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论文 篇一:媒体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本文将探讨媒体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首先,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新闻报道和社交媒体平台,媒体可以迅速传递各种消息和事件,使公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重要的新闻和信息。这种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有助于提高社会的透明度,加强公众对于政府和企业行为的监督。同时,媒体报道也可以唤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其次,媒体对于塑造公众舆论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报道和评论,媒体能够引导公众对于某些事件和议题的看法和态度。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评论偏见可能导致公众对于某些问题的片面认识,甚至误导公众的判断。因此,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需要保持客观和公正,以确保公众得到准确的信息和多样的观点。
此外,媒体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吸引观众和广告商,媒体往往倾向于报道轻松愉快的内容,而忽视了一些重要而复杂的问题。这种商业化和娱乐化导致了新闻报道的浅薄化和消费化,使公众在获取信息时容易受到误导和欺骗。
综上所述,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它在传播信息、塑造舆论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媒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商业化和娱乐化导致的报道浅薄化。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引导,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和多样的信息。
新闻学论文 篇二: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新闻报道是媒体的核心任务之一,而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些道德伦理问题。本文将围绕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之一是隐私权的侵犯。在报道某些事件和个人时,媒体往往会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披露。尽管新闻报道需要追求真实和公开,但也应当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媒体应该在报道中权衡公众的知情权和个人的隐私权,避免对个人进行无谓的侵犯。
其次,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还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媒体在报道时应该确保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可信,避免虚假和误导的报道。同时,媒体也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全面的信息,以避免报道的片面性和偏见。只有真实和准确的报道才能够确保公众得到正确的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判断。
此外,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还包括对受害者和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尊重。媒体在报道灾难和悲剧事件时,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受害者和其家属的感受,避免过度曝光和不恰当的报道方式。同时,媒体也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报道他们的需求和困境,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些道德伦理问题,例如隐私权的侵犯、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对受害者和弱势群体的关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媒体加强自律和伦理意识,确保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尊重个人权益。此外,也需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引导,以确保新闻报道能够真正为公众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新闻学论文 篇三
摘要:
本文以新闻学的视角审视科技论文,进而从论文写作的语言、人称、修辞等方面对科技论文的新闻特性――客观性、准确性进行了论述。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的特性,是编辑论文时的基本出发点,能够解释写作或编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
新闻特性 真实性 客观性 准确性 科技论文 写作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科技论文具有新闻性
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看,尽管科技论文的普及性不如新闻,但却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这是因为:
第一,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真实性。科技论文不但要求报道的真实性,而且对报道的真实性有一个检验的法则――科学研究的重现性。科技论文要经得起观察或实验等实践的检验,即他人依据论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步骤,也可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
客观性。学术论文具有独创性、科学性、专业性。科学性是指论文必须有翔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材料作依据,它所提出的观点、结论,绝不带任何随意性和主观性,而是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经得起实践检验,论文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深刻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也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时效性。在人们的观念中,新闻总是在追赶时间的脚步。现在因特网发达,网络技术全面运用,讯息传播的迅速,已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不出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在地球另一边的人们就可以通过因特网知晓。如“911”事件发生后,新浪网一贯的新闻传播速度优势再次得到充分的展现:北京时间11日20点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点45分),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大楼,20点55分第一条消息上网,20点59分率先通过手机短信将这一消息发出。分别距恐怖袭击仅仅9分钟、13分钟。对于时政性新闻,从发生到为人们得知的时间越来越短。其实,也有一些学术杂志,为了增加竞争力,缩短出版时滞,抢得出版优先权,加快了杂志的出版过程,甚至调整、缩短了出版周期。具体的措施有:提前出版,增加期次,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增加一些研究快报栏目,网络预出版。由此可见,时效性已不是科技论文成为新闻的障碍。科技学术期刊以“及时出版”为己任,力争缩短出版时滞,①也正是为了抢得学术论文的时效性。
