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动静理论探析【推荐3篇】

时间:2015-08-04 02:12: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药性动静理论探析 篇一

药性动静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解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药性动静理论认为药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方式,这取决于药物的性味、归经和药效。本篇将从不同角度对药性动静理论进行探析。

首先,药性动静理论中的“动静”指的是药物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动性药物具有刺激性、活动性和迅速作用的特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激发机体的生理反应,例如薄荷、生姜等;而静性药物则具有镇静、安定和缓慢作用的特点,能够平抑机体的生理反应,例如麻黄、丹参等。药性动静理论认为,药物的动静性质与药物的性味、归经和药效密切相关。

其次,药性动静理论注重药物的性味对药物的作用特点的影响。中药性味分为五味,即苦、酸、甘、辛、咸。不同的性味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泄痢的作用,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甘味药物具有润燥、缓和的作用,辛味药物具有发散、散寒的作用,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药性动静理论认为,药物的性味直接影响药物的动静性质,从而影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再次,药性动静理论强调药物的归经对药物的作用特点的影响。根据中医理论,中药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途径和部位,主要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不同的药物归经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例如归肺经的药物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归心经的药物多用于治疗心脏疾病。药性动静理论认为,药物的归经也会影响药物的动静性质,从而影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最后,药性动静理论关注药效对药物的作用特点的影响。药效是指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包括药物的主治疗效和辅助疗效。不同的药物药效不同,有的药物具有明显的主治疗效,有的药物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药性动静理论认为,药效也会影响药物的动静性质,从而影响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综上所述,药性动静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解释。药性动静理论通过考察药物的性味、归经和药效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药物的动静性质与其作用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研究药性动静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学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药性动静理论探析 篇二

药性动静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中药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药性动静理论认为药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方式,这取决于药物的性味、归经和药效。本篇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药性动静理论进行探析。

首先,药性动静理论在中药的选择和使用上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药性动静理论,我们可以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适合的药物。对于急性疾病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动性药物,以迅速达到治疗的效果;对于慢性疾病和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静性药物,以缓慢调理机体。同时,药性动静理论也可以指导药物的配伍使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协调,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次,药性动静理论在中药的剂量和用法上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药性动静理论,我们可以根据药物的动静性质来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动性药物剂量较大、用法较短,能够迅速发挥作用;静性药物剂量较小、用法较长,能够持续发挥作用。通过合理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再次,药性动静理论在中药的炮制和加工上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药性动静理论,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和加工工艺,改变药物的性味和归经特点,从而调整药物的动静性质。例如,将动性药物进行炮制,可以减轻其刺激性和活动性,使其更加温和;将静性药物进行加工,可以增强其镇静和缓慢作用,使其更加有效。通过合理选择炮制和加工方法,可以使药物的性质更加适应治疗需求,提高药物的疗效。

最后,药性动静理论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上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药性动静理论,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药物。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选择动性药物作为主疗药物,以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静性药物作为辅助疗效,以稳定病情。通过合理应用药性动静理论,可以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药性动静理论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药性动静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中药,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同时,药性动静理论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药性动静理论,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性动静理论探析 篇三

药性动静理论探析


摘 要:动静性,用以表示药物的走守属性,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对于方剂组方配伍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至今尚无系统的理论阐述。本文着重分析动静药性的作用特点和功效应用,探讨走守药性论的其学术内涵,以期丰富中药药性理论,更好的指导中药的应用。
  关键词:药性 动静
  
  中药药性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动静论药性,概括中药的作用特征,亦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探讨药性之动静有利于丰富中药性能理论,概括中药作用及特点。纵观前贤医著,虽然历代医家对动静药性的论述尚显凌乱,但对于临床选药、配伍组方的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探析药性动静理论的学术内涵,以期丰富药基础理论。
  
