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1500字范文 篇一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19世纪俄国贵族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遭遇,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道德观念。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嫁给了冷酷无情的政要卡列宁,但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军官瓦伦京相识,两人陷入了爱情的漩涡。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决定与丈夫离婚,但这个决定却让她在社会上受到了严重的道德谴责。她的家庭破裂,她的儿子被丈夫抚养,她的名誉被玷污,最终她选择了自杀,以结束自己的痛苦。
通过安娜的遭遇,托尔斯泰展现了贵族社会中的道德虚伪和道德观念的束缚。安娜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时,遭到了严厉的道德批判,而她的丈夫却因为他的社会地位而免于责备。这让我深思,道德观念是否应该适用于所有人,而不仅仅是特定的阶层?安娜的悲剧告诉我们,当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个人的追求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此外,小说中还描写了农民列文的故事,通过他的形象,托尔斯泰展示了农民阶级的朴实和纯真。列文是一个善良、努力工作的农民,他与安娜的弟弟谢尔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小说的结尾,列文与安娜的女儿儿一起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部分故事给人以希望,它告诉我们,即使在社会的道德束缚下,也有人能够保持自己的纯真和善良。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遭遇和列文的善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性的复杂。它引发了我对个人追求和社会道德的思考,同时也给予了我希望和勇气。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1500字范文 篇二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它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感描写而闻名于世。这部小说以19世纪俄国贵族社会为背景,通过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故事,探讨了爱情、道德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她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但她却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陷入了道德和社会的困境。她和瓦伦京的爱情是纯粹而真实的,但却被社会所不容忍。在那个时代,婚姻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个人的幸福往往被牺牲在道德和家庭的名义下。安娜的离婚行为被视为背叛和道德败坏,她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强烈谴责。这让我深思,社会的道德观念是否应该限制个人的追求和幸福?难道一个人的幸福就不值得一点冒险吗?
此外,小说中还描写了列文的故事。列文是一个善良和努力工作的农民,他对待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他与安娜的弟弟谢尔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喜悦和痛苦。列文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展现了农民阶级的朴实和真诚。在整个故事中,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的善意。他的故事给我带来了希望,它告诉我,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我们保持善良和努力,就能够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通过《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道德观念。它让我思考了个人追求和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与平衡。它让我意识到,爱情和幸福不应该受到社会的束缚,个人的追求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善良和努力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努力追求的美好品质。这部小说给予了我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也给了我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1500字范文 篇三
