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探讨论文 篇一
标题: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正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探讨了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通过对物联网的应用案例以及现有技术的分析,本文指出了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相互依存关系和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应用案例;发展趋势
引言
物联网是指通过物体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物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信息通信技术则是物联网的技术基础和支撑。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物联网是指通过物体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体间的互联互通,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将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通过传感器感知物体的状态和环境信息,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通过网络将结果传输给用户。
2.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信息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技术基础和支撑,没有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物联网无法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物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信息通信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机会。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双方的发展。
3.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案例
目前,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智能家居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节能减排。在智慧交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在工业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4.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首先,物联网将进一步普及和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双方的发展将相互促进和支持。再次,物联网将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信息通信技术提供新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机会。最后,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挑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保障物联网的安全和可靠。
结论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物联网的应用案例和现有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相互依存关系和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未来,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呈现普及化、融合化、创新化和安全化的趋势,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亚玲, 王洪兵.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0): 124-125.
2. 谢娟, 李宏, 马英.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与发展[J]. 计算机科学, 2020(7): 60-62.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探讨论文 篇二
标题: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正在逐渐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然后探讨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通过对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现有技术的分析,本文指出了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农业;应用案例;发展前景;挑战;建议
引言
物联网是指通过物体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一种网络系统。在农业领域,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将对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1.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在农业领域,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农田管理方面,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和养分含量等信息,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灌溉和施肥建议。在农作物种植方面,通过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农田的巡查和监测,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质量监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2.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首先,物联网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其次,物联网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质量监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再次,物联网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物联网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范围。