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扶调研报告 篇一:深入贫困地区,了解贫困原因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然而,仍有一定数量的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扶贫帮扶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扶贫帮扶调研,以找出贫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发现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许多贫困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给孩子,导致他们失去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增加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培训、教育设施建设等,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次,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道路建设、电力供应等,以提高贫困地区的交通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由于贫困地区的资源条件有限,很难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培训等,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最后,我们还关注到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由于医疗资源不足,贫困地区的居民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助。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施建设、医生培训等,以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贫困地区的扶贫帮扶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根据我们的调研报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扶贫帮扶调研报告 篇二:加大农村产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然而,农村地区仍有一定数量的贫困户,需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扶贫帮扶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扶贫帮扶调研,以找出贫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发现农村贫困户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许多贫困户无法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帮助贫困户发展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由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道路建设、电力供应等,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我们还发现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问题,农民往往难以将农产品卖到更广阔的市场。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力度,提供市场信息、物流支持等,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我们还关注到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农村地区的居民往往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培训、教育设施建设等,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扶贫帮扶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农村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根据我们的调研报告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
扶贫帮扶调研报告 篇三
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作为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贫困村的xx市xx区xx镇xx村今年继续被确定为自治区安监局的帮扶对象。受党委、政府的重托以及自治区安监局领导的信任,我于今年3月底到xx镇xx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为确保各项帮扶目标的实现,一到任以后在xx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xx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环境,扎实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察看了xx村的人畜饮水、村屯道路、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xx镇党委、政府领导和xx村“两委”班子座谈,具体了解xx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对切实帮助xx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扶贫工作新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南部,面积xxxx平方公里,距xx市xx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集合村相连,南与那银村接壤,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全村辖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烟、那华、那马等11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652户2745人,其中瑶族6个自然屯,瑶族人口14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均为农业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14户,88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土地总面积2.2万亩,耕地4031亩,其中水田1201亩,旱地2830亩;有经济林面积6000亩,其中油茶成林面积3000亩、八角800亩,杉树成林面积10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000亩。农作物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3个,小型茶油加工厂8家。村属地界内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去年开始有区直单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驻村。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xx村人均纯收入xxxx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甘蔗、油茶、八角、杉木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11年全村进厂原料蔗约9100吨。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800多头,耕牛90多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15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含1台客运车);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xx或附近地区临时务工。