第二,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基本要素。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了新闻应具备“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5个“W”的理论。20世纪以后,随着新闻受众素质的提高以及新闻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实发展趋势和结果更为关注,于是,又在5个“W”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H”,即“如何(How)”,便形成了当今新闻学术界所公认的“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科技论文都具备。科学研究的时间是在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之前完成的;人物当然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即科技论文的作者;地点就是作者的单位;原因就是作者的选题依据;事件――科技论文的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
第三,科技论文具有新闻的广义特征。新闻的定义有多种。一个经典新闻概念是1882年《纽约太阳报》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另外,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以上两种定义主要侧重于新闻的新颖性、大众性,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人们普遍采用认可的定义为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1943年9月陆定一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②可见学术论文也具有新闻的新,它是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是对新近的科学研究这一事实的详细论述,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发布。
科技论文的特性
客观性。论文中的不真实因素,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的相分离为特征的。要做到科技论文报道的客观性,首先作者在创作论文的过程中要摒弃个人的情感好恶。
第一,不用敬辞。老师、先生为学生对教师的尊称;而教师、教授则是一种职业,一种职称。在论文中如“杨××先生的《评××××××××》”这样的话语也经常可以见到。句中“先生”为敬辞,表达了对所评论作品作者的尊敬,同时也道出了与其的特殊关系,这样作者的论点说服力在读者心中就会大打折扣。显然论文的主观色彩强烈。如改用“杨教授的《评××××××××》”,这样教授仅是对老师职称的客观描述,比用先生要客观得多。现在很多论文干脆就直呼其名“杨××的《评××××××××》”,职称也不写了,论点面前一律平等,没有身份、地位之分。其实,在美国的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论文写作中不得出现老师、先生这样的词语。
第二,不用第一人称,用第三人称。
1.我、我们。宗春启③认为:“我”该不该出现在新闻里这是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张云扬认为,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④笔者认为,“我”在论文中指代什么,还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⑤在科技论文中,笔者还是认为不用第一人称“我”为好,在指作者的时候,如果非用“我”,则用“笔者”代替。
有题目为《在化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的探讨》的一篇论文,在“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部分,分别有这样的句子:
“我校已实行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多渠道鼓励和支持教师科研工作。”
“我系要求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把实验理论讲解透彻,而且要加入所做实验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我系在大多数老师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情况下,鼓励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时吸纳学生,有效推进了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系在平时教学的同时,积极与我市工厂企业、质检部门联系,达成友好和作关系……我系通过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充分利用了高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资源,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社会调查、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好地调动、鼓励、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读罢该文,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像作者的一篇经验介绍报告,缺乏说服力。把文中的“我校”、“我系”改为“学校”、“ 学校化学系”则显得客观、公允得多。如果作者跳出“自我”的圈子,把自己置身“我校”、“我系”之外,把文中“我校”、“我系”改为“该校”、“该系”等第三人称,不仅客观,而且说服力增强,使文章一下子由一篇作者的自我经验介绍变成了一篇客观的报道。
2.本文、文章。在科技论文的摘要中,常常出现“本文”、“我们”、“本实验”等词语。如“本文介绍了……”这样的句子,如将“本文”改为“文章”则显得客观得多。
第三,归纳、演绎要合乎逻辑。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活动;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活动。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各自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归纳法只是对现存的有限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普适性,因而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演绎法从一般原则出发思考问题,但无法保证自己的前提即由此出发的一般原则本身是否正确。不能根据几个孤立的事例得出与全局不相符合的结论,如不能根据生物、化学等几个理科毕业生考研率高达50%的事实,就得出全校的考研率高的结论。
准确性。
1.不用模糊的词语。没有描述的准确性,就难以做到报道的客观性。科技论文语言应简练、明确、客观、明白无误,应尽量使用标准化的科学技术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表述,应做到三忌:一忌含糊,二忌歧义,三忌随意轻率。⑥科技论文中要慎用模糊的词语,如程度副词:几乎、大约、大概、稍微、很、最等。时间副词:马上、立即、一会儿等。如,“我女儿英语成绩很棒”不如“我女儿英语成绩全年级第一”准确。如“将近占10%”、“大约10%”,计算结果为多少就是多少,9.96%就是9.96%。也不要加入自己主观的意见,说成“将近占10%”;同样的道理,也不要说成“将近占9.9%”。当然,假如要保留有效位数,就要遵循有效数字的取舍规则。
2.表达清楚明白。如在标注作者单位时,要在所属县(市、区)前,加注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笔者的籍贯河南省周口市为地级市,但在与人交流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问,是北京的周口店吗?对于港、澳、台的读者,乃至国外的读者,情况可想而知;同样在论文中,如提到某某村时,在其前面至少要冠以县、乡的名称。还有,“该方法与标准法所得结果悬殊”,悬殊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因此,一定要表述清楚。
3.不用积极修辞。修辞包括两大手法: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科技论文中一般不用积极修辞,如夸张、排比、连环、比喻、对比、重迭、讽刺、幽默、反语等表现手法。夸张,即夸大或缩小事实,把偶然的说成经常的,把一说成二乃至三,明显地与科技论文的客观性相违背。新闻写作,第一位的要求是准确,语言主要是平铺直叙。消极修辞以明确、通顺、平和、缜密为标准,以严谨、准确、无歧义为特征。因而首选的修辞方法是消极修辞。
