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优秀3篇】

时间:2011-09-07 08:30: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篇一

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的特点和影响

《读书》杂志是一本以文化、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期刊,它在汪晖的领导下,秉持着一种独特的办刊理念,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汪晖时期《读书》杂志的办刊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注重思想深度和学术性。在汪晖的领导下,《读书》杂志致力于深入挖掘和解读各种文化、思想现象,力求在思想深度和学术性上有所突破。杂志上的文章不仅扎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考,还紧密关注当代社会和文化变革,帮助读者理解和思考当下的时代问题。这种注重思想深度和学术性的办刊理念使得《读书》杂志成为了一个知识分子和学术界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有思想深度的作者和读者。

其次,追求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汪晖时期的《读书》杂志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化或思想体系,而是积极追求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杂志上的文章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学术观点都能在杂志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办刊理念,使得《读书》杂志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对话的平台,促进了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最后,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参与。《读书》杂志在汪晖时期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参与,积极倾听读者的声音,关注读者的需求。杂志中设立了读者来信、读书活动等栏目,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杂志的编辑和内容创作中来。这种与读者的互动和参与,使得《读书》杂志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读者不再是被动接受内容,而是能够参与到内容的创造和讨论中来。

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的特点和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质的阅读平台,也为学术界和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和展示的舞台。同时,这种办刊理念也推动了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可以说,《读书》杂志在汪晖时期的办刊理念为中国的文化出版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篇二

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的创新与挑战

汪晖时期《读书》杂志的办刊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的,它给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实践。然而,这种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办刊理念的创新需要与商业化的压力抗衡。在当代社会,期刊出版行业普遍面临着商业化的压力,很多期刊都以商业利益为导向,追求广告和赞助商的支持,而忽视了学术性和思想深度。汪晖时期的《读书》杂志办刊理念强调思想深度和学术性,使得杂志在商业化的环境中面临着一定的困扰。如何在商业化的压力下坚持办刊理念,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

其次,办刊理念的创新需要与传统观念的碰撞。在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中,编辑和出版商往往是唯一的决策者和掌握者,他们决定着期刊的内容和方向。而汪晖时期的《读书》杂志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参与,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杂志的编辑和内容创作中来。这种与传统观念的碰撞,可能会引发一些摩擦和冲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适应和解决。

最后,办刊理念的创新需要与时代的变化相适应。汪晖时期的《读书》杂志办刊理念非常注重对当代社会和文化变革的解读和思考,力求在思想深度和学术性上有所突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新的思想和观点不断涌现,办刊理念也需要与之相适应。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保持办刊理念的创新性和前瞻性,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之,汪晖时期《读书》杂志的办刊理念是创新的,它在思想深度和学术性、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与读者的互动和参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然而,这种创新也面临着商业化的压力、传统观念的碰撞和时代变化的挑战。只有在解决这些挑战的同时,办刊理念的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文化出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篇三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

  摘要:《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汪晖、黄平接任《读书》主编后,引发了思想文化界诸多争议。通过细应读《读书》十年文选所刊发文章来考察汪晖《读书》办刊理念的特点以及办刊思路转变背后的文化语境。

  论文关键词:《读书》;办刊理念;文化语境

  1996年汪晖、黄平接任《读书》主编后,《读书》成为思想文化界争论的阵地。主要焦点在于文章风格“不好读”和思想内容的“左倾”。2007年,不再担任主编的汪晖、黄平推出了三联书店出版的《读书》十年文选6卷本。这个6卷本的文选可以作为考察汪晖《读书》办刊思想的最好文本,6卷本文选基本上涵盖了十年来《读书》杂志的精华,也体现了汪晖和黄平对《读书》的办刊理念总结。

  一、拓展学科领域

  1996年第9期《读书》发表了陈星灿等人的讨论文章《考古学与中国的历史图景》,由此标志着《读书》开始打破学科分类,以彰显问题意识为重。拓宽学科之后,从1998年起,《读书》开始持续地讨论教育改革的问题;1999年底《读书》开始“三农”问题的讨论;2000年第9期发起了互联网讨论,2003年以后,《读书》发表了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批评文章,与此同

时,有关生态环境、私有产权、劳动产权、国企改革、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也陆续展开。据笔者统计,从1996年5月到 2007年7月《读书》共发表稿件约4655篇(以每期35篇计算的大致数字),按照所涉及领域类别可以分为31类,包括思想文化、经济学、政治学、法律、考古、亚洲研究、环境、医学、教育等等;其中,文史哲类占总篇数的四分之二,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文章约占四分之一,其它各类约占四分之一。《读书》的视野从一般性的人文讨论扩展到包括“三农”问题、国际政治、生态环保等在内的更为广阔的现实领域。

  学科领域的拓展使得《读书》内容呈现“杂”和“博”的特点,且在思考深度上较过去有过而无不及。如此转变,笔者认为可以归因于二方面:一方面是主编的学者办刊特色,重视理论和知识的客观探讨,而非人文情趣的咀嚼玩味;另一方面,汪晖和黄平要延续并发扬《读书》自觉介入时代并记录时代的'特点。“我参与《读书》的编辑工作有一点很明确,就想拓展它的领域。中国素来有一个清议的人文传统,这本来很好,现在也特别需要。美中不足的是,文人雅士有时孤芳自赏,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纯洁,缺点是影响面比较小,对时代问题的敏感比较差。”拓展学科领域的目的无非是开阔视野,为读者提供多元的、对称的信息,有利于形成反思的讨论空间。基于这样的认识来看,不可否认的是汪晖和黄平以学者视野领航,将《读书》引领到了更开阔的疆域。

  二、介入“现实”讨论问题

  从 1996年起,《读书》杂志发表了一系列专题性质的讨论,诸如大众民主与宪法问题、全球化与亚洲问题、二十世纪的战争与革命、金融危机、三农危机、医疗改革与社会保障体制的困境、恐怖主义、新左翼与新自由主义之争、法律与民主、民族主义、女性主义、国企改革与产权问题、生态危机、华人华侨与跨国家的网络、媒体与新纪录运动等等,其中一些讨论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全局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们对时代变革、思潮纷争、社会问题的一种积极主动反应,也就是汪晖所说的“介入现实”。

浅谈汪晖时期《读书》杂志办刊理念【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