(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xx村在那户屯设有一个村中心小学和在六合屯的一个教学点(仅一年级),全村一至五年级在校生199人,六年级学生全部送往xx镇中心小学完成6年级教育,并在xx镇第一中学上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全村义务教育适龄青少年、儿童共30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目前在校大学生18人。另外,在村部和六合屯内各有一民办幼儿园,入园入托人数分别为30人和18人。
(三)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605人,参合率达到97%;2011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1321人,参保率75%。全村60岁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综合楼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医疗卫生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建于六烟屯,处于xx至xx镇公路路边,为一栋两层建筑面积为160m2的砖混结构建筑,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厅等,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全村主要通屯道路共7条13.2公里,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村部至百苗屯650米通屯路已完成硬化工程,进一步是屯内道路的硬化及美化工作。六烟、那幸屯的屯内道路硬化工程已完工,xx至xx公路到六合屯的通屯公路基础实施以及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到百拿屯的通屯盘山公路已开通并铺上砂石,新建桥梁一座,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其余村屯道路无硬化、,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为2-3米,部分路基常年失修,雨天难以出行。二是水利灌溉设施还相当薄弱。全村共有水利渠道8条12公里,灌溉面积1200亩,主要水源来自平禄水库,只有1条4公里水利渠道达到“三面光”标准;其余包括那母、百秀、六烟、那马、六合、那华等屯的水渠还是许多年前依田埂开挖的水沟,日积月累了大量淤泥,大大限制了灌溉水流量。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全村11个自然屯均通电、通电话、有手机信号网络覆盖,约三分之二的农户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但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停电和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七)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副支部书记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员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会 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员3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双带”的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49人,其中有女党员 16人,党员年龄老化。
三、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xx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生活都在温饱线下徘徊,生产生活中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少数村屯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比较滞后。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各村屯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村屯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人畜混居,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水(污)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接把污水排到路上,家什、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基础设施薄弱。一是那母、百秀、那幸、那户、平利、那华、那马的通屯道路亟待加固路基,维护修缮。这些通屯道路均为泥石路,多为依山而绕行,路面凹凸不平弯曲狭窄,宽度均在2-3米,严重影响了村民及村小学1400多人的出行。二是,人畜饮水比较困难。该村的水源较少,下辖的那马、平利、那母、六合、那户等五屯的人畜饮水设施还很薄弱,现引水水源不够稳定,枯水期间的人畜饮水均出现断供或不能自给情况。给这5个屯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三是,水利设施年久失修。xx村的灌溉水源欠缺,那母水利渠道(主道2条共3公里)、六合水利渠道(主道1条2公里)、平利水利渠道(主道1条1.5公里)、那马水利渠道(主道1条1.5公里)均需维修,其中那母屯的水稻面积为91亩,那母灌溉水利渠道所经之处均为大面积水稻田,水田集中度、灌溉利用率均为全村最高,然而多年的失修失护使河道堆积了较厚的淤泥,急需清理修缮。四是,危房改造任务艰巨。由于群众收入来源少,投入到住房建设资金非常有限。虽然,这几年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逐步修缮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危房。但全村还有47户农户居住在简易木瓦结构的房子或危房中,这些房子多建于上世纪,大部分已严重倾斜,均属于危房,安全隐患大。五是,六合屯教学点的基础教学设施十分简陋有待完善。该教学点设在屯边的山丘上,途径一条泥泞湿滑的土坡台阶,只有一间教室和一间老师办公兼休息室,虽在2011年经过当地政府努力,为教室和老师办公室接入电力线路,安装了照明灯具、门窗扇叶等,增加课桌椅。但该教学点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没有卫生间,也没有任何的文体活动场所器材和设施,教室内墙也未粉刷,严重的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遇炎热、寒冷天气时,小孩难以安心听课学习;遇大风、大雨天气时,只能停课放假回家。
(四)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主要经济作物退化严重。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整有一定的难度。xx村长期以来都以种植水稻、玉米、甘蔗为主,辅以种植油茶、八角、杉树,产业结构单一,产量低,农民群众增收困难。目前可利用的耕地已基本用完,无法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收;由于甘蔗、水稻、八角、油茶已成规模种植,短期改变种植方向存在一定的难度。
2.八角、油茶果退化严重,缺乏技术指导。全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八角种植面积共800亩,12年的适龄八角树单产仅75kg/亩;油茶果种植面积共3000亩,单产仅100kg/亩,远低于平均产量。为此,也曾请过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但未能予以解决。
3.养殖业发展徘徊不前。养殖业主要以生猪为主,家禽为辅,但大户少、品种杂、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还没有摆脱“养猪为过年,养禽解决油盐钱”的小农经济束缚。前些年,有的农户发展养猪、养牛、养羊等项目,因受市场波动影响,现在存栏数已经很少,没有上规模的养殖户。
