一些传统的旧观念,诸如迷信选址与房屋座向等陋习。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五动五先”的工作总要求(即政府驱动,规划启动,干部行动,党员带动,群众行动;干部的房子先拆、影响规划的先拆、已建新房而闲置的旧房先拆、违章兴建的房屋及附属设施先拆、已安置建房用地的先拆),使旧村改造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任务、有目标,能及时地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市旧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了2万多册《旧村改造文件汇编》,发放到了各级干部群众手中,市国土资源局还专门编印了《旧村改造动态》月刊,分发到全市各乡(镇)、村,覆盖面达农村地区的80%以上,积极引导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和旧村改造工作的稳步推进。

2、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把编制好旧村改造规划作为旧村改造工作实施的龙头。按照“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规划要求,将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相衔接。在新村选址上,坚决避开基本农田和地质灾害及水患地区,结合农民生活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产业布局、文化娱乐需求等实际,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同时严把建设用地审批关,对没有完成新村建设或旧村改造规划编制的村庄,暂不受理和审批该村农民建房用地。据不完全统计,自20xx年以来,我市共投入规划资金20xx余万元,完成旧村改造规划编制任务6247个。

3、整合资源,注重特色 。坚持“一户一宅”、“拆建挂钩”原则,在安排新房宅基地之前,就落实旧房拆除时间和责任,再由村小组及时收回老宅基地,并统一安排使用,能复垦的尽量复垦,改造为耕地。如:高安市田南镇东村地处煤矿采空沉陷区,采取重新选址,整体搬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平整、统一配套、统一建设”的要求建设新村庄,并对旧村庄宅基地统一复耕,新增耕地面积200多亩,新村建设用地总面积107亩,仅为原村庄占地的40%,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靖安县针对农户依山傍水、居住分散的特点,在旧村改造中侧重抓住节约用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了扶助措施,突出抓了6个自然村的改造,着力打造了“小家碧玉、小桥流水人家”的现代农村景观。

4、政策保障,典型引路。旧村改造的政策措施涉及面广,主要有改造的原则、鼓励方式、提倡内容、限制条

件、优惠政策、补偿标准、奖励和处罚等方面。在资金方面,从20xx年起,市政府每年从耕地开垦费和土地收益中由财政安排100万元,扶助各地旧村改造,按实施旧村改造的规划数下拨。各县市区每年也按农业人口每人0.5-1.0元的标准,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同时国土部门还规定,在办理农民建房手续时,除收取工本费和法律规定的耕地开垦费外,免收其它一切费用。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市建设局出台《旧村改造规划技术导则》等。各县市区还从每个乡(镇)选择了1-3个村班子团结有力,群众积极性高,经济实力较强的自然村进行试点改造,取得了较好地典型示范作用。市委、市政府先后在上高、高安、樟树、丰城等地召开了现场会和工作调度会,及时总结推广了上高县“竞价择位”筹集资金、高安市整体搬迁复垦耕地、樟树市中心村建设、丰城市长远规划编制和袁州区保持传统建筑文化等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我市旧村改造的几点体会

1、以民为本是搞好旧村改造的重要前提。受宅基地私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宅基地为其私人所有,新房子要建,老祖屋又不愿拆。因此,在旧村改造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旧村改造的热情,变“要我拆”为“我要拆”。

2、盘活存量是解决农民建房难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增长,农民要求建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要做到既不占用耕地,又能满足农民的建房需求,关键是要坚持盘活土地存量,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据调查,我市农村空闲地约占宅基地总面积的26%,如果统一进行整治,完全能满足农民建房的要求。

3、公正原则是搞好旧村改造工作的重要保证。旧村改造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延续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依照规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拆迁赔偿做到一视同仁。

4、因地制宜是推进旧村改造的重要途径。我市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居住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的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用足用好现有的政策,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如上高县推行“竞价择位”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缓解旧村改造建设资金压力,实现了良性循环。

旧村改造工作工作汇报(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