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人性论中的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 篇一
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是人性论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它们对于人性的本质和特征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释。本质主义认为人性具有固定的本质和不可改变的特征,而非本质主义则认为人性是可塑的、受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的。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性论中的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
首先,本质主义强调人性具有固定的本质和不可改变的特征。根据本质主义观点,人性是由生物基因决定的,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本质和特质。这些本质和特质决定了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使人们在面对相似的情境时产生相似的反应。例如,某些人天生具有领导才能,他们在面对团队合作和决策时更加自信和果断,这是他们内在的本质决定的。本质主义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稳定和不变的,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然而,非本质主义则认为人性是可塑的、受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的。根据非本质主义观点,人性并不是由生物基因决定的,而是通过社会化和教育等因素塑造而成的。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的环境会导致不同的人性表现。例如,一个人在一个和谐友善的家庭中长大,他可能更加善良、宽容和乐观;而在一个充满暴力和冲突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可能更加冷漠、疑虑和悲观。非本质主义认为人性是可改变的,通过改变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促进人性的进步和发展。
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在人性论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影响。本质主义的观点在一些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心理学和人格研究。研究人性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治疗和个人发展指导。然而,本质主义也可能导致对人性的刻板印象和固化思维,忽视了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人性的影响。
非本质主义的观点在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改变环境和教育方式,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性特质,促进个体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本质主义的观点也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努力和自我提升来改变自己的人性。
综上所述,人性论中的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对于人性的本质和特征有着不同的看法。本质主义认为人性具有固定的本质和不可改变的特征,而非本质主义则认为人性是可塑的、受环境和社会因素影响的。两种观点在不同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影响,但都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人性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初探人性论中的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 篇三
初探人性论中的本质主义和非本质主义
人性论
怎样来认识人?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么?(评传338)当时无论异教徒还是基督徒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三种观点:
1. 摩尼教:把灵魂和肉体看作是势均力敌,相互平行的两个独立部分,分别代表着广明与黑暗,人是他们展开斗争的战场,也是他们要争夺的对象。
2. 一些基督徒的看法:人的肉体是灵魂不可离开的寓所,人是包含着灵魂的肉体。
3. 柏拉图主义:人的实质在于灵魂,肉体缺乏自身的独立存在,只是被灵魂暂时利用并最终抛弃的工具。
奥反对灵魂和肉体平行的二元论,认为灵魂起着统辖肉体的主导作用,但也不是像柏拉图主义那样,完全否定肉体。他的观点是对第二第三种观点的综合,人的本质虽然是理性灵魂,灵魂具有统辖肉体的本性,一个缺乏肉体的灵魂不成其为人。
