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小论文 篇一: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及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及应用。首先介绍了酶的定义和特点,包括酶的催化机理和酶的特异性。接着讨论了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包括酶的底物转化、反应速率调节和产物选择性控制等方面。最后,阐述了酶在工业生产、药物制备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本文旨在深入了解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优势。
一、引言
酶是一类催化生物学反应的蛋白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酶具有高效、专一和可调控性等特点,因此在生物催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及应用。
二、酶的定义和特点
酶是一类能够加速生物反应速率的催化剂,能够在生物体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反应。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只催化特定的底物转化为特定的产物。此外,酶还具有高效性和可调控性等特点。
三、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
1. 酶的底物转化:酶能够催化底物的转化,将底物转化为产物。通过调节酶的催化活性,可以达到高效转化底物的目的。
2. 反应速率调节:酶能够通过调节催化反应的速率来满足不同生物体内外的需求。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或表达水平,可以调节反应速率。
3. 产物选择性控制:酶能够选择性地催化特定的底物转化为产物。通过调节酶的催化活性和底物结构的特异性,可以实现产物选择性控制。
四、酶在应用中的潜力和优势
1. 工业生产: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通过利用酶的高效性和特异性,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废物产生,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 药物制备:酶在药物制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酶催化反应,可以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减少副反应产物的生成。
3. 食品加工:酶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酶催化反应,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品质。
总结:酶在生物催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效、专一和可调控性等特点。酶在工业生产、药物制备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优势。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将有助于推动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
生物化学小论文 篇二:DNA修复与维护基因组稳定性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DNA修复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DNA修复的机制和分类,包括直接修复、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等。接着讨论了DNA修复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包括修复DNA损伤和遗传信息的保护等方面。最后,阐述了DNA修复与遗传疾病、肿瘤发生和老化等方面的关系。本文旨在深入了解DNA修复的重要性,以及DNA修复与基因组稳定性之间的关联。
一、引言
DNA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负责传递和维持遗传信息。然而,DNA在生物体内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损伤,如化学物质、辐射和自身代谢产物等。为了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生物体发展了一系列复杂的DNA修复机制。本文将探讨DNA修复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的重要性。
二、DNA修复的机制和分类
1. 直接修复:直接修复是一种简单的DNA修复机制,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直接修复DNA上的损伤,如光损伤和甲基化损伤等。
2. 错配修复:错配修复主要修复DNA中的碱基错误配对,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错误的碱基替换为正确的碱基。
3. 碱基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主要修复DNA中的碱基损伤,如氧化损伤和化学损伤等。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损伤的碱基切除并替换为正确的碱基。
4. 重组修复:重组修复主要修复DNA中的双链断裂,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断裂的DNA链连接起来。
三、DNA修复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
1. 修复DNA损伤:DNA修复机制能够修复DNA上的各种损伤,保护DNA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保护遗传信息:DNA修复机制能够修复DNA中的错误和损伤,避免遗传信息的丢失和突变。
3.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DNA修复机制能够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防止基因组的异常重排和重组。
四、DNA修复与遗传疾病、肿瘤发生和老化的关系
1. 遗传疾病:DNA修复缺陷会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一些遗传疾病与DNA修复机制的异常有关,如遗传性乳腺癌和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2. 肿瘤发生:DNA修复缺陷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DNA修复缺陷会导致DNA损伤的累积和突变的积累,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3. 老化:DNA修复能力的下降与老化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DNA修复机制的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DNA损伤和突变的累积,增加老化的风险。
总结:DNA修复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修复DNA损伤和保护遗传信息。DNA修复与遗传疾病、肿瘤发生和老化等方面存在关联。进一步研究和了解DNA修复的机制和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化学小论文 篇三
1传统模式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根据教学计划,大多数高校开设生物化学实验一般为36~54个学时,少数高校为72学时,在这么短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庞大教学内容,传统做法是每一个实验头尾工作由教师代替完成,教师在实验前配制好实验所需试剂,采集、培养、处理好实验材料,准备各种仪器设备,学生只是掐头去尾操作其中一段;为了节省时间,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实验目、原理、操作步骤等,然后,按部就班,“照方抓药”,按照思维定势,不假思索就能顺利得到预期实验结果。这种程序化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抑制了学生动手能力施展。不仅如此,开设大多是内容简单、彼此孤立“静态”实验,各个实验间缺乏内在联系。由于缺乏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不仅不动脑思考,而且根本不动手操作,缺乏主动性,丧失了通过实验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功能。为了突显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改革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优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策略