(五)劳动力素质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该村劳动力总数约为1360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务工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六)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加强。一是党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优秀青年外出务工比较多,党员吸收工作难度大,现有党员老龄化严重。据初步统计,全村党员共49名,50岁以上老党员有24名,30岁以下的党员仅3名。二是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村部办公楼受2010年“6.28”洪水灾害影响,墙面出现了3条宽 2mm的纹裂,雨天楼顶板漏水较大,严重影响到村“两委”的办公、开会、学习以及农村农技培训等活动,另外村部还存在办公桌椅陈旧、电源线路老化等现象。经积极向上级争取,目前村部改造项目已进入征地测量的收尾阶段。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特点和新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现对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强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是让农民群众确确实实得到实惠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制定xx村发展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建议首先应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农村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道路、人畜饮水、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然后要确保村庄建设规划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房舍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历史建筑要逐年“消化”。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灶、改厕、改路、改房,实现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清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xx村的基础设施非常滞后,建议按照“农民出一点、财政拿一点、社会筹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帮一点”的思路,构建起“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大力支持这一大好发展机遇,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投入,尽快建立高速通道,泽福人民。在实施整村推进中,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来加大力度,重点解决好贫困山区行路、饮水、农田水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设,解决阻碍扶贫进程的关键因素,切实改善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1.加快村屯交通道路建设,解决阻碍扶贫进程的关键因素
①跟踪落实“百秀通屯及屯内道路硬化工程” 的项目及工程施工建设。根据道路现有路况,部分修缮、加固路基后,拟水泥硬化1100米道路(含屯内硬化道路),宽度1-4米,供会车停让。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30万元。该项目已列入今年xx区“一事一议”项目当中,仍需进一步跟踪落实,力争在今年内完工投入使用。
②做好硬化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项目立项实施工作。根据道路现有路况,开挖护路水沟,从公路口至那幸路口的通屯主道路(约600米)水泥硬化,路面宽度3米,新建5个驻车点,供会车停让,其路基另需少部分加固维护。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22.5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争取交通部门、扶贫、民委、教育、糖办以及社会赞助给予协调解决,力争在2012年底前解决那户、百秀、那幸、百拿、六合5个自然屯及村属小学近1400多人出行交通严重受阻的问题。
2.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①跟踪落实“那马、那母屯人畜饮水工程”的项目及工程施工建设。该项目去年已列入xx区扶贫办帮扶项目当中,管道及其配套设施基本落实,但仍需进一步跟踪落实工程施工建设相关事宜,力争在今年年内完工投入使用。
②那母、百拿、那马、那户等4个屯的人畜饮水设施建设应采取“一事一议”、扶贫、部门支持和企业赞助的方式,逐年予以解决。彻底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3.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政治建设,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xx区作为第一名列入自治区向国家水利部推荐为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水利部审批后,每年将获得2000万元的补助,三年将获得6000万元,给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维修提供了资金保障,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因此,我们要配合村委做好那母“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建设、六合水利渠道、平利水利渠道、那马水利渠道的维修项目立项工作。尤其是那母屯水利渠道,要及时清理渠道淤泥,并在原有渠道基础上,修建长3公里、宽0.5米,深0.5米 的“三面光”灌溉水利渠道,彻底解决那母屯大面积水稻田灌溉。此项目初步预算约为32万元。
(四)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1.大力发展甘蔗生产。xx村甘蔗种植已成规模种植,从播种到收购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体系。2011年,甘蔗种植总面积为2990亩,进产原料蔗约9100吨。但由于受天气影响和甘蔗品种制约甘蔗减产严重,加上xx村现有耕地已经用完无法通过扩种增收。应积极争取区糖办和科技部门支持,立足改良甘蔗品种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促进xx甘蔗种植发展和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根据2011年统计数据,xx村目前有油茶成林面积约3000亩,小型茶油加工厂8家,2012年xx当地茶油价格为22元每斤。积极引导和培训农民科学配方施肥,通过推广优良品种,低产改造,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油茶的品质和质量,提高油茶林单产,重点扶持一两家有条件的加工厂提升产品品质,打造茶油品牌,做大做强xx村油茶产业。
3.大力发展特色养殖。xx村现有养殖专业户普遍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落后等现象。应积极争取蓄牧水产部门支持和鼓励有意向的养殖户扩大规模改进技术,引进其他特色养殖项目,通过示范,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
4.充分利用每年冬季闲田增收。xx村目前有500亩冬闲田,大部分冬闲田位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平地地带,种植条件好。加强对冬闲田的农业综合开发,组建农村合作社,引进公司,形成订单式农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五)加大教育培训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科技知识,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