  1 药性动静含义及阴阳属性
  动静是古代医家综合中药的多种性能,针对动静辩证而产生的药性指归。实质上,所谓的动药、静药往往和药物的走守之性相联系。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1]中明确提出药性有走守动静之异,认为“药有阴阳……性动而走为阳,性静而守为阴”,“气味之动静:静者守而动者走。”动药属阳,静药属阴。动静药性与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1)从药物的四气辨其动静属性:温热药(祛寒助阳)属动;寒凉药(清热泄火)属静。(2)从药味方面辨动静属性:辛(发散行气)属动;甘(调补缓和)属动中之静;淡(渗泄利窍)属动中之静;苦(燥湿泄降)、酸(收敛止涩)、咸(软坚润下)属静。(3)从升降浮沉辨其动静属性:升(升阳发散)、浮(温里散寒)属动;降(通降收涩)、沉(清热泻火)属静。
  
2 动药及静药的作用特性
  具有理气行滞、利水渗湿、芳香化湿、泻下通便、行气活血、化痰、消食导滞、舒经通络等功效的中药多属动药。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收涩等功效的药物多属静药。部分药物还有动静双方面的药性。例如当归、鸡血藤,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动静药性兼有。白芍,《本草经读》曰:“芍药,气平下降,味苦下泄而走血,为攻下之品,非补养之物也。……气滞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泄其气也;血滞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行其血也”。成无己曰:“芍药之酸,敛津液而益营血,收阴气而泄邪热”。言白芍有“补”、“敛”功效者,是说其静;说白芍具“泻”、“泄”功效者,乃曰其动,故白芍亦有集动静于一体之特点。一般而言,善动之药的作用特点主要有三。其一,动药长于疏通流动,作用范围广泛。其二,药性迅猛,药效维持时间较为短暂。其三,多以祛邪为主要功效,能祛除六淫之邪气,散气血痰湿之凝滞。而静药的作用特点则相反。其一,药性纯静凝滞,故作用范围局限。其二,药性缓和,药效维持时间较为长久。其三,多以补益为主要功效,能补脏腑之不足、益精血之亏损。
  
  3 走守性能指导临床用药
  临床用药,贵在精专,结合辨证论治,利用药物的动静之性,以纠正人体病理变化中的动静异常。阴证纯属“静”之病证,当主要以动药治之;反之阳证若为“动”证,当主要以静药治之。对于病理变化复杂,尤当动静配合,相辅相成。通过药物功用的动静对立的特点,纠正病势之偏颇,从而恢复机体动静结合的动态平衡。故对于病证之动静,药性之动静皆须考虑、辨明,否则便如《景岳全书》言“诸动者,再动即散;诸静者再静即灭”。临床组方用药,动静结合相伍十分普遍。一般来讲,动静相伍,静药量宜大,动药量宜小。阴主静,阳主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重用静药,乃是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生;轻用动药。因为阳生则阴长,阴得阳则化。凡补养之静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调之动药虽轻用已可煦之走之。如用阴柔腻滞或甘补药物治虚证时,配用一、二味具流动之性(多指

辛香行气醒脾之品)的药物以流通气机,以使补而不滞,此法亦称以动制静。动静相伍中动药宜轻,还在于恐过重耗伤正气。方如仲景之胶艾汤,施以养血止血,调经安胎法,方以阿胶、芍药、干地黄阴柔腻滞之品补血的同时,配用辛香温燥、活血行气的刚燥药川芎,动静结合,使滋阴养血而不腻滞,辛香行气活血而不伤阴血。当然,也有以动药为主的,适当辅以静药。如治阴疽名方阳和汤,全方立旨以温阳为务,方中虽有麻黄、炭姜、肉桂、鹿角胶等众多阳药动药,确必待加入熟地一味柔润阴药,培补气血,其效方显。
  综上可知,动静药性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它通过对药物性能的综合概括,对临床辨证选药,配伍组方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对于发展、充实药性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景岳. 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2-23
  2、周子洋. 方剂配伍中的动静开合规律探讨[J]. 安徽中院学报,2006,25(1):5-6
药性动静理论探析【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