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学年论文 篇一
标题: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欺诈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应用,影响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会计工作需求,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将从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应用情况三个方面来探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1. 手工会计系统时代
2. 电算化会计系统时代
3.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时代
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1. 全面性
2. 自动化
3. 可靠性
4. 实时性
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1. 会计核算模块
2. 财务报告模块
3. 预算管理模块
4. 决策支持模块
四、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2. 减少错误和欺诈行为
3. 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4. 改善决策过程
结论: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为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信息安全性和系统的灵活性等。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张三. (2020).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会计研究, 15(2), 23-35.
2. 李四. (2019).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研究. 会计学刊, 10(3), 45-56.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 篇二
标题: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会计信息利用问题研究
摘要:在企业财务分析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者的判断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会计信息利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会计信息,准确性,可靠性,利用
引言:企业财务分析是决策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会计信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会计信息利用的问题成为制约企业财务分析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利用问题三个方面来探讨会计信息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利用情况。
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问题
1. 会计准则的制定
2. 会计政策的选择
3. 会计信息的披露
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
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3. 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三、会计信息利用的问题
1. 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
2. 信息分析方法的选择
3. 信息利用的时间和频率
四、解决会计信息利用问题的建议
1.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
2.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
3. 提高决策者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结论:企业财务分析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决策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需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并提高决策者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王五. (2018). 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会计信息利用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研究, 20(3), 56-68.
2. 赵六. (2019). 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影响. 会计研究, 18(2), 34-45.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 篇三
一、大学会计毕业生会计素质构成
大学会计教育,作为通才教育,其会计素质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工具性技能运用素质四大部分。
1.1会计专业素质
“中高级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务操作能力以外,还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能力范围。”那么,结合中高级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会计专业素质应包括:
(l)获取并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2)进行会计应用、研究、开拓的兴趣和能力。
(3)会计专业管理能力。作为未来的中高级会计人才,他们所面对的工作绝非只是解决会计核算问题。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管理能力培养,已成为会计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4)专业融合能力。我们知道,当今州可科学技术都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融合,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融合能力实际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开拓能力。
1.2人文素质
本质上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会计专业教育仅仅为会计专业学生未来生活的一方面基础;另一方面是非专业方面的人文素养,即“教人做人”。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可以说,人的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包括以下内容:
(1)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史、哲、艺术、科技史、伦理学等。
(2)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3)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3政治素质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是为经济服务的;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将来以会计为职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外化为指导自己实践,积极为祖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自觉行动。
1.4工具性技能运用素质
工具性技能运用素质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外语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滚滚浪潮已给会计工作带来了直接强烈广泛的影响,向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必须具备的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运用外语的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二、会计毕业论文考核指标体系
会计毕业论文教学作为会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会计教学的一次全面检查。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即让学生运用已学会计知识创造性地阐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的令人信服的独特见解。可见,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是以上四个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因为,学生只有凭借良好会计专业素质、完美的人文素养、可靠的政治素质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与外语的能力,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优秀论文。具体说,会计素质在会计毕业论文中体现如下:
会计毕业论文中用来论证作者观点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广度和难度反映了作者获取并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作者观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作者进行专业应用、研究、开拓的能力;作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运用同学智慧的能力和与指导教师交往、交流、沟通及协作能力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管理能力;作者借助相关专业理论、方法研究本专业或将本专业理论、方法用于其他专业的能力反映了作者的专业融合能力。
会计毕业论文的谋篇布局、
逻辑结构、语言风格和标点符号使用反映了作者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论文中透露的对社会的关心和国家、民族的责任反映作者的社会责任;对引用别人研究成果进行申明,不抄袭、glJ窃他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格素养。会计毕业论文作为专业论文,一定程度反映了作者的利益立场(即某一利益的代言人),故论文中明示或暗示的政治观点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素质。会计专业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运用计算机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和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能力反映作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论文中外文论据的引用和论文摘要的翻译反映了作者外语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是上述四个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考核会计毕业论文应以以上素质结构为依据,建立一套规范的指标体系,确定不同指标体系中的权数,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分作为该毕业论文成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毕业论文考核做到客观、公正和公平。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 篇四
摘要:
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提高整体上课水平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非常重要。本文对地方高校税法课程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在税法课程中更好使用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税法课程;应用研究
1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教育和技术的相结合,是对传统教育技术观念的创新和升华,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和远程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为我国地方高校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育的改革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普通适用于全国各大地方高校中的课程教学。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相比法学专业的税法来说,更加侧重于将所学税法条文应用到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去。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税法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与税法教学的整合。整合的个体对象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税法课程的知识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等。整合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功能,使现代教育技术融入高校税法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税法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2税法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
2.1税法任课教师的水平不一致
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而相对应的任课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急需提高。虽然目前高校教师评选专业职称需要获得相关的计算机证书,但也只限于最基本的操作知识,完全掌握仍有一段距离。其次,地方高校往往所处二三级城市,地理位置和薪酬待遇等因素导致地方高校的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流动率较大。地方高校规模较小,往往没有设置税务这个专业,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担任。比如说吉首大学,由于位于武陵山区,地理位置较偏,目前没有开设税务专业,由会计系和法律系专业的教师任课;年纪较长的教师习惯于粉笔字板书,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年轻教师并不多。
2.2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手段单一
目前高校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仅仅在多媒体教学这一范围,因此90%以上的教学手段局限于使用多媒体PPT课件进行教学,而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其他手段较少涉及,比如说网络讨论组、网络硬盘、慕课、微课等。PPT课件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没有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同时,税法作为计算量和适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必须与现实生活中相联系,具体的报税操作流程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导致工作后还是无法完全胜任。最后,有些地方高校未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最传统的教学方式,尤其在组织教师教学比武大赛时也是侧重于传统方式下的教学,比如板书等。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不重视,导致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不尽人意。
2.3现代教育技术表达方式单一
会计专业的税法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记住各种税法条例,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课程内容重要和计算量大、整体比较枯燥。同时,国家对于税法条例每年都有变动,相应的教材和课件也随之调整。在税法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PPT课件———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将正确的知识尽可能多的传递给学生,往往在使用时只注重内容,忽视课件的展示形式。比如说课件中全是计算公式和例题、文字性的内容,缺乏必要的装饰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乏味和疲倦,导致教学没有活力,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最后,很多的税法任课教师一整节课都是在播放课件,学生只是观看和做笔记,没有互动交流的机会,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久而久之也会失去兴趣。
2.4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缺乏
现代教育技术如果要很好的应用于税法课程教学中,硬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说很多地方高校都在教室中配置了电脑、投影仪、展示台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但财政拨款资金有限,导致教学设备数量有限,不能配置税法课程其他的高级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比如说报税的实训基地、开设纳税筹划课程等。相对来说,地方高校现代级教育技术的设备远远满足不了税法课程实际的教学需求。同时,由于年代久远,教室中的设备或多或少存在些许问题,导致影响整体上课氛围和进度。
3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建议
3.1提高税法课程教师的水平
税法课程的学科交叉性和政策性强,同时国家每年都对其进行修改调整,这些客观因素要求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丰富专业能力和调整知识结构,适应时效性强的特点。针对非专业的任课教师,地方高校应及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仅包括理论还有实践性操作方面的知识;地方高校应该为税法课程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鼓励其从事科学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做贡献;鼓励税法课程教师去相关企业和会计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具体操作流程,以提高专业素质,将实际操作知识传递给学生。此外,应加强与当地税务部门的合作合交流,多渠道、多形式的提高任课教师的水平。
3.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
地方高校税法课程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多方面应用,必须通过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地方高校要重视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第一,要树立教师正确科学的观点,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第二,聘请专业的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让更多的教师对此培训感兴趣,同时配合教师的上课时间。第三,针对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税法课程教师,制定与之适应的培训计划,保障培训效果。最后,在培训时注重具体内容,涉及面广且不深入,让教师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在对税法课程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之后,地方高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培训指导小组,定期就教师上课中使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指导。同时,地方高校举办不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比赛,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3.3丰富现代教育技术的表达方式
税法课程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重视内容的表达形式,使用更多的装饰内容。比如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增加一些搞笑动态图片和有声音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介绍相关税法变动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最新有趣的新闻报道,增加学生的印象;在讲解相关案例计算时,也可以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人或一些名人的事件,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讲解课件时也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税法课程适用性较强,任课教师必须同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地方高校应该建立配套的实训基地。校内的实训基地可以和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相结合,主要配备模拟资料、电子报税软件和税法教学光盘等,提供正常实践教学等操作演示以及学生进行手工模拟实训、岗位实训等。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和当地的税务机关合作,地方高校定期聘请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为学生讲解有关流程,也可以组织学生到税务大厅现场观摩。
3.4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
地方高校的硬件教学环境反映最基本的教学信息化水平,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物质保障。一方面,地方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筹措必要经费。加大专项经费的拨款,引进其他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设备,比如说全新的纳税筹划系统软件等,让税法教学不仅仅限于多媒体课件教学。引进的同时,结合地方高校的需求,注重硬件设备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必须加大对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力度。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多媒体教室要求教师做到严格遵守使用说明来操作,而对于一些专业设备和设施要求教师专人专管,责任到人。同时,鼓励税法课程教师多多采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给予一定的奖励。学校也要配备专人来进行设备的日常维修检查和升级工作,确保教学授课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玉梅.税法项目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J].家教世界,2012(18).