1.完善六合屯教学点基础设施。在教室房前修建一个卫生间和新建文体活动场所,添置设施和器材;及时解决该点师生生活用水问题;对泥泞湿滑的土坡台阶进行硬化改造,确保师生出入教学点的安全。
2.积极引导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增加劳动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收入。我国当前职业工人缺口大,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接受职业教育的农村籍学生都能得到国家教育补助和推荐就业政策,有效减轻家庭教育负担。针对当前农村很多学生初、高中毕业以后就弃学外出务工的现象,结合自治区安监局直属单位广西第一工业学校、广西动力技工学校的办学特点、热门专业,宣传职业资格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就业优势,推荐该村适龄青年及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到一工校、动力技校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和成人教育。同时一工校、动力技校针对该村学员提供减免学杂费的优惠政策,以吸引生源。根据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对库区移民、扶贫异地安置、城镇低保、农村特困家庭子女(凭低保存折)、退伍士兵、国办福利院大龄孤儿等特定人员全部可享免学费。占学生总数25%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免学费。保证就业收入1500元/月以上。农村学生享受1500元/年国家助学金;95%的学生可享受40-80元/月的校内助学金;优等生300-3600元的奖学金。
3.协调有关部门及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该村劳动力总数约为1360人。目前,为增加收入来源,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但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能少,且缺乏组织性,外出就业途径少,门路窄,收入水平不高。积极协调劳保等有关部门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使得大部分农民掌握1-2门致富技能。多方收集信息扩宽渠道,引导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或者外出务工、经商。
(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以后要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引导和选拔高校毕业生到该村任职,改善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吸收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年轻入党积极份子,争取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1人。认真抓好党员培训工作,学理论、学科技,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等各方面的有序发展。
xx村村部办公楼始建于1998年,由于受到2010年“6.28”洪水的浸泡,地基下沉,天面开裂,成为危房,影响了正常办公。为此,xx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按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在原址上扩大建设村公共服务综合楼和一个篮球场(配套气排球场)、室外兵乓球场、文艺舞台、村级卫生室(占地面积80平方米)等集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协调开展征地和测量工作,并落实了组织部门基层组织建设资金3万元、卫生部门村级卫生室8万元;文化部门已列入2012年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45万元)。力争今年组织兴建。
扶贫帮扶调研报告 篇四
文坊村扶贫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战略的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也快速的推进。为了进一步做好文坊村的扶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特意进行此次调研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文坊村位于贵溪市南部山区,距离市政府40多公里,是文坊镇政府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所在地。2002年由荆树、庙前、文坊三个村委会合并为一村,全村总人口3896人,986户,全村区域面积28.26平方公里,下有38个村民小组。山林面积3.8万多亩,耕地面积4000余亩。我村是革命烈士汪群的故里,汪群烈士纪念塔建在我村郑家村小组。我村有中共党员61人,下有2所中心小学、村老年协会1所,内设农家书屋等老年活动器材、嫂子腰鼓队30余人。我村主要盛产毛竹、松木、杂木、香菇、茶叶及各种林产品,天然水稻种植基地、脚板薯、有机蔬菜等各种农副产品,农民纯收入1.2万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及“两学一做”习近平系列讲话为指导,以可续发展为纲领,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
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强基、连心、模范为主题,先后搞了三个新农村示范点,村组公路硬化达90%以上,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二、贫困原因及发展潜力
(一)贫困原因
1、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以往无维修整治,没有良田规划,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有些良田放水比较困难。
2、农业生产由于青壮年外出,留下老人、妇女、小孩在家,主要还是传统的粗放经营状态,耕作粗放,广种薄收,虽然也有不少种良大户,但是他们技术还不够先进,主要也是50-70岁的人,虽然也有一些人引入了新技术,但是多数农民科技意识不强,学科技用科技能力差,生产力水平低下。去年水稻收割季,雨水过多,由于缺乏烘干技术,造成多数水稻烂在田里,收获减少。
3、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种植水稻,无工业企业,收入以农业和务工为主,虽然现在已有7个专业合作社,其中也是葡萄种植,但是规模还不大,但尚未形成骨干支柱产业,知名度不高,农民增收不明显。
4、信息还不够畅通,与市场对接能力弱,农业生产随大流,盲目性大,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导致增产不增收。
5、致贫因素多,返贫比例高。因多种自然灾害、子女上学、因病就医、工伤事故等因素影响,经常造成刚脱贫又返贫现象。加之残疾人、五保户比例多,致富速度缓慢。
(二)发展潜力
1、文坊村农田总体来说比较平整,土地比较肥沃,具有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潜力。再加上近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现已基本实现良田规划,对于文坊村农业来说是一个大的契机。
2、随着网络的发展,农村淘宝、微商逐渐为村民所接受,一大批的青年返乡创业,为文坊村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若将文坊村的农业种植与商场相对接可以扩大销售渠道,同时有利于整合文坊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3、文坊村资源比较丰富,林业、渔业发展具有可能,再加上文坊村村民比较俭朴、大家勤劳肯干,近年来文坊村有拿了不少荣誉,如全国文明村等称号,具有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三、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文坊镇党委、政府为扶贫发展单独设立了扶贫办,专门负责普及、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明确了扶贫工作职能职责;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工作制,落实了贫困户帮扶人员。