其次,物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覆盖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再次,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保障农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3.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加大政府对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推动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其次,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出适合农业生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再次,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物联网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最后,加强物联网的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保障农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结论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通过对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和现有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物联网对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和技术研究力度,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保障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通过共同努力,可以进一步推动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晓阳, 王洪兵.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0): 124-125.
2. 王芳, 赵亚玲.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 计算机科学, 2020(7): 60-62.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探讨论文 篇三
摘要: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业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从现行物联网应用实践看,其在物流供应、智能楼宇以及其他行业等方面应用都极为广泛。而其在应用中之所以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得益于其囊括较多信息通信技术,如RFID技术、GRPS技术等。对此,文章将对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概述、物联网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实践以及信息技术在物联网应用实践中的体现进行探析。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践;信息通信技术
0引言
作为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网络二者共同的产物,物联网将较多先进技术引入其中,且因其自身能够实现全球定位,有利于将网络信息、物理理论等进行融合。然而从国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看,其在部分领域中尚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究其原因在于较多信息通信技术未被充分利用。因此,本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践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在其中的体现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联网应用实践研究
1.1物联网应用在农业畜牧中的体现
农业畜牧业中物联网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农业物联网上,其在内容上将森林防火监控、温室监控、农业生产等方面融入其中。以各方面监控与监测为例,多适用于畜牧业中,较多肉畜饲养的记录、肉畜销售相关数据的记录都需依托RFID技术实现,该技术应用下,产品流通的全过程都可得到有效监管。再以农业生产为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引入相关的干扰技术、能量管理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等,使关于农业环境的信息得以获取,在此基础上通过GPRS网络、M2M平台传输收集的信息,其中异构传感器中的数据主要在WAP或WEB手段下进行传输,在农牧业安全中心处理完所有数据后,便可利用其对资源监测、粮食生产等进行指导。以近年来关于小麦苗情况引入的“诊断管理技术”以及“数字化远程监控”为典型代表,充分说明农业领域中物联网应用效果极为明显。
1.2物联网应用在工业控制中的体现
在工业领域中,物联网的应用也较为常见,如“企业安防”系统的推出,其在发挥存储告警信息的同时,能够对安防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同时,该系统也直接对布防区间进行细化,能够满足客户管理公司的需求,在处理数据方面可起到突出的作用。另外,工业领域中较为常见的物联网系统也体现在“数字油田”方面,其由中国电信提出,将关于油井生产的相关控制系统、分析管理以及采集传输系统等集于一体。实际生产中涉及到的螺旋泵井、电泵井等具体电参量、温度、压力参数,这些都可为ZigBee模块所采集,并由分析管理系统完成处理与利用工作,有利于油井的稳定可靠运行[2]。
1.3物联网应用在医疗卫生中的体现
医疗卫生领域中,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内容上。以药品流通管理、药品生产、患者监护、患者登记以及其他如药品、血袋入库等为例,这些都可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进行管理,传统患者就医等待时间过长问题、物资库存信息模糊以及出入库管理不合理问题都可得到解决。同时,从食品安全方面看,RFID技术应用中,其强调进行流程管理,自食品源头开始便需应用RFID食品安全方案,可提高食品的整体质量并根据食品信息控制其保质期。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能够直接观察到商品的价格与属性,且在结账时也较为方便[3]。
1.4物联网应用在智能楼宇中的体现
智能楼宇系统是当前物联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典型应用。以其中的“电梯卫士”为例,其主要将传感器设置于电梯外围,这样电梯的异常信息如停电、冲顶以及维保信息都被传感器所接收,而收集到的数据会在无线传输模块帮助下向卫士平台进行输送,平台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故障管理、监控等功能。此外,现代智能楼宇中,也有其他如“家庭安防”等系统的应用,其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能够将相关的信息、图像与报警信息向用户发送,可做到看护病人、看管宠物等。