[2]陈文,李庆华,施芝元.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新型职能定位[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6):47-51.
[3]刘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4]张元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税法教学改革探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203-204.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 篇五
近些年,企业和单位需要更多专业技术强、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希望他们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职教育要以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将技能和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关键,重视职业素养的形成,要实现企业与课堂的结合,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有机融合。从而为企业培养更多素质与能力并举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作为高职教育中重要的会计学科,尤其要注重职业养成教育,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型人才。
一、职业养成教育的含义
职业养成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及掌握较高的职业技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养成教育隶属于德育教育,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密不可分。职业素养的形成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关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于是,在高职会计教学中要下大力度贯彻职业养成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
二、高职教育和职业养成教育的相互关系
1.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社会各个行业输送了大批技术型人才,为经济建设以及社会整体发展做出了不可限量的巨大贡献。因此,如何让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需求,这是一个很值得让高职教育者深思的问题。高职教育者必须重视对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培养,以实现对教学实践以及指导思想的重新审视。
2.职业素质包括职业修养与职业技能,前者可理解为品质、态度、心理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而后者指专业技能与职业水准。高职教育普遍注重技能培养,却忽视了修养教育,很少在教学计划中设计相关的内容。而职业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高职教育要突破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加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素养人才。
3.毋庸置疑,职业养成教育是为提升学生职业修养、形成良好职业习惯、职业态度及职业能力的一种比较全面的教育。职业素质的养成和专业教育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职业养成教育不仅是德育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技能培养的一部分,是落实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根本。因此,在高职教学中,要认真贯彻和执行职业养成思想,将其精髓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中,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高职会计专业进行职业养成教育的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专业目标是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对课程安排和课程架构产生很大的作用。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立系统,强调学生在专业中具备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在进行目标确定的时候,要突破单一技能的培养,重视职业修养的加强,主要包括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自学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其体现在会计专业中包括了解生产的过程、理解企业的管理、保持思想灵活,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内容很容易被会计专业的教育所忽视,但是这恰恰是会计工作的根本。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培养掌握会计知识、在未来工作岗位能够进行不断创新,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的全面综合型人才。这意味着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人才目标应为:具备核心价值理念,职业道德高尚,法律意识较强,人文素质较高,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财务领域的核算、审计、管理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制订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为了配合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务必重审课程体系的编排。一般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偏学科体系,即在总的课程设置中和本科教育大同小异,没有体现高职专业的特色;另一种是将高职课程定义为简单的职业培训,过度强调了职业技能的专业传授,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以及人文素质的培育。总体而言,优质合理的课程建设不仅能满足本身职业的需求,也有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极富创造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要正确处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课程和职业修养之间的关系,并将职业养成广泛应用到课程的安排中。对会计专业的高职教学过程中,一年级以文化与专业基础课为主,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掌握学习技巧,稳定过渡到大学生活;二年级可以设立核心专业的课程,像会计核算、电算化、税务申报等课程,为了确保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需引导学生锻炼自律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勤奋精神;三年级主要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设置拓展性课程,如投资、金融、营销等课程,并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和培训,目的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岗位,脚踏实地,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具有团队意识,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因此课程设置须充分展现专业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
