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 篇一
标题:法律责任在网络时代的适用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法律责任的适用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时代的特点和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探讨了网络时代下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时代;法律责任;适用问题;解决方案
引言: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给法律责任的适用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边界模糊,匿名性高,这给法律责任的追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对于网络时代下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保护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时代的特点
网络时代的特点主要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边界模糊、匿名性高等。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成为了犯罪活动的温床,也给法律责任的适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法律责任的基本原则
法律责任的适用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适当性原则等。这些原则在网络时代仍然适用,但需要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三、网络时代下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
在网络时代,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主要包括定位问题、证据问题和追责问题。定位问题是指在网络时代下,如何确定行为主体的真实身份;证据问题是指如何获取和认定网络行为的证据;追责问题是指如何追究网络行为者的法律责任。
四、解决方案
针对网络时代下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建立网络行为主体身份认证制度、加强网络行为证据的获取和保护、完善网络行为的追责机制等。
结论: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法律责任的适用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合理调整和完善法律责任的适用机制,可以在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张三.网络时代下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探析[J].法学研究,2020(1):1-10.
[2] 李四.网络时代的特点与法律责任的适用[J].法律评论,2019(3):20-30.
法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 篇二
标题: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潜在的法律问题,探讨了如何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制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司法领域;应用;法律问题;法律规制
引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司法领域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司法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责任追究等。因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司法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现状
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案件分析、智能辅助决策、智能司法服务等。这些应用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法律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责任追究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规制来解决。
三、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原则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如公正性原则、透明度原则、责任追究原则等。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避免潜在的法律问题。
四、法律规制建议
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法律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制,包括隐私保护法、算法透明度规定、责任追究机制等。
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问题。通过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制,可以推动司法现代化的进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张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与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20(2):15-25.
[2] 李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司法现代化[J].法律评论,2019(4):40-50.
法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 篇三
法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
法学,又称法律学、法律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法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摘 要:
德国法上的法律推定分为事实推定和权利推定。法律的事实推定是指通过适用法律的规定,推定未知的事实。在适用法律上的事实推定时,当事人应证明作为推定的基础事实(前提事实),只要前提事实能够成立,被推定的事实的真伪就明确了。而法律上的权利推定是指法律直接从基础事实推断某种权利存在,针对的是权利或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也可以称之为法律状况推定。本文以《证明责任论》一书为基础,试图用更简洁易懂的文字从权利推定的概念和本质、权利推定的排除和权利推定的法律渊源,适用范围和体系地位三个大的方面对权利推定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权利推定 法律关系 证明责任
一、权利推定的概念和本质
(一)概念
