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经典3篇)

时间:2017-03-05 02:12: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 篇一

华为是一家备受瞩目的科技巨头,凭借着不断创新和发展,成为了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读完《华为三十年》,我对华为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它的成功之道有了更多的思考。

《华为三十年》以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为主线,讲述了华为从创建到崛起的过程。任正非是一个非常有远见和决心的企业家,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任正非始终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华为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华为积极寻找机会,进军海外市场,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通过在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华为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华为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读《华为三十年》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华为的企业文化对于其发展的影响力。华为一直秉持着“敢于担当、追求卓越、开放合作、客户至上”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贯穿于华为的方方面面。华为不仅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和担当,还注重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为华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通过阅读《华为三十年》,我对华为这个企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华为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更在于其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我深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华为将继续保持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 篇二

《华为三十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华为作为一家中国的科技巨头,其发展之道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创新。任正非在创办华为时就提出了创新的理念,并坚持不懈地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华为通过不断创新,推动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

其次,华为的国际化战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求合作伙伴,通过与各国企业的合作,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华为的国际化战略不仅仅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商机,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合作,华为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理念,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最后,华为的企业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为一直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和担当,注重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华为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它为华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激发了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华为三十年》,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国际化和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华为的成功之道给我很大的启发,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创新,积极拓展市场,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我们也能够取得成功。华为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和追求,就能够创造奇迹。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 篇三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1

中国通信业四小龙“巨大中华”中,中兴通讯和大唐电信早已在国内上市,巨龙则在四处借壳,只有“龙头大哥”华为一直远离资本市场。1999年,华为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达120亿元;2000年飙升到220亿元……以后连年攀升,到2017年,已经接近4000亿元。如此好的业绩,又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那么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呢?

1998年以前,谁在任正非面前提上市的事情,他就跟谁急,他认为股票纯粹是“不务正业”。任正非曾向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表示:我的公司永远不会和股票打交道,永远也不会和证券打交道。据说,中国证监会某负责人曾多次与任正非商议,邀请华为在国内上市,但都被婉言谢绝。

在企业中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直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的华为从来不考虑上市,因为其自有资金很充裕,根本不需要通过上市去募集资本。华为也时不时有同样的表示。

第二种说法:华为高层对存在严重不规范行为和大量泡沫的中国股市不屑一顾,忽略了上市对品牌塑造、公司治理机制的改善作用。如果在国内上市,可以将员工的股份收集起来成立一个公司,以法人股的身份进入上市公司,但不可以流通。一名华为高层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称,华为当初没有上市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股票市场缺乏激励内部员工的功能。他认为,在当时国家的金融政策条件下,企业上市与否,与公司内部的激励政策没有太大关系。在国外,上市公司发行的流通股30%可以留给内部员工,员工股可以上市流通,员工就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获利。但是,国内主板市场并无此功能。加之二板迟迟未开,华为就逐渐放弃了国内上市,转而考虑国外上市。

第三种说法:处于通信业鼎盛时期的华为,致力于在国内市场上与海外跨国公司形成竞争态势,以求得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势,华为一步步编织了一张与各地用户从高层到执行层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这张网为华为带来了大量销售收入,但是也让华为有太多需要保守的秘密。如果上市,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远离公众、回避媒体的态度,就会使那些秘密公开,这显然是华为不愿看到的。

最后一个说法是:华为特殊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国际级券商看了都大喊“看不懂”。多年来,华为为了上市多次尝试清理股权,但是,无论内部员工持股,还是邮电职工的股份,都已经变成经营模式和资金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重难返,强行手术,不免伤筋动骨。但华为公司的干部则不这样认为,一名华为中层领导称,华为的分配制度和财务制度都是参照国际知名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做的,怎么会存在“看不懂”?他指出,2003年,华为的财务报表是由国际上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严格审计的,如果有什么问题,怎么可能通过?

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上市的那一天,就是他退休的那一天。全员持股过于分散,华为上市必将导致控制权丧失。员工股份大幅度增值,会导致凝聚力涣散,毁掉团队竞争力。过去,华为老员工离职,股份按1∶1兑现现金,曾遭致诉讼。华为的股权结构、股东组成、股本金扩张、股份析出,存在很大的隐患。这就是为什么华为能够成为世界500强,却不敢轻易上市的根本原因。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2

一位低调的'商业思想家,数十位40岁出头的企业战略家和几千位30多岁的中高层管理者,率领着十多万20到30岁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型大军,纵横全球五大洲,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过去三十年,华为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还能持续多久?年收入三千多亿,华为的赚钱密码是什么?下一步华为会走向哪里?会崩溃或消亡吗?严格来说,这是一本讲述华为发展史的新著。作者以坚韧不拔之志,克服种种困难,采访了数百位“华为人”,访谈整理稿多达400余万字,录音材料200小时以上,对原著进行了超过70%的修订,补充了十几万字新内容,历时五年,写就本书。

此书揭开华为从“土狼”到“狮子”生死蜕变的神秘面纱,站在华为巨人的肩膀上,回顾建准九年创业历程,学习华为创业的宝贵精神。释卷听溪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规避不必要的错误。金融市场就像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原始社会,我们要想在这个市场存活下去,就必须要努力地让自己不断拼搏进取。只有我们不断地去抢占市场不断地去开拓视野,才会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发展中让自己以及企业更加强大。机遇,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但这何尝不是一份冒险,一次豪赌呢?

