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以提高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为了了解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调查显示,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首先,审批事项的数量明显减少,特别是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被取消或简化,大大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审批负担。其次,审批时限得到了有效压缩,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许多企业反映,办理审批事项的时间大幅缩短,有的甚至从原来的数月缩短到了几天或几个工作日。另外,审批服务的便民化程度也有所增加。政府部门通过引入互联网、手机APP等新技术手段,提供了在线申请、在线咨询、在线办理等服务,使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加方便地办理相关事务。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落实改革政策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改革进展缓慢。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仍存在不少繁琐程序和不合理要求。例如,一些审批材料要求过多、重复,审批流程繁琐,办事人员态度不友好等问题仍然存在,给企业和个人的办事体验带来了不便。另外,一些政府部门在推行改革时缺乏统筹规划,导致部分改革成果形同虚设。例如,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取消一些审批事项的同时,又新设了其他类似的审批事项,使得企业和个人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审批减负的红利。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其次,政府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减少繁琐程序和不合理要求,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政府部门还应注重提升办事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提高办事体验。最后,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协调与沟通,形成整体推进改革的合力,避免改革的阻力和冲突。
总之,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相信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
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了了解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探讨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前景和挑战。
调查显示,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审批时限得到了明显压缩,办事效率得到了提高。许多企业和个人反映,办理审批事项的时间大幅缩短,有的甚至从原来的数月缩短到了几天或几个工作日。其次,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被取消或简化,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审批负担。此外,通过引入互联网、手机APP等新技术手段,政府部门提供了在线申请、在线咨询、在线办理等服务,方便了企业和个人办理相关事务。
然而,调查也发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方面存在推进不力的问题。例如,一些政府部门对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够积极,导致改革进展缓慢。其次,一些政府部门在推行改革时缺乏统筹规划,导致部分改革成果无法真正落地。例如,取消一些审批事项的同时,又新设了其他类似的审批事项,使得企业和个人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审批减负的红利。另外,一些政府部门在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审批材料要求过多、重复,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其次,政府应加强与企业和个人的沟通和协作,听取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方式。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最后,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整体推进改革的合力。
总之,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改进空间。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与企业和个人的沟通和协作、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等措施,相信该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将进一步向前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服务。
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调查报告 篇三
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调查报告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办事效率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能有丝毫松懈。建设“服务顺城”、“效率顺城”既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年是“十一五”收关之年,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面提速要求和八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全面提速,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方便群众并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助推我区“八型”政府的建设。推动和实现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转变。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调查问卷、电话回访、入户走访、考察学习、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中心服务环境现状、企业的服务需求、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方便企业、居民办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市民群众的水平明显提高。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区实际,探索我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一些举措,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一、“十一五”期间行政服务工作回顾
20xx年8月1日,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顺城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在抚顺市率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8年历程,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完善和全面提升三个发展阶段。8年来,我们坚持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提升行政效能为中心,以规范行政审批、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政务公开、完善行政投诉为重点,以健全制度体系、整合行政服务资源、加强监督管理为保障,沿着“从无到有、由粗放运作到集约运行、变单一审批为综合服务”的轨迹快速发展。在建设运行过程中,立足搭建平台,着眼长远发展,始终把政务大厅作为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打造。在建设“服务型”、“阳光型”、“高效型”政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上,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五个致力于”:
