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毕业论文【经典3篇】

时间:2018-05-02 06:13: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 篇一

标题: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了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机械工程;制造业;应用;发展;挑战

引言: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为实现产品的高效生产和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1 机械工程在生产线上的应用

机械工程通过设计和改进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2 机械工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在产品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设计和模拟分析,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1.3 机械工程在维修和保养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在设备维修和保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2.1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了制造业的新趋势。机械工程需要与智能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2.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制造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机械工程需要研发和应用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制造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三、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加强与相关学科的合作

机械工程需要与电子工程、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合作,共同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

3.2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机械工程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结论:机械工程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在生产线、产品设计和设备维修中的应用,提高了制造业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机械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强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推动机械工程的创新和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 篇二

标题: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行探讨,分析了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研究了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应用;研究;挑战

引言: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1 机械工程在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通过优化设计和模拟分析,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1.2 机械工程在航天器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在航天器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和改进制造工艺,提高航天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1.3 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设备维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航空航天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2.1 轻量化和高强度的发展趋势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对轻量化和高强度材料的需求,机械工程需要研发和应用新的材料和工艺,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2.2 自主飞行器和空中交通的挑战

随着自主飞行器和空中交通的发展,机械工程需要研发和应用自主导航和飞行控制技术,确保航空航天领域的安全和可靠。

三、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加强与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的合作

机械工程需要与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共同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3.2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机械工程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满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需求。

结论: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飞行器设计、航天器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应用,提高了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随着轻量化和高强度的需求以及自主飞行器和空中交通的挑战,机械工程需要研发和应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通过加强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促进机械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持续发展。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 篇三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就即将结束,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机械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 要:随着近些年以来汽车行业的崛起,汽车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有效性、节能性成为电子控制系统和技术研发领域的主要项目之一。众所周知,整车综合性能的改进和提高要凭借子系统的协调工作来完成,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手段作为提升车辆性能的手段之一,在车辆工程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车辆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底盘各个系统的工作性能,使底盘各系统在协调稳定的条件下运行,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整车的综合控制性能和标准。本文立足于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车辆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汽车底盘集成控制;集成控制背景;集成控制技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8.053

  0 引言

  汽车底盘的整体性性能是通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对汽车所进行的控制意识,如转向、加速、减速、缓行等的调控的来实现的。汽车底盘控制技术实现的核心目标是向集成控制方向发展,主要目标是实现集成控制的对象、手段、互联网技术等内容的控制,对于提高汽车在运营过程中的指定性和舒服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正在朝着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背景概述

  1.1 汽车集成控制思想的提出

  控制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最早应用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燃油经济性、排放合理性方面出台了相应了法律规定,由此拉开了控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帷幕:驱动控制系统(TC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TRC)、主动悬架系统(ASS)等控制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汽车的性能,与此同时,汽车底盘技术也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现代学术界通常把研究的重点内容集中于车辆底盘控制系统中的悬架,转向,驱动、制动系统等方面,由于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进行系统开发的时候,把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实现这些系统对应的控制目标,但是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系统被糅合进车辆运动控制中对其他子系统的带来的影响结果。

  1.2 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研究的发展

  有关汽车的集成控制理论,上世纪末期的理论成果颇多。美国的Y.Ghoneim和w.Lin从汽车稳定性基本特征出发,提出了比例微分控制和状态反馈控制理论措施,从根本上实现了制动防抱死和驱动控制的集成控制目标。转向工况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日本的T.Y.shimura和Y.Em.to所提出来的理论,该模糊控制达到了对转向系统和主动悬架的集成控制的`目标,对于汽车的操纵性和平顺性进行了调控,从整体上达到了完美的效果。英国学者R.Sharp提出了基于双向作用的多目标集成控制理论,这种理论被应用在汽车底盘系统的主动控制中。德国研究者Chtler设计出了一整套ABS

/ASR和ASS等内在集成系统,从而实现了汽车垂向、侧向、纵向的有效集成控制。Cherouat.H通过设计多变量的协调控制技术对汽车底盘系统实现了集成控制,在这个系统的实现过程中,构建成一整套动力学制动、驱动以及转动模型。

  国内的学者李君和喻凡提出了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悬架系统与制动系统的集成控制理论,提高了汽车的动力学功能。2004年,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动力实验室引入了轿车ABS/ASR/ACC集成电控技术,通过捷达GTX样车的试验实现了控制单元硬件电路和软件逻辑的整合,所研制出来的集成电控系统功能优越,在实用性和扩展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轿车的安全控制装置集成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2 车辆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研究

  2.1 底盘集成控制结构研究

  2.1.1 集成控制

  集成控制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单元呈现一切信息动态,其中涵盖传感器等信息,这一动态信息的实现是经过多个目标的计算过程实现执行器的规范化控制,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实现集成控制,通过一个集成控制器技术的研发成功,取代了各个子系统控制器,促进了控制集成技术的发展。

  2.1.2 协调控制

  协调控制是集成控制与各子系统控制之间所形成的一种控制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控制模块进行充分利用,在各个子模块的序列中添加协调控制器,达到协调各个子系统工作的目标。协调控制器会准确探究出车辆运行当中的状态,对驾驶员工作状态中的意识进行识别,以及对控制感知命令进行分散识别,传达到中间层的各个控制器,之后由中间层面的控制器对各个子执行器实行管理控制。

  2.2 底盘主动控制系统探索

  底盘主动控制系统根据汽车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横向的转向和横摆力矩控制、纵向的制动和驱动控制、垂向的悬架控制等要素。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技术的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力度。由于汽车的运动轨迹并不相同,因此控制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执行器的控制而言,各个子系统都对其有制约作用,比如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驾驶员的意识、电子稳定系统ESP、防抱死系统ABS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且同一个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其他数个控制体系达成,比如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的实现是借助于主动前轮转向AFS、主动后轮转向ARS以及ESP等要素来完成的,除此之外,也同时反馈控制时间、相位的实现时间、系统、传感器的冗余度等因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公路行业开始不断壮大,汽车作为经常应用的交通工具,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从改革开放以来对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的研究课题一直没有停滞,研究者把关注的焦点聚焦于如何引入先机技术,使汽车底盘的各项功能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汽车底盘体系的整体性能。本文针对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这一课题展开讨论,为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做出理论探索。

  参考文献:

  [1]贾晓峰. 电动汽车底盘多目标集成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陳文才.浅谈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6(05):136-137.

  [3]贝绍轶,赵景波,刘海妹.汽车底盘集成系统的重构控制技术评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7,29(04):1-4.

机械工程毕业论文【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