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经典3篇)

时间:2013-04-07 03:24: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 篇一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努力。

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首先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这为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从而形成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效益。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鼓励高校培养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中国的制造业更具竞争力。

其次,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中国制造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中国的制造业能够生产各种规模的产品,从小型电子产品到大型机械设备,从生活用品到高科技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中国的制造业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优势使中国的制造业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此外,中国制造业还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合作,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全球供应链更加高效和灵活,中国的制造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物流系统与全球各地的企业进行快速沟通和交流。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制造业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实现产业链的全球化。

然而,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的制造业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代价。大量的排放和能源消耗导致了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其次是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中国的制造业仍然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庞大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制造业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制造业还需面对环境污染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努力,中国制造业有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 篇二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世界分工体系调整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制造业逐渐成为全球工业链的重要一环,并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并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这些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庞大市场资源,实现了规模效益和市场扩张。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和培育技术创新,中国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也得益于全球分工的调整。随着全球产业链的深入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将生产环节外包至中国,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优势互补,与全球各国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中国的制造业能够生产各种规模的产品,从低端消费品到高端制造业,从简单组装到高科技制造,满足了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中国的制造业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优势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使得中国的制造业在某些领域失去了竞争优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其次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贸易壁垒和关税的增加,对出口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与各国的贸易合作,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崛起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国内就业和消费增长,还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与各国的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将继续在世界分工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 篇三

[摘要] 中国 经济 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 工业 高速增长同中国经济的快速对外开放和日益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各工业部门的产业链继续延伸,产业融合进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的融合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为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由于外国 企业 的大量进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外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的独特画面。世界产业的信息化、全球化、环保化趋势对中国产业 发展 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 影响 ,促进中国必须探索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对于制造业本身而言,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国际分工;工业化;竞争力

中国工业化②已经经历了两个特征迥然不同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次“起飞”时期,可以称为初始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实行封闭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可以说,那是一个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基本隔绝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时期,可以称为加速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对外经济关系上则实行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从80年代的试点开放、90年代的局部开放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开始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这是一个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的时期。今天,中国经济正在大规模地全方位地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全面地同全球产业高度融合。

一、全方位开放的大国工业化进程

二、以加工优势启动的加速工业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时期,即为加速工业化时期。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中国不断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从试点开放到局部开放,再到全方位的开放,仅仅20多年,中国就从一个高度封闭的国家,变为开放度非常高的大国,特别是在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中国成为全世界最为宽容的国家之一。正是因为这样,在加速工业化时期,中国全方位的和相当彻底的对外开放政策所获得的一个直接益处是:广泛地获得了国际分工,特别是产业分解所提供的制造业发展机会。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分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分工深化的表现。由于世界产业的分解,使得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传统产业有可能迅速地向中国转移。20多年来,中国通过承接制造业的组装加工,形成了从沿海地区开始,并不断向内地延伸的许多加工区和产业集群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分解是技术扩散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分解的过程中,不仅传统产业向中国转移,而且高技术产业中的加工环节也迅速地向中国转移。①实际上,在产业高度分解,分工非常细化的条件下,被统计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同传统产业产品的生产工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中国工业化很快进入广泛的国际分工体系。在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极其独特的现象:即所谓“加工贸易”在进出口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而且,在进出口额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也占相当高的比重(见表3)。“加工贸易”这种一向被认为是低技术层次的方式,甚至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世界分工的实现形式。总之,中国工业高速增长同中国经济的快速对外开放和日益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后来逐渐发展成能够接受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的工业区,以至成为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工业区和产业集群区的形成过程中,工业化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所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这些地区工业配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和大规模发展加工制造业的依托基础。这是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工业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进入21世纪,随着 经济 实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各工业部门的产业链继续延伸,产业融合进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的融合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为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当然,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还明显不足。在这方面,不仅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也有一定的差距。①

