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遗传相关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6-07-07 05:21: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与遗传相关论文 篇一

标题:遗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及其应用

摘要:身高是一个复杂的性状,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将探讨遗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并讨论其在医学、运动科学和人类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正文:身高是人类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作用。研究表明,人类身高的遗传因素占据了大约80%的影响力。许多研究都在寻找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变异,并鉴定了一些与人类身高明显关联的基因。

在医学领域,对身高的遗传因素的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某些矮小症患者中,研究发现了与身高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此外,对于某些遗传性身高异常病例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正常身高的遗传机制。

在运动科学领域,对身高遗传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潜能。一些研究表明,身高与某些运动项目的表现有关。通过研究身高与运动员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拔和培养适合特定项目的运动员。

此外,对于人类进化研究来说,身高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地理和人种群体的身高差异,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进化适应能力。例如,高山地区的人类往往身材较矮小,这是为了适应缺氧环境的一种进化方式。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对人类身高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在医学、运动科学和人类进化研究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随着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对于身高遗传机制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和进化提供更多的启示。

与遗传相关论文 篇二

标题:遗传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心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状态,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将探讨遗传因素在心理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综述与心理疾病遗传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

正文:心理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疾病,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研究表明,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遗传因素在心理疾病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来进行评估。这些研究发现,心理疾病在家族中的聚集现象明显,具有遗传倾向。

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了一些与心理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例如,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研究发现了一些与神经递质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影响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转运,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类似地,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与神经发育和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有关的基因变异。

此外,遗传因素对心理疾病的研究还涉及到表观遗传学的领域。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对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这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遗传因素在心理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遗传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理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更多心理疾病相关基因的发现,从而促进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实现。

与遗传相关论文 篇三

与遗传相关论文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因教学内容冗繁,教学课时有限,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医学与遗传相关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遗传学是一门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为激发学生对遗传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借助阅读文献、多媒体教学、科教片、视频资料、自主选题等方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现代遗传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生物教学;遗传学;教学法

  遗传学是一门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基础学科之一[1]。随着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深入,遗传学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知识点难度加大,信息量显著增加,这些使得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困难也成倍增加[2-4],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遗传学教学工作者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5-8]。

  1阅读专业论文,巩固课本知识

  随着遗传学学科迅猛发展,遗传学领域的新研究、新技术和新成果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方法、操作技术和试验成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广泛查阅本学科最新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是较长篇幅的学术论文,或是短小精悍的科学简报。可以选择本学科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论文。学生文献阅读环节可以与理论课堂教学过程穿插进行,即每讲完一个完整的专题之后开展相关文献阅读课。如在讲授完“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这一章时,可以开展一系列关于重组DNA分子的构建、功能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基因组测序等文献的阅读。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学生不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专业术语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对双语的训练也有很好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题的开展流程和模式,以便后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在文献阅读所有课程结束后,教师必须开展调查问卷,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学生在文献阅读环节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怎么解决的、有何收获等,以及对文献阅读环节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标。

  2借助科教视频,培养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一般主要以PPT形式授课,其最大的优点是信息量大,枯燥的知识点可以以各种生动形象的图片形式呈现出来,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受到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普遍认可。然而,这仅仅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形式。

  另外还有一种更为生动的教学方式——视频教学,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授课方式。视频教学具有趣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能够较为生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科教视频不但能够将生硬的书本知识变得有趣、活泼,而且可以将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原理、规律和微观抽象的知识等非常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细胞减数分裂”、“蛋白质翻译”、“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章节,利用视频资料,可以将该过程非

常生动、有趣地展示出来。短短的几分钟视频能够超过教师的千言万语。相比于丰富的科教视频资料的理工科类课程教学中由于视频素材匮乏,且单一,利用科教片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比较少。

  目前,科普视频主要有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探索频道拍摄的大量生物领域纪录片,还有一些网络上简短的视频资料。这一课题还需进一步挖掘。

  3鼓励学生备课,锻炼综合能力

  遗传学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有难有易,如“染色体变异”、“基因表达与调控”、“数量性状遗传”等章节是教学难点,需要教师精讲。也有部分章节教学内容较简单,容易掌握,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即“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该章节为经典遗传学内容,也是遗传学课程的教学重点,但并不是教学难点,可以尝试让学生来备课并讲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先给同学列好提纲,布置学生按照提纲准备课件内容。

  学生上完课后,老师再进行讲解和点评,包括对学生课件的连贯性、外延知识的'拓展,甚至是教态(师范生课堂教学是培养方案中重要环节)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点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表扬为主。若有些知识点学生没有讲解清楚,教师可以补充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吃透课本,掌握学习重点,还能充分锻炼学生总结归纳、语言表达及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

  4自主选择实验,注重学生实践

  遗传学不但是一门理论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校不但要培养出具有知识性、学历型这种单一人才,还要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应用型的综合素质人才。

  而理科实践课程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其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是摆在遗传学实验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对实验课程进行的模块型改革,即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模块。实验项目往往是老师限定的,不论学生是否感兴趣。有的教师甚至把实验材料都准备齐全,学生只要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记录数据即可。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没有挑战性,全班只设定一个实验课题,往往造成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是抄袭的,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自主选择,就是让学生在大纲范围内,自行分组,自选课题,如基础性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植物有丝分裂观察”或“减数分裂”或植物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或果蝇的观察、性别鉴定与培养方法等多项课题,不同的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完成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学分,学生只需完成教师规定的实验学分即可。学生或选择一项或选择两项实验课题进行,教师不必帮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但要辅助学生完成实验材料和药品的收集。整个实验过程只有学生参与,教师只从旁协助。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也同样设计。这种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遵从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将课本知识直观地应用于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5结束语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因教学内容冗繁,教学课时有限,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借助阅读文献、多媒体教学、科教片、视频资料、自主选题等形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遗传学课程教学模式,效果显著,亦可应用于生命科学其他课程的教学。该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锻炼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智杰,李勤,邓玉林.构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效生物学教学研究,2012,2(1):43-46.

  [2]杨宏羽.浅析生物遗传学教学改革的“教”与“学”[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4):93-94.

  [3]肖建富,石春海.激发学生对遗传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探索[J].遗传,2014,36(2):181-187.

  [4]何风华,黎杰强,朱碧岩,等.“三自”教学模式提高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J].遗传,2015,37(4):396-401.

  [5]吴娟.PBL模式在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17-118.

  [6]HUANGJM,LINZQ,CHENDS.Electrochemicallysupporteddeoxygenationofepoxidesintoalkenesinaqueoussolution[J].OrganicLetters,2012,14(1):22-25.

  [7]汪琛颖.基于问题的学习策略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16srRNA基因探讨叶绿体的起源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5,50(9):40-43.

  [8]许远.《植物组织培养》全实验教学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37-139.

与遗传相关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