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经典3篇】

时间:2019-09-03 05:42: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篇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海洋资源需求的增加,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大水面渔业指的是在海洋或大型湖泊等大水面上进行的渔业活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水面渔业发展迅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渔产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渔业资源。大水面渔业的主要资源是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而这些资源受到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的威胁。为了保护渔业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捕捞量、实施渔业禁渔期、建立渔业保护区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次,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大水面渔业活动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捕捞工具的破坏、底层生态系统的破坏等。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管和管理,限制捕捞的方式和规模,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还需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渔业,鼓励渔民使用环保的捕捞工具和方法。

最后,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渔业是许多沿海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可以通过加强渔业技术的研发,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增加渔业产品的附加值等方式来实现。

综上所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才能实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丰富的渔产品,同时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篇二

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水面渔业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了实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大水面渔业涉及的海域辽阔,涉及的国家众多,因此,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大水面渔业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可以包括资源共享、渔业管理的协调和合作、科研合作等。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其次,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科研和技术创新是实现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科研和技术创新,可以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减少对渔业资源的压力,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科研和技术创新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渔业管理和决策支持,为实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大水面渔业不仅仅是渔民和渔业管理者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只有加强社会参与,提高公众对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渔民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合作等方式来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

综上所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才能实现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丰富的渔产品,同时也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篇三

关于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论文关键词:佛子岭水库 磨子潭水库 渔业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分析了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渔业发展现状,并由此探讨了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水面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渔业发展的热门话题。因此,要经常性地开展研究,分析大水面渔业及资源变化的规律,水库渔业技术经验,探索水库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以便科学水库的渔业生产实践活动。现就我县佛子岭水库和磨子潭水库两大水面的渔业发展现状,对大水面渔业可持续性发展对策作如下探讨。
  
  1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渔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概况
  佛子岭、磨子潭两水库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均属淮河水系的山谷型水库,两库形成梯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两库常年平均水位相应库容7.9亿立方米(其中佛子岭水库为4.83亿立方米,磨子潭水库为3.07亿立方米),两库共有来水面积18.4万公顷。
  佛子岭水库始建于1954年,可养面积1 200hm2,1956年投放鱼种,1957年捕捞成鱼;磨子潭水库始建于1958年,可养面积466.7hm2,1960年投放鱼种,1961年捕捞成鱼,渔业利用50余年。由于两库位置同处于一个山区,同处一个类型的地带,所以水库的生态和理化因子基本相同,其气温、水温、溶解氧、各饲料生物含量和各营养盐类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水库渔产量有过高产的记录,也经历过低产的波动。
  
  1.2渔业发展现状
  两大水库的渔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库初期10年,由于大量的投放和捕捞,渔产量逐年上升。第二阶段为第二个10年。由于放养品种、规格的不适应,敌害种群的危害和防逃设备的不完善,致使产量下滑入低

谷。第三阶段为第三个10年。针对上述出现的矛盾,不断完善苗种体系,完善拦鱼防逃设施,调整放养结构和积极发展网箱养鱼,使两水库渔业产量逐步恢复。1986年,佛子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最好水平,达327.5t,均产达273 kg/hm2;1987年磨子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的最高产量,达到140t,均产达300kg/hm2。第四个阶段为近20年。由于水面的全面放开,体制的不完善,原有的水上派出所不存在,渔政管理因缺乏人员、资金和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山区、库区、贫困地区的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原处于主导地位的国营渔场因而处于破产倒闭状态。因此,水面处于抛荒状态,无人投入,只有索取。目前,两库库区群众和渔场职工仅靠养殖网箱和捕捞少量存鱼和库里的野杂鱼来维持生产、生活。尽管如此,在水库的合理放养、合理捕捞、防逃技术、控制敌害鱼类种群、发展网箱养鱼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大体可归纳为:①投放适应水库生长的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四大家鱼,完善苗种生产体系,保证和满足水库鱼种投放的需要,并不断改善放养结构;②密切注意水库鱼类种群的变化,行之有效地控制敌害种群的发展和危害,使人工放养的种群始终占据优势,危害种群控制在最低限度;③两库都有防洪的任务。因此,完善拦鱼措施,做好防逃工作是水库渔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④拟定合理的捕捞强度,充分利用水体和鱼类最佳生长期,不间断地做好自然鱼类的增殖和保护工作。
  
  2可持续性发展探讨
  
  2.1建立与经济相适应的水库渔业生产机制
  应本着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改变只向水库索取、不向水库投入的原则,改变一家投入多家索取、不断产生利益矛盾的状况,既要能统又要能调。
大水面渔业可持续发展探讨【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