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是科技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在论文创作或编辑时,从这一点出发能够解决许多基本问题、基本矛盾。如,在摘要的英文翻译中,是用过去时或是用现在时、将来时?该不该对论文作自我评价,如“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等。依据科技论文是新闻的判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科学研究)在报道时已经发生,所以时态要用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而不用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自我评论只是作者的观点、认识、看法,是作者自以为是、想当然,是还没有发生的,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因此不能对文章作自我评价。
注 释:
①杜利民、陶立方:《科技学术期刊传播特点研究》,《编辑学报》,2006(3).
②《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局,1987年版.
③宗春启:《探究新闻写作的几个基本技术问题》,《新闻与写作》,2008(5).
④张云扬:《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语气是代表全体作者》,《编辑学报》,2006(4).
⑤闫建军、杨丽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著作权职业敏感性》,《编辑学报》,2006(5).
⑥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等:《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编辑学报》,2006(3).
新闻学论文 篇四
一、新闻学专业的基本类型与新闻学实验室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新闻学或者相近专业有600多个办学点,根据各个大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创办新闻学专业的前提分析,我们可以把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分成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现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1.理工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理工科院校由于理工科对技术和实验的依赖性,因此实验室都比较完备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闻学专业大多是依靠学校既有的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比较注重实践性,对技术性强调比较多。从实验室建设角度看,理工科型学校各种实验室比较完备,有不少完全可以和新闻学专业共享使用,或者适当改造适应新闻学专业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理工科型院校的领导经常接触各种层次实验室建设的报告,这种报告经常涉及到大宗的经费,相比而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使用的经费是相对有限的,因此非常容易得到批准。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理工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技术,他们能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理论的把握。这应当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2.文科型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这种学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一般最开始都是挂靠相关的文科专业起家,因此人文色彩比较浓厚,理论建设比较完备,科研上也比较突出。但是客观地讲,实验条件是非常有限的。这一方面体现在文科型学校科研和教研经费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始终把新闻学专业定位为一个文科型专业,在新闻学专业投入上相当有限。这使得新闻学专业在发展上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实即使在文科型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办好新闻学专业,还是可以产生相应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如果领导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文科型院校里面的新闻学专业将大有可为,我们将在后面做进一步分析。
3.综合性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对于综合性院校来说,后起的新闻学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从生存空间上讲,学校领导一般都会在新生事物上投入相当的物力和人力,这使得这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一般起点都比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在全国产生相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新闻学专业一般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上能够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4.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
例如体育院校创办的体育新闻专业、财经院校创办的财经新闻专业、农业院校创办的农业新闻专业、外语院校创办的国际新闻(涉外新闻)专业等。这些新闻学专业创办单位往往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自身的专业和新闻学结合起来,打造复合型人才,在业界也有着较好的影响。因为要打造特色,学校也往往能够在新闻实验室建设上投入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实验室条件一般都比较好。相比较而言,外语学院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偏向文科性,有点类同上面谈及的第三种情况。专业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因为能够把自身优势同新闻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市场一般比较广阔。不过目前专业院校新闻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两张皮的状况,也就是懂新闻的老师不太懂体育、经济等专业,懂经济、体育专业的老师又在新闻传播方面少有研究,这一点是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的。
二、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上的思维误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在四种类型的新闻学专业中,文科型院校创办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例如场地非常有限,经费投入有限使得实验器材相当短缺,实验室也缺少专人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
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相关人士存在相应的思维误区有着密切关系的。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这种思维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不需要有太多的实验
目前,很多文科型院校新闻学专业最开始都是依托中文系或者其他社科系创办起来的。中文等院系深厚的人文氛围的确为新闻学专业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有些领导就认为,既然新闻学专业依托中文专业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就应该强调学生多写多练,有相关人士就曾在公开场合这样说过:新闻学专业是依托强大的中文系创办起来的,你们应当发挥中文系的先天性优势,让学生勤写多练,至于实践操作,等他们到媒体工作后,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现在媒体虽然每年都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加盟自己的队伍,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动手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没有工作经验,二没有动手能力,怎么找到一个好工作,继而弥补自己在学校学习过程所存在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虽然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一定的虚拟性实践操作环节,但是这只能相对缓解实践操作上的不足,而不能起到根本替代性的作用。
