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贵港市干旱对农业危害特点及防灾减灾对策 篇一
干旱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的危害。贵港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其农业发展面临着干旱带来的严重挑战。本文将探析贵港市干旱对农业的危害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首先,干旱对贵港市农业的危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源供应不足。干旱导致贵港市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灌溉水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二是土壤湿度下降。干旱使得土壤湿度减少,造成土壤质量下降,不利于作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三是作物生长受限。干旱导致作物受到水分胁迫,影响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进而降低产量和品质。四是生态环境恶化。干旱使得植被覆盖减少,土地退化加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进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针对贵港市干旱对农业的危害特点,应采取一系列防灾减灾对策。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建设水库、引黄灌溉等方式,提高贵港市的水资源利用率,保证农业灌溉需求。其次,加强土壤保水措施。通过合理施肥、保持耕地覆盖、改良土壤结构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干旱对作物的影响。再次,推广节水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管理灌溉,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田的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沟渠等措施,减缓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在应对干旱的过程中,贵港市还应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干旱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提前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和适应能力。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组织,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渡过干旱时期,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贵港市干旱对农业的危害特点主要表现在水源供应不足、土壤湿度下降、作物生长受限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采取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土壤保水措施、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等防灾减灾对策,同时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和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干旱对农业的危害,保障贵港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析贵港市干旱对农业危害特点及防灾减灾对策 篇三
探析贵港市干旱对农业危害特点及防灾减灾对策
摘要:贵港市是旱灾频发区,介绍了该市干旱对农业的危害特点,分析了干旱成因和抗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农业防灾减灾的对策,以供各地借鉴参考。
关键词:旱灾;危害特点;干旱成因;防灾对策;广西贵港
1贵港市干旱对农业危害特点
1.1发生频率高
贵港市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重灾区,尤其是旱灾发生严重,旱灾主要类型有季节性旱灾(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连续性旱灾(如秋冬连旱、秋冬春连旱),其中秋旱和秋冬春连旱造成损失最大。据统计,2001—2009年的10年间,除2002年和2008年外,有8年发生较大干旱,发生频率为80%,其中春旱有6年,分别是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秋旱有4年,分别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9年;秋冬春连旱的有4年,分别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9年,均为特大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为40%,可见频率很高。覃塘区、桂平是贵港市受旱最重的地区,重旱发生频率更高,危害更大。
1.2受灾面积大、损失重
据统计,仅2003—2005年贵港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分别达到6.15万、7.82万、9.71万hm2,其中粮食作物受旱面积分别达到3.553万、4.653万、5.784万hm2,绝收面积分别达到1 470、6 560、12 350 hm2,粮食减产分别为2.1万、4.1万、5.96万t。全市旱灾农业经济损失分别达到0.82亿、1.72亿、1.65亿元。2003—2005年、2009年因春旱缺水,导致春播春种无法正常进行,早稻播种季节被迫推迟5~7 d,严重的达15 d以上。季节推迟既影响早稻生产,还影响晚造和冬种生产,导致寒露风危害,造成全年农业生产被动。如2004—2006年、2009年4年春旱,4月下旬,全市无水耙田面积达1.000万~1.333万hm2,占应插计划的10%~15%,季节推迟7 d左右,甚至15 d以上。秋冬春连旱,影响秋冬种农业开发。2003—2005年,贵港市出现了严重的秋冬连旱天气,对秋冬菜开发造成了很大影响,不少地方因干旱难于整地,有的整了地无水种植,有的种植后无水浇灌。由于长期干旱,不但秋冬种植季节推迟,而且长势差、产量低,种植面积减少10%~15%。如2005年秋冬连旱,冬种面积减少6 800 hm2,产量减少15%~20%。对农民增收影响很大,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2干旱成因
2.1降雨时间分布不均
贵港市年降雨量一
2.2抗旱基础设施老化,抗灾能力差
目前,贵港市水库和抗旱工程基础设施大多数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已运行几十年,水毁、老化、失修等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水库,运行时间长,年久失修,降低了抗旱工程的灌溉保证率,无法正常发挥抗旱效益,抗旱能力弱。目前,贵港市有80座以上水库属于病险水库,贮水量减少1/3以上。同时,由于抗旱机电设备管理、维护滞后等人为因素,导致抗旱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也加剧了旱灾发展。
2.3种植结构不合理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没有遵循当地降水的自然规律和抗灾减灾需要来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品种,过度强调种植水稻,加重了受旱几率和损失。贵港市高亢田、望天田面积逾2万hm2,本应改种玉米等旱粮作物和抗旱性好的蚕桑、花生、中药材、甘蔗等经济作物,但不少地方仍然选择种植双季稻。由于没有水利灌溉,一旦出现春旱,就经常推迟春插季节,秋旱使晚稻减产或绝收,损失严重。
2.4节水意识差,使用不合理
目前,贵港市农业灌溉用水水费按灌溉面积计价,而不按用量计价,农民节水意识较差,水浪费严重。干旱缺水时有些农户上游截水保自已,而使下游无水抗旱,既导致受旱损失,又经常引起水纠纷,造成社会矛盾。
3防旱减灾对策
3.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充分利用水资源
一是增加投入。财力条件较好的地方,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建设新的水利工程或改扩建现有水利及配套工程设施,扩大集雨面积,增加水库蓄水量,并扩大灌溉面积。重点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维修配套工程设施,增加水库有效库容,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二是新建和改造提灌设施。在有水源的地方如沿江沿河或有地下水的地方,可多搞一些引水、提水工程,建设抽水站和引水渠,增加灌溉面积。三是搞好农田水利渠系建设和改造。疏通和新建水库灌区支毛渠,尤其是渠道清淤,扩大流量和灌溉范围,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