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篇一
狂欢化是一种现象,指的是社会活动或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过度狂热和放纵的行为。狂欢化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成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然而,狂欢化现象的产生却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狂欢化的产生与现代社会的压力和焦虑有关。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例如工作压力、经济压力、社交压力等。这些压力使人们感到疲惫和焦虑,狂欢化活动则成为他们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在狂欢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享受到快乐和自由,从而缓解内心的压力。
其次,狂欢化的产生与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有关。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追求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狂热和放纵。他们通过发布照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示自己参与狂欢化活动的经历和心情。这种行为不仅能够让他们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还能够增加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因此,社交媒体的普及促使人们更加热衷于参与狂欢化活动,使其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此外,狂欢化的产生也与人们对于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求有关。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感到自己的存在缺乏意义和价值,缺乏自信和满足感。而参与狂欢化活动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在狂欢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一起庆祝和享受快乐来建立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这种体验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满足感。
总之,狂欢化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和满足感,同时也能够成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狂欢化现象的产生与现代社会的压力和焦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以及人们对于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求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狂欢化现象,既能够享受其中的快乐,也要注意自我控制和合理安排,以保持身心健康。
论“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篇二
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狂欢化现象是指在社会活动或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过度狂热和放纵的行为,它有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首先,狂欢化可以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来源。在狂欢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忘却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共同追求快乐和放纵。狂欢化活动可以为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人们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让他们在快乐和欢乐中建立起情感和认同。这种共同体验能够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使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
其次,狂欢化可以提供人们心灵的满足。在现代社会,人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狂欢化活动则成为他们释放压力和放松的一种方式。在狂欢化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享受到快乐和自由。这种快乐和自由感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幸福和满足。
此外,狂欢化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狂欢化的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表演、舞蹈、音乐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造力。这种表演和创造活动不仅能够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狂欢化的文化活动,人们可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潜力,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狂欢化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成为社会凝聚力的来源,提供人们心灵的满足,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狂欢化现象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需求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狂欢化现象,既能够享受其中的快乐,也要注意自我控制和合理安排,以保持身心健康。
论“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篇三
论“狂欢化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狂欢化理论;巴赫金;文学;哲学;意义论文摘要:试图阐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哲学、诗学、政治学、语言学意义,并联系巴赫金所处的历史背景、个性命运,从宏观上去把握其艺术的深刻思考及其原因。
如今,在商品经济主宰人们生活,金钱成为人们主要的追逐对象,文学日益退出主流话语,日益边缘化状态的大背景下,文学理论园地则多少显得寂寥了。但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名字却为我们带来了一道亮色。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则成为解释当下文艺现象(尤其是大众文艺)的绝佳上好的依据。国内有关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文本解释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则试图阐释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哲学、诗学、政治学、语言学意义并联系巴赫金所处的历史背景、个性命运,从宏观上去把握他关于艺术的深刻思考及其原因。