(二)认真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实施了建档立卡工作。
2016年按照户为单元,整户识别,规模控制的原则,遵循农户申请—村民代表评议—村公示—乡党委会审核—乡公示—县审定—村再公示的程序确定贫困户50户130人。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所有贫困户的档案全部建立,并完成了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录入工作,为下一步实施精准滴管式扶贫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施重点扶贫开发工作。
1、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相,完善文坊的通组公路,俗话说要致富先通路,文坊村现已全面实现公路硬化。此外还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扶持,全面进行良田规划,解决农业种植的引水问题。
2、产业扶贫: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例如蘑菇基地,为保障无害化生产,进行人工除草,为解决残疾人及低保户的生活问题,聘用他们来干活。同时贵溪市残联也提供一些政策优惠,解决了专业社的资金问题又解决了残疾人的生活来源问题。
3、政策扶贫:积极向村民普及国家的扶贫政策,及时与镇扶贫办联系,邀请他们来我村进行专业的政策宣传,为村民解决疑问。落实农村低保、五保生活保障,及时将相应政策告之村民,并为他们做好相应的材料上报镇民政所。
这些扶贫工作的开展,改善了所在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壮大了支助产业,提高了贫困户技术水平,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为进一步全面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四、思路和对策
1、加大水稻、苗木种植培训,提高贫困户技术本领。
2、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加大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林区公路建设,变林业资源为农民现金收入。
3、进一步打造水稻种植、蘑菇种植、蔬菜水果种植的产业基地,带动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解决贫困户的就业、技术等问题。
4、积极进行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
5、对于因病、因残致贫等自身能力、素质较差的贫困户,进一步加大低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保障他们基本生活,促进脱贫。
6、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我村扶贫工作中,争取早日实现全村脱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8月
扶贫帮扶调研报告 篇五
xx市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为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经深入村镇座谈交流,对xx市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共18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个。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xx、xx、xx、xx、xx等少数民族乡镇。全市“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91户34351人,其中,2016年已脱贫2051户 9064人,2017年已脱贫2887户13043人,共完成13个整村出列任务。目前,未脱贫2953户1224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9.5%降至3.5%,2018年计划脱贫2505户10616人,整村出列5个。2016年以来,我市通过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全市扶贫工作面广泛,统筹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加上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很多扶贫产业项目推进发展困难,产出的市场竞争力也不强,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对等,全市脱贫攻坚形式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存在问题
(一)精准识别难度大。贫困户精准识别是做好扶贫工作最关键的第一环,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自识别认定工作以来,全省曾都派过省级工作队、市级工作队、乡镇工作队多轮多层级进行入户调查摸排工作,但在一些边缘户的识别上仍是大难题。存在问题有:一是部分村两委干部担当意识不够,个别村干部总以为“贫困户待遇”是国家普遍红利,总希望村民雨露均沾,人人有份,在入户调查或是民主评议时不敢发表反对意见。二是贫困户收入信息采集难。此次排查发现,各村都不同程度出现农户不肯如实告知家庭收入的情况,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普遍存在缩水现象。2018年5月在市派“三人组”进驻调查后,各村收入更是普遍减少,由于存在农户瞒报问题,导致调查表上不能体现真实农户实际收入情况。三是存在政策缺陷。比如:农户家庭人口的界定,目前贫困户是按同吃同住同开销计算年人均收入及人口,贫困家庭人口数随意变动大,因此调查人员在入户调查时,很难把握真实家庭人员情况。另外,独户懒汉贫困认定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三四十岁青壮年独居户,调查得分数较低,收入少。主这类人基本上成天喝酒,不务正业,要纳入贫困户的,需要具体政策进行引导和约束。
(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少,支持带动贫困户增收难。2016年以来,全市扶贫资金投入大幅提高,但由于受资金管理政策规定,乡镇在使用上十分谨慎,不敢投入于有风险的养殖业,很多扶贫资金都通过入股企业,或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倾斜,造成农业生产物资短期内“暴增”,扭曲供求结构,频繁出现“谷贱伤农”现象,往往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本贱卖的现象。今年出现大面积芒果滞销、瓜菜价格暴跌等伤农情况。另外,村集体经济总体收入普遍不高。全市农村普遍没有实体产业经济,集体收入大多依靠土地出租或政府办公经费支撑,没有长期发展壮大的实体经济维续,村里不管要做什么项目都只能向上“等、靠、要”,村集体经济在支持带动贫困户发展上很少有所突破。
(三)扶贫产业项目增效难。近几年,各乡镇推进扶贫产业项目较为单一,经营模式都是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经营,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都是贫困户,受管理技术水平限制,很多扶贫专业合作社日常管理混乱,日常经营亏损十分严重。其次,扶贫产业项目类别单一,产业项目的选定不科学。目前大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方面,种养类别方面各乡镇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但收效甚微,尤其在养殖方面,各乡镇养殖的豪猪、羊、鸡、鹅等家禽养殖项目亏本变卖情况突出,部分养殖基地也已难于为续。另外,扶贫产业缺少龙头企业的扶持带动。扶贫产业是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由贫困户组成的技术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思路窄、技术差、管理乱”等缺陷无限放大,扶贫产业项目难能持续增收。
