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 篇一
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
作为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局在2009年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旨在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监督和指导。在09年内,将完成一批重要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二、推进土地利用权出让
国土资源局将继续推进土地利用权出让工作,加强对土地出让的监督和管理。在09年内,将组织开展一批重要土地出让项目,确保土地利用权出让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三、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
国土资源局将加大对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和城市土地复垦的工作。在09年内,将组织开展一批重要的土地整治和复垦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
四、加强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完善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在09年内,将组织开展一批重要的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项目,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09年内,将组织开展一批重要的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项目,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六、加强土地执法监督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执法的监督和指导,推动土地执法工作的规范和规则。在09年内,将加大对违法土地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维护土地资源管理的公平和公正。
总之,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推进土地利用权出让、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加强土地执法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国土资源局将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 篇二
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
国土资源局是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在2009年,国土资源局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以应对当前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下是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工作,推动土地利用的高效、合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
二、加强土地出让管理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出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土地出让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通过加强对土地出让流程和程序的监控,防止土地资源被非法占用或滥用,维护土地市场的良好秩序和稳定发展。
三、推进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
国土资源局将加大对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和城市土地复垦的工作。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为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对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维护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六、加强土地执法监督
国土资源局将加强对土地执法的监督和指导,推动土地执法工作的规范和规则。通过加强执法力量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执法效能和水平,维护土地资源管理的公平和公正。
总之,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土地利用的高效、合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出让管理、推进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加强土地执法监督等一系列措施,国土资源局将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国土资源局09年工作计划 篇三
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国土资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期,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土地、矿产资源相对减少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另一方面,土地、矿产资源利用粗放和无序的问题普遍存在。根据当前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2009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局,坚持依法行政、保持清正廉洁、深化各项改革,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完善体制、提高素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为全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为促进我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2009年,国土资源工作要努力实现四大目标:一是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要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特别是占用耕地的数量得到严格控制;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得到严格的保护,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确保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显著加大,确保占补平衡;通过整顿规范,建立起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得到有效遏制,矿山布局更加趋于合理,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国土资源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设项目用地,要提供有效保障;矿产资源保障和供应能力要有显著增强,要加强资源调查评价,摸清资源家底,寻找后备资源。三是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征地补偿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户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四是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全面建立以公开便民为原则的现代行政程序,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标,2009年要突出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任务。
一是认真落实土地调控的各项措施。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要围绕这项目标,开展深入调研,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措施,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同时加大土地复垦整理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省厅对我们的支持。科学修编和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利用和平衡好全州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保障各项建设的顺利实施;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切实加强国土资源储备,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市场,努力提高国土资源市场配置率,该进入市场交易的国土资源必须进入市场交易,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规避市场交易。健全国土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加强批前监督、批中审查、批后核查和日常监管,从严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二是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继续巩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成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以打击乱采滥挖、超层越界、以采代探、破坏浪费资源、非法转让矿业权为重点,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推进资源整合,优化矿业开发布局,推动做大做强几个矿业集团,建设有特色的矿业经济。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健全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建设。完善矿产资源调控机制,建立矿产资源收购储备制度。
三是服务重点建设,努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x内能源交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如做好xx、xx高速公路用地报批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提高资源取得和保有成本,鼓励内部挖潜、盘活存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要实行有计划出让,不能无节制的供应,推动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转变。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强化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审核管理,坚决淘汰不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采选技术落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破坏污染环境的矿山。
四是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改进政务服务;要严格执行各项行政审批程序,明确行政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执行行政责任问责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理财。扎实做好国土资源信访维稳工作,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依法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做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补偿机制。
五是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加快推进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工作,按照经费落实、人员到位、保证质量的要求,加快调查进度,全面掌握资源家底,为宏观调控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开展开发区、县级以上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其中xx、xx、xx三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必须在明年六月底前完成)为进一步规范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奠定基础。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突出重点矿种勘察,积极组织申报地质勘查项目,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全面增强地质勘察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建立国土资源信用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全州国土资源系统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执法监管和服务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