1.5物联网应用在物流供应中的体现
物流供应中物联网的应用极为常见。实际应用中,物流读写器可直接将射频信号发出,在探测区域中电子标签可直接生成感应电流,使RFID被激活且将编码信息反馈于读写器中。同时,对于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电子标签载波可对其解调、解码,并由计算机系统处理解码后的信息。另外,整个系统中的控制逻辑,其将对接收到的解调数据采取相应的操作,完成数据发送、存储等操作。从整个系统运行的原理看,物品无论在生产或流通等各环节都可在系统中实现,而且人员调配、车辆调配等都可得到优化。事实上,现代物流领域中物联网的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如物流e通、智能交通的应用方案,都为物流供应带来极大的便利[4]。
2信息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应用实践中的体现
2.1RFID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得益于其涵盖的较多信息通信技术。以RFID技术为例,其在原理上主要表现为对目标对象相关数据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获取,无需将人工操作过程引入其中,便可自动完成重复擦写或数据管理等过程。现行以能量源为依据对RFID标签进行划分,主要体现在被动式、主动式两种标签类型上,其中被动式标签在构成上主要以线圈、天线以及芯片等为主,能够与读写器保持通信,而主动式标签主要指内置电池,对于较多特殊环境包括液体或金属等较为适用。若以工作频率为依据,RFID在划分过程中主要以高频HF、低频LF、微波以及超高频UHF等为主,其中RFID若以高频为主,能够保持较强的天线方向性且标签内的数据量较大,但其涉及的成本也较高。而低频RFID不具备天线方向性优势,难以对远距离事物进行感知。该技术实际应用中,其各部分构件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应用软件方面,其可使RFID原始事件进行转化,确保用户能够对转化后的事件理解[5]。
2.2GPRS技术的应用
GPR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吸纳了GSM网络的较多优势,并将SGSN增设其中,而且GPRS能够采用一定的接口协议使其与PSPDN进行互联,也可直接联通IP网络。从GPRS技术应用优势看,其主要表现在可使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无需将转换设备引入便可与网络保持连接。加上GPRS完全以流量计费形式进行计费,能够保证物联网计费系统可靠运行。
2.3WiMAX技术的应用
WiMAX技术作为城域网技术的一种,其在优势上主要表现为安全性、可扩展性较高,相比Wi-fi技术,对多媒体通信服务更为适用。实际应用过程中,WiMAX能够利用其自身的智能天线技术,使无线信号的传输能够达到50KM的距离,而且相比3G发射塔,该技术应用下网络覆盖面积将超出其10倍左右,仅需进行部分基站建设,便可达到全城覆盖的目标。现行该技术在接入速度上也可达到70M,与原有3G下的宽带速度相比,将超出30倍[6]。
3结语
物联网的应用为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在未来发展中,物联网除将GPRS、WiMAX以及RFID等信息通信技术融入外,其他云计算机技术、NGN技术等也将不断扩展应用,使物联网得到进一步发展。需注意的是,现代较多企业在物联网运用中仍存在较多如终端问题等,需不断将更多复合技术引入,这样才可使物联网技术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洋,樊锐兰.物联网应用实践及信息通信技术[J].数据通信,2011(1):12-15
[2]张彦鹏.物联网应用实践及信息通信技术[J].信息通信,2015(6):157
[3]刘向民.物联网对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4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探讨论文 篇四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信息产业的革新, 物联网已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由于物联网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扩展了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 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所以规范和强化物联网信息安全是现在亟待解决的制约其迅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1.引言
物联网是对当今各种新技术、理念的高度融合,它打通了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材料技术等以往关联不大的技术之间通道,使得这些技术真正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通信从人与人向人与物、物与物的拓展。物联网行业应用需求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据美国独立市场研究机构 Forrester 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业务与现有互联网业务之比将达到 30:1,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世界各国政府都看好物联网的产业前景, 把发展物联网纳入国家整体信息化战略, 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比如,美国奥巴马总统积极回应 IBM 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欧盟提出了“物联网行动计划”(Internet of Things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日本提出了“U-Japan ”计划,韩国提出了“U-Korea ”计划等等。2010 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目前物联网技术发展已被列入我国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可以肯定,随着物联网在国家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经济活动、医疗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必然上升到国家层面。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物联网,将会像互联网一样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
2.物联网中信息安全
