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9-02-05 02:5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论文 篇一

标题:气候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挑战

摘要:本文通过国际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挑战。首先,介绍了气候变化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经济和发展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国际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关系,安全,经济,发展

引言

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学科,可以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经济和发展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

一、气候变化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对国际安全造成了威胁。例如,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沿海地区淹没和岛屿消失,可能引发领土争端和难民潮。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进而引发冲突和动荡。

二、气候变化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国际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会对农业、渔业和能源等行业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经济损失。其次,气候变化也会改变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此外,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也将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对国际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会加剧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资源和能力,更容易受到其影响。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影响,阻碍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结论

气候变化对国际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Buzan, B., & W?ver, O. (2003).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Nordhaus, W. D. (2013). The climate casino: Risk,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s for a warming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3.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5). Paris agree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the-paris-agreement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论文 篇二

标题:国际气候合作的挑战与前景

摘要:本文通过国际政治学的视角,分析了国际气候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前景。首先,介绍了国际气候合作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探讨了当前国际气候合作面临的挑战,如国家利益冲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最后,展望了国际气候合作的前景,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边机制和推动技术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气候合作,挑战,前景,国家利益,多边机制

引言

国际气候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然而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国际政治学的分析,探讨国际气候合作的挑战与前景,以期为国际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国际气候合作的背景和重要性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通过国际气候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分享技术和经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二、国际气候合作面临的挑战

国际气候合作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国家利益冲突是阻碍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合作难度增大。其次,合作机制不完善是另一个挑战。国际气候合作的机制需要更加灵活和有效,以适应不同国家的需求和利益。此外,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也是合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三、国际气候合作的前景

国际气候合作仍然面临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前景。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构建多边机制,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国家利益冲突。其次,应推动技术创新和转让,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最后,各国应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结论

国际气候合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前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多边机制和推动技术创新,国际社会可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Bodansky, D. (2016). The Paris climate change agreement: A new hop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10(2), 288-319.

2. Gupta, J., & Hildingsson, R. (2019). 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outledge.

3. Victor, D. G. (2017). Climate change: A wicked problem. Science, 356(6335), 126-128.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论文 篇三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论文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考察得出,气的剧烈变化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使得由气而生成的气候成为当下国际政治的首要议题,然后通过考察气候政治的历史,系统地论述了气候跟国际政治的紧密联系。最后,通过对气候进行爱因斯坦式的哲学玄思,试图从哲学上为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一切有研究兴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启示和路径,并明确指出,如果人类真的要直面气候的话,要面对的必然是气候对人类全方位的影响,

而不只是面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论文关键词:气候;气候政治;国际政治;大自然;哲学中图分类号:D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1-0031-08通天下一气也,这一中国古圣通过直觉或想象而探究到的自然现象,原本只是文学或医学用语,但由于其内在的自然哲学含义,即便是在科学、技术、经济和政治等极为发达的当今世界,它的哲学指导价值仍如太阳高悬,光耀万丈。就此,笔者借助这一哲学学思想,对有“当今国际政治首要问题”之称的气候政治进行国际政治学分析,其目的在于为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一切对该问题有研究兴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启示和路径。一、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人类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多来自思想者对天意的理性认知。气候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不是人类的发明

,而是人类的发现,是人类的'理性对天意的认知。发现有经由经验观察而得者,有经由科学实验而得者,有经由理性思辩而得者;经由经验观察而得者,往往明于结论而昧于论证,经由科学实验而得

者,往往密于论证而疏于结论;经由理性思辩而得者,则往往结论明确,论证详尽。“气候政治”的发现,东方(特指中国)倾向于经由经

验观察而得,西方倾向于经由科学实验而立。以当今典型学术方法而言,两者利弊分明。东方得出了“通天下一气”的全靠结沦,但缺乏让人信服的学理论证;两方则以海量的实验数据和分析图表,详尽论证了气候变暖必因人为的“科学”结论。遗憾的是,西方的所谓科学实验如放到大自然的整体中去进行中国古典式的哲学思考,便会发现那只不过是欲研滴水以知大海,欲究片物以知昊天,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一语到位的东方式表达就是:通天下一气。既然通天下一气,则大自然是气的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人也即人是气的人,而政治是人的政治,这样,政治以人为媒介,与气(候)就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大自然的人必然要求人生于大自然,活于大自然,归于大自然。离开了大自然,人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人不存在,政治就

不可想象。所以,政治从其本原七说,就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或南人所组成的集团、政党、民族、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而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⑦。气候与政治的本质联系,无论东西方,人类先民都有觉察。就古代西方而论,有“科学之祖”之称的政治家泰勒斯,就依据他的“万物有灵”自然哲学理论,直观而非思辩地觉察到政治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就古代中国而论,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的政治哲学大家如周公、老子、庄子、孔子等,都完全服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自然理论。汉代大儒董仲舒则通过《春秋繁露》系统而精细地论证了天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其他几乎所有古代民族,都可从

其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中窥视到大自然对政治的先验影响。时间流逝到全球化时代,气候(大自然)因其对政治的根本性影响而大张旗鼓地走到了国际政治的前台。那么,气候对政治的根本性影响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由于气候只不过是气的变化(表现为温度冷暖、流动快慢、成分比例等变化),所以,研究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就必须从

自然哲学上研究气对人及由人集合而成的人类的内在影响人手。政治是人的政治,它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政治是人的产物。动物或植物如果有政治,那也是人赋予的,而不是它们自身有人一样的自觉的政治意识。其二,人是政治的目的和归宿。正如“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一样,政不远人,远人非政。具体而简明地说,政治就是人对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自然属性和社会伦常的合天意(即合人性)的维持或有效安排。政治的源点并不带有阶级性,它的阶级性只是政治在阶级社会里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阶级意识较为浓烈的时代或地区,政治的阶级性有时是形而下政治的基本和核心形式。但就形而上的政治而言,政治的本质属性恒定是与阶级无关的。

世界气候的国际政治学分析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