当前,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 问题 是,在加工制造业长足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融合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的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正日益增强,而且装备制造业将越来越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在制造业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装备制造业能否像加工制造业一样获得长足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前途,决定了中国是否真的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从本文以上所讨论的中国过去20多年制造业高速增长的路径来看,迄今为止,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相对滞后和竞争力不足,是一个不可否认和回避的事实。当然,同一个事物也有其另一个方面,从积极的意义上可以说,对于下一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而言,装备制造业将成为非常有潜力的巨大发展空间。可以预期,在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中,曾经推动了加工制造业2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扩大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和依托已有工业基础的支撑———将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再次崛起和发展。

中国众多的人口不仅能够生产大量的工业产品,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过程和国土整治的巨大工作量,更是一个庞大的投资市场。所以,中国工业增长不仅仅是使工业品供应大量增加,而且将引致需求的大幅度增加。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将成为一个促进各伙伴国共同发展的巨大市场。总之,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不仅创造供给,同时也创造需求。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工业制造中心”,而且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形成中心”。中国不仅从供应方推进世界经济发展,而且从需求方拉动世界经济发展。

更值得重视的是,当今的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并行。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也参与广泛的国际合作。通过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伙伴国的经济增长和 社会 福利的提高。所以,从实质上看,中国的发展包括制造业规模的扩张没有“威胁”任何国家。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将改变中国;同时,中国也改变着世界。这种“改变”的含义是:相互促进、共同增长、追求繁荣。

三、比较优势格局的变化和竞争态势的发展趋势

由于中国工业化的高度开放性,“国际贸易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向“国际投资导向”的国际分工方式发展,比较优势的经济实质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根本的经济性质看,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资本和跨国公司就可以大规模地在中国“采购”劳动、土地等廉价资源,直接享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中国市场展开“世界大战”。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中国是跨国公司绝对不可不进入的“战场”,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不到中国“参战”的公司称不上是世界级 企业 。由于外国企业的大量进入,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外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竞争的独特画面。外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地获取中国市场的资源优势,必然显著地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特别是投资领域的大幅度开放,“哺育”着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使之成为规模扩张更快、经济实力更大、国际竞争力更强的超级经济实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成长起来,并且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逐步提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在中国现阶段的工业化过程中,可能发生这样的独特现象: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在统计意义上的提高,可能并不同时表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同样程度的提高。以显示性指标(主要是“MADEiNCHINA ”产品的产量及其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来反映,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往往先行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考虑到企业国际竞争力实质上是一个国际比较意义上的概念,相对于跨国公司日益增强的实力,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这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近年来,从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初级产品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虽然在个别年份有所反复,但总体上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反之,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指数则保持了上升的趋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高。但是,也有一些产业,例如:化工、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同国外同行业相比不仅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中国出口工业品中,竞争力比较强的仍然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玩具等。近年来的一个有趣现象是,纺织与服装产业相对中国其他产业的竞争优势在减弱,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的竞争力却在增强。这表明,一方面,比较优势仍然是这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比较优势对竞争力的决定作用又在减弱,特别是,更多的产业越来越依赖于竞争优势的决定作用。所以,对于未来中国的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尽管仍然非常重要,但其相对重要性却有弱化趋势,优势竞争的作用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数量扩张很快,但总体上看,附加值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尚处于劣势。值得注意的是,从统计数据看,化工及运输设备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进一步相对减弱的趋势。但是,也有一些产业,例如办公及通信设备等,却已经具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这也许可以表明:如果我们观察制造业中的两类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中国的加工制造业的竞争力在显著增强,而且在加工制造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类别正在向高级层次扩展。也就是说,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正在从较低技术层次的加工制造业向具有较高层次的加工制造业升级。同时,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弱的现象正在越来越突出地显示出来。

(4)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工业品出口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对提高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中国民族工业形成很强的竞争压力。在研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我们发现,如果不扣除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国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如果扣除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则有些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提高的幅度就不那么大了。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工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和直接贡献。但也要看到,中国民族工业(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得并不像产业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么快。我们也许可以推断:在经济开放度大幅度提高的条件下,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比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得更快(我们通常将产业竞争力视为企业竞争力的总和,而上述现象的出现,即一国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则是对国际竞争力的 理论 框架和 分析 方法 提出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5)统计显示:在中国大部分工业品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同时,其国内市场的份额却在不断降低。这是中国经济开放度提高的一个有趣的表现。随着国民经济对外开放度的进一步迅速提高,一方面,中国各类产业真实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将越来越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决定和影响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关系和竞争优势关系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外国企业不仅可以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向中国输出产品,而且还可以到中国来投资,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来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因此,中国产品打出去,外国产品打进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正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显著表现之一。