物联网的安全和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样,永远都会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由于物联网连接和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机器或物,以及相关的数据,其“所有权”特性导致物联网信息安全要求比以处理“文本”为主的互联网要高,对“隐私权”(Privacy)保护的要求也更高,此外还有可信度(Trust)问题,包括“防伪”和DoS(Denial of Services,即用伪造的末端冒充替换侵入系统,造成真正的末端无法使用),由此有很多人呼吁要特别关注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系统的安全主要有8个尺度:读取控制、隐私保护、用户认证、不可抵赖性、数据保密性、通信层安全、数据完整性、随时可用性。前4项主要处在物联网DCM三层架构的应用层,后4项主要位于传输层和感知层。其中“隐私权”和“可信度”(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问题在物联网体系中尤其受关注。如果我们从物联网系统体系架构的各个层面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现有的安全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尤其在其初级和中级发展阶段。
物联网是一种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实时交互的新型系统,其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一方面固然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大众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的关注。在未来的物联网中,每个人包括每件拥有的物品都将随时随地连接在这个网络上,随时随地被感知,在这种环境中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个人信息、业务信息和财产丢失或被他人盗用,将是物联网推进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重大障碍之一。退一步讲,就算未来的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制度能够保障这些信息不被泄露。但从理论上讲,拥有物联网高级管理权限的人仍可以掌握你的一切:从你去过哪些地方、和谁在一起,到你从超市里买过什么东西,这种一天24小时被全天候监视的生活让人难以忍受。
随着物联网建设的加快,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制约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物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由于物联网场景中的实体均具有一定的感知、计算和执行能力,广泛存在的这些感知设
备将会对国家基础、社会和个人信息安全构成新的威胁。一方面,由于物联网具有网络技术种类上的兼容和业务范围上无限扩展的特点,因此当大到国家电网数据小到个人病例情况都接到看似无边界的物联网时,将可能导致更多的公众个人信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被非法获取;另一方面,随着国家重要的基础行业和社会关键服务领域如电力、医疗等都依赖于物联网和感知业务,国家基础领域的动态信息将可能被窃取。所有的这些问题使得物联网安全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物联网相较于传统网络,其感知节点大都部署在无人监控的环境,具有能力脆弱、资源受限等特点,并且由于物联网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扩展了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而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所以在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时候,必须根据物联网本身的特点设计相关的安全机制。
3. 从智能交通谈物联网信息安全
智能交通主要涉及技术之一是RFID 。但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RFID 系统同传统的Internet 一样,容易受到各种攻击,这主要是由于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实现的,中间没有任何物理的接触,这种非接触和无线通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例如,在RF
ID 系统应用过程中,攻击者通过向RFID 系统提供不能辨认的虚假信息欺骗系统或发送大量的错误信息,导致RFID 系统拒绝服务或中断正常通信;攻击者通过向标签数据存储区写入非法命令,并将命令以数据形式传输到后台服务器,导致系统被非法访问和控制;攻击者通过截取并记录标签返回到读写器的部分数据信息,再重新发送给读写器,导致读写器与攻击者建立通信。同时,由于RFID 标签的成本和功耗受限,这都极大地限制了系统的处理运算能力和安全算法实现能力,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安全隐患。
RFID 的安全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RFID 标识自身访问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标签成本、工艺和功耗受限,其本身并不包含完善的安全模
块,很容易被攻击者操控,其数据大多采用简单的加密机制进行传输,很容易被复制、篡改甚至删除。特别是对于无源标签,由于缺乏自身能量供应系统,标签芯片很容易受到“耗尽”攻击。未授权用户可以通过合法的读写器直接与RFID 标签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取RFID 标识中的数据,并且还能够修改RFID 标识中的数据。此外,标签的一致开放性对于个人隐私、企业利益和军事安全都形成了风险,容易造成隐私泄露。
2.通信信道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RFID 使用的是无线通信信道,这就容易遭受攻击。攻击者可以“非法截取通信数据;可以通过发射干扰信号来堵塞通信链路,使得读写器过载,无法接收正常的标签数据,制造拒绝服务攻击;可以冒名顶替向RFID 发送数据,篡改或伪造数据”。
3.RFID 读写器的安全性问题
RFID 读写器自身可以被伪造;RFID 读写器与主机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传统的攻击方法截获。因而,读写器同样存在和其他计算机终端数据类似的安全隐患,也是攻击者要攻击的对象。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方面的手段来解决,但无论如何,个人信息的采集不可避免,个人隐私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对此,有如下解决方案。
1. 数据收集采用半匿名方式;
2. 数据以加密的形式发送;
3. 管理数据的相关机构必须保证信息只用于交通管理。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探讨论文 篇五
摘要
:近些年来,物联网在市场经济物流管理,以及国家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应用逐步广泛,以此,对于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物联网拥有和互联网一样的网络特征,即为利弊共存的网络体系。从根本上分析,物联网属于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新型网络体系,主要的特点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局限的数据敏感感知,虽然物联网应用具有重要优势,但是其弊端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即安全性问题。本文从物联网的几点安全性认识入手,综合分析了物联网的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物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引言