2.1定性与定量实验相结合
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化学应该包含定性与定量实验才是完整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就是运用物理、化学手段,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质”分析,再通过归纳和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获得各种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以了解生物大分子存在形式。定量实验是以定性实验为基础研究活动,研究生物大分子性质、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收集精确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定性和定量结合研究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大分子赋予意义基础上产生正确认知和准确定位,认识生物分子运行、变化本质规律,揭示其结构与功能内在联系。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包括对糖、脂质、氨基酸、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等生命分子研究,还包括物质代谢与生物氧化实验,实验方法涵盖滴定、蒸馏、离心、分光光度比色、各种层析技术(薄层、凝胶、离子交换、亲和层析)、色谱技术(气相、高效液相色谱)、电泳、荧光、旋光法等。显然,相比于大学一年级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已稍显复杂,是一门从基础实验过渡到专业实验专业基础课。凭借这门课程学生初次认识到上述生物分子,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在有限课时内选择有代表性实验内容。例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关乎生物分子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等内容选作定性实验,这些多为经典实验,一般占25%;而定量测定多为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基本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一般占65%;另有10%实验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验,内容多为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从特定性质洞察这些物质存在,从精确数据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过程,根据质和量统一促进学生对生物分子全面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
2.2验证性与探究性实验相结合
人们曾一度广泛提倡要摒弃验证性实验,认为只有大量开设综合性和创新性探究实验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才。这种做法是违背教学规律。探究性生物化学实验是探索生物大分子未知性质,了解它们组成、生物转化和变化特征,以及在机体内与其他分子联系等一种实验,受学生已知知识和技能限制。验证性生物化学实验是指为了验证生物分子已被广泛认识性质、概念、理论,通过演示再现其事实,强调其科学性。验证性实验可以把学生从懵懂状态引入生化知识殿堂,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继承研究方法,规范化、程序化训练学生实验技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一些经典验证性实验甚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验证性实验还可以发挥潜在作用,例如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应用到一个确定问题上比探究如何获得新成果要重要得多。所以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教学同时不可随意摒弃验证性实验。我们需要做是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扬关系,把内容单一、彼此孤立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设立系列实验,实施层次化教学。例如,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定糖法”测定马铃薯中还原糖含量是一个经典验证性实验,如果利用该法测定马铃薯中总糖含量就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非还原糖水解过程,再依据其还原性测定总糖,这就成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如果利用该法比较几个同学唾液淀粉酶活力,这就需要定义一个“酶活力单位”,掌握底物与酶专一性、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等知识基础上,将糖和酶作用加以拓展。显然,这个验证性实验很自然地过度到了探究性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就像这样通过具体实验来回答一个感兴趣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再如根据三聚氰 胺事件、艾滋病、地沟油等时事关注热点,探讨相关研究工作、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创新实验,引导学生跳出课本局限,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面,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验证性实验是传授知识和方法,那么创新性探究实验是传播一种科研思想,甚至是一种科研精神和社会责任。
2.3“静态”和“动态”实验相结合
《生物化学》教科书由“静态”和“动态”两部分知识构成,所谓“动态”就是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重要特征。作为实践环节生物化学实验,往往偏重于静态部分内容,即对生物大分子定性定量研究方面训练比较重视,而忽视了代谢调控部分研究。这也许是因为实验课时不好掌握,实验所需环境条件不易控制造成。然而,从知识完整性来考虑,这是片面,因为生物大分子在生命体内都不是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有着错综复杂关系,它们也不是静止不变,不停地发生着化学变化,不断得到自我更新。所以,在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中应该包含一定比例“动态”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物质基础,其特殊运动体现着生命现象,生命是生物大分子存在形式,而且代谢使生物大分子以一定有序性处于稳定状态中,一旦代谢紊乱,稳定生物分子体系就要向无序发展,机体就会病变。按照物质转化方向,“动态”知识应该掌握两对重要概念,即物质分解和合成代谢过程,能量释放和供给过程。鉴于此,生物化学实验要有放矢涉及这方面内容,以引导学生学会综合思考问题。例如,以“肌糖原酵解作用”实验为代表了解在缺氧条件下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转变成乳酸,并供给组织能量;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检测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可以作为某些代谢紊乱或炎症疾病诊断依据之一。
2.4实验“正结果”与“负结果”