(一)致力于“健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我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是在借鉴兄弟城市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从筹建之初到运行至今,我们始终将制度设计放在核心位置,运行前,制定出项目进驻、项目审批、人员管理、考勤考核、评优奖励、廉洁自律、投诉处理等17项制度和规定。运行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严格落实已有制度。另一方面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又先后配套完善了……等一系列制度,基本做到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运行,逐步建立起政务大厅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致力于“规范”,落实项目集中受理
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审批程序、办理时限是检验中心运行成效的标尺。运行以来,我们不断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申请事项的办理时限。首先对进驻的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利用门户网站、公示板、办事须知等形式公开了审批内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让行政相对人在办理申请事项时,能够对所办事项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其次,在大厅管理办监督权限范围内,利用多种手段和办法严格控制了每个办件承诺时限,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致力于“创新”,全力提高审批效率
为提升“新型中心”的服务性、亲民性、务实性和责任性,指导驻场部门以“服务提质,审批提速”为目标,采取了“四个创新”举措,不断探索服务新方式。一是创新硬件设施。20xx年投资325万元扩建了服务大厅,扩建后的大厅安装了宽带,实现了整体入网,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为无纸化审批奠定了基础,有利地促进了中心工作良性发展。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行 “无假日、导向、即时、主动、优先、延时、承诺、网上”八项优质服务,形成了便捷、高效、规范的集成“服务链”。三是创新审批通道。开设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协调投资500万元以上市、区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审批,并协调区内投资50万元以上新办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同时对经“绿色通道”协调审批后的投资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四是创新联办制度。凡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实行联合办理、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验收;建立实施了项目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并将联席会议办公室与重点投资项目办公室合并办公;制定了“绿色通道”联络员制度,做好跟踪服务,切实为引进重点项目创造良好服务环境。
(四)致力于“扩容”,努力拓展业务领域
中心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必进”的原则,积极开拓项目建设新内容,拓展了业务新领域,扩充了中心的审批职能,切实体现了“新型中心”的务实性、服务性和亲民性。一是争取审批授权。中心通过争取部门对中心窗口的审批充分授权,新增了督办辐射安全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解除劳动关系等审批、服务事项10项,为中心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前提。二是拓展业务范围。通过三次清理、核实了区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及时调整了窗口设置,保留了13个窗口,撤消了财政核算中心等5个窗口,新增了新农合窗口,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为中心“一站式”服务高效奠定基础。三是延伸审批空间。中心正在积极争取水、电、气、通讯等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驻中心,同时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尝试设立分中心管理,延伸审批服务的空间,增加审批监管的服务内容。
(五)致力于“完善”,不断提升运行水平
按照审批内容、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等要素将进驻项目划分为建设、建证和证照三种类型。在中心运行过程中,证照类项目基本实现了随到随办,对于工作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寻求部门对大厅的支持和对窗口负责人的充分授权,另一方面我们提出了“两个集中”的解决方案,即部门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部门行政许可处室向政务大厅整建制集中。特别是为了在优化重大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方面有实质性进展,我们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组,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并实施效能监察,为重点项目着实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几年来,中心为顺城区重点项目建设作出巨大贡献,20xx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推进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二、既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目前我区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整体情况而言,虽然运行较为平稳,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区经济发展相比,与投资者、居民的期望相比,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改革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进驻不彻底
至目前,中心进驻项目不够,部分窗口单位人员虽已进驻,但项目并没有在中心进行办理,使中心无法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和“一站式服务”的宗旨。有些单位没有在中心设立窗口进行集中办公、公开办事。也有少数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仍未做到应进尽进,存在“小权进、大权不进”,将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本单位办理,两头受理,收费标准不一,甚至只是在单位受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部分单位的人员或项目不进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窗口单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有些单位本已进驻中心办理的项目也因此出现再次移出中心的现象,严重弱化了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二)业务开展不平衡
中心业务开展是中心存在的生命线,但我区中心业务情况很不平衡:一是部门之间不平衡,**个入驻部门,目前只有**个部门的窗口开展业务,另外**个窗口单位业务空白。二是业务涉及项目单一,目前,经梳理的**个中心行政许可审批服务项目只有**项开展过业务,其他**项均为空白。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存在两头受理,甚至人员实质上无权办件的事实。由于项目进驻中心集中办理率很低,造成大部分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无事可干,精神状态死气沉沉,甚至无事生非,纪律上很难管理,久而久之窗口工作人员对中心发展也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心发展没有前途。
(三)办件质量参差不齐
