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第一篇内容
一、引言
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针。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对于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参与程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问卷调查主要关注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参与活动的意愿,访谈则重点了解教师对于活动的组织情况和学生的反馈。
三、调研结果
1. 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普遍较浅。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面,对其内涵和实践方法了解较少。这主要与学校在教育中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引导不够有关。
2. 学生对参与活动的意愿较高。虽然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待提高,但学生们对于参与活动的意愿较高。他们认为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同时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在活动组织中存在一定问题。访谈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在活动组织中存在一定问题,如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联系不紧密等。这也导致了学生在活动中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体验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四、改进措施
1. 加强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教育。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2. 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学校可以设计更加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活动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组织能力。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组织能力,使活动更加贴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引导学生。
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有待提高,但他们对参与活动的意愿较高。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在活动组织中存在一定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参与度,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篇三
黄土梁子初级中学 李盛清
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和安排,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了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把握我校发展的现状,找准制约发展的问题,寻求快速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校党支部积极行动,由党支部书记牵头、支部成员及党小组主要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小组,认真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和课题,围绕“优化管理模式,创建品牌学校,建立有效课堂机制,让有效课堂成为常态,消除工作倦怠情绪,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等主题,从9月25日开始,深入学习、集中讨论、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取得了可喜的调研成果。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经过认真梳理,现将八年级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怎样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有效课堂机制,让有效课堂成为常态”?
二、调研开展情况
2、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学生。
3、调研组织:成立了由八年级党支部委员牵头、支部成员及年级主要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小组,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安排调研活动日程并开展具体工作。
4、调研方式:采取教学组长和学科组长小组讨论、召开学生课代表座谈会和设立征求意见箱的方式展开调研工作。
三、课改形成的共识
(一)课改具有深远的意义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主渠道。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行为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目前每所学校都在研究课改,其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想要建设高效课堂,都想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课改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通过课改可以实现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可以通过注重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敢于表现自我,自求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分组研学、板演展讲,多媒体技术等等,提高学生的分析解答的能力。
自建校三年来,为彻底解决我校“绝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愿学、不能学、不会学、学不懂”等各班长期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为全面改
变长期存在于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竭力主讲,学生消极参与”的高耗低效式的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更好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校也一直在探索课改之路,不断地学习、考察,尝试了很多种做法,如学洋思、学东庐,实践目标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等,但在改革的路上始终收效甚微,一直在徘徊,没有走出困境。自从到天卉中学三次学习考察后,我们终于豁然开朗,他们课改的精神和改革获得的巨大成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参加学习的每个人。在天卉我们亲眼目睹了一种全新的课堂结构,开放式的课堂,科学的小组建设,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浓郁的课堂气氛,学生的独学能力,研学能力和展讲水平,以及教师精讲、点拨、质疑、追问、纠错、评价的能力令我们震惊。另外天卉人那种谦逊质朴、耐心指导、和热情待客的品质让我们感动,所有这些足以让我们下定决心投身课改。要想发展就要改革,要想创建品牌学校就必须改革。(二)研究主要思路和目标
1.总目标:以学生为本,改造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创优异成绩。
2.教师目标:学会管理,学会反思,并在开放的课堂中不断提高“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3.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4.成效目标:切实提高四效——独学效果、研学效果、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力争在两年内,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方面形成显著的优势,使我校成为县域内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在承德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三)工作重点:
1.成立年级课改领导小组,年级督查小组,健全了年级教学组和学科教研组。