(6)中国工业品同进口产品的价格比总体上看呈下降趋势,即在中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量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出口产品的单位价格与进口产品相比在降低。这说明,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仍然是以中低档为主,质量和附加价值还不高。在纺织业和机电产品中,某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更是如此。

(7)尽管中国近年来机械 电子 类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不断上升,表明中国正在向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但是也要意识到,出口总金额的不断提高是在出口价格水平相对于进口而言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的。这表明,这类产品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低价格上,而其质量和附加价值仍然缺乏竞争优势。

(8)有些产品,如化学品类及塑料、橡胶类产品,虽然其出口额近年来在中国工业制成品总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贸易竞争指数也在降低。但是,其单位出口价格却有所提高,甚至已经高于单位进口价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类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已经有所提高。

(9)在机电产品领域,从数量上看,中国不少产品的竞争力有显著提高。但是,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加工阶段的比较优势,我们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将长期低于进口产品。 目前 的现实情况是,即使在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中(典型的如电视机、空调、冰箱等),我们的优势也主要在于加工制造环节,大部分家电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需要依靠国外技术生产。因此,在这些领域,即使出口产品数量远远高于进口产品数量———按照最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衡量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我们具有绝对优势;亦或即使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高于同类进口商品———按照进出口产品价格比衡量我们的产品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也不能得出结论说,中国的该类产业已经具有长期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了。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将会在很长时期内存在,并长期抑制中国制造业工资成本的上升。虽然这是中国制造业保持长期价格竞争优势的源泉和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国制造业产品价格比的长期下降趋势,很可能使中国工业制成品长期处于价格低下的不利地位。

在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弱势是“走出去”战略。据统计,到2002年6月底,中国共设立境外企业6758家,但有关调查材料显示,至今为止,在这些对外投资项目中“鲜有成功者”。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较弱,更重要的是,由于产权制度和企业体制的缺陷(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往往成为资金外逃、化公为私、损公利私的渠道和手段。反过来,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现象,加之中国目前还没有实行资本项目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国家不得不实行严格的对外投资审批制度,而这又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企业“走出去”的道路更加崎岖漫长。对此,希望尽快“走出去”的企业抱怨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国家则处于两难境地:愿望放手,但怕流失。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不是竞争实力太小而是权益风险太大。没有一个明智的投资者会愿意把自己的钱投到没有资产安全的地方,只有花别人钱的代理人才会编造动听的“故事”来演出热闹的“投资”戏剧:所谓“一举收购××海外公司”、“投资××亿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在××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而大多数是只有播种没有收获,损失惨重,只能以一言“交学费”以蔽之。总之,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在国际投资方面处于不对等竞争的状态: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比较容易,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十分困难。这是中国企业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四、探索新型 工业 化的道路

当 中国 进入工业化的加速阶段时,世界产业 发展 也正处于新技术革命时期和 经济 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的时期。这一时期世界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以 电子 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促进了经济活动的信息化,即信息产品的广泛使用, 网络 技术的深刻介入,使得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极大地改变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技术环境和经营条件,也改变了产业竞争的业态基础和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内,产业信息化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原则向深度和广度的强势推行,促进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使得几乎所有国家的产业发展都卷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经营活动,强劲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势头。

工业化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但工业化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特别是以全球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不可避免地给世界带来一些严重的 问题 。最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世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口参与了高度密集的经济活动,对 自然 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全世界都不能不考虑:地球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是否能够支撑如此巨大规模和高度密集的人类活动?因此,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世界性问题,环保化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世界产业的信息化、全球化、环保化趋势对中国产业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 影响 ,促进中国必须探索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而不能延续传统工业化途径来实现新世纪的经济和 社会 发展目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许多特点,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除了人口众多这个最突出特点之外,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还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中,中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问题,是其他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所以,城市化、重化工业化、人口迁移、大众消费(例如汽车的普及)等工业化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在中国的表现必然同其他国家有非常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前工业化因素、工业化因素和后工业化因素同时大规模地出现在同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突出地显现出来,并且极其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极为特殊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中国不仅人口多,而且总人口中的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以及要求就业人口的比重都很高,所以,劳动力供应几乎是无限的。同时,中华民族具有十分突出的高储蓄传统,所以,高就业人口条件下的高积累型