(四)帮扶责任体系混乱,没有形成集体合力。按市、镇、村三级层层压实责任,选派第一书记39名,同时成立168个驻村工作队556人驻村帮扶,专项指导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继续推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市2365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了“一对一”帮扶全覆盖。混乱的主要方面有:驻村工作队的选定缺少刚性文件要求,市级选派工作队时把关不严,个别存在工作懈怠情况。其次,乡镇与帮扶责任人信息沟通不通畅,沟通协调不够。需要帮扶责任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工作,组织管理及协调各帮扶责任单位推进扶贫工作难度较大,比较常见的是乡镇部署工作,帮扶责任单位帮扶责任人很难全部到位,都派代表参加,代表参加后工作没能及时传达执行到位,工作运转不通畅不高效。
(五)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差。大部分贫困户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加上缺乏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自我“造血”脱贫致富能力不强。一是文化水平偏低。据统计,全市贫困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比例占 70%以上,尤其在少数民族乡镇,贫困户家庭教育程度更低,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技能低下,难以提高收入。二是进取意识不强。村民思想较为保守,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为落后,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缺少致富带头人。目前,全市大多村干部中能够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不多。由于缺乏致富技能,经济发展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他们一方面自己致富无门,不能带头致富;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滞后,种养大户不多,少数民族乡镇基本上没有上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扶贫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制定明确标准,提高“识贫”精准度。目前,全市都已形成共识,要扣好脱贫攻坚“第一粒纽扣”,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对全市10个乡镇和华侨经济区“漏评”“错退”都开展拉网式调查复核。但“识贫”仍缺少刚性标准,建议:一是将家庭调查实际得分做为建议纳入评议的刚性标准,避免一些家庭境况好纳入其中,比如:收入不说,虚假报家庭开支,造成家庭人均收入低的家庭。二是扩大数据比对范围。目前,我市数据比对仅局限于房产、工商税务、机动车、银行存款(只有信用社、邮储银行2家)等方面。可以扩大的方面有:家庭人员就业情况及工资收入信息,银行存款比对要力争达到覆盖到所有商业银行。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村容村貌。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且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要重点解决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功能、道路不通、用水不便、电力不稳、信息不畅等问题。实现全村通宽带、通硬化公路、无线通讯全覆盖。推进文化、医疗、科技、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加快向贫困村延伸,打通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三)力戒形式主义,注重整合扶贫人力资源,提高帮扶效率。目前,全市扶贫工作层层加压,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显得人员力量庞大,但收效甚微,主要弊病是每一次工作任务,市直单位都大批人马到位,扶贫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小,但由于政策要求不普及,基本上各帮扶责任单位都是扶贫专干专做,其他协助,作用发挥不突显等情况。因此建议围绕着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出发,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职能,同时组建村村专职扶贫队伍,由乡镇每村派出1名,帮扶责任单位各派出1名的专职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期间长期吃住在村里,驻扎村里体察民情,沟通民意,有效提高扶贫干部的工作效率。
(四)通过制度规制,强化政府引导服务功能,力促内生动力,扩大扶产业种类,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一是抓好“扶志扶智”。确保思想先脱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在农村,基本上有想法、有办法的农民群众,基本上已经脱贫了,充分激发贫困户自身强烈的致富愿望,精准扶贫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勤劳致富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教育,进村入户一对一做思想工作,动员贫困人员亲属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主动性,真正把扶志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用好法治手段。通过“村规民约”大力推进法治扶贫,有效实现治“懒”,对个别家庭要敦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促进内生动力,实现家庭和谐。二是抓好产业规划引导。通过完善产业发展规划,采取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贴息,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让贫困户自主发展个人扶贫产业。三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带动机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大户+贫困户”模式,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的扶持力度,把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政府奖扶的重要依据,综合应用项目贴息、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促进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筑牢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四是提高产业扶贫资金效益。对缺乏劳动能力及没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可探索将其产业扶贫资金进行整合,以扶贫基金的形式,入股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或其它私营企业,按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给贫困户分红。同时,对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还可以将其引导安排到相关企业就业,获得劳动收入。五是实施就业脱贫。对就业实在困难的群众进行就业兜底,通过购买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安排贫困群众在护林、护河、环卫、交通协管等政府公益性岗位就业。加大对贫困群众创业及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的企业帮扶力度。
扶贫帮扶调研报告 篇六
定点帮扶扶贫帮扶计划
