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幸福的见解【优秀4篇】

时间:2018-03-02 01:17: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柏拉图幸福的见解 篇一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对幸福的见解深受后世哲学家的影响。柏拉图认为,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和谐,它不仅仅来自于物质享受,更关乎灵魂的成长和追求真理。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理念世界”的概念。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理念存在于理念世界中。幸福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永恒而不变的理念。柏拉图认为,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是追求智慧和真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寻,人们才能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和谐。

柏拉图认为,幸福的最终目标是使灵魂获得解脱和升华。他提出了灵魂的三个层次:欲望之魂、意志之魂和理性之魂。欲望之魂是人们的欲望和情感,意志之魂是人们的意志力和决心,而理性之魂则是人们理性和智慧的表现。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培养理性之魂,控制和引导欲望之魂和意志之魂,人们才能实现灵魂的升华和幸福的达成。

柏拉图的幸福观也与他对公正和社会秩序的理解密切相关。他认为,只有在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柏拉图主张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他称之为“理想国”。在这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发挥作用,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和谐做出贡献。柏拉图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总之,柏拉图的幸福观强调灵魂的成长和追求真理。他认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和谐。通过培养理性之魂,控制和引导欲望之魂和意志之魂,人们才能实现灵魂的升华和幸福的达成。同时,只有在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

柏拉图幸福的见解 篇二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对幸福的见解深受后世哲学家的影响。柏拉图认为,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和谐,它不仅仅来自于物质享受,更关乎灵魂的成长和追求真理。

柏拉图将幸福视为人类最高的目标和价值。他认为,幸福的本质是灵魂的升华和追求真理。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他提出了“理念世界”的概念。他认为,幸福存在于理念世界中,它是一种永恒而不变的理念。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寻,人们才能逐渐接近幸福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幸福的实现需要培养理性之魂,控制和引导欲望之魂和意志之魂。欲望之魂是人们的欲望和情感,意志之魂是人们的意志力和决心,而理性之魂则是人们理性和智慧的表现。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培养理性之魂,人们才能控制和引导欲望之魂和意志之魂,从而实现灵魂的升华和幸福的达成。

柏拉图的幸福观也与他对公正和社会秩序的理解密切相关。他认为,只有在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柏拉图主张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他称之为“理想国”。在这个国家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发挥作用,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和谐做出贡献。柏拉图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总之,柏拉图的幸福观强调灵魂的成长和追求真理。他认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和谐。通过培养理性之魂,控制和引导欲望之魂和意志之魂,人们才能实现灵魂的升华和幸福的达成。同时,只有在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

柏拉图幸福的见解 篇三

  柏拉图(约前427年一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析学家,也是西方析学史上最伟大的析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二十岁时就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对统治者失去信心。于四十岁时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一生热爱祖国,热爱析学,将毕生的心血用来研究析学并将其融入政治,达到了析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析学上而目_在文学上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幸福的内涵

  柏拉图认为幸福是可以赋予人的终极完美。阿尔法拉比在《获得幸福》中把人类事情分为四种:理论的美德、审慎的美德、德性和实践的技艺。柏拉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四种能够让人羡慕的事情,结果表明:这些事情之所以让人羡慕就在于它们构成了人的完美性。接着他又研究了人的`完美是否仅仅在于有显赫的祖先和血统;或者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以及许多朋友;或者是他富有四海,受到颂扬和赞美;抑或是在于他统治着一群人,他的命令在这群人中通行无阻。为了谋取幸福,人是否具有以上的一些或者全部就够了呢?为此,他又经过深入研究后指出,那些事情本身不是幸福的,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幸福就认为这些事情等同于幸福,这其实是假象。人们要想得到幸福,这些事情只是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一些东西来填充。

  二、幸福的获得

  柏拉图在认真研究了幸福的内涵后,指出幸福是与德性的内涵相一致的,它们都赋予人的完美性。这种德性是一种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柏拉图在经过深入探究之后,为我们指明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一)幸福的人是有德性的人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论,柏拉图继承了并指出德性就是幸福。他强调人要过理性的生活,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使人幸福,所以人们要用理智战胜情欲的控制。因为人的感官快乐是暂时的,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日的就是从情欲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只有最高的理念即善才是永恒的。他的德性论使得他鄙视感官快乐,因此在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上,他具有禁欲主义倾向。

  (二)幸福的人是至善的追求者

  柏拉图的理念论影响着他的幸福观,他认为对至善的不断追求能够提升理性,使灵魂达到和谐。理念是超越于我们感觉到的、不断变化的现象世界的永恒存在,是事物的共相,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事物追求的日的。因此,幸福的人是至善的追求者,而这个至善其实只是一个善的理念,并不是现实中的具体的事物。

  (二)幸福的人是正义的人

  正义是柏拉图所主张的各种德性的统摄,是达到社会发展和谐和稳定的基本原则。从他的《国家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致力于寻求的就是这种正义,并与非正义划清界限;建立正义王国,是他在社会实践中努力追求想要实现的日标。

