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澄海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澄海区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其企业用工情况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澄海区企业用工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澄海区企业用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其中150份有效回收。调研时间为2022年6月。
二、调研结果
1. 企业用工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澄海区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增长。有80%的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员工数量,仅有5%的企业缩减了员工规模。这表明澄海区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对人才需求旺盛。
2. 用工结构
大部分企业用工结构以普通员工为主,占比达到65%。而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0%和15%。这也反映了澄海区企业用工结构的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人才缺口。
3. 用工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澄海区企业在用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人才招聘难、用工成本高和用工稳定性差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有近60%的企业表示在招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原因是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招聘渠道单一。此外,高用工成本也制约了企业的用工规模扩大。另外,用工稳定性差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有30%的企业表示员工流动率较高,这给企业的稳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澄海区可以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2. 降低用工成本。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免企业用工方面的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同时,提高用工稳定性,加强对员工福利待遇的保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减少员工流动。
3. 拓宽招聘渠道。澄海区可以加强与各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更多人才交流和就业机会。此外,可以加强对外招聘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澄海区就业创业。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澄海区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降低用工成本,拓宽招聘渠道,以促进澄海区企业用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推动澄海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澄海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澄海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澄海区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其企业用工情况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澄海区企业用工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澄海区企业用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其中150份有效回收。调研时间为2022年6月。
二、调研结果
1. 企业用工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澄海区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增长。有80%的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员工数量,仅有5%的企业缩减了员工规模。这表明澄海区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对人才需求旺盛。
2. 用工结构
大部分企业用工结构以普通员工为主,占比达到65%。而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0%和15%。这也反映了澄海区企业用工结构的现状,存在着一定的人才缺口。
3. 用工困难和问题
调研发现,澄海区企业在用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人才招聘难、用工成本高和用工稳定性差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有近60%的企业表示在招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主要原因是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招聘渠道单一。此外,高用工成本也制约了企业的用工规模扩大。另外,用工稳定性差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有30%的企业表示员工流动率较高,这给企业的稳定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澄海区可以加大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2. 降低用工成本。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免企业用工方面的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同时,提高用工稳定性,加强对员工福利待遇的保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减少员工流动。
3. 拓宽招聘渠道。澄海区可以加强与各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提供更多人才交流和就业机会。此外,可以加强对外招聘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澄海区就业创业。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澄海区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降低用工成本,拓宽招聘渠道,以促进澄海区企业用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推动澄海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澄海区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根据省委调研组的调研提纲,我们在近日走访了部分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和企业,对我区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供省调研组参考。
一、我区就业情况及企业用工现状概况
XX区现有各类企业XX多家,其中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用工管理企业XX家。其中民营经济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支柱行业有塑料玩具、工艺美术、毛织服装、食品加工、五金机械等,这些企业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达X万多人,其中外来劳动力近xX万人。
年初,我局在全区组织了一次用工单位空岗调查,至6月份,共对使用工人在100人以上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企业64家,职工总数16363人,其中:本地劳动力7681人,占职工总人数46.9%,外地劳动力9057人,占职工总数53.1%;拟招用工人的企业48家,计划自行解决招工问题的49家,计划通过劳务集市或外出招聘的企业15家;这48家企业的需新增工人5660人;从拟招用人员的结构看,拟招用本地劳动力2251人,其中包括拟招下岗失业人员484人,占拟招人数40%,拟招外来劳动力3409人,占拟招用人数60%。使用外来劳动力占的比重较大,这是当前企业用工的主要特点。
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是我区企业招用工人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信息网络和“三化”建设的日益完善,企业用工和求职者择业找劳动力市场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劳务集市XX场次,进场招聘单位XX家次,提供空岗XX个,进场求职XX人次。达成意向10278人次。企业委托招工登记XX家次,通过职业介绍所所窗口向企业推荐各类人才XX人次,推荐成功XX人。
二、企业用工需求预测
当前,我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工业生产和制造业基地建设良性运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提速;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企业大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工艺、玩具制品产业,用工量很大。从去年进劳动力市场招聘单位提供的空岗看:去年全年XX个,今年上半年已达XX个,比去年同期增长近X倍。预计每年约新增XX万个岗位,未来几年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占大多数,用工需求量继续呈上升趋势,企业招工难情况将更加突出。以前企业招用技术工人难,现在是招用普通工人也难,周边地区也或多或少出现了“用工荒”。企业用工紧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外来劳动力引进困难的矛盾将成为我区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企业用工紧缺的原因
一是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经济发展,缺员现象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城镇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就业岗位,呈现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区企业的发展,用工量日益增加,外来劳动力流入务工数量供不应求,更加凸现我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二是劳动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我们在XX年的农村劳动力调查中,很多本地有就业意向的农村青年都希望能找一份既稳定、薪水又不低、还不能太辛苦的职业,能食“皇粮”更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很多人本身无一技之长,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很困难。