从已办理的业务来看,存在办件质量不高,没有按相关规范要求办理的现象。部分窗口仍然按原来的办理程序办理,或在原单位先行受理、办理,致使中心成为 “收发室”。如此以来,“中心”在办理过程中成了一个摆设,非但没有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反而多设了一道门槛,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四)考勤考核举步维艰
中心自运行以来,大多数窗口单位工作人员能严于律己,自觉遵守中心考勤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但也有个别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工作衔接不够,造成熟悉业务周期变长;还有个别窗口工作人员请假过多,甚至有顶岗不及时超成脱岗现象发生。由于“中心”没有掌握窗口工作人员的人事权,经济权,造成中心在人员管理上十分被动,仅仅依靠表扬、批评、通报等形式已很难有效管理。
(五)依法行政能力不强
一是依法行政的氛围还不够浓。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欠缺,执法为民的意识还不强,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行政执法水平还不高;二是全区依法
行政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部门间差距较大,规范性文件应备不备和报备不及时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法制工作力量还比较薄弱,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六)中心管理的职能不强
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是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座桥梁、一个窗口。中心发展状况令人精神振奋,但是由于项目进驻不到位、授权不到位,实际上中心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目前,行政服务中心与各窗口单位只是一种协调服务的关系,虽然区委、政府赋予了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实际上很难运用到位。
(七)网上办公与电子政务未能如期运行
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施政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目的是通过行政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由于多种原因,我区行政服务中心网上办公与电子政务都未能如期运行。虽然09年配备了电子监控系统,但与目前所需的电子监察系统还相距甚远。
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集中表现。
一是思想观念上滞后。近年来,我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机关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受传统的计划经济行政方式的长期影响,一些落后观念还在不时的发生作用。如重管理轻服务、重收费轻监督、以罚代管的行政观念;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人治观念;指手画脚、盛气凌人、态度蛮横的工作作风等等,还很自然地在极少部分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些部门认为建立“中心”没有必要,不利于现行的行政管理格局和秩序,因此,在认识上、主观上想方设法敷衍了事。
二是体制机制上不顺。首先是部门审批环节多。有的审批项目既要按地域又要按层次报批,涉及到省、市、县级多个部门,这样的项目很难进“中心”按要求一站式集中办理,当事人多头跑的现象难以消除。“中心”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最多起一个联络沟通的作用。有的部门在“中心”所设的服务窗口,基本上只能起到“收发室”或“挂号台”的作用,体外循环不可避免,审批链条无法紧密连接。其次是权利分割程序多。一个部门的权力划分到好几个科室和若干个人,又各自划归几位领导分管。如果把所有的审批事项都授权给窗口统一办理,明确一名部门领导统管,那么就会出现权力旁落,甚至出现有职无事的现象。
三是在“隐藏”利益上受制。审批项目的背后大都有一系列的收费行为。由于“中心”实行集中收费管理和微机操作,收费行为、收费项目及标准更加公开透明,而一些部门靠收费运转或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一般都不愿意把本部门的收费情况完全透明,因此有的部门总是以各种理由婉拒进入“中心”,有的存在肢解审批事项,进“瘦”留“肥”等现象,一家不进就会多家观望攀比,很多工作要求难以落实。以上现象的实质就是一些部门单位的大局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部门意识、本位意识、权力意识浓厚。
三、解决我区行政服务工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必须加快机关效能建设,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坚决防止和克服自满思想、应付态度、畏难情绪,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局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这项转变机关作风的“牛鼻子”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我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全面提速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行政服务中心是涉及各部门行政管理机制、行政理念及方式、权力调整的一项综合改革,推进的阻力和难度肯定很大。因此,一方面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形成互动合力。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支持和做好“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实行强势推动。综观外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成功经验,组织和领导重视是关键、是前提、是保证。要利用行政、组织及纪律等手段,强化措施、强势推动、强制入轨。要力戒形式主义、形象工程,紧紧围绕建设“服务顺城”、“效率顺城”的总体要求,全力服从服务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办事效率”的工作大局,勤奋努力,积极进取,真正把我区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一流的服务品牌、软环境建设的名牌、人民满意工程。
(二)着力抓好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试点工作
为减少和优化行政审批环节,按照内部机构的设置与行政许可职能相适应的原则,扎实推进两个集中工作。一是集中归并审批职能。在机关内部实行行政许可职能与行政监管职能的相对分离,设立行政许可服务科,将原来分散于内设各科室的全部行政审批(许可)职能归并到行政许可服务科,赋予其受理、初审及其它审批权限,统一承担本部门行政许可职能,原负责行政审批的相应业务科室经职能整合后,综合承担行政监管职能,不再进行行政许可项目审批,逐步形成“许可依法规范,监管到位有力”的“批管分离”机制。二是集中进驻“中心” 窗口办公。试点部门的行政许可服务科(室)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公,所有行政许可项目全部纳入“中心” 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送达,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
