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读后感精选 篇一
《镜花缘》是一部由清代作家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彩的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对其中的一些主题和情节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我被小说中对于命运和命运转变的探讨所深深吸引。小说中的主人公白素贞和许仙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故和命运的安排。他们原本是凡人,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成为了神仙。这种从凡人到神仙的转变,让我想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有时候,我们会遭遇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我被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描写所感动。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很多的考验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持着彼此的爱。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爱情是需要经营和珍惜的,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磨砺,才能变得更加坚固和持久。
最后,我被小说中对于人性的揭示所触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有善良和仁爱的人,有邪恶和残忍的人,还有善恶交织的人。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同时也要警惕人性中的邪恶和贪婪。
通过阅读《镜花缘》,我对命运、爱情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部小说不仅给了我美的享受,也给了我心灵上的满足。希望通过读后感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 篇二
《镜花缘》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小说,它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人生、爱情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被小说中对于人生的思考所深深触动。小说中的主人公白素贞和许仙都经历了很多的变故和挫折,但他们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这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其次,我被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描写所感动。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经历了很多的考验和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彼此的爱。这让我明白了爱情是需要经营和珍惜的,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磨砺,才能变得更加坚固和持久。
最后,我被小说中对于人性的揭示所震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有善良和仁爱的人,有邪恶和残忍的人,还有善恶交织的人。这让我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同时也要警惕人性中的邪恶和贪婪。
通过阅读《镜花缘》,我对人生、爱情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一切。希望通过我的读后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作品。
镜花缘读后感精选 篇三
之所以特别列出封面和内文的画师,是因为我从前也看过其他版本的《镜花缘》,并没有见过配彩图的,但这一版首页的绘画长卷却深得我心,是很漂亮的和风。为这彩绘,入手也觉得很值得的。
我初次知道镜花缘,是在小时候去哥哥家玩,哥哥有本《镜花缘》小人书,画的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到海外游历,在两面国揭开两面人后面的头巾,看见了他们背后的狰狞面孔。看到唐敖往高处蹿了数丈,当时不知道前面有他吃了蹑空草的情节,还以为他是武林高手。当时看小人书时就觉得非常好看,可惜哥哥只有一本,故事就没有看全,一直引以为憾。后来上了大学,在图书馆看见了《镜花缘》小说,就马上借回宿舍,一口气读完了。时间一长,对前面唐敖出海游历印象深刻,后面的情节便记不清了。此次再与《镜花缘》相逢,入手一册,也算是我与此书的夙缘。