原创: Linda
坐俄罗斯航空,很应景的看了一部《安娜。卡列尼娜》,据说是俄罗斯2017年拍摄的最新版,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同步。我没有看过托尔斯泰原著,但相信原著绝不是电影中这样风格,印象中的原著,应该是一部厚重的、彰显社会风云变幻、充满历史沉淀感的史诗级巨作,而这部电影被拍成了琼瑶小说的即视感,原著之精华大打折扣,然深思还是有趣的,所以记一笔。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衣装美轮美奂,
细节考究、用料上乘,每个场景都很精美,相当于中国的《甄嬛传》?边看边猜测得花多少成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符合十九世纪俄罗斯着装规则,感觉加入了很多当代时装流行元素。最关键的,男女主角真心美,美到令人惊叹,女主回眸一笑百媚生,男主玉树临风翩翩风度,两人往那里一站,真心壁人一对,十分养眼。据说,演员现实中还是真夫妻,那生的孩子得多好看啊(如果没动过刀子都是纯天然的话)。不知道是编剧水平问题还是演员演技问题,或是我个人理解能力问题,这个版本的电影看完,对俩男女主角没啥大感觉,居然有点敬仰、比较肯定、非常同情女主的丈夫。虽然人长得稍微磕碜了点,但又隐忍又善良,事业有成、功名显赫,难得的是低调谦和,丝毫不居功自傲,很有君子风范,对太太也绝对是真心爱,虽然头顶大草原,但死活不愿放手。"当我丢了帽子,我会赶快穿上衬衣",他这句感慨特别有大哲范儿,在家庭狗血剧中探索出了人生真理,有苏格拉底之风。
唯一让我有点困惑的是,如此通透睿智的人,遭遇感情挫折人生变故,不是应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吗,何苦在凡尘间庸俗地相爱相杀?爱之深,恨之切,不是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淡漠和遗忘吗(话说小学时在《读者文摘》上读过的这句话,一直懵懵懂懂,我过了三十年才悟出其真理,真是发育迟缓)。所以说,大概还是因为深爱着的,因为爱,所以伤,所以失去理性,所以自我折磨。
女主智商也很让人捉急啊,脆弱敏感的小心灵与浓烈的幼稚的情感需求无法匹配之矛盾,这也是其命运悲剧的根源。都是成年人了,要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要勇于为自己行为担责。如果真的不爱了,在一起很痛苦,那就索性分开吧,不要老是以孩子为借口,更不要过于顾忌吃瓜群众的目光。退一步讲,如果没有勇气面对阳光,那就低调一点,隐晦一点,暗渡陈仓拉倒算了,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态度。世界上没脸没皮活着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我一个。
可女主偏不,坚持不走寻常路。偏偏要高调的公布奸情,却又没有能力搞定离婚,更没有勇气面对世俗,这种思维逻辑的大梗实在理解不能。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拖累了一群人,害得个个都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最终折腾半天,终于私奔勉强重组了家庭,那就安心过日子呗,远离莫斯科的名利场,远离朝阳区群众,远离居委会大妈,到农村去,到小镇去,到安静的地方去,掀过旧的一页,开始新生活!如果愿意,还可以再生几个孩子,弥补长子不在身边的遗憾~反正都是口含金钥匙的贵族出身,可以聊八卦的闺蜜居然是公主,发小哥们都是公爵,这种档次的朋友圈,调动个工作和经济都不是大问题。时间是最好的遗忘剂,过上几年,上流社会新的八卦还应对不暇,谁还会记得当年江湖上这挡子风流旧事呢。
可是女主欲望实在太多了,她依旧醉心于名利场,挤破脑袋往贵族圈里钻,摆出一副与世俗社会对抗的态势,丝毫不能体量男人的立场和心情——客观而论,我真心觉得男主已经做的很到位了,那样无私的真诚的爱着女主(原作中虚伪自私的男主硬是被演绎成了纯萌帅,用现在流行语应当就是小奶狗吧),可是女主却绞尽脑汁的质疑,把爱当饭吃的无爱会死星球之人啊,感觉好像琼瑶奶奶笔下女主角附体!每天都在疑神疑鬼、纠结自虐,怀疑男主的爱,怀疑自己的选择,对男主进行精神折磨,伤痕累累,身心憔悴,在一天天的自我纠结中,患上抑郁症,走上一条不归路。其身边的人,也是遍体鳞伤,怀着深深内疚,下半辈子活在阴影中…唉!
电影的结尾,男主角为了救赎,参加了日俄战争(就是那个在中国领土举行的,臭名昭著的,触动鲁迅弃医从文的战争),并在生命垂垂之际,认识了女主儿子,一位高尚无私的军医,也是本片唯一的正能量。故事也是从男主回忆中,缓缓拉开了序幕,最后放下帷幕。
途中还无意看了另外一部俄罗斯电影(没办法,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有英文字幕我能看懂的几部俄罗斯电影),与安娜剧情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女主最终意识到经济独立方能精神独立,才不会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终日深陷爱或不爱的漩涡于是,她勇敢走出被包养的小公寓,利用各种资源,开办公司,亲力亲为,走上职业女强人之路,最终有娃有事业,过上自由又富足的生活,坦然面对前夫和现任(本质都是自私自恋控制欲极强的男人),气场两米八,一副男人不是必需品,我想爱谁就爱谁的腔调,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最后影片结束时,出租车司机问她去哪里,她思付良久,回答:办公室。唉,这个结局跟《绝望主妇》结局很像嘛!