(三)着力抓好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确保审批事项到位。进一步理清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坚持能进则进“中心”的原则,杜绝该进中心的项目留在部门搞两头受理,不允许项目进入中心后再擅自撤回,由于客观原因确需撤回或取消的,必须报经区政府审查同意。对行政审批项目提出调整,应由区政府法制部门审核,报区政府批准,送行政服务中心备案。各职能单位的职能取向从原来的“审批”转移到“监管”,真正实现管办分离。二是确保业务授权到位。中心窗口要真正实行一站式服务,不能只起“收发室、传达室”的作用,要做到授权到位,使接件、审查、签批、制证、盖章与发证均在中心完成,实行一窗式办结,最大限度方便各企事业单位、社会法人和办事群众。一般的审批事项全部由窗口即办,特殊事项由原单位承诺限时办结;重申各职能单位窗口的行政许可章与本部门行政章在审批事项上具有同等效力。凡在本区进行的审批事项,均只盖单位窗口章,上报市、省及国家的事项可按原来的渠道办理,盖原单位行政章,确保“中心”窗口能办事、快办事、真办事、办成事。三是确保人员设备到位。各部门要按照选优配强的原则,把政治思想好、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强、宗旨意识牢的优秀干部放在“中心”窗口工作,要把“中心”窗口作为展示部门形象的物质载体和培养、锻炼、选拨干部的重要平台。绝不允许把“中心”窗口作为排挤发配异己的场所,做有损自我形象的糊涂事。要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中心”的硬件建设。针对目前“中心”现有服务大厅场地小、窗口存放资料和档案无场所以及群众来办事停车位少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流的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场所。四是确保办结时限到位。凡法律、法规、规章明确办事时限并可以提前的提前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办事时限的,其办事时限由职能部门参照有关规定做出承诺,并认真履行承诺。对服务对象的申办事项能当场办理的,应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应告知办事时限;不予办理的,应说明理由。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耐心解释,做好思想工作。五是确保服务质量到位。要组织开展以热心接待群众,规范服务礼仪;耐心回答询问,主动指导申报;细心办理业务,正确把握政策;诚心提供帮助,坚持热情服务;真心为民服务,做到廉洁从政;虚心听取反映,努力改进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六心”活动。要通过开展“六心”活动,使窗口工作人员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融入审批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做到“仪表整洁在身上,热情微笑在脸上,娴熟业务在手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尽最大努力赢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和好评。
(四)加快计算机网络及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要按照“责权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公开透明”的总体目标要求,抓好经费保障,及时更新窗口设备,加强网站建设,健全网站功能。改进和完善操作流程,为实现网上审批夯实基础,向广大公众全面展示和宣传政务公开和行政服务动态。
1、编制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各职权行使机关要按照权力运行的程序、承办岗位、职责要求、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及方式等项目编制流程图,经法制部门审核后,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中全程固化。
2、建立行政权力数据库。经区法制部门审核确认的行政权力事项,列入区级行政权力管理数据库,数据库中行政权力目录下的静态信息,除集中清理审核的内容外,其他信息由各职能部门通过网上远程维护的方式,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时间要求自行补充完整。行政权力的调整应当在机构职能调整确定后20日内完成申报,区法制部门10日内完成审核和行政权力数据库的调整,在法律、法规、规章实施前一个月内完成以上程序。
3、建设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信息系统。依托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按照全省统一规范标准和确定固化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建立全区统一的“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业务系统和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法制监督系统。尚未建立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信息系统的部门,原则上直接利用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实现行政权力的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部门自建的信息系统应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并接入全区统一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信息系统,实现关键流程数据的共享。
(五)创新机制,从求时效向求功能转型
为了更好地突出行政服务中心的集聚优势,提高人民群众办事的舒适感。应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强化功能性服务,放大乘数效应,着力提高行政服务工作的时效性、经济性、便捷性,优化窗口设置、流程设置、功能设置,较好地实现了从“群众找我办”向“我为群众为”转型。
在办公场所的空间布局上,要紧紧围绕便民、便企、便建的服务宗旨做文章;在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切实履行“协调、管理、服务、监督”的职能。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不断改进现有行政服务机制,把互为前置、交叉审批的项目,在科学合理界定部门间权责关系的基础上,理清审批的先后顺序,对内容相近、重复设置的环节予以整合,精简没有法律依据和不必要的审批步骤,减少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流程。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行政服务工作的流水作业模式,提高审批服务的能力与效率。为方便乡镇企业群众办事,还应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基层便民机构为延伸,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的行政服务网络。为解决市民在办理房产登记等生活事项过程中往返多次等具体问题,我们认真倾听市民呼声,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放大便民服务功能。要坚持“以市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理念,让中心的工作从单一的审批服务逐步向集审批服务、便民服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转型。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吸纳优势资源,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建,引入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心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服务、青少年维权爱心港湾等新内容,逐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六)创新手段,从流程化向信息化转型
要积极调整行政服务的理念和思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调整我们的流程,而不是让服务对象根据我们的流程办事。为此,可依托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按照全省统一规范标准和确定固化的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建立功能完善的“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业务系统和行政权力电子监察、法制监督系统,实现行政权力的网上公开透明运行。
在审批管理方面,要以信息技术倒逼功能固化。将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全过程从网上办理,使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在网上审核材料、填写意见、制作文书、作出决定;实现各类行政权力事项在受理和办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补正、暂停、退回、多项处罚并案等各种操作,并记录异常操作理由;对超过规定办理时限的能进行自动提醒,对超越法律、法规限定及自由裁量限定的处罚决定能进行控制和提醒。
要加大对行政服务监察监督的力度,在充分强调自我约束的基础上,积极发动和鼓励群众监督。为此,可开发统一的网上行政监察和法制监督系统,建立行政权力数据库,实现信息采集、流程监控、自动预警、绩效评估、异常处理以及实时报送等功能,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察,对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进行监督,确保行政行为依法、透明、廉洁、高效运行,为打造八型政府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