2.把“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工作放在年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在全年级上下稳步有序地推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改革。大刀阔斧掀起教室和课堂的“革命”,班级撤除讲台,改变学生传统的座位形式,增加教室内后板的宽度,增设多媒体移动柜,教学生预习、独学、合作、聚焦、展讲、评点等方法。在实施课改过程中,要求贯彻“探索、研究、反思、总结、提高”十字方针。
3.及时分层进行培训,组织领导、教师和全体学生观看天卉课堂实录,举行课改经验学习培训,进行小组建设培训,课代表和大小组长培训等等。
4.加强集备的落实,进一步推行讲学稿。
第一、要求集备落实六句话:“主备各备同时备,下发草案到各位,分散集中结合改,定稿印发共分享,组长认真抓集备,明确分工真落实”。
第二、在集备的的内容上要求抓住课堂模式的各个环节详细分析研究,落实环节要求。
5.扎实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和落实
学校督查组、年级督查组要把教学常规管理的配套落实作为保证课改高效运行、大面积提高的奠基性工程来抓。严把“五道关口”,落实“五字”要求:一是严把课堂管理关,突出一个“细”字,尤其同一教学组的各学科教师要口径一致、步调一致,努力强化课堂中学生独学及合作的习惯、方法、形式、要求、纪律等;二是严把课堂流程关,突出一个“实”字。既要有“范式”,又要有“变式”,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更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三是严把学案达标关,突出一个“严”字,保证“课课清”。四是严把辅导关,突出一个“勤”字。课上课下要积极深入小组,及时关注薄弱成员,力求做到培优拔尖和纠偏扶弱两不误;五是严把评价关,突出一个“新”字。应采取多元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要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参展的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自主有效,精展训练”的课堂模式基本要求:
1.两种课型:预习展示课和巩固训练课———课上实施“五步教学法”:
2.操作基本流程七个环节28个字,即:课前准备—明确目标—自主独学—小组研学—展示交流—点拨深化—巩固提升。
(五)加强小组建设,制定班级小组管理、评价细则
每班分设六个大组,每个大组分设a、b两个小组,设一个课代表,六个大组长和a、b组十二个小组长。让学生在课上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状态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比以前更积极、更主动。
(六)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独学、自主合作、自我展示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4.实现“三会”——学会、会讲、会用
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七)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
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讲、点拨、质疑、追问、评价、纠错。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有效的合理性为主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自主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讲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板书、笔记、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
四、教师课改的状态
我校自推行课改以来,教师大都积极参与,主动研究,课堂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课改也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教师对新方式的理解与参与得到了提升。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不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那种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五、影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理念认识的肤浅化
个别党员、干部和教师还是认识不上位,工作中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只求过的去,不求高质量。不善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缺乏改革的动力。
(2)课改环节操作形式化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验中还存在着不彻底性和不少的偏差。
“自主有效,精展训练”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突出学习自主、突出小组合作、突出学生展示、突出教师点拨、突出当堂训练”,然而,据大家在实验总结中反馈的问题来看,我们现在一些课堂中貌似神离的现象还存在,有的课堂即使在改革,可是有时因为理念未更新、实质未吃透、流程不熟练、环节不完整等原因,再加上“新手上路”,难免会出现操作走样的现象,如:课堂组织不流畅、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进度缓慢、课堂效果不佳等等。
有效课堂倡导“独学、研学、精展、训练”的学习方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仅以小组研学为例。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小组研学形式化,主要表现为:讨论、研究针对性不强,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自主、内化的时间不充分,盲目要求合作学习。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未能体现关键点拨、恰当质疑的作用
(3)集体备课的坚持性意识不强,研究深度不够。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要出效益,应重在抓好教师的集体备课。集备是课改的必要条件。然而,我们在备课中不仅要关注到知识内容的点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学法的研究和设计、关注到新的教学结构的掌握与驾驭。尤其是平时的集体备课,其研讨的重心要下移到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小题目上,要深化集体备课的内涵,譬如:要在集中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应精心整合有关资料,认真针对学生实际,努力设计和编写相关学案。与此同时,每位教师要对突出的教学问题应集体进行构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从而利用集体智慧,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学案。这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展示的内容等能落实到纸面之上,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监控等。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十分困难,特别是语、数、外一周有六节课要研究,任务很艰巨。
(4)建立课堂教学结构评价、督查、激励等运行机制问题。
课改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不课改永远没有出路!这些道理无庸质疑!在课改的实验中,学校在加强课改的组织与领导,加强督导检查的力度,但是,教师工作负荷增大,部分教师存在惰性,工作出现倦怠现象,奉献精神不强,致使推进课改的动力不能持久。
六、解决问题的理论对策和基本思路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把发展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
2.是要切实深入领会科学发展的理念。必须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3.是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育人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个性发展。
4.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学校党组织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5.建立课堂教学结构评价、督查、激励等运行机制。
6,解决现有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是突出重点,加强培训;二是认真督查,扎实推进;三是加强领导,科学引领;四是科学评价,增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