三是随着“长三角”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地省份的经济有所发展,这些地区同样拥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也拥有一定的就业空间;我们原来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优势已日渐淡化,甚至不复存在。有位私营企业主反映:几年前每天都有人来见工面试,多的一天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现在只能靠员工来介绍员工,回家介绍亲友或老乡,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果家乡有就业机会,大多数人会选择就近就业。
四是我区企业中很多旺、淡季节性明显,这在工艺行业尤为突出,旺季用工量急增,而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本地劳动力都觉得这种季节性就业收入不稳定,何况外来工,淡季就没有固定生活来源,难以留住人心。
五是部分企业主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管理不到位,没有善待外来工,对待工人过分苛刻,拖欠工资、加班加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面上企业的招工。外来工也一样是要讲效益的,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打工,各地工资高低,待遇好坏,就业环境是否优越,这样的信息也会在他们的圈子里一传
十、十传百地交流,通过比较,引导他们到适宜打工的地方。
六是劳动者素质偏低,外来劳动力流动性强。很多外来劳动力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流动性较强,要留住熟练工人很难,企业生产过程很多是落了订单,要赶货期的,新招用工人的效率较低,需要更多的工人来填补岗位缺口。这就造成低效率、多用人的矛盾。
四、切实加强用工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区对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这个中心,强化管理服务,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益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为澄海建设多做贡献。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我区党政高度重视用工管理工作,把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工秩序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去抓紧抓好,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分管领导在保障农民工权益等专项行动亲身挂帅指挥。先后下发有关用工管理、维权的文件,每年“劳动法宣传周”,区管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使劳动保障法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完善管理体制,实施综合治理。我区已健全分级管理体制。区劳动保障局、街道(镇)设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居)有专管员。全区已初步形成三级劳动用工管理服务网络。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在用工管理,特别是外来工管理工作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区委政的统一领导下,劳动保障部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公安部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管理、工商部门取缔无照经营户,“堵住”违法用工源头、宣传部门加强对发布虚假招工广告的审查把关、工会和妇女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制止违反妇女劳动权益和非法使用童工行为,各部门都各司其职,综合治理,形成全区劳动用工管理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环境。
三是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合法权益。为全面规范劳动用工秩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区加大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第一,常规性检查与完善企业用工制度相结合。我们结合每年的劳动年审等常规性检查,加强对用人单位劳资人员的业务指导,引导和帮助他们修订厂纪厂规,完善用工制度。第二,专项检查与查处违规用工行为相结合。我区劳动监察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特点,集中开展取缔非法职介活动、劳动合同管理、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社保扩面征缴等多项专项执法行动。今年来,我区在5月份,组织了为期1个月的劳动用工大检查,本次行动共检查企业XX家,受检员工XX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不到位的45家用人单位发出《限期补办用工手续通知书》,补办就业证811份,补签劳动合同811份。同时,我们切实抓好农民工维权工作,6月份由各成员单位派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在14日至18日组织对全区各类企业进行检查。第一阶段由各街道(镇)对辖属企业进行自查。第二阶段由区检查小组检查区直单位。包括检查企业18家,其中国营企业2家,集体企业1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私营企业13家,涉及人数2367人,补办用工手续310,补签劳动合同310人。第三,实施监控与调处劳动纠纷相结合。我们局设立了咨询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建立局长接访日制度,及时处理劳动资纠纷案件;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及时掌握用工单位与职工的劳资关系情况。第四,及时、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区仲裁办上半年共接待来访XX人(次),已受理劳资纠纷案件xX宗,结案XX宗,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的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及时化解了劳资矛盾,有力地维护我区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四是强化服务职能,优化就业环境。我们始终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优质服务促进管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设施配套较齐全,已初具规模,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组织教育培训,我们为外来工举办上岗前培训,每年六月都进行观看图片展览、播放电教片等系列禁毒教育,在外来工中开展“携手共建第二故乡”活动,增强他们的参预XX经济建设的责任感;每年春节开展系列慰问活动;组织评选和推荐“优秀外来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组织好区性文娱活动,丰富和活跃外来工精神生活。
五是抓好队伍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我们从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抓好业务学习培训、抓好规范执法行为入手,建立了一支作风过硬、廉洁奉公、机动高效、依法行政的劳动监察队伍,有效地推进我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落实。
五、促进企业用工难问题解决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最科学、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劳动就业问题最终是要通过市场来解决。目前市场培植缺乏远景目光和科学规划,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都注重眼前利益。这与劳动力市场机制作用相悖,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劳动力供求双方搜寻对方带有严重的盲目性。建议省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拨出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
基层劳动力市场的“三化”建设,使劳动力市场真正达到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要,成为供需双方最迅捷、最可靠的交换场所。二是转移职业教育培训方向。政府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投入,培训机构要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开展实用型、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推广劳动预备预备制。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各级联系企业开展协约化技能培训,联合开办短期的业务技能培训班,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相对简单的专业技术培训,疏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缓解“招工和就业”两难的矛盾。省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岗位技能培训资金的投入,解决培训资金紧缺的问题。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观念;要坚持科技兴农,实行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把“半工半农”劳动力转移至第二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各行业的就业岗位。要加大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和留驻力度,提高企业管理层次。既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对高素质人才予以重视,也要在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以优惠,把高素质人才留住。
四是政府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优势有侧重点地发展技术密集形产业。快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小城镇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经济不发达,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难有作为。要摆脱长期以来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多集中在城市的怪圈,使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由盲点变为亮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五是由政府牵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走出去宣传本地区的发展形势,请进来考察本地区的就业环境,建立跨区域劳务协用机制,积极为企业引进劳动力。
六是要加大企业空岗报告制度的推广完善力度。使全区劳动用工供需情况掌握在劳动保障部门手里,促进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