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浅谈结构素描教学
结构素描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绘画基础,培养观察力和构图能力。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来浅谈结构素描教学。
首先,教学方法是结构素描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可以通过提问、示范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因为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其次,教学内容应该全面而细致。结构素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条、光影、透视等方面。线条是素描的基础,学生应该掌握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细线条等。光影是素描的关键,学生应该学会观察物体的光照情况,掌握如何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透视是素描的基本原理,学生应该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如何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感。
最后,教学效果是评价结构素描教学的重要指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观点。只有通过实践和创新,学生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综上所述,结构素描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而细致地传授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二:浅谈结构素描教学
结构素描是绘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构图能力和绘画技巧。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要点三个方面来浅谈结构素描教学。
首先,教学目标是结构素描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技能目标和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技巧和方法,如线条的运用、光影的表现等。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构图能力、创造力等。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构素描的技巧和方法。
其次,教学方法是结构素描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实践等。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讲解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和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解释绘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构素描的技巧和方法。
最后,教学要点是结构素描教学的重点。教学要点包括线条的运用、光影的表现、透视的运用等。线条是素描的基础,学生应该掌握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细线条等。光影是素描的关键,学生应该学会观察物体的光照情况,掌握如何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透视是素描的基本原理,学生应该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如何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感。通过重点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结构素描的技巧和方法。
综上所述,结构素描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重点教学教学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构素描的技巧和方法。
浅谈结构素描教学 篇三
浅谈结构素描教学
摘要:结构素描是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包含造型的基本原理、学理和表现技能三方面的内容。教学中的“理”是以原理、学理来表达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方法从“由技入道”转入“由理入道”,才能实现现代学院派教学所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结构素描;课程原理;物象构造;透视规律;表现方法;造型
结构素描课程是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涉及造型的基本原理、基本学理和表现技能三方面的内容。从上世纪初,包豪斯设计学院奠定的现代设计理念,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艺术服务于现代工业文明,美术学院的教学走上了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然而,一直以来美术教育都以学技艺,培养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技入道”。这样形同师傅带徒弟、各行其道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合现代美术教育。遵循美术教育的共同准则,“由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成为教学改革的亮点。在美术教学中,关于对理的基本认识是一种共同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主要包含造型原理、学理、造
型的本质等内容。关于对理的认识,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宋明哲学中关于理的论述是指: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一般指事物发展的规律、条理;在唯心主义哲学中, 主要指抽象观念、精神实体。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理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理虽不可见,但“气之条绪节文,乃理之了见者也”。王夫之所谓理,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指“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即自然规律;一是指“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即道德的准则。然而,在艺术界关于对理的基本认识是一种共同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主要包含艺术原理、造型本质等内容。
一、结构素描的界定
结构素描在美术教学体系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从广义而言,泛指一种素描基础;从狭义而言,特指某专业的素描基础。结构素描在基础训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事什么专业,掌握结构素描涉及了造型的本质。
学习结构素描对造型具有本质的意义,无论是绘画、动画、设计各专业都是表现形体的重要基础。结构素描包括形体的构造、比例、透视、形体特征、空间表现、线的表现力,是专业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造型原理和本质
1、几何观念
早在古希腊美学概念中,就确定了正方体、球体、锥体等几何形体是所有物象的基本形态。希腊人认为物象所对应的方圆等关系成为形体美塑造的基础。这个历经千百年的美术发展所形成的经验,成为造型的基本规律。在造型的初始阶段和造型的整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几何观念之上,运用几何原理表现出空间层次,无论是从观念或方法两方面来看,教会学生塑造形体时用面的意识去建立一个空间观念,才能有效地把握形体塑造的完整性,这一点尤为重要。自文艺复兴以来,学院派艺术表现的完整空间,征服自然的写实主义绘画,都是因为有了古希腊的美学观念奠定的学理的基础。
在造型的基础训练中,如果没有对几何形体赋予造型意义的认识、理解,进行严谨、有效地训练,将会造成以后对复杂形体表现上能力的严重不足。一是不能将复杂的形体进行提炼和归纳;二是在造型观念中,不能对形体形成有效地把握。最终造成对形体不能正确、有效的表现,严重的后果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今后专业的发展。
2、方中求圆
画圆先画方,首先要舍弃优美的曲线,用直线来表现。用直线也不能随意而为之,古有:“石分三面”之法,说的是造型所必要的“三次性”直面转折,建立的立体关系,这对呈现绘画作品的空间关系也是最为有效。因此,直线和面成为表现空间的基本造型要素。
在造型艺术中,诉诸感觉的东西存有一种自然属性中的漂浮性,人的感觉对形体的描绘是出于一种游离状态,难以有准确性和恒定性。在教学中,我们常见学生们反复在改动形。这一点,除了基本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由于没有足够的认识,学得比较敷浅。在人像和人体素描阶段这一问题则暴露得十分的突出,认为画好了单纯的解剖,就能解决人的造型的问题。我们常常见到学生把头骨,人体解剖反复画来画去,其造型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从学理的高度去深刻认识,没有从解剖结构转换到几何结构,没有一个完整的空间观念,最终表现不出“艺用人体”。
3、一点上的圆周关系
画一平面的圆周可以不用教,就像当年的达芬奇画蛋,只要锲而不舍的天天练习,就能孰能生巧画得自如。而画表现空间关系的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除需要建立方中求圆的观念之上外,还需懂得透视,具备各种关于圆的透视画法,掌握曲线透视的规律。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只会画位于视中线上的圆透视,而成角、倾斜的圆透视则无法正确地表现。这一问题出在学生对透视学习的欠缺,以及对造型原理的缺失。
三、物象的构造
研究物象的内部构造关系是结构素描的重点,它涉及到力学、运动学等原理,对于表现物体,掌握物体的运动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在结构素描中,认识物体间的组接关系,才能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认识物体的物理性质,才能深刻、有效地表现对象。就像对人的表现,研究了骨骼的组接关系,才能知道其运动规律;研究了骨骼肌肉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关系,才能由里及外的画本质,画得扎实,画得准确。
四、切实的比例和透视规律
物体的比例在长宽高的二维关系中,相对比较容易掌握,但对三维的深度比例却难以准确的表现。绘画可以用调子、虚实等多种手段来表现其深度,而结构素描相对表现的办法比较单一,用透视校准深度比例成为唯一。因此,对物体的比例和空间表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理之上,学习透视学显得尤为重要。在结构素描中,掌握必备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为基础,以曲线透视为难点。
五、表现方法
结构素描是用线来表现,线赋予了形体结构的比例、透视、构造和空间关系表现意义。它通过长短、粗细、强弱的变化再现形体结构。对线条的表现,首先是要多练,但更重要的是由理入道,借鉴画家赋予情感表现的线条,又具备设计师理性精致的线条,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去表现出满意的作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师傅带徒弟的个体行为,主要以单纯的教技术为目的来实现对人的培养。现代美术教学是“由理入道”,是在学校教育的整体构架下遵循教学的共同行为,当然也包含教师教学的自由度。关于艺术教育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这一伪命题,长期困扰着人们时,可以肯定的是在二者都不能缺失的前提下,孰轻孰重已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由理入道”,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寻求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结构素描赋予了造型的普遍意义,没有结构形体就会倒塌。
参考文献:
[1] 林家阳.设计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王凡,曾俊.设计基础[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袁献民.结构素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