2.新闻学专业投入大经费是否值得?
的确,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必要的,例如师范院校应当坚持自己师范教育特色而不能放松,非师范专业始终只能充当师范院校里面的配角。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想法的存在,使得决策者在新闻学专业的扶持力度上非常有限。他们的考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有很多知名院校都有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我们的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可能和别人竞争(何况有很多媒体宁愿招聘名校的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而不要二三流高校里面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的新闻学专业是不可能办得很大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各院系之间的老师许多时候还可以打通使用,但是新闻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通性不是很大,因此在投入上是非常大而效益是相对有限的。文科型院校尤其是师范型院校,本来在教学科研经费上就比较紧张,没有必要耗费太多人力和物力来将这样一个专业做得非常好。正是这样两方面的考虑,学校是不太情愿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闻学专业上。
三、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产出分析
目前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风起云涌,很多学校都在加大投入,努力打造强大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争取使得自己学校的这个新办专业能够在同级同类学校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在新闻业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决策者在思维上不能走出上述的一些误区,就会使得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发展相对艰难得多。
实验室建设是新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实验室办好,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教师才能把理论阐释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很容易得到媒体的第一认同感就是这个原因(当然,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媒体很快就显示其后劲不足,这是因为理论功底过于薄弱所导致的)。因此,学校加大力度建好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将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我们自己为例,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是海南省惟一的新闻学本科教学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性优势,如果能够抓住这一点快速发展,其未来前景将非常可观。如果丧失这一最好发展时机,以后发展将会更加艰难。目前学校对我们新闻学专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最主要是在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认为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基本上没有什么产出的“买卖”,在“教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今天,有这方面的考虑是应有之意。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在产出上绝不是无所作为,相反,它极有可能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其他专业或者学科门类所无法替代的。
1.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我们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主要是面向内地招生(每届五六十名学生中,海南籍的学生只占到10%左右),但是学生在海南学习生活四年之后,不少学生会把海口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地。如果学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学生在学校能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加上专业教师和海南本地媒体的友好往来,我们的学生留在海南媒体工作是有很大可能的。学生就业形势好,这无疑成为招生宣传的一张名片,会促使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海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作为自己求学的地方,这样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无疑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相反,假如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因为动手能力太差而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那就会相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些本来打算选报海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与之擦肩而过。
2.新闻学专业产生的经济效益
新闻学专业实验室也能给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层面:
第一,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如果比较完备的话,学校各个层次的宣传可以借助新闻学实验室这一平台得以完成。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践性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更早进入媒体操作角色,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不少经费开支。