传统教学模式总是希望学生得到正确实验结果,于是,实验前总是给学生设计好各种操作流程,学生完全“照单抓药”,无需多加思索就能够获得预计结果,毫无悬念,以至于学生提不起精神做实验,也无以挖掘学生创新潜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甚至适当设置“陷阱”,使学生明确探究发现主题,然后设计实验实施方案,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和实践解决疑难问题,以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实验中,故意选择紫葡萄、沙棘、西红柿等作为实验材料,在它们提取液中含有色素类物质,给滴定终点观察造成困难,这就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有同学选用陶土或活性炭脱色,有同学选择脂溶性溶剂(加1mL氯仿)萃取色素,这就很好地排除了对水相滴定终点干扰。为了解决由于白陶土或活性炭吸附,或者氯仿萃取对维生素C造成误差,同学们进一步测定已知标准维生素C样品回收率来校正未知样品结果。一个普通验证性实验通过更换实验材料调动起学生探究积极性,使得一个“负结果”实验方法得以延伸和完善。此外,在实验操作步骤中有意设置漏洞,留下一块空白,在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上给予一定提示,同学们为了规避潜在风险,自觉地认真预习实验项目,甚至查阅文献资料,这种效果远胜于硬性强调预习重要性。例如在“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中,血清是一个混合蛋白质样品,其中各种蛋白质等电点大多在pH4.0~7.3之间,在pH8.6缓冲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都向正极移动。因此,点样端应该置于电泳槽负极端。在以往教学中反复强调这一点,总有学生放反薄膜。现在我们只把原理讲清楚,不强调具体怎么操作,那些放反薄膜同学势必得不到实验结果,这种失败他将会牢牢记住,再给一次重做机会,获得成功之后喜悦不言而喻。实践表明,得到一个“负结果”所起作用远大于顺利地得到“正结果”,至少学生可以在失败中引起警觉和反思,进而主动探求解决方案。
3结语
总之,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启发式和创新性培养,我们应该探索出更多更新更好实验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利用定性和定量实验方法揭示生物现象和本质,培养学生用严谨科学态度自觉探求未知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验证性实验作为起点,全面优化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教学方法,挖掘教学潜力,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使之努力成为既有实践动手能力,又有创新科学思维和科研探究能力人才。
生物化学小论文 篇四
到了近代之后,西医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当时社会环境所需要的。而西方的生物化学在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对于后世生物化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还促进了医学体系的形成。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早期的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活动
1915年前后,有些教会医学校开始在有关课程中粗略地兼授一些生化知识,尚无单独的生化课程。1917年,湖南湘雅医学院出现正式教授的生化课。1919年协和医学院将生理学、生理化学和药理学组合成为一个系,由伊博恩负责,开始给本科生讲授生化课。1921年,吴宪由美回国到协和工作,与Embrey和汪善英一起担任生理化学的教学工作。1923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成立生
理-生理化学科,当时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理生化内容仍是合在一起讲授的。在此前后华西大学医牙学院也在生理学中介绍有关生化知识,同时还讲授生化临床检验。齐鲁大学医学院在相关课程中也讲授一些生化知识。总之,在1924年之前。我国的生化科学刚刚传入,生化教学处于探索、准备阶段。
在这段时间内,国内也开展零星、初步的生化研究工作,主要限于食品的分析方面,如对皮蛋、荔枝、牛奶产品、大豆营养价值的研究等。
二、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生物化学系,吴宪任系主任。吴宪为发展我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一方面广为网罗人才,吸收了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生化专家林国镐、周田、张昌颖等参加他主持的生化系,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国内的年轻生物化学工作者。协和生化系成为当时国内生化教学和研究的中心,对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进、生化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以及生化人才的培养都起了带头作用,也标志着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
1925年以后,随着国内医学教育事业和生物科学研究机构的逐渐发展和国外留学专家的归来,我国生物化学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相继成立了生物化学系(科);其次,各医学院校的生化教学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内容基本上已接近当时美国的水平;再次,许多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机构开始了多方面的生化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和报告,取得了一些成就。
1931年,吴宪等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及蛋白质变性的生化特性,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吴宪的学说至今仍为生化教科书所采用。吴宪是我国生物化学的奠人之一,也是国际生化某些领域的开创者,他与Folin建立的血液系统分析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为现代临床化学奠定了基础。
本世纪前40年是维生素研究的高潮时代,我国许多生化工作者对维生素的研究也很活跃,主要集中在分析各种食物和药物中维生素的分布和含量上,王应睐、侯祥川、张昌颖等对维生素测定分析的方法也有研究和改进。这段时间里,国内生化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食物化学和营养化学,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城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蛋白质在营养上的重要地位被认识的更加清楚,我国学者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成就,并结合我国国情,对食物构成和膳食习惯等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万昕、吴宪等对素膳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们观察了纯素膳与荤索杂膳对大鼠生长、生殖、基础代谢、抗病力及寿命的影响,证明素膳的营养价值略逊于荤素杂膳,对我国人民传统的饮食习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营养缺乏性疾病是本世纪初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侯祥川对维生素A、D缺乏与疾病的关系(1929~1930),吴鼎与诸福棠研究了儿童和成人维生素A含量与疾病的关系(1940),还有苏祖斐、杨爱德及侯祥川、杨恩孚等对维生素B缺乏病的研究,张昌颖、陈同度等对维生素D缺乏的研究等。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抗战以后的`生物化学