物联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无线传输,所以此类不分地点的信息传输很容易引起信息窃取可能性增加,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的信号干扰,这就是影响的物联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一旦受到外来病毒干扰和入侵将可能引发整体物联网络系统的崩溃,所以需要对如何保证其信息安全性和隐私性深入分析,找到合适的安全管理手段。从而突破物联网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因素障碍。
一、物联网的安全认识
对于物联网使用可知其是利弊共存的综合客体,物联网信息技术也是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起到重要催化作用的重要环节,同时,重点的核心信息技术依然在多种业务中发挥重要支持作用。当人们的网络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就更加放心,由此受到来自我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问题影响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增加。其中,尤其是公共安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所以,如果物联网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网络不法分子入侵系统获取信息资料。同时,物联网安全系统的安全防护作业只能依靠自身力量来完成,对于物联网的安全系统的构建需要来自学术研究、产业市场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所以,物联网的安全就不仅仅是信息安全界的研究课题[1]。
二、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物联网的的网络架构基础主要为传感网、泛在网和互联网,在综合的网络体系构建基础上,必然存在综合网络的体系安全性感染,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传统的信息资料安全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同时还会受到多个层面的安全威胁和挑战,首先就是物联网拥有数量较多同时范围广泛的接入点和网络端点接入,所以就很容易导致互联网信息的整体系统稳定性下降,网络的信息渗透以及信息安全性受到冲击,网络不良操控者的非法入侵的隐蔽性更高,防范难度加大。同时,感知以及控制信息的泛滥和使用过度也会带来信息远程传输的危险性加大,在此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实际应用安全性以及信息的完整保密性都会更加难以控制,可用性进一步下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物联网的所有感知端口都处于不稳定和不安全的环境下,在普通的机房以及办公环境下的端口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因素的影响,此外,物联网还具有物理的控制机能,感知端在接受到信号的同时也会直接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环境和生产活动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2]。
三、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一)研究思路
物联网一直都是一个整体的网络存在,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属于独立的安全措施来加以整合的,所以就不足以提供更为有效和可靠的安全性能保证。对此需要充分考虑到物联网子系统的安全,在兼顾部分的`同时实现整体的安全水平提高,在对具体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实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角度,实际的经济效益和成本结构角度等等。只有对系统网络整体有良好把握,才能实现自主保护和重点保护的良好结合,从而实现标准、规范、完整的系统维护。物联网的实际安全技术体系主要是一等级保护思想为主导,结合对物联网基础设施安全性以及计算机整体环境的安全性分析,最终实现多层次的安全技术利用效率的提高[3]。
(二)研究模式
从研究模式角度分析,安全技术的实际构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原则,物联网的信息系统主要的依托来自相关各类不同信息的整体化系统安全建设,如果从实际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后期网络管理维护、核心网络技术组成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构建起合理科学同时安全性较高的网线环境以及通信环境,对区域的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可以实现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安全防范。
(三)等级保护技术体系
从研究模型角度分析,安全等级防护构架中,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关注度会有所提升,所以应该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性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作为物联网络的重要统筹规划项目,从深层次实现纵向的防御体系构建,充分利用好等级的防护体系,进而确保数据的传递环节的可靠性发挥,以及感知层面的信息安全端口维护,从复杂的端口感知过程中实现设备与信息的聚集和连接,最终实现数据采集的安全性保障。在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发挥的同时,还应该做到应用层面的数据上传以及检测工作准确到位,通过各类数据信息应用的风险规避,可以实现整体的信息数据检测和系统可用性提高。
结语:
在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问题,依据我国的重要信息保护等级系统政策,物联网信息系统需要从使用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实现分区域的纵深防御原则的实现,通过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找到合理的安全管理途径,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实际信息安全研究应用模型分析,实现等级防护技术的提高,为未来应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会波,李新,吴波.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3,05:98-101.
[2]吴黎琴.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相关问题[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2:56-57.
[3]李翔.基于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4:207-208.