第二,目前海南媒体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这给新闻学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海南各媒体目前在设备上是非常紧张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和相关频道或栏目合作,将部分制作场地搬至我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收取相应的机器使用经费,这些经费一部分可以用以实验室的维修和保养,另一部分可以进一步适当扩大实验室规模。第二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现在正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推行制片人制度和“制播分离”的原则。这无疑给社会上的民营广播电视机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的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比较完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相关的条件成立一个广播电视制作公司,制作相应的广播电视节目出售给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这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关联性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新闻学专业实验室既能够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两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我们借助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立相应的影视制作机构,一方面给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思维误区,加大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新闻学专业是可以做大做强的,然后,新闻学专业将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反哺学校。这样,我们的新闻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上发展的快轨道。
摘要文科型新闻学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上是相对薄弱的,这主要缘于决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误区。如果我们能克服相应的思维误区,新闻学教育就能实现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文科型新闻学专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新闻学论文 篇五
摘要:
电视新闻编辑对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记者发回的稿件中选择合适的稿件,然后根据电视栏目的播出要求对新闻进行再创作。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创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出发,探讨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技巧及其对相关工作者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具有2种含义,一种是指将电视新闻编辑视为谋生手段的个体,另一种是指新闻编辑工作本身。从工作本身的角度来说,电视新闻编辑的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新闻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这直接关系到新闻播出的质量。例如,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发现电视新闻节目出现声音和画面脱节的现象,也有主持人台词重复的现象等,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工作没有做好。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分析其所需技能和创作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
1、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所需技能
1.1具备采访技能
采访技能是记者的核心技能,是记者新闻敏感度的直接体现,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编辑首先要具备记者所要求的一切技能如采访技能等。原因在于在实践中电视新闻编辑会和大量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资源打交道,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具备记者所具有的一切技能的话,那么是很难从众多的稿件中挑选出最合适、最有价值的新闻题材的,这种情况下哪怕电视新闻编辑的文字功底、后期处理技术再好也难以满足电视新闻栏目的需求。此外,具备采访技能可以帮助电视新闻编辑设身处地为受访者考虑,从而正确地把握记者稿件的真实含义,在提炼中心内容和编后话时不会出现偏差,实现对新闻主题的升华。
1.2具备剪辑技能
如果说具备采访技能和新闻敏感度属于电视编辑的软件要求的话,那么良好的后期剪辑技能则是电视编辑的硬件要求,二者缺一不可。对于电视编辑来说,不管从记者的稿件中挖掘出多么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而电视新闻的播出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剪辑技能水平。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对电视画面的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娴熟地掌握后期剪辑工作中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剪辑以及后期切换导播这3个部分的剪辑技术。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过程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在坚持图像优先、声画对位和话出声随原则的基础上确保解说词不会对观众和新闻画面产生太大的影响。
1.3新闻组合技能
一档新闻栏目播出的新闻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的,因此电视编辑的新闻组合能力成为新闻栏目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电视新闻编辑在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内容相似的新闻素材放在一起进行剪辑处理,以此来保证新闻内容的充实丰富。有时也会将内容不同但是稍微有联系的新闻素材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发舆论热点,吸引观众的目光。但不管怎么说,新闻组合技能是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之上的。此外,电视新闻编辑新闻组合技能也必须服从编辑主导思想和新闻栏目的主旨,不能过于的追求新闻节目的华丽。
2、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技巧
2.1新闻素材的选择技巧
新闻素材的选择是电视编辑再创作的前提,在实践中,电视编辑每天都面对大量的记者传回稿件,那么如何从这些稿件中选择最合适的新闻素材呢?笔者认为,在选择新闻素材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电视新闻栏目的性质做选择。这是选择新闻素材的基础。例如,一档电视新闻栏目的宗旨是播放民生新闻,其观众也大多是关注民生的普通人,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国际形势新闻素材,那么就很难获得观众的认可,因为这和他们的需求不符。其次,选择高热点新闻。新闻栏目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深入大众,了解大众关注重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地择新闻素材。
2.2主题的升华和提炼技巧
在实践中记者传回的新闻稿件要么过长,要么过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再次加工,从中提炼出精华,以便更好地播出。对于主题地升华和提炼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语言的肯定性。电视新闻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播出的,这也是其获得观众认可的根本原因。如果在提炼主题时出现过多的“或许”“大概”等不确定性词汇,那么其真实性自然就大打折扣;二是语言的感情。有感情但不煽情是电视新闻主题升华和提炼的另一个基本原则。电视新闻是站在客观立场上进行播出的,因此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因素,不然容易对观众产生误导。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播出不需要感情,真挚的感情更加容易打动观众的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新闻学论文 篇六
一、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和人之间跨时空的即时交流。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亲人、朋友的依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已经发生了的人的异化。海量的信息裹挟着我们,承载多样化信息的媒体“掌控”着我们。