定点帮扶扶贫帮扶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万委办发〔2014〕124号文件精神,我单位成立了贫困村定点帮扶领导小组,落实具体帮扶责任人,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如下扶贫计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东北方向,幅员面积9.7平方公里,辖5个社,户籍农业人口154户549人(其中举家外迁51户195人,在外购房或租房31户100人,在外务工人数20户95人),外籍户口迁入5户17人,实际居住人口106户374人。现有耕地面积1073亩(其中田120亩,地953亩),林地8574亩,境内多高山,平均海拔1100米以上。该村以种植玉米、水稻、红苕、洋芋、杂粮等作物为主,由于地处高寒,产量较低,养殖以猪、牛、羊、鸡为主,属家庭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差,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44元,精准识别为贫困村。**村党支部设有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2名。
二、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分析
(一)贫困现状。2013年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2户179人,2014年脱贫5户20人,现有贫困人口46户168人。贫困发生率30%。其中:因病致贫1户3人,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2%;因残致贫8户17人,占15.4%;因学致贫2户7人,占3.8%;缺技术致贫11户45人,占21.1%;缺劳力致贫23户87人,占44.2%;缺资金致贫24户73人,占46.1%;因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1户1人,占2%;其它致贫4户18人,占7.5%。2015年预脱贫10户31人。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滞后。该村的农户地处高寒山区,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制约了经济发展。
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由于劳动力文化层次偏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自我发展意识差,找不到发展思路,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小农意识强烈,生产生活较为传统,农业种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发展极为缓慢。
三是缺资金,缺项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由于客观条件制约,筹资投劳难度大,一些大项目、重点项目难以惠及,仅仅依靠乡上,社会事业发展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四是青壮年外出,劳动力缺乏。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由于在家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导致土地荒废。
五是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大多数家庭中有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或者残疾人,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同时,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扶贫帮扶计划
包括立足当前的具体帮扶措施、着眼长远的三年脱贫帮扶计划和2015年具体帮扶计划。
(一)三年扶贫帮扶计划
三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务必以乡村两级组织为依托,以提升村民发展意识为抓手,以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定点帮扶为重点,分步实施,落实21名干部帮扶联系坑塘村的46户贫困户,逐项推进帮扶工作。一是加强思想引导,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扶贫手册、知识讲座等宣传方式加强群众思想教育,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增强致富信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加快农田灌溉、人畜饮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相关项目支持逐步解决农村垃圾池修建及垃圾处理问题,完善路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发展种养殖业,提高村民收入。因地制宜的根据坑塘村居住分散,缺少劳动力的特点,把发展养殖、种植业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二)2015年帮扶计划
1.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种植业。根据两个村居住分散,缺少劳动力的特点,把发展养殖、种植业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突破口。**是旧院黑鸡的主产地,村民居住分散,地域宽,生态好,适合养殖。46户168位贫困村民,每人发放黑鸡幼苗5只,共计840只。
2.定点帮扶。在**村抽选勤于劳动又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共21户,我局将安排21名职工采取1帮1(1名职工帮扶1户困难户)的方式,送政策、送科技知识到户,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
3.慰问特困户。对**村8户有肢残、智残、五保户等类型特困户,进行慰问。一是会同乡村两级组织协调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对没纳入低保的人员争取纳入低保。二是我局在年终走访看望,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帮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与帮扶村的联系。全局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帮扶工作作为2015年重要工作来抓,主要领导、帮扶小组人员和定点联系相关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到帮扶村帮扶户进行走访,了解情况,加强交流,掌握动态,及时解决群众难点问题,做到有的放失。
(二)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服务。帮扶干部要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要鼓励群众用好、用活现有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特别要对项目建设和种植养殖方面提供情报和技术服务,要让群众心中有数,发展有底气。
(三)加强与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部门往来较多,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优势,根据联系村的实际情况,主动会同乡村两级组织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尽力争取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推动村级项目建设的发展,让群众看到发展的希望,让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四)加强与市级联系领导的汇报。帮扶干部到联系村后,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做好记录,对群众提出的对促进发展有示范性的建议要及时加以落实,凡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要收集整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市级联系领导汇报,加快落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