本书共一百回,前四十回和后六十回,内容虽有联系,却有很大的不同。
前四十回,才子唐敖官场失意,随出海做生意的妹夫林之洋游历海外,后六十回,唐敖之女唐小山(百花仙子转世,后改名唐闺臣)出海寻亲,与其他花仙转世的才女们相遇,并共同参加武则天举办的女子考试之事。前四十回,由于角色人数较少,游历主线清晰,读起来还比较容易,后六十回,百花出场,人物繁杂,众才女相聚言欢饮酒行令,琴棋书画各展才华,难免令读者眼花缭乱。岂止是才女相聚,分明是作者炫学。作者欲刻画才女,倘若自己腹中欠缺才华,这文章是万万写不出来的。作者不吝笔墨,极力描写各才女之才华,如身在百花丛中观百花齐放。
我曾在其他版本《镜花缘》卷首见到胡适的文章,胡适很推崇这本书,尤其赞赏女儿国一段描写,因其表达了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镜花缘提倡女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实属难能可贵。前四十回借海外游历讽喻世情,笔法谐谑,入木三分,此为文学评论界共识,在此就不多说了。此次我特地细读了后六十回纷繁杂乱的
百花相会之章,其实在后六十回作者也借书中人物之口,发表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议论和讽喻。如红红、亭亭在黑齿国女子考试中被一些关系户挤下来而名落孙山,唐闺臣劝其到唐朝参加女子考试,红红、亭亭也担心唐朝的考试是否也存在着不公平、找关系的现象。还有一处情节讲医治小儿惊风,李汝珍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惊风起源不同,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使用同一种药物医治,这样只是治标不治本。可以说,镜花缘是一本作者借故事阐述自己观点的书。有些中国古典文学,作者意图往往较为隐晦,但李汝珍借此书阐述观点的目的非常明显,有关论战、观点的篇幅几乎多于情节。但有观点并不等于说教,作者借鲜活的情节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畅快淋漓,读之令人解颐,并无枯燥之感。此书大力提倡女权,在当时不啻惊世骇俗,但作者难免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对女权的提倡还是不够彻底。本书的九十几回讲一群将领征讨女帝武则天,连破武氏把守的四关,后来扶中宗上位,武则天退位为太后。百花中有一些女子为破阵玉殒香消,还有一些因为夫君战死而殉身相从。因其有女子殉夫情节,所以我觉得作者女权思想还是不够彻底解放。不过时代不同,以现代观点作标准要求生活在清代的作者,未免太过苛求,作者见解独到、议论精辟,已经走在时代前列,不少现代作者亦难望项背。
另外,作者写女子参加考试,赞扬女子的才华,而对女帝武则天持反对态度,如唐小山改名唐闺臣,小说最后中宗继位,武则天退位,又似乎为观点自相矛盾之处。然而我以为,这是小说时代背景的局限,并非作者反对女子称帝、从政,不然,作者又何以令牡丹转世的阴若花回归女儿国做皇帝,并且有三位女子随之做了女儿国的大臣?破武氏四关的一段战场描写,风格与封神演义类似,失陷在阵中的将领,亦是失陷在酒色财气之内,仍然讽刺的是人心的贪婪与欲望。作者身在清朝,女主名字改为“唐闺臣,意为仍是唐朝闺中之臣,我想作者也许是在隐喻反对清朝统治吧,毕竟清朝文字狱厉害,不能写得太明显。
此书作为文学作品,其效果可以用本书最后一页的一段话来作结:作者之友有忧思之疾,读此书时而解颐,时而喷饭,不久即愈。敢情这书能治抑郁症啊?心情不太好的朋友们都可以看看。然后作者还有伏笔,暗示这本书没完,还有下文,说只写了一半,朋友就催他将这一百回先印出来,说他写稿太慢,等全都写完,指不定要到什么时候,写多少先印多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听说哪本书是镜花缘的续集了。而且镜花缘里一百位女子,也只是交待了一小部分的结局,一大半却还没有交代。不过未写出来的那部分似乎也不是那些女子的结局,而是武则天作太后时第二次开女科考试的事情了。要说没烂尾,有些女子的结局没交代,作者本人都说还没写完;要说烂尾吧,也不对,因为女主百花仙子已经了却尘缘,与剑侠颜紫绡弃世修行去了。所以,我猜是这部作品实际上已经完成,只是爱开玩笑的作者在结尾吹了个牛。
我疑惑了很久这本书为什么叫《镜花缘》,取的自然是水月镜花之意,但是我读了很久并没有觉得书里讲水月镜花。后来一想,大概是唐敖和唐闺臣父女都弃世修仙去了,所以尘世间种种富贵、种种磨难,如同镜花一般,虚无缥缈。如有续文,说不定会叫《水月缘》呢。
另外,发现作者对名字里带紫的女子很偏爱呢,颜紫绡、燕紫琼、宋紫菱都是女中剑侠,英姿飒爽,来无影去无踪。
李汝珍花费三十年心血,方写了五十二万字,装印成书,已算是极厚实的一本著作。当今网文,作者为了保持人气,动辄日更万字,速度虽快,其质量就很难说了。天下文章,能流传于世,莫不是消耗作者的大量才华与心血,方可写成。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消磨了三十多年层层心血,算不得大千世界小小文章。”
此句令人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