  柏拉图的正义观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正义是合乎人性,合乎天性和合乎自然的。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的灵魂,而目_理性居统治地位,是一种内在的德性。正义就是人们美好的德行,代表灵魂的一种美好、健康的状态,而邪恶则是灵魂的一种疾病、丑陋的状态。

  第二,他把正义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实践行为,是需要去做的事,而目_通过实践才能达到。他一直强调的是,人们要做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事,以赢得正义和美德,假如这个人一直被非正义和邪恶控制,那么,即使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他想做的任何事,他的生活也是毫无价值可言,因为他赖以生存的生命要素的本质己经遭到破坏,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的构成己遭破坏,那么即使他拥有财富和权力,他的生活也将无法忍受。

  (四)幸福的人是能够节制的人

  柏拉图认为节制是幸福的'重要因素。因为节制,人们就能把许多不同的方而都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的局而。节制是与在人身上或者在国家里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两者谁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个问题有关的。如果是天性优秀的部分统治天性低劣的部分,那么这样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就是节制。他在《斐德诺篇》中把灵魂分为二部分:一是理性,它身居高处,尊贵无比,像一个充满睿智的君王;二是激情,它像是一匹训练精良的骏马,总是想奋力上升到理念的王国;二是欲望,它好比一匹黑马,蛮力十足又不听指挥,总想挣脱羁绊,肆意游走,拼力把车子拉进万丈深渊,让人们沉醉于肉体的享乐而全然忘了精神的提升。

  (五)幸福需要灵魂的转向

  柏拉图还探究了这种可以获得的知识是靠运气,还是靠研究或教导加学习来获得;以及如果要获得这种知识的话,它的学习方法或教导方法是否存在。对此,美诺宣称,研究、教导和学习是无益的、无用的,并不导向知识;人既不懂得事物,也不是靠教导和学习就可以掌握的,而只能是靠天性和运气。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否则就不懂得它。而柏拉图却认为这种知识并不是只靠天性和运气来获得的,是可以通过研究所开发出来的能力和技艺来获得的。

  (六)真正的幸福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

  柏拉图认为,之所以说一个建立在自然原则之上的国家是有智慧的,是因为它的统治者和领导者所具有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我们称之为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随便便获得的,它能使人彻悟,同时也会使人的灵魂摆脱掉外部事物的困扰和苦乐欲望的束缚,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走向真正的幸福之巅,这是最高的道德。要想获得这种最高的道德,绝非易事,它需要很高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统治者身处高位,只有他们才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少数人即统治者才能获得。

  三、对柏拉图幸福观的评价

  综上所述,柏拉图建构理想国的最终日的是要达到善和幸福的。要想达到善,有两条途径是必须要经过的,一是自我的控制,一是灵魂的转向,这两种途径的实施正是行善的过程。在柏拉图看来,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是精神上的至善与和谐,是灵魂的美好和健全。这就是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性主义的幸福观,将幸福深深地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至善与和谐。因此,柏拉图把幸福观建立在德性和至善的基础之上,立足于精神,指出了幸福的归宿和途径,是非常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存在是第一性的,思维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必须具有基础性的物质条件的,必须包含具体性、现实性的东西,不能只是空洞的、抽象的一种理念。所以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柏拉图建立在德性和至善基础上的幸福观有其合理性,但还是最终走向了一种唯心主义的唯理论。

柏拉图幸福的见解 篇四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是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理想国家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其中包含许多他对幸福的观点和看法,是研究其幸福观的重要理论资源。基于这部巨著,理解和剖析出柏拉图关于幸福的思想,并结合我们的时代特点,分析其现实启示。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幸福观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生活的时代,政体变更频繁、社会的动荡不安,古希腊在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均受到重创,其内部各城邦矛盾日益加剧,冲突不断发生,整个希腊秩序混乱,城邦趋于衰亡。他对当时的政体失望至极,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家秩序,重新塑造人们心中的信仰,激励人们彼此团结、和谐共处。柏拉图认为“建立的这个国家的理想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阶级独自享有的幸福,而是为了这个国家全体百姓的幸福。”

  一、基于“理想国”:幸福的基本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政治、哲学、伦理、幸福、教育等诸多方面都阐述了观点和看法。本文主要以《理想国》为依托,探析柏拉图关于幸福的主要观点。

  (一)幸福源于灵魂和谐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人的灵魂由欲望、理智和激情三部分构成。只有灵魂整体受其理智部分的引导,激情帮助节制欲望,欲望能够自我节制,三者之间没有纷争,且各个部分都在起着自己的作用,这样人才能享受着自己特有的快乐,即人内心的和谐是幸福。如果人受到内心欲望的驱使,其灵魂是偏离的,理性部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内心欲望就成为了行为的指引,逐步偏离了真实的自我。通过欲望获得的幸福是一种假象,只是短暂的感到幸福,不会持久。所以,心灵的混乱失衡,是没有幸福的。

  (二)理智创造真实的幸福

  柏拉图认为快乐分为真实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其中痛苦的解除和缺失是虚假的快乐,知识的快乐才是纯粹,最为真实的快乐。人通过追求知识,“将自身的思想与事物的真正属性相接洽,并把自己的心灵融入事物中,”便获得了智慧,进而达到理智的境界,这个层面的快乐是真实的幸福。因为理智所考量的是真实不变的事物,它产生的快乐是受到真的指引。人在不断向真靠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充满其实的快乐,这种快乐是长期的,它是高于感官的快乐。由此可见,追求知识、智慧,使理智领导灵魂,人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幸福。