增长方式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这在经济关系上表现为:投资推动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只要没有技术“瓶颈”,制造业的增长张力极为强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实行对外开放,承接了外国产业的技术扩散,中国制造业就能迅速地形成巨大的生产能力,并且快速地成熟起来。但是,也正因为同样的原因,以高就业人口为条件的增长虽然使经济总规模快速扩张,但人均收入的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已经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人均国民收入仍然不足1000美元,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极罕见的。同时,高储蓄率意味着低消费率,低消费率当然对市场需求规模产生制约。面对着低人均收入和低消费率,由投资和无限劳动供应推动的强劲增长的中国制造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必然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越来越多的居民在消费品的种类上已经同发达国家没有很大差别,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领域;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又非常低,但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却又非常巨大。那么, 企业 生产怎样的产品才最能符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呢?很显然,价格越低越好。所以,在市场竞争中,低价格产品不断驱逐高价格产品。而低价格要求低成本,所以,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突出地表现为成本—价格战,这必然导致企业的低利润。长期的低利润对企业的发展是严重的障碍,而要突破这一障碍,企业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问题是,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阶段,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深刻的意义上说,这就是要求从传统工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制造业转向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实现不断的技术创新,获得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更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而且,还必须实现低污染。而在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低污染同低成本、低价格常常是矛盾的。从长期看,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低成本、低价格,是不可能有出路的。这又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由于当今世界的主要产业技术都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任何产业的技术特征都会带有它所产生的那个社会的经济环境的烙印,例如:在发达国家,人力价格较高的经济环境会使得工业技术倾向于更节约人力而更多使用资本,即以资本替代劳动。中国的经济环境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别,众多的劳动资源必然要求产业技术在总体上具有多就业的性质,即以劳动替代资本,同时又不失经济效率。因此,适应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技术将是多层次的技术,有引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也有更符合中国经济资源条件的适用技术,或者所谓“中间技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面对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中国制造业的产品也必然是多档次的。例如:中国既需要生产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高档轿车,也需要生产十几万至二三十万元的中档轿车。同时,几万元甚至三四万元的经济型轿车也有非常大的市场。因此,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对于制造业本身而言,必然表现出“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的显著特征。

与此直接相关,或者说,同一个问题的另一种表现是: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必须面对和解决两个巨大“差距”的问题:一是中国产业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二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同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下,必须最大限度地促进发达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又不能不十分重视缩小国内各个地区主要是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这意味着,既不能以牺牲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来换取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又不能不实行相当程度的具有“逆市场调解”性质的区域政策,来促进较后进地区的更快发展。这两个巨大“差距”如此突出地同时并存,是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所罕见的,至少没有像中国这样尖锐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区域经济关系上,中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也必然会表现出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多技术、多层次”特征。

〔 参考 文献 〕

〔2〕[美]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化与世界体系》,北京, 社会 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埃及]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美]芭芭拉·斯托林斯等:《 经济 增长、就业与公正———拉美国家改革开放的 影响 及其经验教训》,北京, 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金碚、李钢、秦宇:《中国 工业 国际竞争力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 研究 所《研究报告》2002年第9期,12月。

〔6〕[英]乔纳森·安德森:《无须害怕中国制造业》,英国《 金融 时报》,2003年2月25日。

〔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 统计公报》。

[作者简介]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中国经营报》总编辑。

①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3)的总论, 内容 略有增删。②狭义的“工业化”就是制造业高速增长进而导致社会经济结构 现代 化的过程。本文在这一意义上使用工业化概念。所以,文中所说的“工业化”大致可以被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

①在人类 历史 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在处于中国这样的发展水平时,实行像中国这样的全方位彻底的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对外商直接投资所实行的高度容忍和彻底开放的政策。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