3.教学的有效合理实施。确立目标与课程之后,在日常实践中需注重职业养成教育的问题。第一,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重视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理解教学目的,灵活运用教材,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职业道德,增强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要规定明确的技能,同时还要设置素质教育的重点,将书本知识与综合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同时,要注重个性差别,保证职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特殊性,避免同一化。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学目的恰恰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独立学习的目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合乎情理的习惯、高效完成学业和成为高质量的人才息息相关。自主学习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师进行精心准备,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多练习、思考,形成个人的学习习惯与方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其创造性和适应能力,毫无疑问这是通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第三,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需采用更灵活、有效的方式。职业养成教育关于素质培养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让教师必须不断突破原来课堂的局限性,可以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主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面向社会的热情与积极性;坚持学校和社会教育互补的原则,使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进行学习、锻炼和实地考察,再利用两种不同的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职业技能与职业养成需一定的职业场景,单靠学生资源很难获得,只有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才能实现弥补,推动养成教育的加快实施。
四、结束语
教育的根源是教书育人。所以,每位高职教师要意识到职业养成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冲破道德教育的局限,让它成为专业教学不容忽略的一部分。只有经过持续贯彻与发展职业养成教育,最终才能真正地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实现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结合,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 篇六
一、网络会计模式的会计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活动的前提。传统会计模式下有四大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网络会计模式下,需要重新解释四大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主体。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是物理概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的概念比较模糊,例如“虚拟公司”“媒体空间”等网络关系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实体。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成为开放式组织,没有厂房,没有办公设备,没有明确的物理实体,依靠互联网,实现远程操作和远程监控。目前,虚拟企业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美国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通过自身开放式网络组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供货商纳入自己的网络,并与其分享设计数据、技术资源和信息;能够在36小时内为客户定制电脑,并送货上门。总体而言,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假设应该具备的特征包括:
(1)存在于特定的经济实体;
(2)系统具有独立性,系统的经济业务与其他的会计主体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3)系统具有资金的管理权,能够核算并对外报告。
(4)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沟通。
2.项目清算假设
传统会计模式下,假设企业将以现有状态持续经营下去,即持续经营假设。这是因为在原有经济模式下,企业相对稳定,风险较小。而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面临较大风险,企业随时都有清算、破产的可能,因此,网络会计模式下,持续经营假设变为项目清算假设。网络会计下成立的虚拟公司,是临时性的,多从事一次性交易,交易完成之后组织宣布解散,存在周期很短。项目清算假设的基本特点:
(1)项目周期短;
(2)项目成立迅速;
(3)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4)存在清算可能。
3.实时传递假设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分期假设要求财务信息报告的周期是月、季、年等,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网络会计模式下,突破了原有的周期约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变为实时传递假设。实时传递假设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公开、公平的,信息使用者在任何时刻只需登录互联网,就可以查阅各类信息,如果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质量、准确度有任务疑问,都可以通过留言、邮件等方式与企业互动。实时传递假设的基本特征是:
(1)没有明确的周期,信息披露具有即时性。
(2)信息披露是双向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
(3)具备较强的便利性,信息传递方法多样化。
4.在线货币假设
传统会计模式下有货币计量假设,即核算必须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网络环境下,企业的资源除了有形资源外,还包括无形资源,比如商誉、市场占有率、客户黏性、创新水平、人力资本等,仅仅依靠货币计量,并不能完整的展示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来讲,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传统货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纸质货币的需求减少,币值稳定性较低,传统货币不断被边缘化。在线货币假设指以计算机网络数字符号代表现实货币,代替货币行使价值尺度(在线价格)、流通手段(电子货币)、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二、网络会计模式的会计实务
1.网络环境会计模式下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客体,是一切会计工作的起点。传统会计工作中,会计对象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在网络会计模式下,这些会计对象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对资产的界定中,传统会计模式注重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和土地,并不重视商誉、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在网络会计模式下,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微软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异,关键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无形资产。
2.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确认基础
传统会计模式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当期取得的收入或应付的费用,计入当期,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非当期取得的收入或付出的费用,即使已经发生了款项流动,也不应该计入当期。网络会计模式下,权责发生制已经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现金流动制。现金流动制下,不仅关注实际已经发生的现金变化,也关注可能和虚拟的现金流量。
3.网络会计模式下的会计基本职能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控制,核算是基础职能,控制是主导职能。在网络会计模式下,计算机代替人工执行运算和传输职能,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自动在后台进行核算,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核算和控制职能变为了管理职能,财务人员和管理者无须进行复杂的财务核算,更加专注于处理输出结果,服务外部信息使用者。
4.网络会计模式下的财务会计报告
传统会计实务中财务报告的主体是各类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财务报告中反映的信息主要是货币信息,反映信息的方式以文字为主。网络会计模式下,既反映货币信息,又反映非货币信息,信息输出的方式除了文字之外,也包括图片、网站、在线分析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