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毕业论文(精简3篇)

时间:2015-06-08 08:38: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临床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篇一

标题:临床医学检验中的新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检验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新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基因测序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和流式细胞术。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新技术;基因测序;质谱分析;流式细胞术

引言:临床医学检验是指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测和分析,以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风险等。随着疾病的不断演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检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因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技术,以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基因测序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是一种通过测定DNA序列来研究生物基因组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遗传基础,预测疾病的风险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例如,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检测个体是否携带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突变,从而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基因测序技术还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机会。

二、质谱分析技术

质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测定样本中化合物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鉴定和定量化合物的方法。它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质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代谢产物,从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此外,质谱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三、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对细胞进行单个细胞水平的分析和鉴定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细胞的免疫表型,评估免疫功能和监测疾病的进展。例如,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检测白血病细胞的表型,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分型和预后评估。此外,流式细胞术还可以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活性,评估免疫功能的好坏。

结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临床医学检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基因测序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等新技术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这些新技术还存在一些挑战,如高成本、复杂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这些新技术,以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Smith A, et al. New technologie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m J Clin Pathol. 2019;152(3):266-271.

2. Wang H, et al. Applications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J Pharm Biomed Anal. 2020;182:113125.

3. Maecker HT, et al. Flow cytometry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isease: Advances in hardware, methodologies, and reagents. Cytometry B Clin Cytom. 2018;94(1):35-45.

临床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篇二

标题: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控管理及其意义

摘要:质控管理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介绍质控管理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质控管理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和质量评价三个方面。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控管理;内部质控;外部质控;质量评价

引言:临床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对于患者的诊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而质控管理作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内部质控

内部质控是指在日常检验过程中,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对仪器和试剂进行检验和评价,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质控的主要目的是监测仪器和试剂的性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外部质控

外部质控是指通过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质控项目,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和监测自身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外部质控可以帮助实验室评估自身的检验水平,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指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认证。质量评价包括实验室的人员、设备、试剂、方法和操作流程等多个方面。通过质量评价,可以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量水平,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

结论:质控管理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质控、外部质控和质量评价是质控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质控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水平。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质控管理的意识,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Westgard JO, et al. Quality control review: implementing a scientifically base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Ann Clin Biochem. 2016;53(1):32-50.

2. Plebani M, et al. Quality indicators to detect pre-analytical errors in laboratory testing. Clinica Chimica Acta. 2014;432:44-48.

3. Lippi G, et al. Quality in laboratory diagnostic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Biochem Med (Zagreb). 2010;20(2):126-130.

临床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篇三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为43例患者;非急诊介入治疗组,为28例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30天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UAP降低了30天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降低住院费用,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高危的UAP患者效果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入稳定性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

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包括多种亚型,其中高危组UAP危害最大,如何处理该类患者目前尚有争议。本研究观察了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结果,并与药物强化治疗后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入选病例为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1例高危UAP患者。男47例,1.2女24例,1.3年龄67.12±12.34(45~77岁),1.4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5视为高危UAP患者[1]:48小时内反复1.6发作静息心绞痛;发作时ST下降幅度>1mm,1.7持续时间>20min,1.8肌钙蛋白T或I升高。排除AMI患者。

  1.2实验分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入院24小时内行冠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行介入治疗,为43例患者;非急诊介入治疗组,入院后强化的药物治疗一周后行冠脉造影,根据血管情况行介入治疗,为28例患者。如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发生AMI,立即行冠脉造影并行急诊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一日一次,噻氯匹定250mg一日二次,依诺肝素60mg一日二次,根据病情给予不同剂量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脂药物等。介入治疗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定、降脂药物,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脂药物等。两组入院时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基本相同。

  1.3冠心病介入治疗及观察指标:以常规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由三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医生对冠状动脉病变判断,以血管狭窄≥50%为病变血管,病变狭窄≥70%则行介入治疗;病变狭窄≥50%且<70%,若有症状相关的对应体表心电图动态缺血证据,亦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记录30天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AMI、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结果

  2.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情况: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情况相似,急诊介入治疗组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

  2.2急诊介入治疗组和非急诊介入治疗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能降低30天内心绞痛、AMI、猝死的发生,p<0.05;能够缩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降低住院费用,p<0.05;再次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介入成功率及症状缓解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资料见表2。

  3讨论

  现已达成共识,UAP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所致。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特征为:薄的`偏心性纤维帽,大的脂质坏死中心(占斑块的40%以上),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细胞外的基质及平滑肌细胞很少[2,3]。这种斑块容易破裂,暴露胶原并释放大量活性物质,导致血小板

  黏附、聚集及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冠心病事件(AMI或UAP)。关于UAP是否应在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以改善远期预后,目前尚有争议[4,5]。但对于高危UAP,由于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症状,而近期可能恶化为AMI、猝死的危险性高,尽管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稳定性心绞痛较高,但及早行介入治疗仍可使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下降[1]。故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UAP治疗指南建议,UAP经积极内科强化治疗后,如症状不缓解,应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6]。本研究发现,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相比,高危UAP的急诊介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AMI的发生,在急诊介入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AMI,均发生在术后一个月内,而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有6例患者发生了AMI,其中5例患者发生在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1例发生在术后一个月,所以急诊介入治疗高危UAP可以降低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AMI的发生。急诊介入治疗组无猝死发生,而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猝死,均发生在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急诊介入治疗迅速开通了靶血管,缓解心肌缺血,所以缩短了住院时间,亦减少了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所需的住院费用。在手术的成功率方面,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相似,急诊组2支血管和非急诊组的1支血管手术失败均为完全闭塞病变,导丝不能通过病变。所以,对于高危的UAP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疗效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临床医学检验毕业论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