1937年芦沟桥事变之后,接近战区的政府所属教育和科研机构纷纷内迁。暂时留在原址的英美资助的教育、科研单位也随着战争的发展相继被迫停办。珍珠港事件之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吴宪、周田等对抗体的分离、提取、抗体的化学本质、分布及补体各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为我国免疫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所的侯祥川、倪章琪等继续进行维生素与疾病的研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随之雷氏德研究所等机构也被日军占领,至此沦陷区的生物化学和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迁至后方的国立大学及医学研究机构和当地的教学科研单位,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克服重重困难,维持着一般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成为当时后方生化教学研究中心之一。1943年,中大医学院生化系迁至成都,重新建立了实验室,创办了第一个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生化研究所,还协助和接受培训了其它学校的一些学生。
在重庆的上海医学院、江苏医学院、复且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等教学研究机构也坚持了生化教学和研究工作。昆明市也是当时生化活动的中心之一,西南联大清华生理实验室继续生化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创办了英文生化简报《BiochmicalBulletin》用土纸油印发行,共出刊63期,为促进生化研究,交流信息做出了贡献。1938年,由中大医学院郑集发起生物化学报告会,促进了成都地区生化学术交流,后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成都生化学会”(1943)是我国第一个地区性生化专业学术团体。在纸张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有一些刊载生化论文的期刊发行,如《中国化学会会志》、《实验卫生》、《营养专报》等,有助于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交流。
中央卫生实验院是抗战期后方推动战时营养研究的中心。1941年中央卫生实验院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国营养会议,着重讨论了战时国人的营养问题和决策。会上一致同意成立中国营养学会,推定郑集为筹备会负责人。1945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营养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万昕任第一届理事长,并出版《中国营养学杂志》。
1945年抗战结束后,内迁各院校,科研机构相继回迁原址,生物化学的教学和研究逐渐得以恢复。北京、上海先后成立了地区性的生化学会,上海生化学会出版了《生物化学》的刊物。随着生化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有必要组织全国性的组织,以协同发展,于是倡议成立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学会于1947年正式成立。我国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经坎坷,但经过生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生化学事业终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为我国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小论文 篇五
摘要: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因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抽象难懂,号称是“医学基础课的难点课”。而医学生物化学又是医学重要的基础课,怎样帮助本科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从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医学生物化学主要探讨生物大分子性质、功能和活动规律,知识点繁多并且抽象,特别是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与调控,过程错综繁杂,难以掌握规律,学生畏学厌学情绪普遍,多数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畏学厌学这个症结。学生的畏学厌学固然有课程较难的客观原因,但是老师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对于症结的化解是非常重要的。“不一样的将军会有不一样的士兵”,同样,不一样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学生。大学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不再是简单的传播知识者,而应该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激发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汲取知识过程中的愉悦感、成就感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是快乐的”心理暗示。因此,在困难的课程面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做到“主次分明、化繁为简、形式多样、平等交流”,善于帮助学生疏导和解决学习疑惑,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以下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体会,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备课、熟记课标与教材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课堂上的精彩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做到对授课内容烂熟于心。一堂精彩的授课,必须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要在课堂上做到这样的驾驭自如,必须要精心备课。然而在这个多媒体授课时代,在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眼中,备课被纯粹地理解成课件制作,将要讲的内容全部放在ppt课件中,于是课堂上的感觉就是“老师跟着课件走”,而不是老师驾驭课件讲课。因此,充分认识备课的重要性,把握好备课的要点要素,是上好每一次课的前提。备课过程中,应该力求做到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认真撰写教案,要重点突出、主次得当、教学构思合理;深钻教材,既要求做到熟记教学内容,还需要掌握教材编写体系,理解各章节教学要求,做到“深入浅出”。深入就是教师要理解教材思想内容,适当拓展相关知识点和学科新进展;浅出,则是要求能用浅显的语言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明白,理解得顺利。备课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构思教学情境、编排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备课中还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授课专业和学生特点进行备课,做到“眼中有学生”。《生物化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不同专业所用的教材和教纲都不相同。因此这类通识课的备课和授课,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专业和课堂反应能力,实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使“教法适应学法”,这样才有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教与学的统一。
二、活跃教学,创设和谐课堂