1、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
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目前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正在加深,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购物等所有的生活都在手机上完成。大学的课堂上不再出现学生窃窃私语或大声喧哗等扰乱课堂的行为,静悄悄的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师生互动的场景在这表面和谐的大学课堂里绝少出现。学生们沉溺在移动互联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已经是现代大学课堂的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的课堂上屡见不鲜,学生在课堂上貌合神离的状态,令老师们头痛,学生管理方面也显得束手无策。
2、充满危险的人际交往
随着手机上网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中也盛行虚拟交往,交往对象也是多元的,既包括现实世界中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同乡、同学、同事等关系的特定人群,也包括各种陌生人。他们会因为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共同关注的话题而结识社会上不同阶层和身份的人。这就给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新媒体时代,虚拟人际交往中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分享”心理浓厚,他们热衷于依靠即时地理位置信息交友的移动应用,个人地理位置能轻易被定位,让虚拟社交的人有了更真实的体验,但这种真实性也可能导致现实人际交往的潜在风险。
3、真假难辨的就业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信息,发布信息,这种自由度很大、门槛很低的信息传播环境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自我表现欲,表达欲,同时也带来了网上信息真假不分的问题。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招聘信息,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显得既欣喜又无奈。网上关于就业招聘信息数量庞大,但鱼龙混杂,很难辨别真假。
二、改善的新举措
新媒体时代,手机上网受到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热捧,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都与移动互联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界限日渐模糊的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如何利用新媒体,融入学生的虚拟交往圈,为现实的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随着手机上网的盛行,媒介对生活的介入和渗透可谓是无孔不入。在这个人人上网,处处分享的年代,教师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等进入学生们的虚拟人际交往圈,倾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关注他们的生活,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现实依据。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新媒体为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中的社交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要为考证、考级发愁,为毕业就业发愁,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要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心理健康辅导。针对个别突发事件,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疏导学生中的不良情绪。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把不良心理和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3、帮助学生筛选甄别网上就业信息
高校新闻
学专业学生毕业求职基本上以网络应聘为主,网上招聘信息的真伪辨别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新闻专业学生的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帮助毕业生筛选、甄别真实可靠的招聘信息。首先是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网上招聘信息中的重复信息进行剔除,然后借助搜索引擎,筛选真实的招聘信息(可以搜索招聘单位的真伪),然后按照学校本身的发展水平(即所开设的专业)筛选出与本校毕业生相关的用人单位,这样经过了就业指导中层层把关,筛选出来的招聘信息再经由高校新闻学专业相关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及时地发布到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平台QQ群、微信圈等,学生通过手机即可及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招聘信息,避免学生自行浏览网络的盲目性,也消除了虚假招聘信息、传销组织欺骗到学生的隐患。
4、线上交流与线下沟通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学生和教师都比较偏爱虚拟人际交往,通过手机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老师和学生既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感,又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是一种最经济的人际沟通。但是在线沟通毕竟是一种虚拟化的人际交流,少了面对面时的丰富表情、动作等,交流的真诚度大大降低,交流内容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学校要加强对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管控,老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必不可少,只有在师生双方面对面坐下来的时候,老师才能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学生。当然了,线上虚拟化的交流,尤其是移动社交平台的“关注”、“分享”可以增加彼此的亲近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最新变动,为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打好基础。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重要事宜都与移动互联网息息相关。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料,通过移动互联网购物、休闲,通过移动互联网上的招聘信息求职就业,他们的生存高度虚拟化了。这种虚拟化的生存状态对于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无限制”沟通,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管控;另一方面,虚拟交往中信息真伪的不确定,也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允许我们回避它的存在,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者必须着力加强师生间的移动互联,密切师生关系,以期为干预和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强新闻学专业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和工具,最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