一、狂欢化理论产生的意义
狂欢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对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反叛,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渴求。但狂欢化理论又具有超越现实的永恒魅力,在诗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诗学意义
巴赫金狂欢化理沦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全面的文学研究。传统的诗学研究,要么从社会历史的茫茫大海中找寻文学的根基,象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的三元素说;要么把文学的归宿定格为文本自身。如形式主义者把文本看成自律自足的客体。但无论是从外部出发作整体宏大的观照,还是向内作微观精神的审视,都在展示其理论严谨深刻时又表现出其狭隘与片面。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却克服了这种“内”与“外”的对立。一方面,它并不离开文学自身的特性,而从文学自身内部结构出发,即从文本自身出发开始考察,这一理论主要是从研究小说理论开始的。他从小说体裁追溯到狂欢体、狂欢节,然后又涉及到民间笑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戏仿、俗语、怪诞肉体形象,以及这些形式是怎样渗透到文学中,并逐渐内化为文学性因素的。托多洛夫曾指出巴赫金比“形式主义更加形式主义”。从这里可以看出,巴赫金是通过深入作品结构内部来把握文学的,他尊重文学的体裁、技巧等形式因素。另一方面,其理论又涵纳了社会历史的喧嚣与骚动。巴赫金认为,任何一种形式都不是中性的,不可能不关涉意义,例如体裁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也不可能不传达某种意义。因此,巴赫金在研究小说体裁形式时,并不是共时静态地研究,而是做历时性地探索。他发现民间狂欢节这一文化现象对小说体裁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于是他考察了狂欢节产生的由来、兴衰特征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民间笑文化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巴赫金认为,狂欢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节日,更重要的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生活”,是“第二生活”,一种别样的冲击现实的完美生活。而狂欢体或者是后来的小说体裁则是完美生活的记忆形式,巴赫金称之为“体裁本身的客观记忆”。狂欢化理论既摒弃了形式主义学派与世界的封闭隔离,又避免了经济决定论者对文学阐释的僵硬性与强制性。对文学的研究。我们常常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但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告诉我们,“内”与“外”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交流互变的。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双声思维、对话艺术思维的确立,使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手段和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巴赫金认为,各种艺术因素、手段都可以熔于同一文学作品之中,即使是难以相容的因素。贵族与贫民窟下层人、哲理对话、冒险幻想等惊奇地交叉在一起,消除了原有体裁之间的对立,形成不同艺术要素之间的交往对话。同时在结构上,也可以利用几个情节线索平行发展的对话形式,形成对话结构。另外,也允许各种人物的不同思想存在。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文艺学中阐释了一种主体性思想,即“主体间性”。在巴赫金看来,以往的文学创作常常被一种独白的思想占据了。这主要表现在,作者统摄一切,控制一切,人物受作者支配。人物在作者的控制下失去了自主性、主体性。在作者与人物的关系中,人物不是作为自由的人来看待,而是作为客体,作为没有思想的存在,人在这里完全物化了。人物丧失了主体性。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无疑大大加强了人物的主体地位。主人公与作者平起平坐、自由独立、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人物又并不是与作者绝对对立的,他不能离开作者,需要通过作者的观照来完善自己。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不仅找回了已消失的主体,同时又加强了主体之问的交流互动。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虽然研究的重点是小说体裁,涉及的只是诗学领域,但这一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却超越了诗学的范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理论在人类的意识领域中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
2.哲学意义
狂欢化理论的哲学意义在于树立了新的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种态度:一元论和二元论。不管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强调绝对性。机械唯物主义只强调物质,唯心主义看重意识;而康德则表现世界与意识之问的不可调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所体现的哲学精神确认心灵与世界的对立,但并不象康德理解的那样不可沟通。世界向我呈现为必然性,变成我自己安排的世界,转化成“我应当做的事情”。世界在本质上并没有意义,只是在我主动给予和世界被动需要的关系中才呈现意义。我处在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位置上,因而我有责任对世界作出应答。我通过我的活动行为所表现的价值来塑造世界。因此,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所体现的哲学是一种价值哲学,这种价值哲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首先,它使人们摆脱了用刻板、僵化、静止的观念来看待人和事。存在并不具有自足性,它处于不断地建构与完善之中,处于价值关系中,处于未完成状态。因而,一切自以为是的制度、文化、真理都会在变易中消失。纵观人类各个文化领域,没有哪一个在当时看来具有完美性的哲学、制度等,不在时间的淘洗中而改造换新。同样,评价一个人也是如此。所有的人都认为我庸庸碌碌,因为我没有任何成绩。但这种评价只是表现此地此刻的,并不代表我的未来,未来的我处于不断地筹划与改造之中。这样说来,我是未完成的。所有人对我的解读并不适用于我整个的变化的人生。总之,这种哲学鼓励创造性、开拓性。其次,这种哲学提倡相对性精神。狂欢化理论摧毁了绝对真理,世界与心灵的问题并不是谁压倒谁的问题,而是二者如何协调的问题。世界与心灵都是相对的,都需要在其相互的作用关系中达至完善。因此,这一理论可以用来否定中心,瓦解权威。再次,这一理论主张平等对话,这就打破了独白的垄断地位。无论是官方的主流的思想意识,还是民间的次要的思想意识,都能平等共存,并相互影响交流。这对倡导世界的多元化,对话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