  (三)“至善”是追求幸福的根本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兼具“善”和“恶”,如果恶的部分压制了善的部分,人便成为了自身的奴隶,就需要通过追求“至善”,使恶的部分转化为善。人通过“优雅的言辞”和“进步的教育”来培养理智,进而理智“就会其支配占据人灵魂最大部分的欲望...监视人类贪得无厌的本性”,这样人就会喜爱美好、善良的东西,反感丑陋、邪恶的东西,其灵魂也会变得美丽和善良。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可知,要想实现洞穴中人的灵魂的转向,需要通过追求“至善”,才能逐步引导他们走向真理。通过幸福的人对不幸福的人进行感染和引导,使不幸福的人逐步对幸福有了认知,进而不断接近真实,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获得幸福。

  (四)正义是幸福的保障

  从城邦层面来讲,正义是关乎国家整体的幸福,每一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责、各尽其职,每一

个公民都是正义的人,这样全国人民都是幸福的;从个人层面来讲,“正义的人能真正做到自己主宰自己,善待自己...在智慧的指导下,其心灵的理智、激情、欲望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这样一个内心和谐的人,又生活在和谐的国家,他的人生是圆满的,各个方面都很顺利,即是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不正义,其理智就不能起到协调作用,内心就会混乱无序,同时他与社会也必然会产生矛盾,自然就没有幸福可言。人通过正义使自身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得以发挥,保障灵魂受理智的领导,所以,正义为幸福提供保障。

  二、柏拉图幸福观的现实意义

  从柏拉图时代一直到我们生活的今天,人类从未停止对幸福的探求。柏拉图构建理想国家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今天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也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契合。所以,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人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幸福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幸福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一)加强内在修养,实现更持久的幸福

  从柏拉图构造的“理想人”,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幸福完满的人,兼具智慧、正义、节制、勇敢、理智等品质,具有完善的人格素质。我们正处于思想多元的时代,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彻底放弃了传统文化,盲目追求新思想,就容易出现价值迷失,不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幸福生活。所以,柏拉图构造的“理想人”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存在一定的示范导向作用。我们依据柏拉图提供的“理想人”为判断标准,来审视自身,不断完善自身内在修养,才能实现更持久的幸福。第一,合理协调内心的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和谐统一,让理智得以支配我们的行为;第二,正义是最重要的品质,用正义来领导其他品质,正义是我们获得幸福的途径;第三,智慧是上述两点得以实现的媒介,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并始终追求“至善”,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通过知识的学习、智慧的积累发展自身的理智,让自己变得正义,在不断追求“至善”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幸福。

  (二)注重精神幸福,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

  柏拉图将快乐和幸福相区分,当欲望得以满足时,人只是得到了短暂的感官上的快乐。人只有摆脱欲望的奴役,理智的生活,通过知识、智慧获得的幸福,才是永恒的精神上的幸福。他强调理智的人要节制内心欲望,不要让欲望阻碍了人的获得幸福的脚步。柏拉图提倡的这种禁欲主义虽不完全适用于当今时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精神幸福比感官幸福更为真实和长久。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横行的今天,我们发现很多人被世俗包裹,导致精神空乏,在现实中日益沉沦。但是柏拉图的幸福观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快乐和幸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幸福比快乐更高级;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质所带来的短暂的感官上的快乐,而应该是通过理智得到的幸福;幸福的目标不在于内心欲望、贪念的满足,而在于灵魂合乎理性,追求正义、达到至善。所以,真正的幸福是建立在精神世界充实的基础之上,我们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更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追求更高境界的幸福,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为理智和正义。

  (三)分享个人幸福,促进社会整体的幸福

  “和谐社会是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而幸福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动力和目标。”人人都恪尽职守,以国为荣,共同创造一个有序、和谐的国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的人民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幸福。可见,个人幸福是建立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而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整体人民的幸福。所以,正确的幸福观也应该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个人幸福与整体人民的幸福相统一。纵观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斥着冷漠和斗争,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滑落,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谋求更多个人利益,而忽视对社会、国家、自然造成的伤害。柏拉图强调节制个人欲望,使理智能够领导激情和欲望,让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这样,整个社会就彼此和谐、团结协作,社会全体人民都会感到幸福。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只追求个人幸福或部分人的幸福,而应该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幸福。因此,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需要将个人幸福与他分享,帮助和引导他人获得幸福,使个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幸福。

  由于柏拉图生活在奴隶制时代,当时的等级观念强烈,一切思想都带有为政治服务的倾向,他还主张禁欲,抑制人性,导致《理想国》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但是,“理想国”可以说是“根据幸福原则构建起来的幸福国家与幸福社会,” 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2] 王洪光,李尊娟.柏拉图的幸福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大庆社会科学,2013,2.

  [3] 陈湘舸,陈文蓁.柏拉图《理想国》的幸福思想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

柏拉图幸福的见解【优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