古人最注重尊重对手,对手是你珍贵的老师,因为对手帮助你成长、危机使你强大、困境刺激思维,在一次次的磨砺中,让自己变大变强。在顺境中我们更要如此,在顺境中保持危机意识,才能逆流而上,位于不败之地。

不仅是在公司运营方面,我们个人也应该抛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思想。而应该居安思危,把自豪感转化为危机感,奋发进取,才能在发展中不断成长,不断强大,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并不仅仅是人,其实企业也是如此。我们中国自古所流传的话语无不是要增强团队协作,提高我们整体的竞争力以及个人的战斗能力。这毕竟不是物与物之间的拼接,而是人与人的合作及企业的制度规划,只有人与企业的优势无缝衔接,才能去做商业海洋的弄潮儿。所以在管理企业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准确定位自己的弱点,抓住企业的短板,去思考改善从而使得企业均衡发展。

华为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华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始终保持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以一个高度稳定集中的团队和统一的战斗士气进行冲锋。这主要得益于任正非的领导素质展现,军队管理模式和西方现代管理模式的高效结合及运用。而这里面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任正非曾说过,资源是会枯竭的,但是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

华为的企业文化虽然简单易懂,但是真正能一直进行操守保持的却少之又少,并且在如今大浪淘沙的社会中,我们只有真正的做好自己、做好口碑才能让群众下属真正的信服你和拥护你,这样的企业才会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才。

铸造精神、成就华为鸿鹄之志:

1、吃苦耐劳的精神:几乎每个华为人都备有一张床垫,晚上加班很多人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再爬起来干,黑白相继,没日没夜。可以说,一张床垫载着华为人共同的梦想,同时也展现出华为人吃苦耐劳精神,构成华为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

2、敬业精神:什么人能做好工作?就是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献身精神的人,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大凡离不开两条:一是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锲而不舍的勤奋和努力。这两条的有机结合,即为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华为公司提倡工作上艰苦奋斗。提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思想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己。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艰苦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视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崇高的美德。华为人的艰苦奋斗,使得华为产业如日中天,也向我们说明,只要奋力争取,成功就不再遥不可及。

华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一个伟大的企业,一个令中国人自豪的企业,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学习他们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和他们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1987年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截至2017年底,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2017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位。

我感到,华为能有今天的成就,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以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的战斗队士气冲锋。这主要得益于任正非军事领导素质的展现,军队管理模式和西方现代管理模式有效结合的运用。直白点说,任正非其实是从华为组建时6人的班长,一直升任到17万人的军团长。

剖析其领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靠共同愿景凝聚人。华为的寓意是“中华有为”,暗藏潜龙之志。创建之初,任正非就把做一个世界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作为目标愿景,逢人就传播这个狂想。人家都称他“任疯子”。

2、靠思想教育塑造人。学领导讲话,写学习体会,组织群众性大讨论交流,开展宣誓活动,唱革命歌曲,看战斗题材影片,学雷锋、焦裕禄等典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等。

3、靠企业文化感染人。任正非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华为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艰苦奋斗、实事求是。

4、靠管理制度约束人。华为历经1年时间起草了《华为基本法》,成为一部公司价值体系和管理政策系统的总纲。

5、靠权力分控驾驭人。任正非牢牢抓住用人权,态度很明确,“没有控全就没有必要分权”“永远都实行中央集权”“文化是分权的基础,没有认同感就不能分权”。对于不接受其意志的,中高级干部直接削弱和剥夺其权力;对于普通员工和工程师,采取“不整人、不提拔

”。一些老员工则号召“内部创业”,给予其大力支持离开公司创业。可以说是“无情下岗,有情安排”。

6、靠人格魅力折服人。任正非公而忘私,说到做到,身先士卒,在公司威望很高。无论在岗的还是离开的都评价很高,说他“发自内心希望别人好”“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很够意思”。

看到这,大家也许觉得这一套东西太过熟悉。没错,就是部队的教育管理。

这里还有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华为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和任正非。如果公司上市,直接会影响到任正非的权力掌控。员工股份大幅增值,会导致凝聚力涣散,毁掉团队竞争力。

《华为三十年》读后感范文(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