物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探讨论文 篇六
日前,央视新闻多次报道指出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存在十分严重的信息安全漏洞,一旦信息被泄漏给第三方黑色链产业,后果不堪设想。随着物联网逐渐走入人们生活,与之相伴而生的信息安全隐患也初步显现。
新思科技(Synopsys)亚太区总裁林荣坚指出,物联网存在着结构复杂、节点分布广泛、设备处于长期无人照护下自主运行等特点。这些都是容易遭受骇客攻击的因素,只要攻破其中一点,有可能破坏整个安全防护系统。因此,物联网设备厂商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不仅要从硬件层面考虑信息安全防护问题,也要预防软件漏洞。新思科技一直是EDA工具和IP两条腿走路,这两者都着眼于硬件层面。物联网安全需要软硬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思科技还要在软件安全上发展出一个支点,向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解决方案。
物联时代“被黑”风险进一步加剧
物联网技术近年来呈指数级别快速发展,相关新型解决方案的普及态势不可阻挡。数据显示,物联网市场规模从2012年~2025年,年增长率超过17%,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亿美元。
这不仅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风险与挑战。开发相关产品的厂商必须确保方案不会给最终用户的安全或者隐私造成风险。“任何联网设备都有被骇客攻击的风险。目前汽车、家居设备的智能化也加剧了‘被黑’的风险。”林荣坚说。
物联网安全最大的隐患就是信息泄漏。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因数据毁损造成损失的事件中,约有37%为骇客攻击。
为什么物联时代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物联网结构复杂,需要处理器进行数据计算、存储器进行数据保存、电源管理模块进行能源管理、通信模块进行信息联通、软件进行各种操作。如此之多的部件整合在一起,攻破一点就会造成威胁。如果没有好的方法,真是防不胜防。”林荣坚指出。此外,物联网设备多在长期无人照护的情况下自动运行,即使有操作人员也是普通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这给骇客攻击创造了机会。
“不同的人对I0T(物联网)有不同的解释,我的解释是Intemet0f Threat(有危险的联网)。人们在享受物联网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受到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使用者将是未蒙其利,反受其害。”林荣坚说。
“升级版”芯片技术实现信息安全
人们对物联时代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数据显示,2014年物联网安全节点的比例约为7%,到2018年有望增长到75%。
“2017年将是一个拐点。此后,将有越来越多加装安全防护单元的物联网设备出现。”林荣坚说。
该如何升级物联网设备的信息安全防护呢?芯片公司有着大量可做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芯片公司开始针对这个领域推出“升级版”的芯片技术,实现更安全的物联网络。
林荣坚指出:“对于信息安全的理解涉及3个层面——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发送方与接收方的真实性。针对这3个层面的需求,芯片公司可采用纯软件的方法,在既有的平台上进行数据加密。这种方式成本最低,但防护效能也最低。另外,芯片厂商可在CPU上定制安全性模块,由于部分采用硬件加密,这种方案安全性更高。最安全的做法是加载一颗专门执行安全算法的芯片,但会提高成本,并使芯片面积增加。”
“无论采用哪种方案,新思科技都可以提供完整的IP Core。同时也可以提供集成全部相关组件的数据库。”林荣坚说。
从系统、硬件、软件提供多维度保护方案
保障物联网安全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硬件,一是软件。“在硬件做好后,还要在上面跑操作系统和各种软件应用。这些也是容易受到骇客攻击的部分。 iPhone APP的核心程序超过1万行,1台无人驾驶汽车中运作的核心程序达到1亿行,这些都是骇客攻击的目标。”林荣坚指出。
可见,保护软件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日前,新思科技收购了专注于芯片和设备中嵌入式软件安全的Codenomicon公司。该公司的用户涉及电信、金融、制造、软件开发、医疗、汽车和政府机构等。此前,Codenomicon的一组安全工程师在提升其安全测试工具的一项性能时,独立发现了臭名昭著的Heart-bleed漏洞。
“通过把新思科技的Coverity平台与Codenomicon产品套件结合在一起,将扩展产品覆盖范围,为软件安全解决方案提供一整套工具平台,帮助企业组织确保其最关键软件应用的完整性、隐私性和安全性。”林荣坚表示。
“随着智能设备应用的多样化与大量联入网络,电子产品在软件设计层面存在的短板不断显露,造成产品性能大打折扣、项目推迟等,甚至会导致系统中出现严重漏洞和安全问题。正因为看到这一点,新思科技才做出了相应投资,在去年和今年陆续展开了6项与软件安全相关的收购与技术整合,就是希望从系统、软件、硬件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安全检测和保护方案。”林荣坚进一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