灵魂对肉体的主导地位是希腊哲学的共同倾向,奥作出了自己的解释:灵魂和肉体是有主从关系的两个实体,二者的结合是“不相混合的联合”。什么意思呢,形象的说法就是“双重人格论”。每个人都是一个“内在的人”和“外在的人”。外在:外形,表象,被灵魂统辖的肉体。内在:人的灵魂
。相对而言的本质不是本质,主人相对与自己,是人,相对于奴隶,是主人,所以相对而言的本质总是其他的东西。灵魂和肉体也是一样,内在的`人只是一种相对的本质,其他的东西就是肉体,即不能离开肉体谈论人的本质。但由于内在和外在又是“不相混合的联合”,因此他又得以研究灵魂本身的本质。这种本质就是与“无形的、永恒的理性”相通,是上帝之光的受体,道德实践的主体。因此,奥古斯丁的人性论有两种倾向。什么是神呢?神即真理,真理即神,神是永恒不变的,是高于人的思维并且人的思维无法理解的。他说:“如果你发现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高于我们的理性,你还能不称之为上帝吗?”奥把上帝比作真理之光,人的心灵好比是眼睛,理性好比是视觉。正如只有在光照之下眼睛才能有所见,心灵只有在上帝之光的照耀下才能有所认识。正如没有光线视觉只是一种潜在的能力一样,没有真理规则的指导,理性也不能进行活动。因此,奥把光照作为人类知识的源泉,把它作为认识活动的先决条件。
自由意志
根据不完善事物服从完善事物的原则,上帝、灵魂和肉体三者的秩序应该是肉体服从灵魂、灵魂服从上帝。然而由于意志自由是灵魂的禀性,那么灵魂可以作出服从或者违背这一秩序的自由选择。当意志指向和追求较高之善或是靠近上帝的时候,那就是行善,当它指向和追求较低之善或者远离上帝之时,那就是恶。这时的灵魂时趋向肉体的享受而不是取向上帝。当自由意志朝向永恒的善不断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幸福。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1500年,168)当然,这是它前期的看法,那么他在后期是主张。讲述原罪理论,原罪之后,人是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行为或者抉择获得拯救的,只有依靠神的恩典才能回复意志自由。因为原罪,上帝造出的拥有意志自由的人已经死了,人已经丧失了善的本性和自由选择的能力。上帝的恩赐体现在派他的独子来到尘世,被钉死,通过这种自我牺牲为人类赎罪。这是一次非常伟大的救赎。尘世间的这些罪人只有追随基督才能获救。因此,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作一个基督徒还是异教徒。
善恶观
上帝是至善,至真。万物按照善的多少来排列。因为恶是善的缺乏,是一种无,所以正好证明了恶是没有实体性的。参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关于恶是缺乏存在本质的观点那一段。
根据事物存在的等级以及蕴涵在这种等级序列中的伦理构思,一个有理性的人正确使用他们的自然能力的道德原则是什么呢?爱。奥古斯丁说:就我而言,美德最简单最真实的定义是爱的秩序。我们知道基督教的三主德就是信望爱。在《圣经》中: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奥对恶的解释巩固了基督教信仰,用恩典说鼓舞了基督徒的期望,把爱作为首推的美德,可以说奥古斯丁的论理学就是围绕着信望爱展开的。
那么,这一秩序是什么呢?全心全意爱精神价值的对象,并使用物质性的价值为此目的服务。什么意思呢?生活的方式有两种: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奥认为,精神生活是享用的;物质生活应该是使用的。如果使用了理应被享用的东西,是利用精神生活获取物质利益,这是对精神的亵渎;如果享用理应被使用的东西,是以物质享受慰藉心灵的拜物主义,所以这两个秩序是绝对不能混淆的,混淆了就违反了道德原则。我们再回过头看原来的这句话,由此可见,爱是指个人对神圣价值目标的追求。
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我们首先要承认上帝的存在和万能,承认是他创造了世界,然后才可在这个背景下谈论问题,就是说必须要把信仰放在首位。基督教的哲学是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体系。如果不相信处于最上端的上帝,那么脱离信仰来谈论基督教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无法理解的。
奥认为之前各派的哲学家虽然运用理性把时间万物的道理能分析的头头是道,但他们却从来不考虑自己这种能力是谁赋予的,而是一味沉浸在骄傲之中,对神充满了不敬和轻蔑。
但是理性和信仰并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彼此存在交叉的关系。奥古斯丁说:。信仰属于思想范畴,所以奥给信仰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那么,究竟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如何界定呢?
第一:只能相信,不能或不需要理解的东西:历史事实。
第二:相信和理解同时起作用的对象:数学公理,逻辑规则。不仅要相信还要理解。
第三:只有先信仰,然后才能理解的对象;关于上帝的道理。
对于上帝的知识,心灵因为相信进而理解,这也是三主德里所谓的信,即要相信有关上帝的一切,这是个前途条件。理性是在为信仰做准备,语言,思考等等,另一方面,信仰为理性开辟了道路。打开了理性凭自身无法进入的领域,帮助理性理解凭自身无法理解的对象。
综上所述,奥古斯丁的所有这些论述,对中世纪思想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的基督教学说以理性注意为基础,集神学和哲学于一体,构成了中世纪意识形态的基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