大学的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中学教学注重结果,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是一种同化知识的学习机制。而大学的教学,注重过程,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是一种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和繁多的课程面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是吃力的,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在医科院校更加明显,学困生比例最高。因此,创设和谐课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师授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合于刚开始上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在教学中,介绍具体知识点之前,可以先以专业相关的临床问题导出,提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学习糖代谢的生理意义时可以提出人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物化学变化、生理病理变化?在学习脂肪代谢时,可以让学生先想想,为什么减肥时不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还要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在书中找寻答案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并同时体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想象教学法。生物化学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如果在讲课过程中采用想象法可以使同学们简单、清晰、快速地掌握生涩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蛋白质分子结构时,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与一根绳子形象地联系起来。一整条绳子可看作一个亚基,即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几条绳子相互缠绕、相互作用则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通过这种形象地讲述,学生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抽象构型就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了。[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经过进位、转肽、移位3步后,肽酰-tRNA就从A位点移动到了P位点,在讲解时,可以把教师的身体比作核糖体,两只脚比作两个位点,左脚为A位点,右脚为P位点,左脚下(A位点)踩着一枚硬币(肽酰-tRNA),教师往左移动一步,此时硬币(肽酰-tRNA)就从左脚(A位点)移动到了右脚(P位点),这样不仅快速地解决了这一抽象的过程,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来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3.互动式教学法。轻松、和谐课堂氛围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必备的前提条件。互动式教学方式有:
(1)问题式教学方式。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也可以是教师提问,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并让其他同学运用理论知识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
(2)主题讨论式教学方式。在每章内容上课之前,老师精选一些和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同学分好组,每组不同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制成幻灯片,当本章内容结束后,让学生上讲台来讲解所选主题,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学生授课方式。选择某些不是很难的章节,让主讲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仔细阅读教材,寻找相关辅助材料,认真准备,当他们上台讲课时,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讲完后及时作正面的积极评价。这种角色转换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网络辅助,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
随着电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经历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三级跳发展。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教学材料、参与论坛讨论、进行学习自测;教师则可以发布教学通知与问卷调查、撰写教学博客、开展网络答疑、布置网络作业、分享学生课堂活动内容。显然,网络辅助教学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师成为了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帮助和服务学生学习为出发点,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此外,网络平台特殊的教学情境,让一些平时羞于开口的学生或学困生有了从容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所以,网络教学不但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情意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需要,情意因素的满足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乐学、好学”的内驱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因素。我教研室《医学生物化学》网络平台教学实践表明:进行网络教学后,学生学习情意明显上升,知识面更为广阔,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特别是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明显提高。网络平台教学,已经成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第二课堂。该网络课程因教学成效明显,已经成为我校示范性网络课程之一,同时网络教学也成为了我校素质化教育的常规手段之一。
作为传统的“难课”,《医学生物化学》一直是医学生基础学科学习中薄弱的一环。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困”因素,一方面要教师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及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和谐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处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关系,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网络第二课堂的关系,要多方面入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意因素,促进认知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葆.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生物学杂志,2009,26(1):89-90.
[2]庞小梅.怎样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大众科技,2011,137(1):147-148.
[3]何幼鸾.浅谈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8,4(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