法律上的权利推定是对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直接推定。该推定是否成立与前提条件是否存在没有关系,但本质上法律上的权利推定与法律上的事实推定并没有什么不同。例如,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人,推定为合法行使权力的人。再如,对土地边界所设置的隔离物推定为共有物。当然,对这种推定仍允许对方提出反证予以推翻,但由于只有事实才能成为推定的对象,因而,不能采取直接证明权利是否存在的方法。要想推翻推定,只能对前提条件的不确定提出反证,一旦前提被证明是确定的时,便不允许推定被反证推翻,与法律上的事实推定相同,对方不可能对权力推定的结果直接予以证明。有关权利推定的例子很多,如《德国民法典》第891、921、1006、1362条等都是所谓的权利推定,他们都是针对权力或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的。
(二)本质
1.其中一些推定是以法院的自由裁判行为为基础的。例如,《民法典》891条的推定以在土地登记册中的记载或注销联系为前提。
如果权利推定应被适用的话,其前提条件必须得到证明。例如《民法典》第1362条第2款的推定以属于妇女个人专用的特定物为前提条件,这一点必须得到证明。
2.权利推定的对象是某种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现实存在,或某种权利的不存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只指向某种权利的获得或指向某种法律关系的产生的推定,仅涉及权利形成的事实的存在,必要时涉及权利妨碍的事实的不存在,但不涉及权利妨碍和权利消灭的事实的不存在,该推断仅考虑某种特定的产生要件。
(2)相反对某种权利的现实存在的推定,则不考虑从中可推断出当时存在这一权利的所有事实。
(3)同样权利不存在的推定,要多于权利消灭的推定,也就是说多于权利消灭事实的产生的推定,权利不存在的推定还包括下面的情况:由于不存在权利形成的事实或存在权利妨碍的事实,权利为成功地产生,但同样也不考虑法律能够也必须从中推断出某种权利不现实存在的事实。如果取决于权利或法律关系产生或消灭的时刻,那么其结果是,权利推定对此提供不了依据。
3.权利推定不是法律后果推定。法律后果不是被推定的,而是被规定的。权利推定更确切的说是法律状况推定,因此,将其称为法律状况推定会更好,更直观些。
4.权利推定的效果如下:
(1)受益于推定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就其主张的权利的存在或不存在作为权利主张来主张,相反,除推定的原始事实(在土地登记册中登记、占有、继承证书)外,它既不需要就权利产生的要件、权利消灭的要件提出主张,也不需要对其主张加以证明。也即,对于援引权利推定的一方当事人来说,它只需要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并证明此权利推定的基础事实,而不必主张产生权利或消灭权利的事实,更无需证明这些事实。然而权利推定规范的设置,并不能导致拥有权利外观之人终局确定地享有真实权利,只是减轻了他的证明负担,他因此无需积极证明自己权利的真实性,而是将举证责任移转给提出相反主张的人,由其举证反驳权利推定,也就是说对方当事人想反驳推定,他就必须提出说明推定不正确的主张,且在发生争议的情况下对其主张加以证明。
(2)对法官而言,法官不仅用不着对权利产生的要件或权利撤销的要件进行认定,而且如同在诉讼中的承认一样,也用不着进行法律适用,他只需要适用推定规范,并根据推定规范的前提条件,在反对的一方当事人就推定的正确性提出异议前,将权利或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作为其判决的基础。
(3)权利推定的`效果原则上有利于有理由提出权利推定所涉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当事人,而不利于每一个被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人。但权利推定的效果有时候会受到限制,如《民法典》1362条第一款的推定只有利于丈夫的债权人。
权利推定属于典型的法律技术,它的出发点是客观事实,但又不绝对受此限制,而是在高度盖然性的经验基础上,用外在的事实状态推导权利存续的状态,即权利外观推定权利的存续、主体和内容。据此,拥有权利外观之人只要举起推定力的盾牌,就无需证明自己物权的客观存在性,并可防御他人对自己权利真实性的攻击;提出相反主张者则要负担该外观之人不享有真实权利的证明责任,以之来推翻相应权利推定。在此,拥有权利外观之人是防守者,其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提出相反主张之人是攻击者,其地位较为不利。
不过,尽管这种推定有利于拥有权利外观之人,让其“不证自明”地享有相应的权利,但它仍然顾及了权利外观与真实权利不一致的情形,使得真实权利人在这种情形中能通过“证伪”来推翻通过权利外观推定真实权利的法律效果,从而保护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因此,可以说,权利推定规范结合了“不证自明”和“证伪”两种方式。
(4)权利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权利推定对证明责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提出被推定的权利存在或不存在的当事人来说,他只需主张推定规范的前提条件,且在该前提条件有争议的情况下必须加以证明。对于无需依赖基础事实的权利推定来说,连基础事实也不必主张和证明。第二、对推定所针对的对方当事人来说,想阻止推定或排除推定的效果,则需就以下事实负主张和证明责任:主张和基础事实不相容的事实;主张与被推定的权利不相容的权利状态。如主张自己通过买卖、继承等方式取得了物的所有权,因此该物不可能属占有物的对方所有。对于上述主张,该当事人应负证明责任。
(5)权利推定不同于解释规则和证明规则。对于大多数推定来说,从开始就不适合,因为它不涉及需要解释的意思表示和裁决,对于在土地登记册中登记和遗产法院的证明而言,解释可能是适宜的,但是,它并不像一个真正的解释规则那样,规定一个特定的解释结果。所以权利推定不同于解释规则;而相比较证明规则而言,权利推定想要的更多,它想推定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直接存在或不存在,之所以说它不是证明规则,是因为证明只以事实为对象,而不是以权利的直接存在或不存在为对象。所以权利推定也不同于证明规则。
二、权利推定的排除
1.以自由裁判行为基础的权利推定,可以以下列方式最终予以排除:例如,可根据《民法典》2362条的规定将继承证书交给遗嘱法院。根据894条的规定,更正土地登记册中的内容。
2.权利推定的效力可以通过对相对规范的前提条件的证明而在当事人之间予以排除。例如1006条,即对方当事人证明,他过去曾占有该物,后来被盗、遗失或因其他原因不再占有,或者占有人只是占有媒介人。
3.权利推定还可以通过对具备推定的前提条件的证据提出反证在当事人之间予以排除。
4.通过反面证明。反面证明为本证,任何当事人,只要推定指向他,他均可对权利推定进行反驳,只有当法院根据其心证积极地肯定:推定不真实,其对立面真实,也就是说,被推定存在的权利不存在,被推定属于对方的权利不属于对方,被推定不存在的权利存在,那么该反面证明就成功了。
可见反面证明是一种本证,他必须提出证据推翻依据法律推定的权利,也就是必须达到使法官确信推定的权利不存在的程度。
5.权利推定因相冲突的推定而失去效力。如果具有不同效果的数个权利推定均与同一个具体要件相适应,即构成权利推定的冲突。在此必须通过对相抵触的推定的效力的权横,来决定效力的优劣。只要一个推定必须回避另一个推定,随着它受到反驳,另一个推定会立即得到重新重视。
三、权利推定的渊源、适用范围和体系地位
1.权利推定的渊源只能是法律规范。法律行为不可能作为权利推定的基础。
2.权利推定不仅仅适用于民事诉讼,而且适用于任何一个以推定所涉及的权利存在
或不存在为裁决的对象或前提条件的程序。例如执行程序、行政机关的程序、行政法院程序,尤其是享有自由审判权的机构的程序。3.权利推定不属于程序法,而是属于实体法。
参考文献:
[1]莱奥,罗森贝克,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法制出版社.2001:232-250.
[2]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2-223.
[3]陈康扬.法律逻辑原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